登陆注册
9676900000016

第16章 合力抗元兵(3)

常遇春也是有脑子的人,而且此刻他的脑子里分外清醒,更加能看清此刻的战局如何。以他身后这十几人若想要长时间对抗这上百的元军是不可能的。就算自己勇武过人,也会被累死!

于是,常遇春不理会身后的众人,只顾得向前冲杀过去。或许此刻,身后的兄弟们正在遭受着元兵的屠戮,可他也无法去管这么多。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位赤忽儿将军斩落!

赤忽儿周围,有层层的元兵防护。常遇春仗着一时之勇,砍杀了数人之后脚步也慢了下来。这时,他身边还有五人跟着他!

两相之间的乍一碰撞,自己这边就死伤过半。连同常遇春在内的六人,连吐露心中悲愤的时间都没有。他们不要命一般,冲击元军的阵型。

“留下五十人,其余的给我回去支援后队!”赤忽儿如此的吩咐道。而常遇春那边,虽听不懂他说的什么,却也知道若是让其走脱,非但自己这里危险,只怕连王小十所带的那些人都无法生还。

可是,常遇春已经被元兵拖住了脚步,半点进身不得。他手中用的是单刀,若是此刻他手中有一杆长枪大戟之类的趁手兵刃,或许还有冲杀出去的可能!

王小十这里,林中落单的元兵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余下的虽然抱成了团抵抗,却也对他们造不成太多的威胁。

但情形仍旧不容乐观!先不说常遇春那边是否能够支撑的住,单是王小十身边的这些兄弟们,已经是人人带伤,即便仍旧能战,可体力却也大为不如。

而更加令之雪上加霜的就是,山寨里面的火势已经被控制住了!

“难道山寨里的元兵这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因为山寨和物资尽数被点燃,使得元兵不得不分出大量的人手去救援。若是这些人腾出手来,加入到剿灭王小十一行的战斗中,那么他们先前取得的战果,只怕就要白费了!

眨眼的功夫,王小十心中已经有了决断。“若实在不行,就只能带人逃走了!留得青山子、不怕没柴烧!”他甚至在想,是否应该将这山也点了,来为自己一行断路!

接着,便听山寨中也传出了喊杀声之声。令王小十更为摸不清头脑。

就见,山下的营寨中似有数杆大旗在挥动,人群的喊杀声中,不时掺杂着马匹的嘶鸣。

“难道有人偷袭了山寨后方的元兵?”朱元璋兴奋的道。对于定远一代的形势,他比王小十更为清楚。先不说各自占山为王的流寇,单是红巾军中,便有数股力量在周边徘徊。说不准,是这些人发现了战机,特地带兵过来支援。

只要不是元军就好!王小十心想。

来人很多,且作战十分勇猛,为首的几员将领也甚为彪悍,已经在营寨处撕开了一个口子,一杆大旗下连人带马冲进了后山,支援王小十等人。

“汤字旗!是汤和、汤和来了,来救我们了!”朱元璋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此刻的他,哪里有后世的那般心机。或者他之所以会参加了起义军,完全就是一场造化弄人吧。毕竟,人是会变的,人心更是会变的!

“是汤将军的人?”

朱元璋道:“没错。汤和是我一起长大的兄弟,如今在郭大帅手下做千总,管着上千人的队伍!”按照此时的形势,手下有着千人的队伍,打下定远县城都已经是绰绰有余。

一时间,元军大乱,而跟随着王小十的这些山寨青状,却是彻彻底底的松了一口气。这一口气放下,好似抽空了他们全身的力气,一个个瘫软在地上,或是依靠着树干歇息。

王小十也很累,可他却不能就这样歇息。他还有事情要做,更何况他还要见一见,这位大名鼎鼎的汤鼎臣究竟长的什么模样?

大旗下,一个中年汉子下马走来,径直到了朱元璋面前。此时的汤和年不过三十,与朱元璋年岁相仿,可脸上的沉稳却是在他这个年纪十分少见的。

“你没事吧!”汤和身为千总,官职比朱元璋大的多,可一言一行,却不在朱元璋面前有任何的托大,反而像是刻意的做出恭敬姿态。“刚听说在定远附近抓到了招兵买马的红巾军,赤忽儿又带人来到这里,我不放心,便和大帅请了将领,来支援你。”

朱元璋见了这位老兄弟,心头的感慨便不用多言。“若不是你,我的小命只怕就不保了!”他有一指王小十。“还有这位小十兄弟,若不是他三番两次帮忙,我也撑不到你带兵赶来呀!”

汤和忙一正色。“即是我大哥的恩人,便是我汤和的恩人,请受我一拜!”

“不敢!”王小十拦住了他这一礼。“汤将军不要多礼。只是,你的兄弟得救了,我那些兄弟可还在火坑里的呢?”

朱元璋也才想起,自己实在是高兴的早了些。“汤和,快派些人跟着小十兄弟!”

“是!你们几个,跟着小十兄弟走。迅速扫清元兵!”看着王小十带人离去,汤和这才问道:“大哥,此人是谁?”

朱元璋道:“他也是个人才,有些本事,也有推翻元廷的志向。原本是无奈落草,后和这里的寨主不慕,才杀了寨主刘聚,带着山寨的人对抗元兵。”

汤和一听,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大哥,如此两面三刀之人,你怎可与之相交?”汤和为人谨慎。就似刚才,他明里让自己手下的人跟着王小十,却又言明“清扫元兵”,为的是防止王小十借着自己的兵丁有所图谋。

“汤和,王小十这人心性还是不错的,日后你们相处便知。”

无论朱元璋对他如何评价,此时王小十也听不不见。他带着汤和借给他的数十号人,可谓是“兵强马壮”,一路顺着喊杀声冲进来山林深处,见到了正被围困之中的常遇春。

“常大哥不要慌,兄弟来帮你了!”当先,王小十提刀一路劈砍,后续跟随的义军冲杀进入阵型中,为常遇春劈开了一跳生路。

当王小十看清了场中的情形时,不禁在感叹战争的残酷。原本的十几号青壮,此刻只剩下三人。就连常遇春如此的虎将,也是身上满布伤痕。好在伤口都不深。

他们三人后背相抵,正是一副拼死相搏的架势,非但是令王小十感受到了他们的一腔热血,更是让这些跟随而来的义军兄弟们甚为敬佩。任谁也没想到,一处寻常的“土匪窝”中,竟也有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儿!

“唔……”见王小十带人来,其中一人语中哽咽,随后便是嚎啕的大哭。没人笑话他。经历过这样惨烈的战斗,就算是如此发泄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小十,我们十九个人、十九个人,如今就剩我们三个了!”他哭的不是自己,而是在为死去的兄弟们哭泣。

常遇春牙关咬的嘎支支作响。“他们不会白死的!当初刘聚直意投降元廷,王小十才不得不杀其取而代之。如今你们也都看到了,元廷残暴,我们能投降他们吗?”

“不能!”

“不能!”常遇春身后幸存下的两人说道。

“不能!”不想,周围的义军中竟也有人响应。许是他们也被常遇春这满带着男儿热血的话语所点燃了心中的悲愤。

常遇春接着道:“我们要抗争到底!和元廷斗到底!”

“斗到底!斗到底……”

王小十欣慰的笑了。他看的出,大战之后,常遇春仍旧不忘为自己树立威望。自己能够与常遇春这样真性情的汉子结交,真是一件幸事。

山寨里,仍旧有许多房屋没有被烧毁,可以暂时让伤者休息。经过清点,山寨中原本不足百十人的壮壮年,活下来的不到三成。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若不是王小十连连“妙计”,只怕这个山寨都已经全军覆没了!

“去到后山,将妇孺们都接回来!”王小十吩咐道。

这场与元军的对抗中,因为考虑到方十五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怕他跟着碍事反倒会送了大伙儿的性命,便让他组织妇孺们撤进了后山。想必此刻,他也正在翘首以盼着王小十的好消息。

时间不大,朱元璋回来了。“小十,元军折损半数,余下的已经随着赤忽儿撤走,这一战我们大获全胜!”

“大获全胜?粮食、房屋焚毁大半,金银丁点不留,以后的日子只怕难过了!”王小十道。

“这点好办,山间丢散的金银,若是汤和的部下捡到了,我会让他还给你们的。而且,你们这山寨也不是久待之处,元兵这一次败退,下一次一定曾兵围剿,不如你带人跟我去濠州城,投奔义军吧!”朱元璋早就有这个想法。尽管如今王小十的实力大损,却也仍旧是一股可招揽的力量。

王小十道:“朱大哥,我很愿意和你干一番大事。只不过……”

见王小十有些犹豫,朱元璋道:“有什么话,兄弟但说无妨!”

王小十道:“只不过我此时带人去了濠州城,算是朱大哥的手下,还算是……”此刻的濠州城里真正的大帅还是郭子兴。而且按照王小十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这两人早已经是面合心不合,必会分道扬镳。与其此时投奔朱元璋,倒不如事态明朗些再做决定的好。

又何况,王小十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再行壮大,将来到了朱元璋一方,也好有更多的话语权!

总之,此刻绝非是投奔义军的好时机。太早,只会成为对抗元兵时的炮灰。纵然王小十欣赏朱元璋,却也要为自己和山寨的兄弟们考虑。

同类推荐
  • 晚清落日(1900-1909)

    晚清落日(1900-1909)

    伴随着义和团最后的呐喊声和八国联军入侵的枪炮声,中国跨入了20世纪的第一年1900年。这似乎预示古老的中国将延续着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民族危亡、救亡图存、旧与新的搏杀格局。在20世纪的第二个年头的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定了辛丑条约……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是作家冉云飞有关巴蜀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试以时间为线索,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本书叙事虽平实,情感却激荡;虽力图掩饰内心之扼腕叹息,却时刻流露出作者历久弥深的乡情,以及对时代之“不得已”的种种挣扎。作者对故乡沦陷实质力透纸背的见地,异于文人单纯慨叹工业文明冷却农耕文明的质朴乡情,而更多着墨于地情国情,氤氲历史气息,落墨之处,尽显对家国历史的反思。
  • 穿越三国之风云再起

    穿越三国之风云再起

    襄樊之战爆发,关羽威震华夏势头正劲却不知荆州后方已是暗流涌动,洞悉这一切的螟蛉之子却在上庸缺兵少将,难道蜀汉终究还是逃不过衰落的命运?且看假子刘封如何挣脱命运搅动风云!
  • 米柜皇帝

    米柜皇帝

    皇权与党争,人性与利益,帝王与人。太子禩在选择保持本心的党争之下,屈死在米柜中,随着埋葬在尘土之中的理想与抱负,会再见天日吗?
  • 长风万里尽汉歌

    长风万里尽汉歌

    新书上传——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爱护。
热门推荐
  • 乌衣巷(全集)

    乌衣巷(全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司马王朝,桓、谢、王家世代簪缨,权势显赫。少年皇帝司马曜虽亲政,却遭到褚太后的阻碍与生母李太妃猜忌,少帝偷偷出宫前往乌衣巷桓家,遇到率真果敢的“胡女”娀英,一起目睹了桓家内乱:长子桓熙欲叛称帝,被太傅谢安平叛,随着家主桓温病故,家族内乱,桓家一夜没落,打破政治平衡。司马曜与娀英相识于微,少年心性偷出宫相约娀英却并未表明身份,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并对娀英渐生情愫。司马曜周旋于太后与李太妃之间,平衡各方势力,想办法让娀英陪嫁宫中,彼此相守。而娀英却在大婚之日消失……
  • 倾世凤歌之谋世

    倾世凤歌之谋世

    神问:江山与美人只取一样,你选谁?凤止看着身旁俊雅的男子,挥开扇子风流一笑:“美人难寻,可惜我看这秀丽河山也挺好,就江山吧。”那白衣男子含笑看着凤止,语气温柔道:“好巧,我也如此。”神一脸无奈的看着下面的两人。看多了痴男怨女,这两位这还真是凭本事单身!————这是一场事关天下的谋算,有笑有泪有情有恨终成一人霸业……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率庵梵琮禅师语录

    率庵梵琮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君宠妻之二嫁王妃休要逃

    帝君宠妻之二嫁王妃休要逃

    苏陌早就对村里那个俊俏的夫子垂涎已久,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他哄回家做夫君。女扮男装和他共事,给他送饭洗衣,简直就是贤惠得不得了。只是觊觎的目光太多,她夜不安寝,寻思着要么尽快把人娶回来,要么,哼哼,就休怪她辣手摧花了……正待要把一切计划提上日程的时候,她,失踪了!相逢之时,磨叽扭捏爱脸红的小夫子竟然成了他国太子,这让苏陌严重怀疑以前住的穷乡僻壤是块风水宝地。只是,这人身份变了,怎么路数也变了,腹黑也就算了,还很厚脸皮。她要复仇,他手里的剑一挥,“孤,率军数十万,覆了那人的国如何?”举一国之力为她复仇,只有一个条件,待尘埃落定,她要以身相许。她大仇得报,有人江山美人兼得。苏陌觉得很不对劲,她好像是中计了……
  • 反穿:彪悍小妻有点萌

    反穿:彪悍小妻有点萌

    她叶竹琴、书、画、舞、武样样精通,一朝穿越成病娇女,误入娱乐圈,却浪的飞起。他陆寒,受人之托,遇见她,丢了心更掉了一地的节操。陆寒表示:节操是什么?我媳妇不吃。
  • 悠悠洪荒

    悠悠洪荒

    悠悠洪荒,天地浩荡,不知何久,不知何长。混沌开辟,众仙化形,玉京开讲,紫霄传道。大道有常,天地间谁主沉浮?万物变迁,又藏有多少隐秘?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无量量劫,亦不过弹指之间。这是一部,神话的史书。企鹅群号:580237913欢迎大家加入
  • 百炼神皇

    百炼神皇

    神道,是以为主宰;修罗之道,是以为战无止境;宁天启之道,始于仇恨,源于抗争!魔界不敢留,冥界不敢收,神界不能容!此乃宁天启的孤天之道!一把断刀,让他死而复生,获得了定天刀魂,从此带着刀魂炼尽天地间的神兵鬼器,踏上洗仇与抗争之路!一统人界,血洗五行天,踏平冥魔两道,威震神界!此乃宁天启的孤天之道!
  • 桥

    鱼烂沟村的村长丁干成遇到了麻烦。村里要在水关河上新建一座大桥,修过路盖过楼的文明建筑公司老板王文明出手大方,五万五万地给;金慧道路桥梁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张慧哲跟自己顶头上司胡镇长有关系,惹不起;老同学黄大洋下手狠准,送礼都给老婆许大马棒;还有个往日有过节的刘二呆——富有建筑工程公司刘总来掺和。这边一滩浑水淌不出去,那边自己情人王花又和别人有染,丁干成一时不留心又害死了人犯了事……
  • 纵横家的策辩

    纵横家的策辩

    《鬼谷子》这部两千多年的谋略学巨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它集中了国人心理揣摩,演说技巧,政治谋略的精华,为当代政界人士,企业界人士,商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公关人必读。《鬼谷子》是谋略权术、神机妙算的百变圣经。在今天这个商战频仍的时代,它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对经商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