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5300000001

第1章 不要因为怕被说矫情,就不做与名利无关的事

在生命这棵大树上,枝枝蔓蔓是我们走过的路,有的人只顾往前走,一味拓宽自己的版图,可是真正唤来春意的,是那些长出叶子开出花的人。我们的善良,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坚持,我们的追求,我们的心灵皈依,都是叶子都是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不要因为它们不能变成一口饭,就觉得它们华而不实。

在很多人眼里,所图之事如不能量化,一切姿态皆是矫情。你若辩驳鸿沟巨宽难以跨越,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对人生失意的强行美化。

小区里有很多流浪猫和流浪狗,常藏匿于某个角落里,惊恐地瞪着眼睛警觉观望着一切,在需要觅食的时候,才可见它们灵活地穿行于花花草草间。它们总是风尘仆仆、敏感孤寂,身上带着混江湖许久才会有的老练与距离感。常有居民抱着圈养的猫猫狗狗经过,像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也只有在那个时候,它们看过去的眼神,才存留一丝小动物的好奇和天真。它们无法拥有同类们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好在天大地大,它们终还是可以拥有自由且动荡的生存机会。短短十几年,终其一生在漂泊。

我是个爱猫爱狗爱到不敢拥有的人。闲时,总是会带些食物,送到这些猫猫狗狗的藏身之地,尽己所能,给它们一点关怀和照顾,但我能力有限,做得不多。

相邻小区有位奶奶,非常善良,她义务照顾流浪猫狗十余年,大半积蓄、大半光阴也都耗于此,严重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最糟糕的是,有的邻居对小区内有成群猫狗出没表示不满,但碍于情面不好发作,就常在她的面前质问:“你成天喂这些个畜生有什么用?你图个什么?它们能报答你不成?你有那个闲钱,还不如自己吃好点、穿好点。”

这时,奶奶多半笑而不语,但已领会别人的厌弃,也知自己放不下这些小生灵,于是她想办法,一点点地,把猫猫狗狗引到人少的地方喂养。

奶奶后来因为照顾流浪猫狗而出名,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说她善良,有人说她自私。我曾见过那样的场面:夕阳西下,满头银发的奶奶被一群小猫小狗围在中间,她笑吟吟地和它们说着话,抚摸它们的小脑瓜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孩。那些“小毛孩儿”在外面受了委屈,见到她,就像回到家找到妈妈一样。

奶奶财力有限,出于长远打算,有段时间一直在为这些流浪猫狗到处奔走,后来收到一些爱心人士的资助,也相继有一些人开始领养这些流浪猫狗,没有被领养的那些,在奶奶去世前,都被一个爱心组织接走了。

很多事情一旦沾染了名和利,至少在世人眼里,就不再纯粹。原先那些质疑过奶奶的人,犹如恍然大悟般,似乎明白奶奶不动声色地维护这些小动物原也不是那么单纯的,有人说她图钱,有人说她图名,有人说她一心向善不问前程是矫情,有人说她后期闭嘴不言也是矫情。紧接着,奶奶的一些陈年旧事相继被扒出来,她老年的孤寡和落寞也变得有根因可挖。

然而,她也不过是因为善良,厚待了一群陌生的无家可归的小动物而已。

我懂奶奶,从我看到她和小猫小狗们在一起的那天下午开始。在这座城市里,流浪猫狗太多了,她管不起那么多;但即便人微力薄如此,她还是没有随波逐流,至少,她改变了一部分流浪猫狗的命运。

而那些说三道四的人,又为这个世界做过什么呢?

我知道有一个姐姐,普通工薪阶层,常常节衣缩食,给希望小学捐款,给福利院的小孩送衣服、送文具。走在大街上,每次看到卖艺的表演者,她都会停下来,不顾众人眼光,往盒子里放几块钱,她能力有限,帮不了别人更多,但她从未因为自己能做得少,就不去做。这位姐姐小时候生活很苦,曾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和扶持,她现在所做的,也谈不上回馈社会这么宏观,她只是觉得,自己曾受人帮助,如今好过了,就应该多帮助帮助别人,就这么简单而已。

我见很多人起哄笑她假大方,她也不解释,继续自己的善行,然后便有人说她矫情,她还是不解释。

解释什么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利益至上是大势所趋,你要是突然冒出来,以清奇之姿做点不图名利的事,总会有那么一群人,跳出来指摘你矫情。哪怕你只是用自己的时间关爱流浪猫和流浪狗,哪怕你只是用自己的工资给孤儿买了一个书包。

矫情这顶帽子,我最熟悉不过,可谓从小戴到大。不为别的,只因为我一无是处,却心怀梦想。

很多人都没有梦想。正因为如此,有梦想的人不幸成为异类。当年,我不肯像很多同龄女孩一样辍学打工,坚持要通过艰难的求学改变自己的命运,被一些人骂作矫情:你一个农村小姑娘还想有多大的出息?后来,我考出去,上了大学,毕业后放弃自己的专业,想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又被一些人骂作矫情:好好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就知足吧,满口都是“喜欢的工作”,天底下哪有那么多招人喜欢的工作?做人别太矫情别太作;我努力探索自己的路,一步一步靠近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过于专注,不想那么早进入婚姻,也被一些人骂作矫情:一个女人,早早结婚生子才是正道,其他都是瞎矫情;我在一众人中选了条件一般的那个男人结婚,还是被人骂作矫情:挑了那么久,最后就挑个这种条件的人,什么情投意合,还不是瞎矫情……

现在的我,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努力靠近自己的梦想,和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但在别人眼里,我是这样的:做着一份收入不是很高但工作强度及压力都很大的工作,业余时间还要点灯熬油做兼职,也没见赚多少钱,对象不帅也不富有。我说我很幸福,他们克制着自己的不屑为我鼓掌,转过身,鼻腔里便喷出一个“哼”,心里说:“矫情!”

他们觉得,我一直那么努力,以所谓的梦想为由,去追求想要的生活,原来,就是为了错过大多数人都想要的好生活呀,这不是矫情是什么呢?

此时此刻,我要是敢说句“获得了内心的充盈”,他们大概会觉得我精神不正常吧。

在很多人眼里,所图之事如不能量化,一切姿态皆是矫情。你若辩驳鸿沟巨宽难以跨越,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对人生失意的强行美化。

把动物养成宠物,不是矫情;但喂养流浪猫狗,是矫情。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求助他人,不是矫情;在他人求助无门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拉一把并不图报答,是矫情。随波逐流过上了大多数人认可的生活,不是矫情;独辟蹊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矫情。赤裸裸地谈论物质享受,不是矫情;坦荡荡地遵从精神享受,是矫情。

我承认名利很重要,我也很想要,但它们并不与我想要的生活姿态相悖。这世上没有绝对的物质生活,也不该有绝对的精神生活。各取一点,不放弃现实与秉持,最为理想。我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永远都甘心停留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下面的一层,哪怕捂出了痱子,哪怕吃撑了,人生最大的追求也还只是温饱。从朴素的温饱到华丽的温饱,利为温饱,名为温饱,在他们眼里,一切不能落实到衣食住行的努力和攀爬,就全都是矫情和做作。

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我恐惧变成这样的人。你若永远做着旁人可以理解的事,你过的只能是旁人拥有的那种生活。在生命这棵大树上,枝枝蔓蔓是我们走过的路,有的人只顾往前走,一味拓宽自己的版图,可真正唤来春意的人,是那些长出叶子开出花的人。我们的善良,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坚持,我们的追求,我们的心灵皈依,都是叶子都是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不要因为它们不能变成一口饭,就觉得它们华而不实。

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看一个人捂着心口,看向远方,字斟句酌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我知道,那样的人,必定有过很多这般“矫情”的时刻。“矫情”一点儿没什么不好,它并不代表脱离现实,即便华服加身,也照旧可以向往以风为裳的日子。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那个阳光温暖的下午,奶奶和小猫小狗们在一起,细声细语,轻轻爱抚;旁边有穿金戴银、贵气逼人的阿姨经过,大声告诫自己的孙女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最后肯定嫁不到好男人。我并不觉得,在那一刻,那位阿姨会比奶奶更幸福。

同类推荐
  •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说人生是一次壮丽的海上航程,那么小学时代则是这段船程的起锚阶段,面对着不可捉摸而又神秘的未来,他们充满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人生的起锚阶段,无论前面是布满暗礁的危险之地,还是风平浪静的辽阔海面,人生的第一步是我们踏上未来航程的最重要阶段,只有平安地度过这一时期,才能进入浩瀚的大洋去远航。
  •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感动:感动你一辈子的心灵礼物

    我们要以感恩的心过每一天,更要用心看这个世界,用心感动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视为是理所当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且看你如何去衡量。本书精选了78则感动人心的小故事,分类编排,以简单的小故事说明人生的大道理,适合普通大众阅读。这本《感动》的诞生源于对生命的每次理解,和每次激荡起的心中的那份涟漪。不论你身边的是怎么样的人,他们的世界里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故事。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汇集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学子的思想精华以及他们非凡的成功经历,总结出了最适合现代人的人生哲学,让你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 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 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沟通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如何创造活跃的沟通气氛,而后直入对方的内心?如何凝聚谈话的焦点,吸引听者全部的注意力?如何强化谈话内容,清晰表达,消除沟通障碍?本书通过68个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女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女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女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才女们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THE MAGICIAN?S NEPHEW (英文朗读版)

    THE MAGICIAN?S NEPHEW (英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大乘起信论二译

    大乘起信论二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皇诱宠之毒医世子妃

    邪皇诱宠之毒医世子妃

    她,前世是一枚毒医,却被前夫和妾侍算计虐死,这一世还不掀翻了他的王府。“你是让我杀了你还是让我休了你”某王妃一脸得瑟,抖着腿儿看着破门而入的暴戾世子!该死的女人,堂堂的世子妃,劫天牢,还满世界说要休夫,这女人不要不要的……
  • 国境恩仇

    国境恩仇

    黑羣子果真遭到了报应,他被自己亲手砍下的树茬子绊倒了,又被自己亲手砍下的树茬子刺入了右眼。那个惨呀——整个右眼血肉模糊,血沫子像泉眼似的汩汩往外冒,痛得黑羣子杀猪似的嚎叫,满地打滚。周围的武装民兵赶紧围拢过来,边防六连的卫生员就地给他实施了紧急包扎处理。
  • 天绝魔刀

    天绝魔刀

    这是一把宝刀,削铁如泥,吹毛断发!这更是一把魔刀,闻恶人而震鞘,出鞘必饮人血!摄人心魄,风云变色!靖难之役年间,血魔教“犯上作乱,大逆不道”,遭武林十三大门派围剿,犁庭扫穴。襁褓中的孪生婴儿被幸免,分别由梅花庄和天山派收养,不料天山派掌门与养子神秘失踪。十六年后,朝廷颁布“禁武令”,武林归于平静。不料一伙神秘的黑衣杀手突对参与昔日“除魔”的门派进行血腥报复。一时间人人自危,武林风云再起,各路英豪纷纷重新拿起武器,以武破禁,矛头指向血魔教残存弟子。梅花庄养子夏鸿飞,在获知自己是血魔教少主后何去何从?欲知精彩故事,请读此书!
  •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我们要加快自己的步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目标。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坚持。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超越。人可以没有永远的身体,但是不能没有房屋的思想!
  • 涅槃血:下堂少奶奶【完本】

    涅槃血:下堂少奶奶【完本】

    安青的坚持,冷幼蓉,以残花败柳之身嫁入皇甫家。公公视她如苍蝇,丈夫看她有了心理阴影,对她好的婆婆却性格懦弱。比她小两岁的小叔子,多次出手相帮,可惜,不过是个庶出的孩子,在家总是没有发言权。一次酒醉,丈夫弄进一个大肚小妾。一次生意,意外相遇故人,却引来一系列误会~到最后,深深潭水边,又有哪个女子会被沉下?我无法决定故事的开头,那么,不如连结局都不要罢……——本文非悲剧,后期女主灰常强大,结局会出乎意料,喜欢的亲亲收藏投P撒花~
  • 发展伦理研究

    发展伦理研究

    本书研究对象是发展伦理学,从两个向度展开,一是范式与理论研究,对发展伦理学的范式与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的主要范式、基本构架、基本视域等的构成特点及创新可能;一是现实与问题反思,以经过反思的发展伦理学为视域,对一些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关注现实、反思现实、切入现实的可能张力。
  • 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

    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

    本书作者致力于台湾问题研究已有40余年,并亲身参与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全书客观清晰地评述了1990年李登辉上台直到马英九当政后的两岸关系现状和岛内政局的发展演变,包括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颇具参考价值。内容涉及台湾政治、历史、经济、社会到两岸关系、美台关系等,对台湾问题产生的背景由来,台湾问题的演变过程,台湾问题的实质和不同阶段特点,“台独”分裂的危害和两岸统一的前景,都能够从战略高度和历史眼光进行较深入的理性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少见解,都有一定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