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上摆放一本新书《学海春秋》。这是作者黄少雄先生昨天专程送到我办公室的。我与黄少雄先生只是几面之交,对他的经历也只是从他的文章中了解。但是在这本厚重的书中,第49页里他提到了我的名字,并郑重其事地送书给我,感动之余给我彻夜急读,于是总想留下一些话。
《学海春秋——同一代人同一首歌》,黄少雄著,约75万字。接过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很厚、很重,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我以为一个人的一生能用75万字来书写,那他一定不是凡人,起码不是我身边的人。一个人如果不是在战争年代,如果没有坎坷的经历,如果没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他是不可能有如此沉甸甸的历史可写的,况且少雄先生不过五旬开外,正值壮年,但是我判断错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奉恒高在《开篇寄语》中写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梦想和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和风采。人事匆匆,岁月流传。总以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会慢慢抺去彼此的记忆,总以为一些人和事会悄悄淡出我们的生活。然而承载着人和事的历史愈久远,离我们的心就愈近。……大家期盼能将那一段艰苦历程、美好记忆、生活体验和‘同一代人’的未来希望演绎成文字,以抒发人生感悟,凝聚思想精华,敞开胸怀心扉,昭示美好未来。”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没有生活的激情,就没有学习和实践的动力,也就没有探索和历练的硕果;没有激情的生活,就没有创新和发展的源泉,也就没有挑战和拼搏的成功。一代人在创新实践中学会抒发内心的体验与激情,学会对真情实感的把握与追求,学会拥抱热血奔腾的时代与人生。凝聚这些深情的《学海春秋》,分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把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和他们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真实、生动、深刻地展现给读者,力求贴近生活,思想正确,信息量大。
学海生涯半世纪,青春无悔50年。50年风雨兼程,50年肝胆相照,50年丰硕成果,50年再创辉煌。少雄一字一句地写好、录入完这本《学海春秋》,说:“不奢望《学海春秋》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脱颖而出,只盼她能成为‘同一代人’和老师、挚友的历史纪念,也不枉初衷了。”我亦有同感。
南宁二中校长叶弥坚在《饱蘸真情的典藏记忆》中写道:“事业如歌,岁月有情。我们多么想留住纯洁的青春,多么想锁住美好的回忆,多么想凝固神奇的梦境。《学海春秋》让我们实现了这一切。因为我们都是从百年学府二中走来,为了抺不掉的同窗情结,为了艰苦岁月中建立的深情厚谊,在书中会聚一起了。《学海春秋》记载一个共产党员的成长历程和‘同一代人’的风华岁月,扫描一代人学海生涯的波澜壮阔和经济社会的风云变幻,时空跨度和情感激越都比较大。
如影随形的记忆,痛苦与欢乐同行,无奈与希望同在。既是记忆,便已留下了烙印,于个人、于民族、于国家而言均不例外。历史的发展、命运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撞击,常常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然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根记忆拧成的琴弦,一经撩拨,便悸动不已难以抑制,我们称之为‘刻骨铭心’。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样的‘琴弦’可称之为典藏。如果一定要寻找能奏出激荡人心旋律的那一根,当属《学海春秋》这部诗情音韵的‘典藏记忆’。”
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原副主席刘益阳在《群英谱式的传体著作》一文中写道:“这是一部散文诗式的传体著作。这是一部群英谱式的传体著作。这是一部集成板式的传体著作。《学海春秋》充满善良和细腻情感的回忆,既满足了人们对于‘老三届’的缅怀或好奇,也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取向,尽管《学海春秋》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但其品位仍然较高。”
黄少雄先生在《后记》中写道,如果说“老三届”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长篇小说,那么每一个老朋友就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抚今追昔,那一幅幅激情的场景,那一句句动人的话语,令我有感而发,动心而作,希望能把一代人的形象真切地记录下来,更想以自己还能派上用场的文笔将这些真情实感永远珍藏。面对“老三届”这一恢宏历史画卷,不敢说能纠史之偏、补史之漏,奉上的一部百人传体著作,经披沙拣金、采撷众华,淡墨浓情、四载锤炼,艰辛终成正果。
之所以这么长篇累牍地引用名人和作者对这本书的评述,是因为我不能深刻地理解他们那一代人的思想、经历和情感。毕竟“老三届”他们那独特的情感和经历不是每个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
之所以感动是因为黄少雄先生挺起了脊梁却直不起腰,历经四年,呕心沥血,多方收集,70多万字,200多幅照片,一字一句,一笔一画,敲打成文。50多岁的男人啊,常人难以想象的繁杂工程,竟然给他这个有心人做到了。
书已读过半,心情不再沉重,只有一股暖流涌动在心间。谢谢了,少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