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000000001

第1章

长年生病的父亲躺在床上,渴盼着天下大雨。大雨来临之后,他总要叫我和姐姐去河埠头看看洪水来了没有。洪水是可怕的,泥沙俱下,骇浪涛天,在倾斜的河床上如游龙翻滚。村里人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他们的心情跟父亲恰恰相反,洪水溅起的浪花和拍击河岸的巨响,让他们担心灾难的降临。

他们回忆起了1973年的那一场洪水,金塘河两岸的稻田被洪水淹没,洪水冲毁了桥梁,漫到了村子里,酱色的浑水里漂浮着动物的死尸,庄稼的秸杆,支离破碎的木头,还有人畜的粪便。那一场洪水把我们村里的十五头猪、四头牛、三口人吞进了肚子,若干天后他们在下游的水库里浮了上来。可以想象,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哭声在水库边的油泥里打滚,使平静的水库不再平静。那一场洪水被村里人口口相传。

那一年,我三岁。我的父亲就是我们村那三个被洪水冲走的人之一。母亲得知父亲落水的消息后,一手拉起比我大四岁的姐姐,一手抱起年幼的我,一路上,母亲的哭声、身体的战抖比凶猛的洪水更叫我恐惧。我是在母亲的喘息和自己的哭泣声中睡着的。睡着之后,母亲将我用一条破烂的围裙捆绑在她的背上。此后的景象,我如同在一条漆黑的隧道里穿行。

父亲是落水者当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在急速的洪流中抱住了一根圆木,直至河流的拐弯将他送到了河心的一块岩石上。父亲在这块被洪水包围的岩石上,在饥寒交迫中和芦苇丛里的水蛇、蚊子、疲倦战斗了三天两夜。当洪水消退,父亲被人从岩石上救下来,父亲已经站不住了,他的腿软得像两截腐烂的肠子。更要命的是,父亲的肺被冻坏了。他虽然没有死,但在以后的日子里,汹涌的洪水在他的胸腔里泛滥成灾。他咳嗽、哮喘,呼吸困难时,只好蹲在路边,眼睛翻白,满头大汗,嘴角挂着黏糊糊的痰。

父亲的病让他挣不到工分,家境一日不如一日。从三岁到分田单干,其间正是我记事的开始。我记得父亲半夜的咳嗽怎样将我吵醒,他的头从床沿上垂挂下去,脖子伸得笔直,母亲不安地拍打他后背上的骨头。父亲需要很多的力气和很长的咳嗽,才能在声嘶力竭之后吐出一口痰。他每吐出一口,就像打完一场战争,他告诉母亲窒闷的胸口舒畅了,他没事了,劝母亲躺下睡觉。母亲等了一会儿,然后才熄灯睡觉,不料光亮一消失,父亲的咳嗽就像黑暗卷土重来。父亲常常因为怕吵醒我们而将自己憋得身子发抖。

父亲不得不相信医学的力量。他开始服输,习惯别人的目光,此后看病、吃药成了他活下去的重要前提。我家的抽屉里逐渐塞满了父亲吃剩下的药瓶、药盒,厨房里漂浮着草药的怪味。一段时间之后,父亲的病却不见断根。由于经济拮据,父亲决定让母亲自学注射,这样可以省下不少费用。母亲的双手是干粗活的,当她拿起小小的针桶,颤抖的手如同狂风中的枯枝,她没有勇气将尖利的钢针扎向丈夫的皮肉。

我的父亲软硬兼施,百般诱导,将裤子一遍遍褪到臀部以下。他的不厌其烦和不怕流血的决心感动了母亲,母亲在父亲的指挥之下寻找钢针落脚的地方。尽管父亲的屁股已经被赤脚医生扎得稀巴烂,但是母亲在几个肿块之间还是找到了一处柔软的组织,她将手中的钢针瞄准了那个地方。最后,我看见大汗淋漓的母亲将针扎了过去。在那个瞬间,父亲做出了痛苦的表情。

没有想到母亲自学注射的第一针,针就断了。父亲扭身拔出了弯曲的针头,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母亲却跑到一边,伤心地哭个不停。

1973年的洪水夺走了父亲的健康,给我们家带来了疾病,疾病又给我们家带来了痛苦。紧随而来的是贫穷,贫穷比疾病更可怕。我们的肚子终日饥肠辘辘,唧唧咕咕的声音听起来像一首歌曲,却是对肉体和意志的双重折磨。饥饿成了一家人最大的敌人……

或许是事物之间都存在辨证关系,父亲的脑子在他的体力衰退之后,似乎变得更加活络了。关于这一点,连村里人都看出来了。当父亲提着篮子,在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地方摘回来鲜嫩的蘑菇或者可口的野菜,人们会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他:我们怎么就没有看见呢?

父亲一面要与疾病做斗争,一边还要与饥饿去搏斗。父亲在无米下锅的窘迫里,拿一根玉米秸咬一口,尝尝是甜的,就递给孩子,总算心里好受一点。还有南瓜叶、番薯藤、芭蕉头,一度成了我们家做泡饭的材料。我记得我家屋后的水坑旁边原本有一片芭蕉林的,后来芭蕉林渐渐死光了。原来是父亲背着村里人把芭蕉树挖起来,切下头吃了后,又把秆子栽在泥巴里。

记忆中,只有家中来了亲戚,才会吃到一顿有油的菜。那油不是猪油,是平时舍不得吃的菜油,菜油是油菜籽榨的。但家中来了亲戚,往往会带来一包鸡蛋糕,或者一瓶罐头。它们的到来让我心旌摇曳。我真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美妙的食物,以至现在我还经常到小店里去买鸡蛋糕和罐头吃,但现在的食品再也不复当年正宗了。

最难忘的是那些吃到肉食的日子。这样的日子除了过年过节、红白喜事,往往遥遥无期——然而,我们还是吃到了肉食。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一顿突如其来的肉食犹如不请自到的远房亲戚,简直叫人没有心理准备。那时候,我们的面容与其说是面黄肌瘦的,不如说是眼放绿光、面露贪婪的。我还记得这样一个寒冷的早晨,我家的屋檐上出现了一只黑黄相间的公猫。它像天外来客只停留了片刻,然后消失在高高耸起的宗祠屋顶。父亲在它离去之后,显得魂不守舍。他拖着病躯,向人打听猫的去处,村里人的回答让他断定这是一只从外村跑来的猫。

接下来的一天,父亲倒腾起了一副绳套,一天里他的牙齿数次咬破了腮帮子,鲜血直流,他激动地说:“牙齿咬到腮帮子,有肉吃,有肉吃。你们不想吃肉吗?”

此时的父亲俨然成了村里的一个游魂,父亲已经在打那只猫的主意了,而我竟然蒙在鼓里。当我和姐姐在一肚子植物纤维的安慰下沉入梦乡,我的父亲却爬到了自家的屋顶上。屋顶上寒风呼啸,父亲忘记他的疾病了,他像老妇哭丧那样学起了母猫发情时的叫唤。他的叫声那么难听,凄厉,以至半个村子的人以为听到了鬼叫。

盘旋在村庄上空的猫叫和回荡在村里人心中的恐怖感,一直持续到那只不明身份的公猫情欲勃发,死在父亲的绳套之下。到这时,我和姐姐被父亲叫醒了。那只公猫赤身裸体,发达的肌肉就像火焰一样红彤彤。不一会儿,这团火焰被一只乌黑的锅盖压在了铁锅里,锅盖底下冒出了热气。父亲说:“如果再逮上一条五步蛇就好了,咱也炖上一锅‘龙虎斗’吃。”

但是,这已经很让人激动了!我和姐姐围坐在炉火熊熊的灶台旁,口水流到了脖子上,肚子就像油煎一样难受。我们问父亲还有多久才炖熟,父亲说:“还没有放盐呢。”我们又问,父亲说:“还没有放酱油呢。”当我们再问时,父亲终于说:“让我揭开锅盖看看。”当他揭开锅盖时,我们的鼻子好比掉进水中的快要死的鱼,鼻子连着打了许多喷嚏。

父亲用筷子为我们分别夹了一块猫肉,父亲对我们说:“吃吧,吃吧,吃完了把骨头吐在空碗里。”

常年不能挣工分的父亲,因为这次为家里人逮住了一只猫吃,表现得有些亢奋,好比为自己争了一口气。可母亲的态度却是冰冷冷的。就在我们要大吃猫肉的时候,母亲的声音从卧房里传了出来:“汉民,要吃你自己吃吧!猫有九条命,吃了过不了‘奈何桥’,小孩不要吃!”

母亲的话夺下了我们吃到嘴里的猫肉。我当即哭了起来。谁还能记住人不可以吃猫肉的古训?

这就要说到父亲下河捕鱼的情节了。因为在吴村,似乎只有金塘河里的鱼,是父亲力所能及、仿佛随时就能抓在手中的美味佳肴。

是的,父亲在他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是村里有名的捕鱼高手。他赤身跳入潭中,就像一只鸬鹚,能凭空手抓住水中的游鱼。如今疾病却剥夺了父亲下水捕鱼的权利,因为河水冰凉,会使父亲的疾病加重。父亲常常坐在小河边,悲哀的神色显露出他对往昔的怀念。

父亲又打起了鱼的主意。他从山上砍来一根竹子(严格地说是偷),用竹片编制成一副“竹晾”,将它布置在小河的浅滩处,父亲等待浅滩上的野鱼自投罗网。这“竹晾”的微妙之处是河水能从竹片间的缝隙里流走,而随同水流掉落在“竹晾”上的鱼却被搁浅在上面。它们在“竹晾”上跳跃,直至将生命终止在“竹晾”悬空的那一头。

刚开始,父亲一早起来总能从“竹晾”上捡回数斤死鱼。那是我们感到快乐的时光。死鱼剖膛后父亲将它们贴在墙上,墙壁因此闪闪发亮。而后,“竹晾”上的鱼就越来越少了。父亲有一次只捡回来几只死去的蝌蚪。父亲说:晚上又有人去“竹晾”上偷鱼了。

父亲吩咐姐姐和我白天守在“竹晾”旁,他自己则负责看护黑夜。白花花的金塘河在晴朗的天气里因为萎缩而清澈,宽阔的河床上到处躺着滚烫的石头。可是聪明的鱼在白天藏在洞中,直到夜幕降临才来浅滩冒险。而父亲由于咳嗽的原因,把夜里出来冒险的鱼全吓跑了。父亲只好夜半去溪中检查“竹晾”,结果,父亲被偷鱼的人揍了。

当父亲浑身湿透回到家中,他的嗓子哑了,牙齿咯咯作响,母亲拿热姜汤喂他,他摆摆手,他说:“以后家里再也吃不到鱼了。孩子们怎么办?!”

母亲说:“没有鱼吃就吃别的。你不要胡思乱想。”

这个时候,父亲像个女人一样哭了起来。在哭声中,他表达了对洪水的仇恨。他比谁都清楚,他的人生是被两个波浪毁掉的。当时他正在浑水之中捕鱼,一个不该有的波浪从身后打在他的小腿上,他的膝盖哆嗦了一下,这时又一个波浪打在他的后背上,他就像踢到一根横木那样跌到水中,他成了洪水的俘虏……

可是洪水毕竟让父亲收获过。浑水中的鱼虾就像喝醉酒的人,每次洪水经过父亲总能从中捕捞到数十斤,那是特殊年月的救命粮。然而,随着久治不愈的疾病在他体内安居乐业,父亲对洪水的仇恨渐渐转化成了美好的回忆。当他看到乌云滚滚,听到雨点打在瓦片上,阴郁的眼睛会变得明亮。他在雨声喧哗中,向我们讲述捕鱼的历史和乐趣。他的语气中既充满自豪,又掺杂惆怅。

然后,父亲就会叫我和姐姐去河埠头看看洪水来了没有。我们冒雨来到河边,看见河水汹涌,浊黄,金塘河比平时壮大了数十倍,它从目光所及的上麦畈滚滚而来,撞在金塘背的岩壁上拐了一个弯,我们从河岸的战抖之中,感觉到了洪水发怒的力量。眼前的金塘河,是一条陌生的河流,不再是平日里那条瘦骨嶙峋的山溪,它让人害怕,头晕。它变得像恶魔一样面目狰狞……

同类推荐
  •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捌)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捌)

    生活是人性的修罗场,故事则是在演绎修罗场里的悲欢情仇……而悬疑文学一直是用故事凝练的生活序章,本书收录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入围及获奖的中短篇作品精选集,包括科幻、恐怖、冒险、情感、历史等多类悬疑和泛悬疑题材,让你一次读过瘾!
  • 沉睡的森林

    沉睡的森林

    舞台上,公主被纺锤刺中;舞台下,艺术总监被毒针刺死。整个芭蕾舞团就像一片沉睡的森林。本书是东野圭吾《恶意》系列作,一本童话般唯美又充满悬念反转的小说,日本销量超100万册。高柳芭蕾舞团即将公演经典剧目《睡美人》。公演前几小时,舞团总彩排。舞台上,公主被纺锤刺中,长眠不醒;舞台下,临场指挥的艺术总监忽然没了声音,背后被毒针刺中。整个舞团仿佛中了童话里的魔咒一般。公演照常进行。舞台上,公主在王子的轻吻下苏醒,周围的人也从沉睡中解脱;而舞团有人中毒,有人自杀,故事里全城陷入沉睡的桥段正在变成现实。眼看第二场公演又要开始了……
  • 节令依旧

    节令依旧

    做姑娘时的秀娥,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是她那些追逐乡村草台戏班子走街串乡的时光。这自然是秋后农闲季节里的事。皖中一带,民间的黄梅戏十分盛行。在村子里随便搭起一个土台,一群白天还在土里劳作的男人、女人,脱掉沾满泥迹的外衣,穿上简单的戏装,脸上涂满油彩,走上民间舞台,便成为一个艺人。于是,那些天上人间的故事,譬如《珍珠塔》、《杜十娘》、《董永与七仙女》,便常常使村姑秀娥以泪洗面。这一年,安徽刚刚解放。翻身解放后的秀娥对于乡间草台戏的迷恋更加有增无减。大李村的人都说,秀娥长得就像戏上的人。
  • 并蒂花

    并蒂花

    我们城南这一块,老房子密密麻麻,好似城郊田野上稻草烧后剩下的一坨坨草灰堆。但我们家例外,宛如稻草灰上长出的一棵蘑菇来。花绿相间的野蘑菇,还散发出潮湿的土腥气,院子里的四季上演缤纷花事。夏天,两大缸荷花静女一般,端坐在厨房的外墙根下。妈妈夏天五点就起床,在院子里洗衣服,红色塑料大澡盆里架一个枣红色搓板,一堆浸着汗的衣服,又过了夜,完成发酵,馊味呛人。“扑啦——扑啦”,她穿着褪色的睡衣弓着腰坐在矮凳上搓衣服,手上套着肉色薄橡皮手套,像个操弄手术刀的医生。荷花在她身旁一瓣一瓣展开,直到顶出杏黄的嫩蕊,她也不看,仿佛拗着气。
  • 恼人的小金库

    恼人的小金库

    杨箐校长早晨六点准时到校,开始运筹一天的工作,并不时瞅瞅腕上的手表,颇有些举轻若重,无微不至的风范。王中书老师又迟到了二十分钟,待他赶到学校时,其他班的学生已经吃完早餐,开始晨读,惟有他这个班的学生围着几只大铁桶,争先恐后地舀着桶里的豆浆,馒头包子嘴里一半,地上一半,乱萆漫秧。如饕似餮。杨箐校长心里微微窝火,说:“王老师,昨晚又摆了方阵吧?你看你看,都成十八重地狱逃出的饿鬼了。要是烫着了一个两个,怎么向家长交代?”王中书老师说:“不好交代的,恐怕还不在这儿呢!听说有的老师都告到市政府去了。实际上,这就是‘三乱’反弹,上面早晚要来查处的……”
热门推荐
  • 一世荣宠:陛下皇后跳槽了

    一世荣宠:陛下皇后跳槽了

    当现黑道后裔穿到古代会如何?自是美男遍地随我……当然也有意外。某女包袱款款悻悻然逃出军营,还没走几里路,便被数万大军团团围困。男人环胸上前,森然道:“皇后这是作甚?”女人不甘示弱,耸耸肩摊手道:“这就好比工作一样,这家干得不开心就换一家呗。”“皇后也能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开。”男人眸光一凌,揪住女子的衣襟凛冽道:“柳南湘,不妨告诉你,此生你只能是朕的人,死了也得朕亲手来埋,看来这段时间是太冷落你了,来人啊,带回朕的营帐。”还敢给他红杏出墙,简直翻了天了。
  • 极品全能狂医

    极品全能狂医

    一根金针,能救天下人。一根银针,可杀一切敌。逆天医道,惊世战武,揭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重生帝女凰途

    重生帝女凰途

    前世,她是镇南王府嫡女,领兵南征北战,助父王庶兄夺得天下。却落得和亲蛮族、孕中惨死的下场。他,是千机门门主,江湖上关于他的传闻有二“智多近妖”、“生人勿近”,却心甘情愿只做她的谋臣。“阿玉,你若要这天下,我定呕心沥血为你送上。”上一世他的誓言犹在耳。重活一次,她誓死也要保护她爱的和爱她的人!
  • 恶魔首席的甜蜜爱情

    恶魔首席的甜蜜爱情

    高贵出身的她,在命运的捉弄下遇到了他,是真是假,是爱是恨,在命运捉弄了千百遍之后,美丽的婚纱穿上,她的泪流下,是那么的幸福。
  • 佣1天下之佣1团

    佣1天下之佣1团

    佣兵,顾名思义,由人雇佣而进行工作,拿人钱财,给人消灾。当原本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中的武功出现在现实世界,古与今的碰撞。一个神秘的佣兵团体,一个个艰巨的任务,佣兵的爱恨情仇,由此展开。
  •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我们依据大量的国内外科学育儿资料,结合成功妈妈育儿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各种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写了这本《科学育儿0~6岁》,全书包括“如何培养一个聪明的宝宝”“科学育儿0~6岁最关键”“科学育儿技巧‘0’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1~2’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2~3’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4~6’岁宝宝篇”等章节。
  •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是一本关于职场、专业、人生、励志内容的书。实而空灵,是其突出的行文特点。真而直率昭示的是做人的意义。忠诚与敬业,彰显的是职业的操守。世间万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想,有追求。这种追求的可贵之处,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出自本愿,一点一滴地去修为。作品中,读者会看到一个追求情义的人,一个爱憎分踞的人,一个渴望完美的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一个真诚待人的人,一个职场想做成一点事几的人,一个想活得单纯、潇洒一些的人……矢志不移,初衷不改,此为本色。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由韩亚君编著。
  • 穿越大唐芬芳客:香医皇后

    穿越大唐芬芳客:香医皇后

    我是穿越客徐染心,我在唐朝,以香医人。有人问,香可医人,能医心否?我摇头。又有人问,你可医人,能医己否?我复摇头。
  •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遍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走过人生七十八个年头,李嘉诚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谋事、经商与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钦佩有加,获益良多。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适合更多的普通人揣味与效仿。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
  • 他来自青城.A

    他来自青城.A

    清幽一出寒光闪,天下寻亲孝感天。锄强扶弱威严立,自古英雄出少年。江湖中的恩怨情仇有谁能够说得清楚,权力上的阴谋诡计有谁能够看得穿。只道青城豪侠笑傲江湖,且看少年英豪叱咤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