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2800000001

第1章

我承认,刚认识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那会儿,我从未在他身上看出任何不同寻常之处。然而,现在很少有人会否认他的伟大。我指的并不是走运的政客或成功的军人所成就的那种伟大,那种伟大属于他们所处的位置,并非源于自身的品质,时过境迁,曾经的辉煌会变得毫不起眼。卸任的首相往往只被视作华而不实的雄辩家,而无兵之将也不过是平凡的市井英雄。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伟大却是实实在在的。你可能不喜欢他的艺术,但无论如何,你都很难不对它产生兴趣。他给人困扰,他引人注目。过去,人们把他视作笑柄,而如今,为他辩护不再是古怪的标志,赞美他也不再是反常之举。他的缺点被认为是其优点的必要补充。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仍可商榷,仰慕者的吹捧同批评者的贬抑或许同样任性,但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他有天赋。在我看来,艺术最有趣之处就是艺术家的个性。倘若个性独特,纵使有千百种毛病,我也乐意原谅。我想,委拉斯凯兹[1]是比埃尔·格列柯[2]更好的画家,但他的作品看多了,对他的钦佩也就失去了新鲜感:克里特岛人的作品中则透出肉欲和悲惨,仿佛一个永恒的祭品,奉献灵魂的奥秘。艺术家,无论是画家、诗人还是音乐家,都通过他或崇高或美丽的装饰,满足人类的审美意识,但这近似性本能,有粗野的一面:他将自身伟大的天赋放在你面前。追寻他的秘密有点像痴迷侦探小说。这是一个谜,和宇宙有着共同的优点,即没有答案。思特里克兰德最微不足道的作品也暗示着一种奇特、苦闷和复杂的性格。正因如此,有的人即便不喜欢他的画,也无法对他这个人漠不关心,这一点使得人们对他的生活和性格产生了窥探的兴趣。

直到思特里克兰德去世四年后,莫利斯·胥瑞才在《法兰西信使报》上发表了那篇文章,使这位无名画家免于湮没无闻,他开辟了一条新路,后辈作家们或多或少顺从地跟随他的足迹走了下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哪个评论家在法国享有比胥瑞更无可争辩的权威,他所提出的主张不可能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看似荒谬,但后来的评价证实了他的观点,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名望在他写下的评语上牢固地树立起来了。思特里克兰德的声名鹊起是艺术史上最浪漫的事件之一。但我并不打算谈论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作品,除非作品涉及他的性格。某些画家傲慢地声称,门外汉根本不懂绘画,他们欣赏画作的最佳方式是沉默和支票簿,对此我不敢苟同。认为手艺只有手艺人才能完全理解,这是一种可笑的误解:艺术是情感的体现,情感说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但我承认,评论家若对技巧没有实用知识,很少能就真正的价值说出什么有意义的话,而我对绘画是极其无知的。幸好,我不必冒这个险,因为我的朋友爱德华·雷加特先生既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也是一位极好的画家,他在一本小书[3]中详细论述了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作品,此书的文风可谓迷人的典范,只是英国人不像法国人那么乐于培养这种文风了。

莫利斯·胥瑞在他那篇著名的文章中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平,如此有意为之,确实勾起了我的探究欲。他对艺术的热爱不受私利左右,他强烈渴望唤起智者对一个极其独特的人才的注意,但他是个特别出色的报人,不会不知道,“人情味”会使他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过去曾与思特里克兰德有过接触的人——在伦敦认识他的作家们,在蒙马特的咖啡馆里遇见他的画家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眼中那个稀松平常的失败画家原来是个真正的天才,而他们却与他失之交臂。于是法国和美国的杂志上开始出现一系列文章,有的回忆,有的赞赏,这更增加了思特里克兰德的名气,但并没有满足公众的好奇心。这个主题很讨喜,勤奋的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在他的鸿篇专著[4]中列出了一些权威篇目。

制造神话是人类固有的本事。那些出类拔萃的人,倘若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令人惊奇或不可思议的事,人们就会贪婪地抓住不放,编造一个传奇,并予以狂热的信仰。这是浪漫主义对平庸生活的抗议。传说中的故事成为英雄通向永生最可靠的通行证。沃尔特·雷利爵士[5]被人们铭记不忘,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斗篷铺在地上,让童贞女王[6]从上面踏过去,而不是因为他把英文名字带到了未被发现的国家。喜欢讽刺的哲学家想到这件事必定报之一笑。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生前默默无闻,树敌多过交友。那些为之撰文的人要凭借丰富的想象来弥补贫乏的回忆,这也就不足为奇了。显然,尽管对他知之甚少,那点材料也足以给浪漫文人提供创造的机会。他生活中有大量奇特可怕的行径,他的性格里有一些狂躁乖张的东西,他的命运又不可谓不悲惨。这样的情境自然会适时引发神话,明智的历史学家在笔伐之前想必会有所顾虑。

然而,罗伯特·思特里克兰德恰恰不是一个明智的历史学家。他认为人们对他父亲的后半生有太多误解,他公然宣称,写传记就是为了“消除某些广泛传播的误解”,因为这“给生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7]很明显,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平中有许多令正经人家难堪的事。我饶有兴味地阅读了这部作品,同时暗自庆幸,因为这本书实在乏味无趣。思特里克兰德先生刻画了一个了不起的丈夫和父亲,他性格和蔼、做事勤勉、品行端正。现代牧师在研究我认为被称作释经的这门学问时,习得了搪塞辩解的惊人本领,而罗伯特·思特里克兰德用以“诠释”父亲之所作所为(身为孝子,他或许觉得最好忘记)的巧妙精明,肯定会导致他在适当的时候在教会获得最高职位。我仿佛已经看到他肌肉发达的小腿裹上了主教的绑腿。尽管这么做也许是勇敢的,但同时也要承担风险,因为那个被普遍接受的传说很可能在提升思特里克兰德的知名度方面所占份额不小,因为很多人被他的艺术吸引是因为嫌恶他的性格,或者对他的死亡深表同情,而儿子善意的努力则好似朝父亲的崇拜者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思特里克兰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撒玛利亚女人》[8]曾被一位著名的收藏家购得,他突然离世后,这幅画又被拿出来拍卖。思特里克兰德先生的传记出版后引发了讨论,不久后,克里斯蒂的拍卖价竟然比九个月前还少了二百三十五镑。显然,这绝非偶然。人类渴望的是非凡离奇,对于令他们失望的故事,他们是绝没有耐心去理会的,倘若人类没有这种创造神话的卓越才能,仅凭思特里克兰德的能力和独特几乎不足以扭转局面。没过多久,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的作品问世了,所有艺术爱好者的疑虑终于消除了。

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所属的那个历史学流派认为,人性不仅恶到了极点,而且比这还要糟糕得多。当然,比起那些把富有浪漫色彩的伟大人物描绘成家庭道德典范,并从中获取恶毒快感的作家来,这一派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给予读者乐趣。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只是一种经济同盟关系,我会觉得非常遗憾。要想说服我提比略[9]是和乔治五世一样无可指摘的君主,也需要获得比现有的多得多的证据——谢天谢地。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在谈论罗伯特·思特里克兰德那部天真的传记时的措辞,难免让人对这位不幸的牧师产生一定的同情。他得体的含蓄被扣上虚伪的帽子,他的委婉迂回被直截了当地称作谎言,他的沉默被诋毁为背叛。这些瑕疵,身为作者难辞其咎,但身为人子则情有可原,就连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也被指责为故作正经、鬼话连篇、自命不凡、虚伪狡诈,还有厨艺糟糕。外界相信他父母之间有些“不愉快”,我个人认为,思特里克兰德先生在反驳这种说法时未免太草率,他说,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从巴黎写来一封信,将她描述为“一个极好的女人”,而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把这封信复制出来了,书中提到的那段话的原文如下:“我那该死的老婆。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我真希望她待在地狱里。”在教会势力鼎盛时期,它们可不是用这种方式处理不受欢迎的证据的。

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是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狂热的崇拜者,想为他洗白并没有什么危险。他精准的眼光能洞穿纯真的外表下卑劣的动机。他是一个精神病理学家,也是一个艺术研究者,潜意识对他几乎没有秘密可言。没有哪个神秘主义者能从普通事物中看出更深的意义。神秘主义者看到不可言喻的东西,精神病理学家看到说不出口的东西。看着这位博学的作家热切地搜索出每一件可以给他的偶像抹黑的细节,真是别有一番魅力。每当举出某个残忍或卑鄙的例子,他的心就会更同情他。如果搞到某件逸事,可以打击罗伯特·思特里克兰德牧师的一片孝心,他就会像宗教法庭的审判官宣判异教徒那样欣喜若狂。他的勤奋令人惊叹。再细小的事,他都不会漏掉,如果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有一笔洗衣费没付,这件事一定会被详细记录下来;倘若他借了人家半个克朗没还,这笔债务的任何细节都不会遗漏,读者大可放宽心。

同类推荐
  • 丢失的人

    丢失的人

    陡峭险峻的青石梯,向悬崖深处逶迤而去;寂静的码头,停歇着一叶小木船,薄薄的双桨像蜻蜓折断的翅膀,在清澈的溪水里映出悠悠的影子;一只孤独的水鸟栖息在黝黑的船篷上,空寂深远的崖涧人迹杳然,一线山路悄无声息伸向远方……南来北往的行人,一到崖上就像过去一样,“江老汉,过河——”当听不到那熟悉的“来了咯——”时,来人又扯起嗓子喊,还是没有老人的回应,也不见他委托的人影。摆渡的江长水失踪了。下游龟形巨石上,刘老汉站在“龟”左肩,腿一叉,举起鱼竿奋力一舞,饵钩带着细线,“嗤——”的一声就向河中央飞去,“今上午,他儿娃子还把奔驰开回来在找呢!”
  • 同林鸟

    同林鸟

    小说从一对70后年轻夫妇面临婚变潮·爱拯救中的失同步化危机入手,讲述他们结婚十年里浓情渐淡、婚姻战争、婚变、爱拯救、心灵成长、重生或新生的婚姻病愈过程。从彼此亲爱彼此关怀,到彼此折磨彼此伤害,最终走过了十年婚姻中最艰难的磨合期,在背叛和温存中,渐渐衡量出了自己可以承担的幸福,他们代表了大多数70后男女已经、正在和即将经历的普遍而典型的20、30、40“婚姻成长模式”。
  • 那一年我们的悲伤

    那一年我们的悲伤

    这部小说描写了“我”与姝婷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中详尽真切地展示了“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将“我”个人恋爱的辛苦放在社会背景中,对当下消费娱乐主义至上、拜金拜物主义风靡一时,以及小市民的守旧和自私观念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评,热情地宣扬了感情自由和个性解放,尤其是通过主人公“我”努力挣脱社会给予的窒息和压抑,表现出摒弃恶俗和抨击陋习的叛逆精神,因而具有积极进步的跨时代意义。
  • 老解

    老解

    前两天在南京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老解死了。我坐在窗前握着电话,许久没有说话。老解虽然跟我无亲无故,但是他毕竟在我们家院子的那个拐窑子里生活了六年,和我的家人一样出出进进,就是我家的狗也把他当家里人一样,舔他的脚手。尤其是过了四十岁,我忽然觉得能在一个院子里生活六年时间,那确实需要一种缘分的。有道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且不说这共枕眠,单就说这同船一渡,尚需百年,那么六年相处,大约也需数百年的修炼吧。老解是个右派被下放到我们队上的。从进村的那一刻到最后的离开,我想我有必要把这篇文章写出来。
  • 醒在黄昏(中国好小说)

    醒在黄昏(中国好小说)

    黄昏临至,落山的晚霞很美,一道残阳分散了凄凉的感觉,我抬头望天有鸟儿涙叫,我低头俯地,凄凉的画面也总是一道不失尽意的风景。擦干眼泪往前走,我不知道往哪儿走?哪儿才是我要去的地方?尽管我彷徨,但我还是要走。走去,身上有了汗,才感到自己轻松了许多。作者在复杂的家庭矛盾中苦苦挣扎,找寻不到出路,生活的琐事压得她踹不过气,生活究竟如何走下去,她在思考着,探索着……
热门推荐
  • 明世宗宝训

    明世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敌心剑

    无敌心剑

    三界情海出身的他单单少了一根情丝,她耗尽两千年的风月等来的却是他的寒刃,血溅冰锋始知情根深种,几度轮回,因果循环,失却当年的所有,能否追回前世的真爱……
  • 叛逆天机

    叛逆天机

    天地为棋局,万物为棋子。人世间的这一切都是命运在操纵,而命运,却是天机在操纵。若是不相信这注定的命运,那便只有,破了这天机。。。
  • 文道祖师爷

    文道祖师爷

    千元大陆,一个以武立命的世界,武道贯通历史,文道极衰。殷明持文圣人系统,开文气,立文道,一部山海经开创异兽奇闻,一部易经算遍前朝未史……请不要在意开头,并不是本文文风...欢迎大家加入文道书友群:859099381
  • 宪在:生活中的宪法踪迹

    宪在:生活中的宪法踪迹

    本书主题就谈谈论生活中的宪法,说明宪法或者宪法缺失对我们平常生活的重要影响。本书收集了张千帆教授近年来发表在报刊和电子媒体上发表的评论和讲演。作者的这些小文告诉我们:宪法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本书主要收录了人际——和谐人际,营造快乐、宽容——快乐源于大胸怀、感恩——感恩的心最易换来快乐、爱情——两情相悦,拥有快乐、家庭——和谐家庭,幸福快乐、平安——人生最大的幸福、得失——权衡好就快乐、工作——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指数、金钱——金钱之外,还有更可贵的东西等内容。
  • 曾国藩的舍得课

    曾国藩的舍得课

    本书以曾国藩的故事为载体,以“舍与得的人生哲学”为主线,通过阐述在成功、管理、励志、为人处世、自我修养等方面的感悟,向读者指出,只要悟透了曾国藩的“人生舍得课”,那么在曾国藩身上,从政者能学到左右逢源的为官心法,老板能学到创业成功的黄金法则,管理者能学到一套识人用人秘诀,为人父母者能学到一种上佳的教子方法。同时,每个人都能学到一门刚柔相济的中庸哲学。
  • 随身空间之嫡福晋

    随身空间之嫡福晋

    一个现代平凡的烹饪老师,唯一的兴趣就是美食,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成四爷不喜爱名存势亡的嫡福晋。不喜欢我,求之不得,咱就在自己小院吃香喝辣的,没他什么事!再说受宠有什么好?嫡福晋又有什么好?压根就是炮灰命,嫡福晋这个职业不好做啊!
  • 西凉天下

    西凉天下

    讲述了大唐王朝中末期,至唐宪宗后已经开始衰败的唐王朝疆土一点一点的失去,一个无缘无故被党争牵连的少年(季圭~字叔南),被发配到西域边疆,在诸多藩镇割剧势力的崛起,成就了一个少年的将军梦。
  • 寻爱少女大翻身

    寻爱少女大翻身

    根据父亲临终前的遗言,布丁去了一个大宅里寻找她的外婆,起初她以为外婆是这个家里的佣人,谁知道她的外婆,不但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而且还是国际有名的相田企业的董事长。当布丁以为丑小鸭能变天鹅,灰姑娘也能成为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会在她身上真实呈现的时候,美梦马上被唤醒。如果她想得到地球人都梦寐以求的这一切——财富、名誉、地位的话,她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三个月之内,她必须完成比炼狱般还要艰苦的十项全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