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4900000015

第15章 舅舅被编排

庚戌年九月十九日,是马福旺的生日。

今天正好是星期日。二妮儿很久没有回娘家了,想起旺儿今天生日,就领着生哥和小霞,去接了大妮儿娘儿三个也赶来了。

一进院门,孩子们就嚷开了。有叫“姥娘”的,有叫“姥爷”的,“舅舅”“妗子”也一起喊了。惹的大妮儿、二妮儿也一直笑。

一家人听了都知道大妮儿、二妮儿到了,都从屋里迎出来。大人们的打招呼声,加了孩子们的招呼声。不大的院子,一下子好不热闹!

悠然和鸾凤也都从屋里出来了,可都又听到屋里孩子被惊醒后的哭声,笑着冲两个姑娘歉意地摆摆手,又赶紧回屋看孩子去了。

“你们都小点儿声,看你们把孩子都吵醒了吧!”二妮儿笑着责备孩子们,可浑然不顾自己怕正在吵喊的孩子们听不到自己的喊话声,而提高了的大嗓门。

孩子们可不管这些,也不顾二妮儿的喊声,有跑到悠然屋里看孩子的;有跑到鸾凤屋里看孩子的。悠然和鸾凤一看哄不睡孩子了,索性都抱了孩子起来,虽然没在一个屋里,可都是用相同的话柔声地哄着自己的孩子:“旺儿(临儿)先别光顾着哭呢,你看是谁来找你玩儿来了?看看是不是小哥哥、小姐姐们!”

两个孩子都被眼前的小哥哥、小姐姐吸引,竟然都不哭了。悠然和鸾凤知道大姑子、小姑子还在院儿里,就都抱了孩子出来。孩子们也都分别跟了出来。

正好悠然和鸾凤住的屋子门口很近,跟出来的孩子们慌着看孩子呢。都紧跑两步又拦在了她们身前。悠然和鸾凤只得都蹲下身子,让自己的孩子看他(她)们四个。鸾凤的孩子小,大概是没睡好。看了他们一眼,就又自顾自个哭了起来。

这时想要随父母进屋的大妮儿和二妮儿,看两个孩子都被抱出来了,就一齐把手里的篮子递给身边的梓亭,来看孩子,说:

“让我们也看看旺儿和临儿。”

梓亭拿了篮子进屋,三元和辛花只好等在屋门口,笑着看一群子人,逗自己的两个孙子。

庚辰早跑了出去,去迎接赶车送来自己姐姐妹妹的妹夫元奎。接了马缰绳绑在门前树上,请妹夫进门。元奎懦懦的应了,怯怯地跟了庚辰回家。

三元、辛花一见姑爷来了,也赶紧让姑爷进屋。几个人到了屋里,让了座。

刚坐好,元奎就说要走。几个人赶紧的劝着、拦着,元奎却更加怯怯地说着:家里有事,我要回去。

三元叹息一声,沮丧的坐回椅子上。二妮儿听见了进来,对大哥二哥平静地说:“你们别拦他了,让他回吧。”

庚辰和梓亭不知道妹妹家里是否真的有事,就疑惑地看着二妮儿。

辛花问道:“有什么事这么急的?既然来了,就不能耍子一天?”

二妮儿无奈的说道:“现在家里能有什么事?只是你们看看他,浑身不自在的!他一见人多就这样,心里就不安生。你们让他走了吧。我看着他这样心里就烦!”

元奎本来就心怯,看大家又都指着自己说话,更加懦懦的不敢说话,头上的汗都流了下来。只有嘴里喃喃地嗯嗯着。

其实辛花早知道女婿元奎是这个样子。可是心疼二妮儿,怕二妮儿以为家里瞧不起元奎这个女婿,她自己伤心。所以元奎来了,三元与辛花都把元奎抬的高高的。可没想到这样反而让元奎更怯。

庚辰梓亭一直上工,每次二妮儿来时,两人多不在家。一般只有过年是才见元奎一次。只以为是元奎到了丈人家拘谨,虽然知道妹夫胆小,却没想到竟然是这种程度。

两人正不知怎样,二妮儿又恳求说:“你们就让他走了吧!在这儿他一天心里都不会安生的!”

这时三元对两个儿子挥了挥手,说:“你们先让开。元奎,如果家里没有事情,你就不要回去,还坐了炕角。我不让他们打扰了你。到了傍晚,你们一屋子才一起回家,这样可好?”

元奎竟然同意三元的安排,又坐到自己每次过年来时,都喜欢坐的炕沿南头,靠墙处的阴影里。

让屋里的人看了,哭笑不得。三元示意庚辰和梓亭该干嘛干嘛去,两人出来,相对摇头叹息。

辛花和二妮儿也出来,拿了小板凳分给大家,一家人在院里的暖阳下,一阵说笑。

燕儿指着旺儿问悠然:“大妗子,过年时我来了。那时候旺儿还不会走路,现在他会了吗?”

“如果你拉着他的手,他就会走。可不能撒手,你一撒手他自个就倒了。”

“是吗!让我试试他。”

说完就拉了靠在悠然怀里的旺儿的手,旺儿果然随燕儿走去。刚走几步的旺儿又想起背后的悠然,就后悔了想自己转来去找母亲。

燕儿没提防,一个没抓住,看着旺儿要倒,早有准备的大妮儿赶紧扶住抱了起来。旺儿也不认生,也不管是谁抱了自己,又“咯咯”笑着转身去看燕儿。喜得燕儿也“咯咯”直笑。

鸾凤让哭了的孩子喝了自己的奶,这时孩子又已经睡去。果然是刚才没有睡好!

大家叽叽喳喳的聊着,一会儿又说到海辰和他的婚事,最后又说到海辰新房的事。

大妮儿和二妮儿一听说新房弄好了,就想去看。

一家子人除了鸾凤要回屋子里,看着孩子睡觉,其余的人又都去了街南的院子里。

只有三元在屋里默默地坐着,陪着女婿元奎。

看了这全新的一团院子,大家是赞不绝口。

从屋后看,是红石打地、蓝砖表墙、蓝砖出檐,都是白灰砌缝到顶。

往前走是新拍的土院墙、新栅栏门。打开栅栏门西边对面是新拍的土迎门墙。

往北看是房屋的正前面儿。同样红石打地,上有蓝色卧砖铺了五六层。往上是五十公分宽的蓝砖座儿贴门框的土坯墙。到一米窗户处,是蓝砖甃砖的窗户底,俩边是二十五公分宽的蓝砖座儿贴窗户框的土坯墙。两边房角也分别是,两个五十公分宽的蓝砖座儿一直到顶。

蓝砖都是白灰砌缝。门口上面和窗户口上面是用蓝砖发圏。除了蓝砖部分全是土坯砌墙,一直到房檐下。

土坯墙比蓝砖砖座儿窄二指宽,墙上抹了泥和白灰后,比蓝砖座儿窄半指宽。因为蓝砖砖座儿比白灰土坯墙凸出半指,整个墙面有了一种装裱画的效果。

墙上面是蓝砖出檐,房檐上装着排水的瓦口。瓦口后部压在用渣子打的房顶面下边。

白灰墙面配蓝色砖座儿,一股清新、阖亮的感觉冲击着每个人的视线。

走进正中间的北屋门,看到两间白灰墙大屋。

东边是八十公分高的大炕,蓝砖砌的单砖前面儿。炕上抹了一层麦稍儿泥,炕面比蓝砖炕沿低一点点儿。炕沿外角做了磨圆处理,使人坐上去,也不觉得硌的慌。

西边是一个单间里间儿,与大屋用土坯墙界开。

距九月初十几天又过去了,现在房门也安上了。

看罢屋里大家出来。看到迎门墙侧面正冲着北屋门左侧与窗户右侧中间。迎门墙后,院子的西南角是茅厕,茅坑距院子西墙一米多远。茅坑也是蓝砖砌起,比院子地面高十公分。顺着墙三米长,一米八宽。茅厕东边与茅坑东边对齐。

整个院子是那么清新舒适。

一家人指指点点,评论着新房。等回到后院,也该做午饭了。

悠然把孩子给了庚辰,自己和二妮儿帮着辛花做饭去了。大妮儿和庚辰梓亭兄弟俩去北屋跟父亲三元说话。

大妮儿问道:“新房子已经收拾好了,你们写信告诉海辰了吗?”

“没有呢!这不刚弄好房子,家具我还没有来得及给他打呢。”

“那也应该告诉他了。现在离年跟前儿还有三个多月,你也应该打的出来吧?就该早告诉他,让他也放了心才是。”

“大妮儿说的对。回头梓亭给你兄弟写封信,告诉他,就说家里的一切都以准备的妥妥当当了。全家所有人都盼着他,过了年回家娶媳妇儿呢!”

“好!好!我现在就去写去呵呵呵。”梓亭回屋了。

孩子们嘻笑着围了庚辰和旺儿打转。旺儿拉了燕儿和庆儿的手,也玩儿的欢呼雀跃。

庚辰对父亲三元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我舅舅也来,我们两个一块儿做,在天冻以前做出来上了漆才好。”

“不知道这次你舅舅会不会帮忙?”

大妮儿问怎么回事了?

庚辰就对姐姐说了,前年自己找舅舅打家具的事。

“咱舅舅和妗子本来上眼皮儿就高,帮忙是要看人的!让娘去给他说,就说是给海辰打家具。看他来不来。”

“我大姐说的对。娘一说是给海辰打家具,我舅肯定一准前来。”

“你舅舅为老不尊,连你们两个小的,都把他给看扁了!呵呵……。等他给海辰打了家具,我还要和你娘刺他几句,给庚辰也出出气。”

说完三个人都笑了。

过了两天,辛花又去娘家找兄弟。

果然,庚辰的娘家舅听说给海辰打家具,也没有再提他那一组旧了的“新家具”,立马来了。

背地里庚辰敢编排舅舅,当面可不敢。恭敬的说以舅舅为主,自己只不过能给舅舅打打下手而已。哄的娘家舅心满意足了,才开始动手干活儿。

一动手,娘家舅才知道庚辰的手艺,不在自己之下。所有的家具都是大小头接头,庚辰竟然做的严实合缝。不禁收了小嘘之心,但也是想装高明,假意指点。

又满心好奇地看了庚辰给他自己打的家具,不禁暗暗赞叹外甥手艺的精致,比他自己打的可强多了。如果自己也能把活儿做的这么细致,何愁家具卖不出去!最后就想让庚辰去给自己当学徒,把庚辰拉拢过去,凭庚辰的手艺暗暗捞一笔。舅舅打着他自己的如意算盘,庚辰也假意应承了。娘家舅一高兴,进度果然又加快了。

没有二十天,家具打好了。直接搬到新房子里上了漆,慢慢晾干。

虽然庚辰的手艺不错,但通过一比较,庚辰才知道自己的速度和熟练度还是不行。和舅舅比还有很大差距。

最后辛花烙了几张油饼给兄弟吃,犒劳兄弟。

在饭间,果然辛花提起庚辰打家具时的作难劲儿。讽刺兄弟小看自己的大儿子。当着小辈们的面儿,娘家兄弟没想到姐姐竟然说话这么直接。本想不承认小看外甥,可这也是事实。姐姐也认定了自己确实是如此,没法狡辩。

三元说:“这不怪他舅舅,谁让庚辰自己没有本事呢!庚辰要是当了乡长、县长什么的,他舅舅肯定自己有事情也不顾的做,非要先给庚辰打了家具才说呢!”

娘家舅见姐姐直接指责自己,姐夫又讽刺自己,不觉有些着恼。可也无法反驳,最后就羞急着说道:“那还不是因为我知道庚辰生来的手巧,我不那么着逼迫他一下,他能有现在的手艺?这还不是都沾了我的光了!?”

一家人见他强词夺理,不禁都哈哈大笑。娘家舅才知道原来姐姐一家人是在逗弄自己,不禁拿了油饼撒气,狠狠咬了一口。还没怎么嚼动就想咽下,卡的直翻白眼。连忙端了碗喝汤,却又呛了,弄的鼻涕眼泪一齐流。庚辰和梓亭赶紧给舅舅扑拉前胸捶打后背的。娘家舅一见两个外甥这么紧张自己,心中一喜,那里还在乎刚才的事。接了辛花递过来的湿手巾,擦了脸继续开吃。

不久海辰回了信。信上写道,部队见他打报告说要结婚,直接允了他一个月的婚假。年前半个月海辰就能到家。

三元和辛花原本给海辰定的婚礼日子是在年后,按照平常的年假定的。现在知道海辰可以头年前儿半个月到家,就想把日子提前一些,要不一对新人相聚的时间就太短!赶紧找了媒婆,让媒婆去与准亲家再商议婚礼日期之事。

媒婆回来说道,准亲家又看了日子,说腊月二十一是好晌。正好海辰回来办了结婚证,就能举行婚礼了。

三元又发愁了,按当地风俗:新人不能住新房子。可那座新盖的房子还没有经过一个春节新年,属于真正的新房子。如果是年后举行婚礼,就没有了忌讳。现在婚礼提前到年前儿来,新人那可是万万不能入住的了。

就让媒婆去说于准亲家。

媒婆回来对一家子人说,准亲家也认为住新房子不妥。让三元只管把结婚用的新房,在老院子里选了。让海辰的兄弟先搬去住新盖的房子,也就是了。

鸾凤一听大喜,兴奋的抢着说要搬过去。

可三元的一句话,却让她如冰水浇头。

同类推荐
  • 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中国第一部以人寿保险为背景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小说通过一个业务员的成长经历全方位展示了人寿保险行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有对社会的全方位描述。形形色色的人物与纷繁复杂的事件,不断发生变化的价值观与生活模式组成了精彩的中国式社会。第一部描写业务员的外勤成长经历,全方位解读人寿保险的基础知识;第二部描写行业竞争挖角与跳槽的精彩商业故事,凸显人性的复杂与时代变化中的各种变量。读懂中国,读懂中国的人寿保险行业,就读懂了这个时代的某种密码。
  • 明天还下雨

    明天还下雨

    该书由一个序,八个章节组成,25万字。小说叙写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发生在龙源省的知识分子和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茅危庐、斯逸民的坎坷命运,苏明华、张亚军的人生遭遇。小说以在华南大学上学的茅危庐住院期间认识护士蒋倩芷开始,到茅危庐考取该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暑假看望他曾经的狱友斯逸民,知道斯逸民去世后在他的坟前的平静独白结束。
  • 山区最后一班列车

    山区最后一班列车

    不是梦想,不是岁月,只为自己的那份执着,守护自己的家乡,为了最后的回忆。
  •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国内首部以乡村振兴、土地“三权分置”为主线故事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三个人物,一个是开展“三权分置”工作的村支书赵夏莲,一个是在城市从事黄酒酿造工作的李进前,一个是在农村搞土地流转的种田大户张天远。通过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三人各自的爱恨情仇、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来表现“三权分置”工作从农民们开始不接受,到接受再到欢迎最后积极参与的过程。故事的结局,是在赵夏莲“三权分置”工作的组合下,李进前和张天远合作起来,走上了一条工农业联合发展的道路。
  • 贝者书屋

    贝者书屋

    没名字的人也可以有故事,人生不过几十年,旁门小事莫余前。
热门推荐
  • 墨少慢慢喜欢你

    墨少慢慢喜欢你

    【新文:重生后被大佬宠上天】已发。 重生前,她只想逃离他,被他给吓得。重生后,她还是想要逃离他,被他给缠得。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她拖着行李箱准备出逃,可是还没出门就被他给当场抓住。“宝贝!你这是准备去哪里啊?”男人倚靠在门框上,看着准备出门的她。某女人求生欲极强,笑呵呵的说道:“我去度假。”“如你所愿,我们去度假。”她想一个人去度假!出逃行动,变成了两个人的度假。
  • 娇妻撩人:霍少,宠上天

    娇妻撩人:霍少,宠上天

    【甜文】一场灾难,她遇见了这辈子最宠她的男人。“先生,我脚软。”她撒娇。他默默用坚强臂弯抱起她。“先生,我想哭。”她伤心。他迎上结实的胸膛。某日,他出差回家,小丫头直接生扑他:“先生,你怎么能害我呢?”他:“……”“害我想你都想出病来了。”面对她的撩拨,他意味深长:“小丫头,你什么时候才长大呢!”
  • 综漫之赛亚无敌

    综漫之赛亚无敌

    火影明志停留在空中,无奈的看着大筒木辉夜:“你对力量一无所知!”漫威“别浪费时间了,一起上吧!”明志向下方一推人影勾了勾手。......书友群:八九五六三六二
  • 完全相亲修炼秘籍

    完全相亲修炼秘籍

    《完全相亲修炼秘籍》就是要告诉那些亟待结束单身生活的读者,相亲看似简单,实则学问高深,要想在相亲中斩获爱情,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也就是说,你是需要学习的。对于那些在相亲中屡战屡败的人而言,《完全相亲修炼秘籍》便是一本指导你在下一次相亲中有所收获的教科书。
  • 灵世诀

    灵世诀

    神界末途,灵世难寻,平静万载的仙域能否再次历经鲜血洗礼?昔日铁血,如今柔骨,遗忘前尘的女主能否再战巅峰?敬请期待
  • 宁娱之乐

    宁娱之乐

    一觉醒来,物是人非,只能随意而安,凭着那些记忆一步步在这异世奋斗而起.
  • 台海泛舟禅与医

    台海泛舟禅与医

    本书共16篇、40个专题,洋洋洒洒近20万字。每篇之首,都引用了作者过去所写的诗句以开启思路、表达意境,旨在画龙点睛、直指人心。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成功非一蹴而就,高尔基曾说过“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爱情亦如此,宁缺毋滥。我选择用一生独自等待,我的成功……我的爱……
  • 穿越古代之第一女先生

    穿越古代之第一女先生

    为了救自己的学生,意外坠落山崖,再次醒来就到了一个完全架空的时代。她原本是当朝太傅大人的亲孙女,本应锦衣玉食,却在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就因一次仇杀,父母双亡,挣扎求生,终于有一天还是走在了生死边缘,香消玉殒。当她变成了她,她该如何面对一切呢?女主夏子清在这个时代,求学成才,女扮男装,入朝为官,终于到了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一朝女子身份被揭穿。天下第一书院的女先生,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看她如何以女子的身份光明正大的闻名于世,开辟了历史上女子读书的先河,为后世之人永远传唱。当她遇到邪魅高傲,却又内心善良的皇子,温润如玉,却又才华横溢的公子,冷若冰霜,却又默默守护的侠客,她又该如何选择?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