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3100000003

第3章 第1乐章 歌坛往事说从头(1)

中国时代曲历史之考源

1927年,时代曲登陆中国乐坛,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社会,要求“民主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已成为时代的呼声。时代曲的基本特征是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它可以满足人们用歌声唱出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爱与憎的强烈愿望。时代的呼唤,国人的需要,是时代曲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社会自身的因素和条件。

20年代的中国,伴随着经济活动的“西风东进”,欧美和日本的戏剧、电影、音乐、歌舞也纷纷涌入中国。意大利的米兰大歌舞团、美国的丹尼斯古典歌舞团、法国的邓肯舞蹈团、日本的宝冢舞蹈团……都先后来上海演出,俄国侨民的业余剧团常活跃在上海的舞台上,西方的流行音乐和歌曲也开始在上海流传。外来的影响也催生了时代曲在中国乐坛的崛起。

黎锦晖以其超出常人的认识水平,代表着时代新潮的思想观念。此时他的视野从少年儿童已进一步扩展到成年人,因为需要歌曲陶冶情操,享受美育,丰富生活的有更广大的人群。于是,他开始为成年人写歌,《毛毛雨》在他的笔下应运而生,这是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中国音乐追赶世界流行音乐发展步伐的重要一步。

“明月”的由来

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代的作曲家、词作家和歌星多出身于“明月社”,“明月”称谓的由来,是研究中国流行音乐史不应回避的课题。

1920年的中秋之夜,在北平斗鸡坑家中,和戏曲、曲艺、音乐界的朋友聚会时,黎锦晖提出成立一个民间的音乐团体,要“高举平民音乐的旗帜,犹如皓月当空,千里共婵娟,人人能欣赏”,依此,他为这个团体定名为“明月音乐会”。

1921年,黎锦晖应上海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之聘,南下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译所国语文学部部长及教科书部编辑,11月又任国语专修学校教务主任兼教员。为开展课外活动,他购置多种乐器,“明月音乐会”也正式开始活动。

黎锦晖在他1965年完成的回忆录《我和明月社》一书中说:“在明月社的历程中,由于各个阶段必须适应环境,社的名称不尽一样。如‘语专附小歌舞部’、‘中华歌舞专门学校’、‘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联华歌舞班’、‘明月歌舞剧社’、‘明月歌剧社’等七种称谓。而与社休戚相关的‘明月音乐会’,对内服务,对外负责,它的名称始终如一。”七种称谓的大致时间和经过是:

语专附小歌舞部

1922年1月,黎锦晖出任国语专修学校校长,为了实验新编的课本和新的教学法,他在“语专”设立了附属小学。此时,他的活动主要是宣传、推广普通话,创办《小朋友》等儿童文学读物,创作儿童歌舞表演曲……此期间他的创作还没有进入流行音乐的领域。

中华歌舞专门学校

1927年2月在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中路)966号宣告成立。开学不久,黎锦晖最早创作的成人歌曲开始在校园内传唱,黎锦晖的创作开始由为孩子们写作品,向为成年人写歌转型。这是黎锦晖1926年离开中华书局后,为推进歌舞事业而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培养新兴歌舞人才的学校。5月开始以中华歌舞会名义对外演出,7月,黎锦晖发起举办“中华歌舞大会”。他创作的成人歌曲,由在歌专校园内传唱到走上舞台,走向社会。

美美女校 为赴南洋巡演排练节目而组建,王人美、黎莉莉均在此时入校。

中华歌舞团

1928年5月,为赴南洋群岛巡回演出而组建。这是黎锦晖领导的中国第一个出国演出的民间歌舞团体,在南洋群岛受到热烈欢迎,为中国的新兴歌舞赢得了荣誉,意义深远,影响巨大。

明月歌舞团

1929年10月,黎锦晖和徐来、黎莉莉、王人艺由新加坡返回上海。办完和徐来的婚事即开始筹建“明月歌舞团”。1930年初“明月歌舞团”正式宣告成立并很快移师北平,黎锦晖此时租住在北平东城栖凤楼59号“京师第二蒙养园”,开始以“明月歌舞团”名义发广告招生。

《北洋画报》从3月30日开始一直对“明月歌舞团”的演出和活动进行跟踪报导,一直称这个演出团体为“明月歌舞团”。9月4日,《北洋画报》副主编王秋尘,在他的《秋来明月满春和》一文中说:黎锦晖所领导之歌舞团体,于西风初动时再度来津。该团体本为上海“明月音乐会”之旅行团,“歌舞团”一名辞,在黎氏认为原系一种临时性质。此次来津,由津将赴大连,转之沈阳。而此“旅行团”上之“明月音乐会”乃正式改为“明月歌剧社”,以歌剧社名义表演,在津此又第一次也。

从这“第一次”开始,接下来在大连(9月8日—14日)、沈阳(9月17日—21日)、抚顺(9月23日)、长春(9月下旬)、哈尔滨(10月1日—10日)演出,均以“明月歌剧社”的名义。

10月末,演出全部结束,全体团员返回北平,新闻媒体12月中旬采访回国探亲的黎明晖时仍称这个团体为“明月歌舞团”。

联华歌舞班

由于“明月歌舞团”在平津、东北巡演影响巨大,联华影业公司经理罗明佑,提出把“明月”收在“联华”名下。1931年6月“明月歌舞团”正式改名“联华歌舞班”,黎锦晖任班主任,班址设在上海爱文义路(北京西路)1298号。

这一年的3月,联华影业公司尚未正式挂牌就以“联华音乐歌舞学校”名义在沪招生,聂耳以聂紫艺的名字报考,和李果等五人被录取。1931年秋,周小红(周璇)经章锦文介绍进入“联华歌舞班”。

明月歌舞剧社

“一?二八”之后,联华影业公司提出停办“联华歌舞班”,经全体人员讨论一致决议:重新组织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团体维持下去。1932年3月29日正式与“联华”脱离关系,改名“明月歌舞剧社”,成立“社务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黎锦晖还为此写了一首《剧社励志歌》。

明月歌剧社

1933年初,“明月歌舞剧社”基本瓦解,只留下白虹、黎明健、张静、张簧、张弦等五人,为民营电台播音、作商品广告、为舞厅伴舞。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三大播音歌星竞选”,白虹、黎明健、张静仍代表“明月社”参赛,白虹夺得第一名,为“明月社”赢得了荣誉。

1934年末,黎锦晖见有些社员还没有出路,又拿出自己的积蓄重新组建“明月歌剧社”。老社员除白虹等五人一直没有离开外,又回来的有张其琴、张其瑟、严折西、罗静华、薛陶、石磊、老邝、袁大等人。1935年2月又招入一批新社员,有林琳、张蔷薇、张帆、叶田田、方菲、游泳、李白华、李白英、胡秋萍、胡秋洁等十余人。同年秋,黎锦光、王人艺、谭光友等人从庐山南昌行营政训处回来,要求再回明月社,还带回来一个鲍志超。1936年初严华也回到“明月”。

大中华歌舞团

1936年5月初,黎锦光从黎锦晖手中接过“明月歌剧社”,7月,他将“明月社”易名为“大中华歌舞团”,自任团长,请严华任副团长,经香港前往南洋群岛巡回演出。随团的演员有:白虹、张帆、张蔷薇、林琳、叶田田、方菲、游泳、李白华、李白英、谭光友、王人艺、张簧、张其琴、薛陶、许拂春、高茫生、鲍志超,还有特约舞场乐师鄂达夫、韩恩泽等人。这次巡演至1937年5月结束,在巴达维亚就地解散。黎锦晖苦心经营的“明月”事业,15年间多次易名,以“中华歌舞团”开始,以“大中华歌舞团”结束,这个句号十分悲凉!

明月歌舞团1930年在平津和东北的巡回演出

1930年初—1931年2月,黎锦晖率领他重新组建的“明月歌舞团”赴平津和东北巡回演出近一年,演出的节目主要是他的歌舞表演曲和歌舞剧,同时他把1929年在新加坡创作的“百首家庭爱情歌曲”陆续推上舞台和观众见面,使这些歌曲在所到之处广泛传播,此次巡演在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历史上,和1928年的南洋巡演具有同样的意义和价值。

北平栖凤楼59号和中国流行歌曲

古老的中国,不知哪朝哪代,在北平的东城有一位美女被选入宫,美女入宫前居住的胡同被命名为栖凤楼。栖凤楼59号当时是京师第二蒙养园的地址,蒙养园的园长张裕生是黎锦晖的同乡、同学,黎锦晖租下了蒙养园的部分房屋,把“明月歌舞团”的团址设在这里,开始发广告招生。

经过考试,第一批被录取的王润琴(王韵清),形象活泼可爱,声音清脆甜美,13岁就写了《寄给父亲的诗》,经黎锦晖谱曲后成为她的保留曲目。

和王润琴同时录取的赵晓镜(又名苏菲亚)、胡笳、王宝今、张静姝、王宝筠、安雅琴、于淑霞、周贵英、韩树桂、于知乐、陈晴、万美君等人,她们都是有一定歌舞天赋和素质的小姑娘,大家在学校里都会黎锦晖的歌和舞,从上海跟黎锦晖来北平的王人美和黎莉莉作她们的小老师。经过排练,1930年3月30日下午16时就在真光剧场为安琪儿画报社进行了募捐演出。这是“明月歌舞团”在北平的首场演出,演出的节目有歌舞剧《蝴蝶与少年》、《小小画家》以及黎莉莉的《天鹅舞》和王人美独唱的时代曲《卖花词》,这是此次巡演最早亮相的时代曲。

黎锦晖还把《特别快车》配上动作,由赵晓镜、黎莉莉、王人美、胡笳作为歌舞表演曲演出,在《北洋画报》发表剧照时,旁边还写有“这就是特别快车”的字样,特别快车是经常演出的重点节目。他的“百首家庭爱情歌曲”在巡演中亮相的,演出前都要在栖凤楼59号的游艺厅排练。演出《桃花江》时,因当时的“明月歌舞团”没有男声歌唱演员,他就安排黎莉莉唱男声,王人美唱女声,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1931年1月6日,美商胜利唱片公司为“明月歌舞团”灌录了《舞伴之歌》、《桃花江》和《特别快车》的唱片,前两首是黎莉莉、王人美对唱,《特别快车》是王人美独唱,这是胜利唱片公司第一次为黎锦晖灌录唱片。

黎锦晖的时代曲从栖凤楼走向平津和东北许多大城市的舞台,栖凤楼59号为中国时代曲登上历史舞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1年初,王人美、张其琴、胡笳、王人艺、张簧、张弦、张静姝等人先赴上海。又由黎锦光主持招收了第二批学员,录取的有白丽珠(白虹)、许曼莉、于思歌、于思咏、杨枝露、严励、董西娜、英凤贞(英茵)等人。这批学员3月22日由黎锦光、严折西带队赴上海,严华随队同行。这些经历过栖凤楼时代的人,许多人后来在中国的流行音乐史和电影、戏剧史、美术史上成为名家,他们是从栖凤楼飞出去的“金凤凰”。

严华没有参加“明月歌舞团”的招生考试,赴上海前曾在栖凤楼59号暂住。他对栖凤楼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1938年他和周璇回北平结婚期间,曾和周璇一起到栖凤楼59号看望张裕生老人。严华的妹妹严斐,1932年等待严华来接她去上海进明月歌舞团前,也曾住在栖凤楼59号,如今已93岁的严斐,仍念念不忘栖凤楼。

新闻媒体对黎锦晖时代曲的评价

“明月歌舞团”以演出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为主,新闻媒体的报导,内容也以评价儿童歌舞为主。《北洋画报》的副主编王秋尘先生,对“明月”的演出跟踪报导,曾连续发表有分量、有见地的文章,对“明月”的演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里摘录一段王秋尘评价黎锦晖时代曲的话,80年前王秋尘先生能有这样的认识,实在难能可贵!

……即以情歌论之,如《爱的花》,本含爱惜青春之意;如《峨嵋月》,不过离妇悲楚之辞。如《我怎么舍得你》,题目固香艳柔媚已极,而内含则劝夫从军之曲,何尝不委婉而悲壮!如《桃花江》,至多亦不过是男女相爱,发乎至情之歌而已。不能以《妹妹我爱你》、《一身都是爱》三五修辞略嫌委靡者,便掩其所有之长也。自有《诗经》便未尝离过恋爱。自有《楚辞》,便有所谓《美人香草》。温李之诗,香奁之体,以及于王实甫之《西厢记》,洪之《长生殿》,只需翻开一本有音韵之文学,无处不是言情。言之不足,歌以咏之,由来有自,是讵可以罪歌舞团耶!

若夫个人行为,纵有时近于浪漫,组织方法,或有时苦于未周,是者仅枝节问题,与歌舞之本身无涉,又不可不知者也。人有嗤明月歌舞团不应揉合中西乐器者,应知中国今日之乐器,已尽非中国之所固有耶,有以采取小调加以改良为浅薄者,应知所谓“采风”以夫“民间文学”云云,非皆以山歌野调为珍宝耶?有以少女吟情歌为隐忧者,在正道的立场上论,诚有立足之理由;而在文学上论,则文学有文学之立场,又不能与卫道论并论也。

明月歌舞团,非无可评议之处,第评议之者,应从建设方面着想。庶歌舞艺术,得以渐次茁长。若仅出之以讥讽,则失批评之本意矣。

这篇文章发表于1930年8月19日的《北洋画报》第二版。

9月1日,“明月歌舞团”再次到天津,一位署名“凌影”的作者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记重见明月》,发表于9月4日的《北洋画报》二版,值得记入历史,摘要如下:

明月歌剧社再度来津,公演于春和大戏院,自经上次各报批评以后,早已引起本市士媛之注意,复以经理高君之布置得方,上座极佳,该社尊重舆论,故选材方面益为审慎,吾人认为稍涉轻亵者,均拼而不演。

一日夜曾往观,节目紧凑,时间经济,赏鉴之心方浓,而紫幕已闭,使人留有余不尽之意,较大戏中许多垫戏,坐到腰酸发倦者,自大不同,似正不必以多为贵也。

王人美女士《我怎么舍得你》一歌,命意深刻,遣辞悲壮,而歌来凄凉幽婉,如见金戈跃马,戎装按剑,忍别佳人,挥泪就道,效命疆场,视死如归之古斯巴达勇士。窃尝论中国女子,柔婉有余,勇武不足,悲哀辄擅胜场,激昂略嫌逊色,所谓无丈夫气也。聆女士之歌或有闻声兴起者乎?

庚午七夕后二日观明月歌舞于春和,偶成四绝写奉秋尘兄一粲(君武)。

能开风气复为师,群道黎家制作奇,弦意笳声宗雅正,独教明月有深知。(明月音乐会为黎锦晖君所创,以中西乐合奏,颇多新声。论者称为艺术界之异军,非过誉也。)

毛雨清歌博众欢,琼愁瑶想自漫漫,天真流露无人识,艺事从来索解难。(黎莉莉女士美才丽质,时于歌舞中见真性情,一般社会独赏其歌《毛毛雨》,非真知莉莉者也。)

惊鸿一舞影翩跹,舒黛回波剧自怜,更向画眉人一笑,阿侬有福傲神仙。(薛玲仙女士舞姿绝美,为同社音乐组严折西君之夫人,薛舞时,观个郎奏欧式之笳于台下,辄向之一笑。)

珍重云英未字身,谁知浅笑是深颦,曼歌一曲生查子,多少台前陨涕人。(王人美歌《我怎么舍得你》,曲首尾为朱淑真之生查子词,宛转歌来,凄艳欲绝。)

黎锦晖的时代曲,此次巡演中与观众见面的还有《夜深沉》、《休息五分钟》、《剑峰之下》等多首。

《北洋画报》的跟踪报导,澄清了一些被误传的史实

第一,严华没有参加平津和东北的巡回演出。

近年来介绍严华的文章,多把严华参加“明月歌舞团”的时间说成是1930年,并说他参加了“明月歌舞团”平津和东北的巡回演出,这是一种误传。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环境艺术纵横谈

    环境艺术纵横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经营,环境艺术是什么?本书将为你揭示环境艺术。
  •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

    全书介绍了多国的电影,这些电影都是轰动过全球。有美国的电影,《党同伐异》、《美国往事》等,有前苏联的电影,《列宁在十月》、《白比姆黑耳朵》等,有浪漫的法国的电影《天堂的儿女们》、《最后一班地铁》等,还有日本等国家的电影。
  • 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从西方现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两方面细致而深刻地论述了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其中,西方现当代艺术选取了21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选取了29篇文章,两者结合而来,将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配以大量图片,图文并茂,是一部难得的学术著作。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热门推荐
  •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对“廉政文化建设”所创作的一大批精品佳作汇编成集。全书共分三辑:第壹辑为“清涟席”,从时代正气中开掘诗意。第二辑为“清音阁”,在警醒和鞭挞里提供省悟。第三辑为“清风苑”,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 考信录

    考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印沙佛文

    印沙佛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娱乐圈之璀璨人生

    娱乐圈之璀璨人生

    励志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不安于现状,也不满足于父母安排的道路,因此奋起与命运进行抗争的主角来到了这个弹丸小国。在这里,他能够收获一些什么呢?事业?爱情?又或者是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呢?(本文主四代女团,二代三代也有,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不喜勿喷)
  • 我也很想他

    我也很想他

    “纯恋小说”代表作家李李翔:在这个孤独的城市,只有你是我温暖的归宿。经历过背叛、经历过伤痛、经历过迷茫,你终将长大、终将变得坚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与生命同在的青春爱恋难以磨灭。而思念至深时,我们将不自觉活在世界的中心。那天下午,辛意田偶遇谢得。一瞬间,仿佛时空倒置,她又见到了梦中的那个人。但那个人性格开朗阳光,谢得却脾气古怪执拗——相似的外表下,却是迥然不同的灵魂。辛意田以为自己可以爱上另一个人,那个人却仿佛在她心中扎了根,让爱变得如此痛苦。他也试图走近她,却因为“那个人”的存在,不得不又一次次离开。
  • 少年的罗曼蒂克

    少年的罗曼蒂克

    收到了大陆最知名高等学府稷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满怀期待的抵达稷下之地,结果却被告知还要进行复试?我只是想要找到九岁那年袭击我的外星人……异能者是什么?变异体又是什么?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吗?男主为五好少年秦政(化名嬴政),男二为双面少年蒙恬。这本书,讲述了拥有龙魂的少年追寻真相的奇幻旅程。
  • 逆天仙尊

    逆天仙尊

    一把星河剑,一套大手印,一个破碎的世界,一位重生在修真界的屌丝青年,一段坎坷修真路,一场腥风血雨战……不论最初的愿望是什么,到最后只为渡劫成仙!搬砖拍起,只有武德才能专治各种不服!
  • 位面之反派枭雄

    位面之反派枭雄

    在无尽时空中流浪,在轮回中逆流成长,一步步走向永生之路……(群号776911027)
  • 游戏王黑暗中的大海

    游戏王黑暗中的大海

    本应该为游城十代另一人格的霸王原本应该和十代融合到一起,却因为‘神’的恶作剧把十代的人格‘霸王’变成了一个灵魂并令其转生。就这样因为‘神’的恶作剧这个名为‘霸王’的灵魂会转生到哪去?
  • 重生医师:陆少高调宠

    重生医师:陆少高调宠

    桌上摆放着一张报纸,红色大字的标题非常醒目:实验室爆炸,天才医师惨死于火海沐轻寒正在镜子面前,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说:“让你们失望了,我还没有死。”既已重生,自然不能辜负这次重生的机会。贱人小三没关系,动一动嘴皮子,就把他们气得半死。想要争家产,没关系,动一动大脑,就把他们耍的团团转。陆昱,帝尚集团继承人,冷酷,无情,狂傲,却唯独爱她入骨,宠她上天。[一对一,强强,绝对的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