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400000008

第8章 穿城而过(3)

这一次我有了准备,脚下换了软底球鞋,外套里面是运动衫,遮挡阳光的墨镜也戴上了。头一天晚上做过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考虑是不是搭乘一辆出租车,在后面慢慢跟着那孩子。到底是40多岁的人了,几十公里城区街路,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过,后来我还是决定不搭车。那是10岁的羊子呢,怎么想我也觉得脸上臊得慌。

我毫不怀疑,今天的终点仍然会是汉口龙王庙。接下来的路线果然是原路:经江汉二桥、龙灯堤、月湖桥、江汉桥,沿着龟山北麓,一直朝晴川桥方向走去。

但是,半路上,事情发生了变化。

孩子在前面走着,街上突然变得鲜活起来,古老汉江的潮湿气不断地往人脸上涌,还有一丝丝凉津津的水毛毛扑上眉间。隐约地,听见江边传来船工的号子声:“牵紧瓢儿——咿哟,撑起挺儿——咿哟,背套上升——咿哟,扛起连翘——咿哟,不怕蛇皮抖——咿哟,只当蛇皮送——咿哟……”

惊奇地听了一会儿船工号子,突然就看见孩子的脚下,咕嘟咕嘟冒出了泉水。

孩子就是源头。或者说,孩子的脚就是源头。清亮的水不断地从孩子的脚下冒出来,怎么流也流不完。我先不肯相信,以为自己眼花了,掏出纸巾揩拭了一下眼睛,然后再看,孩子的脚下仍然有清水冒出,而且清水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很快就涌成了一条汉江。汉江清清亮亮的,穿城而来,青鱼般干净活泼;无数大大小小的船舶停泊在江边,没有解锚缆,船儿随着长江口的江水倒涌,在金色的江水中轻轻荡漾。码头上人来人往,不断有独脚人力车将上下船的旅客送来再接走。一群脚夫往货船上扛运货物。一条两桅六帆的大货船上,水手们在船上跑来跑去,解缆绳、收锚、拉樯,准备开船。

“收当家……张卷风……撑挺……龙门开锁……上篷……”

我有些恍惚,有些身不由己,不知道该不该追上去几步,上了那条大船,随着那些光着脊梁的水手们,用力摇着橹,过龙王庙,船首高高地冲入长江,再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一身水漉漉的,去风雨飘摇的南京,或者纸醉金迷的上海。

孩子仍然往前走着,一点儿也没有顾及脚下的汉江,好像他早就知道它在那里,好像他要的还不够——不是汉江的一截,而是全部。我停了下来,看街上的行人,他们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没有注意到他们脚下的那条汉江。人们都很忙碌,他们甚至都没有低下头去,看一眼脚下那条清凉且鲜活的汉江。

我们一直那么走着,孩子和我,我们随着清凉的汉江来到汉口。这一次,我没有感到丝毫疲劳。脚下那双软底运动鞋干干净净的,纤尘不染。衬衫干干爽爽的,一点儿汗渍也没有。有时候必须承认,季节什么的不重要,至少对城市,季节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它可以变幻。

孩子坐在龙王庙的台阶上,托了腮帮子,静静地看汉江。他看汉江,脸上浮现着安静的神色。那里真是一个好地方——南岸高山流水的古琴台,古刹钟远的归元禅寺,芳草萋萋的晴川阁,隐隐全入了眼底。汉江一脉清魂,自西而来,在南岸咀和龙王庙之间,贯流入长江,真是“一镇环临水,凭高望若浮”。

我站在台阶上,恍然大悟。孩子的嘴翕动着,他其实不是口渴,他是在和谁说着话。我不知道那是谁,我想其他人也不会知道。但肯定有谁在那里,孩子他知道。他知道,于是一路上,他不停地和对方说话。或者那就是一种口渴,只不过,孩子他需要的不是一瓶盛在塑料瓶子里的蒸馏水罢了。

我自上而下地看那个坐在台阶上的静静的孩子,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我很想走过去,挨着那孩子坐下,伸手把他揽进怀里。我不是要告诉他法兰克福应该怎么走。我也不是要告诉他海潮的流向什么的。我什么话也不会说。我只是想搂一搂他,轻轻地搂一搂,就是这样。

我给宋汉打电话,约他到“圣地亚哥”咖啡馆见面。我想,我的工作结束了,至少在宋唐小两口从法兰克福回来接走羊子之前,我不会和羊子再见面了。

宋汉知道羊子仍然去了龙王庙,在电话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约在放下电话后,还专门为此用凉水冲了一个头。

宋汉到的时候,我已经在咖啡馆里了,一杯南山已经见了底。不是因为口渴,是我来的时间长了点儿,已经在咖啡馆里坐了两个小时。咖啡馆的侍者一直靠在柜台边上,撅着嘴吹《挪威的森林》。

“也许他是一个牵挂着汉江的孩子,不过如此吧。”我靠坐在窗边,看落地玻璃外的沿江大道,那里不断有默片似的轿车无声地驶过。

“要是这样,倒也没什么。想起小时候,我最爱转糖坨,龙啊老鼠啊花篮啊什么的,每天都等着转糖人从家门前走过,要跟出几条街才肯回来。”宋汉眼睛眯缝着,一副缅怀往昔的神色。

“那么,不用再跟在羊子后面了吧?”

“你这么说,我倒是不好意思了。”宋汉这么说,真的脸上露出窘色,“那就说好,下个双休日,约上朱琳和黎九久,我们去蔡甸啃牛骨头喝冰啤,算我的。”

“羊子怎么办?”我有些不放心,“你不会干涉他什么吧?”

“看你说的,怎么会。”宋汉说,“他要喜欢汉江,就让他去看汉江好了。我不说破,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孩子嘛,要给他留点儿空间才好。只是,我得给他准备一点零用钱,对吧?”

“影楼的生意怎么样?”我放心了,把话题转开,“武汉的年轻女人们还是愁眉不展吧?”

“灯光这种东西,你永远都别想把握住。我倒是越来越迷恋灯光下的她们了,真是好女人哪。”

离开“圣地亚哥”的时候,天已经黑尽了,这个在沿江大道一带是分辨不出来的。武汉的沿江大道就像天上仙境,到处都亮着奇形怪状的霓虹灯,华丽得很。

我在咖啡馆外站了一会儿,想着披头士让全世界热泪盈眶的《挪威的森林》。他们嘶哑着嗓子唱: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只是我们从来不曾从那里走过;

它一直在那里,永远在那里。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没有古老的汉江的潮湿气味往脸上涌,没有凉津津的水毛毛扑上眉间。我跨前一步,招手拦下一辆蓝灯出租,上车离去。

我当然没有告诉宋汉那条汉江的事。这倒不是保密。我只是觉得,羊子那孩子的事情,即使说出来,也没有人相信,更没有人明白。我的确想告诉宋汉,告诉其他人们,我真的看到了汉江,它从那个孩子的脚下冒出来,在我的脚下静静地流淌着,在人们的脚下静静地流淌着,然后漫过大街,穿城而去。不过,这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留心过任何人的脚底,从来不知道对方或者自己的脚底下是不是有清洌洌的江水涌出来,然后流淌过。既然这样,羊子那孩子的事情,就只是羊子那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而我,也没有说出那个秘密的权利。

事情过了三个月,冬天快过完的时候,有一天深夜,电话铃突然响了。我接电话,电话是宋汉打来的。

“羊子失踪了,他没有回来。”宋汉紧张得要命,舌头都硬了,“我怎么向我弟弟和弟媳交代?”他差不多是嚷出来的。

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把事情弄清楚。

原来,和过去几个月的双休日一样,羊子今天早上起床,吃过早饭,收拾得干干净净,离开了家。钟点女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羊子。宋汉私下里交代过,凡是双休日,中午不做饭,晚餐稍晚点儿开,等羊子回家一起吃饭。钟点女工只是按照宋汉的交代叮嘱了一句:“羊子,带上零钱。”

到了晚上,羊子没有在往常的那个时间点回来。宋汉先还耐心地等,等到十点多钟,街上的行人开始稀落了,宋汉有点儿沉不住气,出门沿着琴台大道去接羊子。可他一直往前走,过了江汉二桥,过了龙灯堤,过了月湖桥,过了江汉桥,一直走到晴川桥边,也没见着羊子的影子。一路上往家里打了好几个电话,钟点女工都说羊子没回家。宋汉急了,一气跑过晴川桥,跑到龙王庙,跑下台阶,去看羊子是不是躺在水边。

“你说过,有一次他朝江里走去。也许这一次他真的走进江里去了。”宋汉的声音绷得直直的,像一枚等待发射的长二捆火箭,大概若不如此,他会禁不住颤抖起来,最终坍塌在地上。

“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我劝慰宋汉,“羊子不怕水。他只是拿不准,它们还在不在。他不怕水,对吗?”

“你说什么呐?它们是谁?什么在不在?”宋汉有些被我的话弄糊涂了,“不过,他倒是真的不怕水。他7岁那年就横渡过长江,大人都跟不上他呢。”宋汉夸过羊子,又开始焦急,“可是,这么晚了,他去哪儿了呢?”

我想告诉宋汉,羊子不是失踪,大人也不必到处找他。这个孩子知道那片森林,知道自己的脚下有什么,知道如何穿城而过,不会走丢;他只不过在寻找什么,比如消失了的森林、改变了河道的清流,我们不知道,他也不会告诉我们。这一点,我说不清楚。

“喂,你在听吗?”

我在听,但这和我是不是在听没有关系。我不会说出羊子的事情,不会说出羊子脚下的那条汉江。那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我没有那个权利。而且,我们这些早已经不再7岁或者10岁的大人真的跟不上他。

我不再听宋汉在电话那头嚷嚷个什么,把电话放下,关掉灯,回到卧室,钻进被窝,把自己尽可能地缩成一只刺猬。冬天虽说快要过去了,屋檐下的冰挂也悬不住了,不过,不开暖气的时候,屋子里毕竟还冷着,站的时间长了,会受凉的。

那几本有关汉江的资料,自那天晚上读过之后,就一直放在我的书桌上。直到现在,它们还在那儿。

同类推荐
  • 黑白道2:暗算

    黑白道2:暗算

    《黑白道2:暗算》可以视为《黑白道》和《使命》的姊妹篇。白山市所属的山阳县发生一起惊人的血腥案件,县委书记郑楠的妻女双双被杀害在家中,公安机关却迟迟不能破案,李斌良、林荫等人临危受命,誓破此案。可是,随着侦查的深入,他们发现,这绝不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一场曲折复杂,牵动着白山政坛的斗争在等待着他们……黑与白,生与死,残酷与温馨再次呈现。
  •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孩子们的眼中,我已老了。可我不信。我真的老了么?我才71岁,比起我90多岁的爷爷奶奶,我还年轻着呢。我还能啃骨头,还能嗑榛子。我的牙齿一颗也没脱落。可这还比不上额特沃呢。她嗑起榛子来,比我厉害,连续嗑上一碗,也不皱皱眉头。别看她脸上淌着河流,站着山坡,心可年轻着呢。体格比我还要结实。她也才70整岁。我们在一起走过了那么多的岁月,彼此的血液都快融到一块了;彼此的长相都相像了。有时候从她的身上能看到我的影子,从我的身上又能看到她的样子。我们一同走路,一同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没觉得累。她常爱说的话是,人上了年纪,能吃能睡能走是福,有个伴儿陪着走路,更是福分。
  • 风火墙

    风火墙

    这是民国年间的一段往事。福州小巷里的一户人家,自家的老房子就是主人最重要的财产,可是有段时间,突然来了许多买主,出高价要买这破败的老房子。交涉未果,就有大户人家的千金突然要下嫁这家的儿子。这其中到底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一吴子琛嫁过来时,对新房的位置提了一个要求:必须是第二进东厢房的第三间。李宗林当时对夹在吴家一长串吓人的彩礼清单间的这个要求并不在意,新房好歹是李家自己的,安在哪一间不是安呢?他的注意力都在这门突如其来的亲事上。
  • 特别不浪漫

    特别不浪漫

    《特别不浪漫》:你那么孤独,却说一个人真好。20个来自心底的故事,20种爱过的痕迹。《我在最温暖的地方等你》作者全新故事集,休息一下,爱和恨都太累了。找到相爱的人,便可以不再孤单。20种爱过的痕迹,40颗破碎的心。这本书收录了20个令人遗憾又释怀的故事,给所有对真爱怀有美好信念的人们找到一个爱的出口。每一次离别都是重生,放下心中的遗憾,不再沉湎于过去。依然相信世界还是美好的,珍视爱一个人的感觉,那么,爱就是有意义的。休息一下,爱和恨都太累了。
  • 粉红战争

    粉红战争

    故事讲述女主人翁王小艳与温锐在分手四年后相遇并闪婚,蜜月期间,她在书房发现了五张美女艺术照以及温锐的两张裸体画,因此,她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要把温锐近几年里所谈的女朋友一一挖出,个个击破,以此了解温锐的精神世界,解决自己对婚姻、对爱情的困惑。由此,她查到了画裸画的美校研究生、多情的酒吧女歌手、积累小说素材的女作家、驴行者的广告白领、美女律师与温锐各有一段浓情秘史;并惊奇地发现了多年前温锐与自己相恋同时期的神秘女友。原来,从8年前开始,一场场争夺“优秀男人”的粉红战争早已打响……
热门推荐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吞日

    吞日

    天有日月,气分阴阳,采日之至阳之气,炼就纯阳真身。一副远古残图,造就一个千古神话,一个身负千古骂名之人,成就一段不灭的传奇。他,本是当朝太子,一场阴谋之下,他成了卖国求荣,气死自己父皇的千古罪人,看落魄太子,如何踏上颠峰……
  • 网游之永恒剑主

    网游之永恒剑主

    我要这破简介有何用?开局六件套,装备全靠爆?本书大概讲的是《永恒》的时代降临,为寻找失落的梦想与荣耀,林尘手持弑神的虚无之刃,身穿不朽的永恒套装,脚踏究极巨龙的头颅,成就最强剑神传奇的故事。据说没几个人的咸鱼群:418170762。
  • 奇来前书

    奇来前书

    他在岛屿写作,他的专集已被诺奖评委翻译,台湾杨牧的文学自传收官之作,终于来了。杨牧始作《山风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继之以《方向归零》(1991)与《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早期文学自传之结构,探索山林乡野和海洋的声籁、色彩,以及形上的神秘主义,体会人情冲突于变动的城乡社会里,感受到艺术的启迪,追寻诗、美和爱的踪迹,自我性格无限的犹疑和执著,并于回想中作荒辽幻化的前瞻,思维集中,风格刻意一一在多变屡迁的散文笔路下展开。三书自成系列,脉络延伸,止于秘密作别的时刻,合帙为《奇来前书》。
  • 罪孽道途

    罪孽道途

    大夏皇宫,金碧辉煌的宫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汉白玉铺筑的石阶直达天听,华美到过分的宫廷建筑一座又一座,让人数都数不过来,极尽强盛的夏朝到达了一个朝代所能达到了极致,这是至高点,然而,在有心人眼中,却也是大厦倾塌的预兆。
  • 我说你好,你说打扰

    我说你好,你说打扰

    他们的“孽”缘,一路从米兰追溯到北京;又从北京辗转至纽约。他曾亲手把她送进警局,却又亲自保释她出来;他曾明知她的图谋不轨,却又纵容她的故作矜持——让我讨厌或喜欢一座城市的理由,皆是你。
  • 六十种曲节侠记

    六十种曲节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优填王经

    佛说优填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