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800000005

第5章 顾鼎臣的家世渊源与人生经历(2)

自将未冠选隶学官,为子弟员,日益精进,御史按试,辄占高等,寻被荐送试应天,自天顺历成化弘治,凡若干试,试辄不利,最后以年资贡礼部廷试,当得教官,以亲老辞,会有诏选入,不愿补官者,授以散衔,公遂援例拜浙江杭州府经历,阶迪功郎以终。与参政相望,少同研席,长同游学。官又数同试,有司志业相下上,参政起进士扬历中外余三十年,声望奕奕,为时名臣,而九和状元及第,今为礼部尚书,使公得志行所学,不知于二公何如也。而潦倒末杀,曾不得一试以死,呜呼痛惜哉!

顾氏家族首位登科者,是顾鼎臣二哥的儿子顾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顾恂生顾鼎臣时,已经五十七岁,此时顾鼎臣大哥、二哥都已经娶妻生子。弘治二年(1489),顾潜中应天府乡试六十名。弘治九年(1496),又中会试第三十四名,殿试第二甲第三名,成为顾家第一个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改山西道监察御史提督京畿学政。此时,距离顾鼎臣中乡试还有五年时间,这里还应提及顾鼎臣二哥顾左,其对家族中兴同样功不可没。

顾左,字宜之,号自如。年少时,顾左也曾一度读书以图进身,但由于此时父亲顾恂年老衰迈,大哥顾式屡试不第,兄弟顾鼎臣仍年幼,家业无人照应,顾式效仿其父,放弃学业以主理家政。由于其尽心整治,顾氏家业免除了荒废之虞,并有所扩大。而后世子孙自可以尽心举业,无后顾之忧。在其墓志铭中,这样记载:

(左)少服庭训且授经,于时伯氏杭州府经历式肄业学宫,季又少也。念谕德公春秋高年,乃代理家政,垣屋庳陋拓大之,食指千余治,疗内驭外,整整无敢哗。辟园池,治亭馆,日击鲜酿醲为具,谕德公安焉。及谕德公谢世,久之府君遂屏家事,日与邑中诸耆宿结社为乐,佳时胜日,每燕游园亭,或无客则子弟侍壶觞棋槊纵横,人多其旷达。

顾左对顾氏中兴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对顾潜及顾鼎臣的帮助上。对待顾潜,现存史料不多,仅王鏊说其“于潜也,少则勗之以学,入官励以忠慎”,只言片语,可以想见其情状。而对其弟顾鼎臣的照顾,多年后顾鼎臣曾回忆:

惟某于先生异母弟也。某年二十,稍知趋向,先生即爱而器之,学为文辞,少可其意,称玩不已。试艺涉高等,喜动颜色。领荐南都回,先生集亲知移巨舟,大书春魁字,揭诸长竿,具酒馔迎,劳百里外。甲子秋,赴北都拜辞先生,以往嘱曰,取第不汝忧,凡百宜保重尔,念某略于细节,万一诒亲忧也。受教兢兢,以迄于今。惟谨幸捷,礼闱魁多士,先生得报,抃而蹈者累日,盖始慰其望矣。

仅仅从文字描述中,就能感受到顾左对其弟顾鼎臣的鼎力支持,譬如伯乐精心培养未成年的千里马。而这种关怀,对于并不见爱于父母的顾鼎臣来说,则更加显得重要。因此,顾鼎臣用精心培育名贵花木的比喻,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每入夜分,尝窃自谓先生之友于其弟,古未之闻。冀其发也,若宝树焉,莳之维之,培之壅之,时其燥湿,而畅其枝叶,将护其花,寔恐其阏而不遂。幸其成也,若重器焉,琢之磨之,什之袭之,安其措置,厚其覆籍,而斥远其灾害,惟恐其玷缺。喜其在侧,而乐之也。若清庙之瑟,夜光之珠,丰城之剑,御之以髹几,荐之以文裀,泽之以鹈膏,摩挲玩弄,久而不忍舍,蒙于先生者如是。

在顾左的精心调护之下,顾鼎臣得到了莫大的支持,他最终未辜负其兄的期待,带领整个顾氏家族到达兴盛的峰顶。顾氏家族的上升期从顾潜中进士一直延续至顾鼎臣入阁,在这个时期,顾氏子孙在科甲题名的还有:正德八年(1513),中顺天府第一百三十四名,官至江西南昌府通判的顾邦石(顾式之子);嘉靖二年(1523),考中会试第二百二十四名、殿试第二甲第五十二名,授刑部主事历官至江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的顾梦圭(顾左之孙,顾潜之子);嘉靖七年(1528)中顺天府第一百零四名的顾履方(顾鼎臣之子)。

厚积以至于薄发,顾氏家族最终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吴中望族的地位,以至于其同乡这样称赞道:

吾昆顾氏之盛,殆所谓时其聚者邪。自大宗伯以文章魁天下,将跻台鼎其余,横金衣绯者,尚二三人,昆人之言贵者,必曰顾氏;甲第连埒,宗亲子弟被服华绮,千人聚食,昆之言富者,必曰顾氏;自桂轩先生以耆年为乡邦之望,其后寿考有其人,昆之言寿者,必曰顾氏。

五、辉煌之延续

中兴期之后,顾鼎臣家族的辉煌得以延续,有明一代,顾氏继续在科考上保持着蓬勃的势头,从族谱中《科甲题名考》中,可以清楚看到,顾梦圭之后,顾氏第十代子孙有七人乡榜题名,进而殿试中式的两人;而第十一世子孙,则有六人乡榜得中,殿试题名也是两人;十二世是顾氏在明代最后一代,也许受乱世影响,此代中举人数锐减,但仍有两人中乡榜,一人殿试题名。在他们中间,名次最高的顾天埈,曾经为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奉直大夫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因出使朝鲜受到万历皇帝褒奖,但最终仕途不顺,罢官归乡。

不仅科举人才辈出,顾氏在昆山的地位也与日俱增,顾鼎臣之后,在有明一代荣登昆山乡贤邦的顾氏子孙达到七人,真可谓堆笏满床,贤士辈出。

贵胄之后,家道中落,隐居务农,再度奋起,顾鼎臣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沉沉浮浮。这些经历的背后,我们发现有一条主线贯穿,无论是魏晋时“顾厚”的品评,还是乡里周济贫者的义举,乃至辉煌时仍“以仁为重”的族训,顾氏家族始终将“仁爱”、“忠慎”贯穿到每一个家族子弟的教育之中。了解了顾氏家族,我们将更加了解顾鼎臣的忍耐与奋进。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顾鼎臣身在朝中也践行了这一原则,这不能不说是整个家族品质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顾鼎臣的人生经历

一、坎坷少年时光

成化九年(1473)二月二十五日,顾鼎臣诞生于苏州府昆山县顾府。此时,他的父亲顾恂已经有五十七岁高龄,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均已成人。顾鼎臣生母杨氏,在当时为顾家的一个婢女,后来被顾恂收为侧室。

对顾恂来说,晚年得子给他带来的烦恼可能更甚于喜悦,特别是这个孩子难以启齿的来历更让他避之不及,而在家谱描述中一向知书达理的吴夫人,虽碍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因默认了这个事实,却实在无法再以慈爱之心对待私生子。《万历野获编》有“(顾鼎臣)为封公晚年婢出孽子,父母不礼之”之说,《明鼎甲征信录》中则有如下描述:

父恂年五十,青衣孕生一男,即鼎臣。正室大恚,索儿欲杀之不得。……鼎臣大魁天下,而正室犹虐其生母如故,使之蓬跣执灶,不令见子。鼎臣遂介亲友入内,长立庭下,固求见母,亲友从旁婉转,乃令自厨下出,衣服蓝褛。鼎臣抱之大痛。亲友皆为泣下。

此条史料,尽管有夸张失实之处,也能反映出嫡母吴氏并不喜爱这个婢女生的庶子。而参考顾鼎臣生母杨氏的墓志铭,则史料更为可信,也更能清楚看到顾鼎臣年少时,杨氏的地位低下和隐忍无奈:

初修撰春秋高家范整肃,正室吴安人相之少可,太安人承事旦夕,惟恭惟慎,奉上抚下,调护左右,荫芘内外,罔有违言者,或非意所干,一切含忍,引分推诚,终不见忿厉之色。生鼎臣甚爱之,意常远之,人莫知其为爱也,小有过差,未尝假借。

由于自身地位的低下,母亲终日小心翼翼,不敢言别人的过失,愤怒之色不敢表现在脸上,甚至连自己的亲生骨肉也不敢大胆太过亲近,只能以疏远与严厉来保全自己和孩子。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孩子,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则要强自立。而顾鼎臣在年少时即养成一种倔强不受世俗羁绊,特立独行的作风。《万历野获编》曾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顾鼎臣)苦贫,读书古寺中。暇则与群儿无赖者,盗邻家狗烹之;薪尽,则析木偶罗汉供爨,至糜烂与诸稚共啖,人诮责之,不顾也。

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和母亲的言传身教,隐忍而不羁,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性格,在顾鼎臣身上统一起来,了解了这两种性格,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顾鼎臣,在其后的科考和为官的生涯中,其所作所为,无不有这两点性格深深的烙印。

二、状元及第及其后的落寞

生活的多蹇,并没有磨灭顾鼎臣的天性聪慧。翟銮称赞其说:“生而敏慧,数岁能文章,稍长学业益进,游邑庠声称藉甚。”其中,“数岁能属文”这一事屡见于其传记资料中,亦可见顾鼎臣少年聪颖并刻苦。无怪乎时任河南布政使,后在弘治年间任江南巡抚的朱瑄一见则喜爱异常,愿把自己钟爱的女儿许配于在家中很不受器重的庶子顾鼎臣。在《朱氏行状》上载有:

夫人自幼沉静端庄寡言笑,稍长善女红,闻小学故事,能了了记忆。父母钟爱之,为择嘉婿,敬斋与吾曾祖赠少保桂轩公友善,尝相过从,见吾叔祖文康公大奇之,曰异日必为国器,遂许缔姻好。

弘治元年(1488),时年十九岁的朱氏嫁给了十六岁的顾鼎臣。大顾鼎臣三岁的她以自己的贤惠和能力,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予顾鼎臣极大助力。她规劝贪玩的顾鼎臣,每日伴读到深夜,经济上,她也独立承担,甚至将自己的嫁妆变卖来维持生计。可以说,顾鼎臣最终金榜题名,离不开朱氏的敦促和支持。在《朱氏行状》和《墓志铭》中,都肯定了其作用:

文康公诵读每至夜分,夫人纫缀以侍公。明经领乡荐,不暇治赀产,夫人勤俭经画,尝脱簪弭以供甘旨膏烛,不令公知,故得肆力于学,造诣渊邃。弘治乙丑遂擢大魁,系内助之功业。

公为诸生游乡校,夫人旦夕相规劝,以成学。公每夜读书,夫人即夜勚共之。间出奁具相其费,上供旨甘下给膏烛,不令公知也。公以故不复内顾,益肆力于学,少有令名,以明经举于乡。弘治乙丑遂擢大魁,名动天下。系内助之功寔多。

弘治十四年(1501),多年苦读的顾鼎臣在乡试中崭露头角,在随后弘治十八年(1505)的殿试中,又一举夺魁,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此时的顾鼎臣甫过而立之年,可谓风华正茂,仪表堂堂。单从外貌来看就迥然异于常人,同科考中的严嵩描述他“仪状瓌奇,风格峻伟,观者谓为公辅器”。《词林人物考》也谓其“长七尺,虬髯虎颧,目炯炯射人,声吐如钟”。而更多关于中举的传说,则集中在其名字上。

弘治十八年(1505)会试前,顾鼎臣还未改此名,而名仝。早在数年前,其父顾恂曾有一奇梦,云“鼎臣为状元”,由于对顾仝不甚喜爱,顾恂没有将之命名鼎臣,而是先让其孙顾潜以此名应考,却未见效果。后顾仝乡试中举,而赴会试,顾恂不得已以此名命顾仝,果见成功。此故事虽有多则史料可相参验,却在其族谱中未见提及。顾鼎臣改名故事还有另一种说法,兹记录如下,权备一说:

又宋有卫状元泾名臣也。其祠在邑中,初鼎臣入邑庠,夜梦一人紫袍象简,称卫姓携状元及第篆文图书咒之。每过其祠,虔诚谒拜。一日乡间儒生入城,假宿于祠中,似闻神语云,明日有状元顾鼎臣来,儒生谓庠中无此人,早期俟何人至。忽见诸生顾仝入,语以此事。顾曰,吾正将易此名矣。

抛开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顾鼎臣”这个名字本身确实比“顾仝”更加大气而易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顾鼎臣”这个名字在考中之后,却又被曲解为犯忌,更有甚者,直谓此名导致了孝宗的驾崩。不管这种说法有没有给顾鼎臣仕途带来影响,事实确是,考中魁首并没有使顾鼎臣飞黄腾达,而是顾鼎臣数十年翰林院清苦生活的开端。

在顾鼎臣考中状元的同年,他的父亲——时年八十八岁的顾恂去世。幼年时不见爱于父亲的经历,并没有影响顾鼎臣的孝心,相反他尽其所能孝顺父亲,甚至时常向天祈祷,愿减少自己的寿命以增父寿。在《雍里顾氏族谱》中,保留了一份为父祈寿的醮文,其中孝心可见一斑:

窃闻居高听卑,大造握生死之柄,养生追远,孝子展爱恪之心,恭叩玄穹,谨输蚁悃,鼎臣父恂,寿踰八十,去日苦多,嫡母吴氏,背弃十年,音容杳邈。存者奉侍左右,难倾菽水之欢,没者攀摹松楸,空怀负米之恨。幸叨道庇得厕贤书,念罔极之罕酬,痛沉沦之莫拯,爰修斋醮,追荐冥途,早冀生天,速离苦海。又为存父恂日薄虞渊,年衰偷景,愿损己寿,求益父龄,虽修短有数,不敢妄徼天工,而旋转无方,仰望曲回神力,庶穋禾平均之惠,少答涓埃;义方式榖之仪,长侍朝夕。恳乞鸿慈,俯俞尘请,无任激切虔祷,颙望之至。

在此疏后,顾鼎臣之侄顾培还记录了一个奇梦:

叔父既奏此疏三日后梦,天示田单火牛四字。祖父神服六十四卦衣,叔父首戴北斗七星冠,手持一龙头,二宦官披舆地图夹侍呈览。叔父谓,此疏恐涉要名不欲存稿。祖父谓,梦甚奇,欲留验后日,故命培书之。

这个梦的情景是这样被解读的:桂轩公身服六十四卦衣,暗指顾恂八十八岁的寿龄;顾鼎臣戴七星冠手持龙头,暗示中状元;田单火牛则暗指中状元的时间,乙丑牛年;而二宦官披舆地图夹侍呈览,则代表顾鼎臣后来监国之事。

尽管看上去天示种种异兆,预示顾鼎臣仕途之光明可期。但顾鼎臣的运气确实很坏,顾恂的去世,直接导致甫入官场的顾鼎臣不得不回乡丁忧三年。再回京城,已经改朝换代,一代新人换旧人,顾鼎臣注定得不到重用。正德三年(1508),丁忧归来的顾鼎臣参与编修《孝宗实录》。次年,实录成,顾鼎臣被赐予银三十两、纻丝罗二表里,升侍讲。而未容其有所喘息,此时,又传来生母杨氏过世的消息,顾鼎臣不得不再次回乡。两次丁忧,共用去顾鼎臣近六年时间,不断的“离职”,也使得顾鼎臣在考中状元的十二年之后,也就是正德十一年(1516),才被升为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读。而终正德之朝,年近半百的顾鼎臣一直徘徊在谕德这个官阶上。

俗语说“老书生,穷翰林”,尽管在明朝,翰林院是朝廷人才的重要储备场所,但在被赏识提拔之前,翰林们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顾鼎臣同样如此,由于状元及第之前一直读书无暇蓄积资产,加之多年清苦京官生活,使得顾鼎臣在昆山的老家,一直处于借贷的状况,在顾鼎臣给儿子的信中,他曾多次叮嘱儿子要分批次偿还这些欠款。同样,在京城的顾鼎臣,生活更加清贫,仅够基本生活,以至于后来被推选为讲筵官时,讲筵所穿的红色服装甚至需要向人暂借。

事业生活都如此不顺,遭遇如此,一般人大抵会有怀才不遇之叹。在周围人都感叹其命运坎坷之时,顾鼎臣却淡然处之,公鼎说其“以弘治乙丑状元及第,逾三十年犹滞侍从,言者皆以公有积薪之叹,而公夷然不介于怀”,在给侄儿的信中,顾鼎臣也写道:“此中世事我不能与时沉浮,株守此官,已将七载,人皆为之不平,而我处之泰然,略不以为意。”或许以下给儿子的话,能代表他的想法:“读书以体认道理、变化气质为本,日用间遂能随事用得书著,后日推诸政事,皆是今日所读的方好,若只以此为媒利禄,窃名誉之资,便非好人。”不仅读书不为干禄,做官同样不能为了钱财和名利而处事。他曾做散曲《沽美酒》对这种官员大加讽刺。

同类推荐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4)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热门推荐
  •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为丧尸的生活

    成为丧尸的生活

    死后成为丧尸是一种什么感觉?2118年的某一天,暗物质能量由于不明原因充斥这地球空间,大部分人类被这股能量侵蚀,破败的身体与毫无意识的本能预示着他们此刻变成了无法想象的生物,活死人。施阳,一个在灾难来临时逃跑的胆小鬼死而复活,成为一个退化后又进化的一个新型丧尸,在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后从一个意外出现的生命变成了一个影响新世界格局的一个人。只不过,这个“人”做的实在太痛苦了。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我吞了一只鲲

    我吞了一只鲲

    庄周在进入游戏后,意外吞噬了一只鲲,提前开发出了吞噬能力。通过吞噬,甚至能获得其形态!神兽很强大?吞了!异兽很厉害?吞了!装备很厉害?吞了!妹子?…读者群:776137613
  • 我本英雄

    我本英雄

    本书讲述为摘掉欠发达的帽子,文山市委书记石亚南和市长方正刚一味追求GDP,为七百万吨钢铁的上马呕心沥血,却酿发了一场重大经济灾难。他们大搞地方保护主义,按官场潜规则办事,不惜违规违纪,最终造成该市最大的企业家吴亚洲自杀谢罪,一百六十多亿扔进了水里。石亚南、方正刚痛定思痛,千方百计挽狂澜于既倒,但仍没改变被查处、被撤职的命运。小说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石亚南、方正刚这些决策政治家们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原罪”,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困境。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契丹王妃是学霸

    契丹王妃是学霸

    南院大王耶律皓南纳妾当天,他的准妻子,对他一往情深的大漠公主宇文飞儿突然性情大变。不但对他视如草芥,还一度挑战他的权威!这是怎么一回事?专注研究古汉语30年的女博士邱莫寒婚礼当天穿越了契丹。穿越到契丹也在结婚耶!嫁给蓝眼嗜血怪物南院大王耶律皓南!这契丹小部落公主还真是窝囊,死皮赖脸要嫁怪物还无名无份,简直不符合邱莫寒的人生观!人在穿途身不由己,先来刷个存在感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异世小娘子

    穿越异世小娘子

    云秋水和冯静依是一对闺蜜,一次意外穿越,两个人来到了异世。两人性格迥异,所以在异世也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道路,一个闯荡江湖,一个入宫为妃。当然,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两个闺蜜自始至终互相扶持,最终在异世闯出一片新天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嫡女不善

    重生之嫡女不善

    本文重生女强,爽文,一对一。沈静秋死在爱人手中,重生回到十三岁这一年。这一次,她不会让父死母亡的悲剧发生,不会让哥哥生死不知,更不会让自己落到上辈子那样不堪的境地。她更要好好的回报害得她家破人亡的仇人。斗伯母,斗堂姐斗渣男,斗恶女一不小心,斗得朝堂翻了天,更斗出一世荣华富贵,美男倾心,良缘前程。元宝出品,必属精品完本。更新稳定,敬请收藏点阅。推荐元宝的完结文:《庶女妖娆》《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 月光之绊1

    月光之绊1

    被仇人带走的我,命运本应该是不幸的……晨曦五岁时,家庭遭遇变故,她唯一的亲人父亲因为误杀被判入狱。被其父误杀的人的妻子为了复仇,带走了晨曦。被仇人带走的晨曦,来到了月霜、夜雨和凝雪的身边。在三个大男孩的呵护下,来源于仇恨的生命被满满的幸福包围。我们是一家人,无论如何都会在一起的一家人……在银色的月光中许下的誓言,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无情地挑战。那个突然出现的少年,是晨曦的救世主,还是让一切美好都幻灭的魔王?月光下的牵绊将如何坚守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