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800000006

第6章 顾鼎臣的家世渊源与人生经历(3)

他每论谈谋迈禹本,夸事业胜萧曹,卖弄您道德文章所事高,背地里被旁人笑。将您那脚跟儿紧着,没见识管中窥豹。弄虚假笑里藏刀,大开手接人钱钞。使心术做成圈套,那敢犯着不饶,将芯来送了呀,全不想头上直,自有神明知道。

读书为了推诸政事,做官为了担负国家重任,在宦海沉浮不定的顾鼎臣仍体认了这一道理,并在不受重视时泰然面对。而恰是其坎坷经历及豁达平和个性,最终得到世宗的青睐,以经筵获得赏识。

三、嘉靖朝的荣宠

明世宗继位后,立即表现出对顾鼎臣这个三朝老臣的重视。正德十六年(1521)七月,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读顾鼎臣被升为经筵官。同年,顾鼎臣因为言官论劾,乞休不许。嘉靖元年(1522)三月,顾鼎臣再次上书乞假省墓,明世宗方才允许,并允许他可以坐驿站的马车返乡。十二月,顾鼎臣上疏称病不能赴阙,再次乞假暂留,世宗不许,令其立刻供职。嘉靖二年(1523),乞休的顾鼎臣再次以疾病上疏世宗,乞求在原籍调治,又得到世宗令病痊亟如前旨赴任的回复。

这次归乡省亲养病,顾鼎臣在昆山居住了近四年,在这四年中,顾鼎臣与乡中缙绅文友往来甚欢中,对昆山的现状和积弊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可能由于年老体衰和对朝中混乱局势的认识,曾使其一度产生了归乡退隐的想法。在此时所写的散曲表明了他的这种心境:

[七弟兄]

划地里自达遥,官情微,机事少,也一般象简排袍,金带垂腰,坐省趋朝。混尘俗酸酒哺精,有时节醉嫌天地小。

[前腔]

我如今肌肤儿疫削,身躯儿软弱,白发也不相饶。愁和闷,每日闲相闹。利和名甚日两相抛,不抽身枉惹猿鹤笑。

[梅花酒]

我如今年纪老,海阔也天高,漏断也钟敲,今日也明朝。香馥馥桔枝怕烈火烧,明死死蜂腊怕猛风摇。待将那重担挑,世路上正蹊跷。丛荆棘,塞蓬篙,白额虎登咆哮,兔车马乌夜啼号,何处也显英豪。

[收江南]

呀,猛可地世间花甲一周遭,我欲待跳樊笼,把踪迹混渔樵,胸中块垒一时消,从今后悟了,再不去邯郸梦里请封侯。

其中,“待将那重担挑,世路上正蹊跷”句表达出顾鼎臣此刻的心情,既有做一番事业,为国家尽忠的愿望,又不知现在的局势是否可以供人有所作为。

在闲云野鹤般自由的生活与士大夫责任中矛盾的顾鼎臣,最终在友人的鼓励下,毅然决定,愤然而起,并最终决定了其回京的行程。

嘉靖五年(1526)冬,顾鼎臣回京。次年正月,大学士杨一清上疏,谓顾鼎臣已经病痊复职,请仍充经筵日讲官。此时的嘉靖皇帝,正酝酿着一场关于翰林院的改革。先是世宗以侍读汪佃讲解《洪范》不称旨为由,特谕内阁选择翰林诸臣,称职者留用,不称者量才外补,得到杨一清等阁臣上疏支持回应,包括汪佃、杨维聪、崔桐等在内的二十二名翰林官员被罢黜或外调。而后,世宗又对经筵讲官进行了一次考核,希望从中选拔出满意人才:

世庙御文华殿西室,谕大学士张璁:“卿可示萼、銮、时、缙、鼎臣、诰、孔晖、言、潮人各以经书大旨一章讲解之,尤要交修之、实启沃之、诚切于身心政事风俗民情为目前紧要者来陈。勿相通谋。人各自献其诚,庶不负朕所望。”越数日,诸臣乃各撰次讲章以进。

就在这两次考核中,顾鼎臣一步步得到了世宗的赏识。先由左谕德升为翰林院掌印学士,在遵圣谕进讲了范浚《心箴》后,世宗大悦,要求顾鼎臣再讲授《尚书?洪范》篇,并免除顾鼎臣日常的参见,专职讲读,进讲终篇。嘉靖七年(1528),顾鼎臣讲授《洪范》完毕后,被超拜为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嘉靖十年(1531),世宗再次命顾鼎臣讲《尚书?无逸》篇,升为礼部右侍郎。此后的几年中,顾鼎臣又连连升迁,经历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至嘉靖十七年(1538),顾鼎臣入阁时,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又拜为武英殿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傅。短短数十年间,顾鼎臣已从一介讲臣升迁为仅次于夏言之下的国之股肱重臣。

在不断的升迁过程中,世宗体现出对顾鼎臣非同一般的信任和亲近,不仅时常赐赏,病时遣医送药,更不顾各种非议,让顾鼎臣参与各种重要活动。嘉靖九年(1530),世宗在先农坛祀先农神、行耕耤礼,命顾鼎臣位列九卿行九推礼,此时的顾鼎臣仅为四品太常寺少卿兼侍读,世宗的如此礼遇,让“廷臣莫不色动悚叹,谓上宠异儒臣如此”。此后,从嘉靖十一年(1532)开始,顾鼎臣不断陪同世宗祭祀社稷、孔子;在享庙祭祖中,担任捧主执事官;世宗为皇太子、皇三子、皇四子命名时,成为告庙官员。基于信任,嘉靖十八年(1539)三月,世宗南巡,命顾鼎臣为留守使,留守京师辅佐太子,赐以其父兴献王手书“无极太极,日新又新”八字,银印“经纬首选”,留守关防牙刻及金蟒、宝带、银瓢、佩刀等物,并指示顾鼎臣可用密疏将消息报告给他,真可谓荣宠之极。

对顾鼎臣来说,这也恰是其施展抱负的良好时机。早在嘉靖六年(1527)甫至京师时,顾鼎臣即向世宗上《陈愚见划积弊以裨新政疏》,陈述其省祭时所目击的东南利弊,表达了希望治理的决心,并提出了四条意见。然而,此时世宗的用心显然不在于此,此疏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回应。至嘉靖九年(1530),渐得世宗恩宠的顾鼎臣又上《申末议以裨国计拯民命疏》,再次表达了清理江南欺瞒田粮的愿望,此疏虽然语气恳切,甚至用词稍显激烈,却仍未得到世宗重视。嘉靖十五年(1536),顾鼎臣的门生王仪出任苏州知府,其对老师的改革措施大力支持,顾鼎臣于次年再上《恳乞天恩饬典宪拯民命以振举军国大计疏》,此次上疏终于得到嘉靖皇帝的回应,得到了“行抚按官各委知府亲诣所属州县悉心清查,其虚应故事及延捱遅玩者劾奏之”的圣旨。

与此同时,右副都御史欧阳铎巡抚应天十府,并奉旨实施田赋改革及清查田粮。顾鼎臣通过与王仪、欧阳铎的来往,密切关注在苏州府特别是昆山地区的清查状况,最终查出隐田2390顷,隐粮63195石。同时,王仪查出昆山每年代长洲、吴县两县多出七万五千余石,并尽力纠正。

顾鼎臣在晚年所做的最得人心的事,恐怕要数嘉靖十七年(1538)昆山城的修筑。事实上,在修筑时昆山有城无城,甚至对当地人来说,都有些无关紧要。因此在此城修筑后不久,顾鼎臣因病去世,其墓志铭及当时人所著述的传记、行状等文中,都未提及此事。然而在顾鼎臣去世的十五年后,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入侵,赖有此城,昆山百姓才得以幸免于难。

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顾鼎臣受世宗命前往方泽坛视牲,途中沾染风寒,竟然一病不起,于十月卒于任上。在病重期间,他还写了《疾以陈余忠书疏》,叮嘱世宗水利、边地等五事。顾鼎臣去世后,世宗阅览此疏时感动异常,辍朝一日以纪念他。

四、以《步虚词》流秽史册

嘉靖十年(1531),世宗在内殿设斋醮,顾鼎臣进言,云设醮后普降瑞雪,是世宗精诚格天所致。于是,呈进了《步虚词》七章,并列上香水、供献等坛中应行五事,得到世宗的“优诏褒答”。此事受到了当时及后世的一致诟病,《明史》云“词臣以青词结主知,由鼎臣倡也”,将顾鼎臣列为以青词媚上的罪魁祸首。《万历野获篇》则指出:“自顾疏后,斋醮日盛,凡事玄三十余年,及上升遐始止。”认为顾鼎臣“献媚得宠,得冢宰,得宰相,如取诸寄,而事业毫无闻焉”、“流秽史册亦不细矣”。

至此,以“青词邀宠”与“素柔媚,不能有为,充位而已”这两点评价,成为顾鼎臣盖棺定论。于是,后世对于顾鼎臣的普遍印象,皆停留在这两点,多认为其善于阿谀奉承且软弱无能。将史料逐一梳理后,笔者对这两点整理如下,望能稍正其风评。

(一)青词结主

对于顾鼎臣是否是一位政治投机者的衡量,主要在行为动机及最终效果两方面。因而,关于此点的论证归结于两点:顾鼎臣进《步虚词》是否为谄媚结主,是否是顾鼎臣平步青云的原因这两点。

其一,通过对顾鼎臣家庭较深入了解后,笔者发现,顾鼎臣家族有着浓厚的道教倾向。从祖父顾良起,顾家就有着信仰道教的传统。顾良退任后,曾经“于别墅之西南隅,构数椽以居葺茆涂泥,不尚华饰,扁曰呆庵,因以自号。日于其中诵悟黄庭篇章,焚香啜茗,以销世虑,以适天性飘飘然游于物之外,而不知老之将至也。”及至顾鼎臣,仍有此倾向。上文曾提及顾鼎臣未中式前,曾有“六十四卦衣,北斗七星冠”之梦,同时,他也曾设醮为父祈寿,这些行为具有明显道教色彩。同时,在顾鼎臣给儿子的信中,曾告诫儿子莫听僧尼等言做无益事,但却又说其家族每年都有供养道士。对于清真观徐道士,也另眼相看。

在道教传统熏陶下成长,这也许正是顾鼎臣善写青词的原因。而嘉靖的笃信道教,只能说顾鼎臣“恰逢其主”,正有“知遇”之感罢了。事实上,在嘉靖年间迎合世宗这种爱好的不只是顾鼎臣一人。在《万历野获篇》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同类推荐
  •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自1941年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到1981年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做出对毛泽东历史功过的评价,与毛泽东直接渊源有40年。他最初是毛泽东的学徒,后成为其得力助手,并且是可以诗词唱和的文友。胡乔木也是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得力助手。在1975—1982年这个历史转折年代,胡乔木大力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工作。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本书分为福泽谕吉、威廉·詹姆士、弗里德里希·尼采等部分。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杜威:教育即生活

    杜威:教育即生活

    1919年,应胡适等人的邀请,杜威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中国行,这不但在当时中国的知识界和教育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杜威思潮”,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1922年的学制改革的先锋。杜威的讲演对胡适、陶行知、张伯苓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次访华,也对杜威自己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古老中国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也给他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启示。从1919年6月8日开始,杜威先后在教育部礼堂、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地作了16次社会与政治哲学讲演,16次教育哲学讲演。此书精选收录了杜威在华期间的16次教育哲学演讲和16次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演讲,体现了大师的视野和风范。
热门推荐
  • 放开那只猪妖,让我来!

    放开那只猪妖,让我来!

    苏欢自认能文能武,可偏偏自家公子不这么觉得。苏欢既卖得了猪肉,也卖得了萌。一身好武艺,还能和臭道士大战三百回合……道长:公子,此女乃猪!公子曰:猪?你见过如此蠢萌可爱的猪?道长:公子!她是妖!公子曰:妖?你见过打个水鬼就被打回原形的妖?道长:……
  • 中华上下五千年(卷一、卷二)

    中华上下五千年(卷一、卷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历史的征途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本书力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严肃的史实改编为数百个生动的小故事,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来展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
  • 血痕玄机

    血痕玄机

    “我知道希望渺茫,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偶然走进这家图书馆,又有幸翻到这一页,我一定会对命运万分感激。知不知道,我是如此爱你,爱到我必须远走高飞,爱到让我们的诺言永远都无法实现。对不起,我只是因为太爱你。生死由天注定,请你一定好好地活着。”方诺用铅笔在书页的眉脚处写上这段话,工整地署上名字。他忘记今天的具体日期了,看了下身边的报纸,今日“大寒”。“怪不得今天那么冷呢。”他自言自语着,把日期写在了留言末尾。
  • 四爷的女战神

    四爷的女战神

    片段一“你可知,爷知道你能进府,爷有多高兴!”四爷说“爷高兴就好!”曲如眉回答说“爷给你的玉佩可带在身上了?”四爷又问“一直都在!”曲如眉说完,将手伸进衣领处,将脖子上的红绳拉出!“你竟这般在意这块玉,贴身放之!爷很是欣慰!”四爷感动的讲她揽入怀中说道!曲如眉一点没解释,当初玉佩上的绳结松了,自己又不会编,只能随便找条红绳拴住,这才挂到了脖子上。。。片段二四爷见眼前的这个他日思夜想的女人,终于在他的床榻之上,心里难免激动了些!这丫头,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配上这小巧的脸颊,以上清澈的大眼睛。睫毛很长,忽闪忽闪的很是好看!这嘴唇,晶莹剔透,我见犹怜!“别怕,爷会轻一点的!”四爷慢慢。。。
  • 穿越时空只为与你相恋

    穿越时空只为与你相恋

    偶叫莫玥樱,21世纪的独立女孩。最大愿望就是能有一个灰常灰常疼偶滴帅锅锅。还有一个粉爱粉爱偶滴帅锅。还有就是当系最最流行的穿越,以及谈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呵呵。什么呀,我只不过是写了一个心愿瓶而已。第二天醒来就真的穿越了。还附身到了当朝南宫丞相的千金身上。拜托,有没有这么神奇呀。人家都说古代的美男多。可我看那古代帝王的画像都长得很丑诶。正好借这次穿越来辩辩真假好了。我这个人一点都不贪心哦,我觉得吧喜欢不同于爱,此生我只能把我的真爱为那一直以来等待着我出现的人而绽放。亲爱的老公,等着我哦。哦呵呵。
  • 惟愿安好

    惟愿安好

    家国恩怨,皇室雪恨。多舛命途,沉沦起伏。柔弱女子,枭雄手段。她本是侯府一位普通小姐,却意外卷入一场场权力的纷争,最终自己也难逃宿命。念念不忘的竹马,温柔多情的王子,冷漠如冰的恩人,默默守候的骑士,一往情深的未婚夫,哪怕倾世女皇,也不过是揣着“一世一双人”情怀的简单少女,在爱情的天秤里,她又该如何倾斜?既然不能逃避,就迎难而上,看她如何一步步一统山河。
  • 金刚经科仪

    金刚经科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

    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癌症楼(诺贝尔文学奖经典)

    癌症楼(诺贝尔文学奖经典)

    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忘了女人,但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然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在展示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室病友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向上爬的官僚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吉姆、女医生薇拉等等。《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