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02300000003

第3章 眼睛重要乎?肚子重要乎?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1],实其腹,弱其志[2],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第三章)

五色令人目盲[3];五音令人耳聋[4];五味令人口爽[5];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6];难得之货,令人行妨[7]。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

注释:

[1]虚其心:指保持内心的虚静。

[2]弱其志:指保持心志的柔韧。

[3]五色:指青、赤、黄、白、黑。目盲:此处指眼花缭乱。

[4]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耳聋:此处喻听觉不灵。

[5]五味:指酸、苦、甘、辛、咸。爽:败,引申为伤、亡,此处喻味觉差失。

[6]发狂:指放荡失常,不知自制。

[7]妨:害,伤。

今译:

所以圣人治国,要人心静无欲,口腹安饱,减损他的心志,增强他的体魄,常让人民没有诈伪之智与贪婪之欲。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纷杂的音乐让人耳背;美味太厚使人口味败坏;纵情狩猎让人放荡失常;稀有的东西使人行为不轨。所以有道之人重视肚子的安饱而不追逐声色,所以舍弃那后者而取前者。

众所周知,在西方,官能感觉作为动物感觉,是被排斥在美的领域之外的。从毕达哥拉斯起,希腊人就仅将听觉与视觉视为审美感官,因为前者能看到对称,后者能听到和谐。亚里士多德也说,听觉与视觉的快感是人的快感,不像吃喝带来的快感仅满足人的生理,属动物的快感。夏夫兹伯里说:“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将这个意思说得更清楚了。

以后,康德在备言美是超越利害、不依赖概念的合目的性形式的同时,仍以味觉、嗅觉为近于“机体之官”,不如听觉、视觉和触觉之近于“智慧之官”。黑格尔则指出:“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艺术品应保持它的实际独立存在,不能与主体只发生单纯的感官关系。”更后来的利普曼和哈曼等人亦复如此。

中国人本着“类万物之情”的致思习惯,不好对五官作这样明晰的区分,相反,认为此数者彼此感通,皆有助于人对外物的认识和对美的反映。但老子始终是一个特别的人,在人们惯常的思维面前,他总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的意思,与美味会使人口败一样,纷杂的色彩只会让人眼花缭乱,跳荡的音乐只会使人耳朵失灵。他还将感官之知与人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指出人纵情狩猎容易流于放荡,征逐财货容易逸出正道。因此圣人应该追求低度的满足并甘之如饴,而能屏弃声色诱惑与无节制的物欲享受。

所谓“圣人为腹不为目”,听起来很有一点形而下的饕餮意味,与其作为思想者的形象大相矛盾。其实,他是用口腹的安饱,即低度的生活需要,来代指一种简单的生活,人一旦满足了这种需要,就应该努力开始精神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简朴是一切生活的常态,简朴的生活正是生命纯度的最适切的标志,而适度的缺少恰恰也最可以产生美丽。所以,他要人“实其腹”“强其骨”。林语堂的英译将“腹”解读为“内在自我”(the inner self),以与“目”所代表的外在自我或感觉世界相对,其实有些深求了。这里,他所讲的“腹”就指口腹之腹。老子以为不同于腹易餍足,人的目好常能无穷,并能败乱人的心性和意志,所以他要人“虚其心”“弱其志”,所以主张“不为目”。

放眼中外,人类的早期,那些披着粗棉粗麻的先哲,大多过着比一般人都要朴素的生活,他们发出的吁请也几乎与老子相同。有的人听到了这个吁请,进而体悟到“足食即美餐”的道理。可还有许多人没有听到,或听到了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至于那些不知敬重者,更以为这是先哲谋生乏术的遮掩之辞,进而对他们产生一种眼浅量窄的优越感来。想想老子的训教,真是没羞!

同类推荐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知名的旅游作家崔西·罗斯在书中展开了一场寻找与疗愈自我之旅。她以一贯充满视觉张力的笔触,在一篇篇状似自然旅记的行文间,带我们进入她最私密的人生故事,在一步步揭开继父对她造成的不可告人的伤害,及那一路走来斑斑伤痕的往事的同时,令人屏息的荒野美景仿若一副副缓冲剂,让游走毁灭边缘的心灵有了缓解与安慰。这是一本充满自然风情的疗愈系小说,崔西在荒野中找到救赎、止痛、重生的解药,跟随她的脚步前往荒野,或许你也会从中获得大自然的力量与感动,并发现属于自己人生的答案。
  • 浪迹词

    浪迹词

    浪迹词是作者游历四方所作的词。分别是在河南省郑州市开会;深圳出差;西安及关中地区开会、出差、游历;青海省西宁市开会、考察、游历所得的共计301首词。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对文化、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由熊召政的20篇演讲集结成册,主讲作者对文人、文化的理解和体悟,其中以湖北楚文化为重点,多篇都有涉及。本书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讲文人,第二章讲作者自己对文化、生命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第三章以楚文化为主题,也有篇章讲其他地区文化和中外文化对比。
热门推荐
  • 幽明游记

    幽明游记

    幽明路异,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非偶然也
  • 绝对荣誉

    绝对荣誉

    (新书《特种岁月》已发。)这是一支代表着特种作战最顶尖水准的小分队,但又是一支不存在于任何正式文件中的分队;它没有番号只有一个代号——203。读者群号:195485375
  • 快穿之女配别样逆袭

    快穿之女配别样逆袭

    罗茜意外被一个自称快穿炮灰逆袭的系统选中,开始了多个世界的穿梭,遇到了多个极品,斗倒了多个奇葩,替炮灰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有了不同的结局……
  • 上清道类事相

    上清道类事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鸿魔道

    天鸿魔道

    这是一部背景庞大,气势恢宏的奇幻修真小说,来自天鸿大陆的少年林风,为了使命,接受了家族的考验,这个故事,就是从他得到一件不起眼的魔神器残件开始……,修魔,修仙不过在于其心罢了。一个复仇的少年,一场交织的爱恨情仇,演绎着怎么样的惊心动魄,09年,小羽最新奇幻修真作品《天鸿魔道》敬请收藏!!!
  • 本王在此

    本王在此

    明月有个秘密她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守着个惊天动地的大宝藏然并卵,她没有“钥匙”。摄政王有个疑惑他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发动全府上下所有女人排挤虐待明月然并卵,她在他府里一天比一天红润自在。她是倒霉催的和亲公主他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当她遇到他原本是火星撞地球两看两相厌后来—“喊什么,本王在此!”“怕什么,本王在此!”“哭什么,本王在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灭世至尊

    灭世至尊

    一缕残魂重生,一卷神功在手。脚踏诸天万界,唯我灭世独尊!圣域天才少年吴风,重生天灵大陆,开启彪悍人生!
  • 史前四万年

    史前四万年

    文明,是何物?传说,是否存在?地球,经历过什么?人类,最弱小也最强大。
  • 星空之蛊

    星空之蛊

    无论星空多么广阔,都是一个让生命相互厮杀的蛊盅。无所不能的体器,吞噬掠夺、预知未来、空间感知、无限生命……历城终将成为最强的生命。
  • 古文观止(精粹)

    古文观止(精粹)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极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该书是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所选编,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所选文章注重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一些应用文。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骈文和韵文,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本书是在《古文观止》原著的基础上,精心选文一百余篇而成。本书将原文、注释、译文融为一体,附以简明扼要的题解和评析,全面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方便读者阅读,可从中领略古代文言散文的丰采,了解古文发展的源流和各个作家的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