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鹏,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馆员。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坐落在沈阳市区东北部的柳条湖,位于当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自爆南满铁路现场遗址的南侧,是国内外唯一一个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专题性、纪念性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际,1997年进行大规模扩建,1999年9月18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江泽民亲笔题写了馆名。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与展览方案设计同步进行,外部建设与内部展览相互呼应,浑然天成,形成了一个一体化、全方位立体的展览空间和内容。
博物馆庄严雄伟的建筑形式及所营造出的环境氛围,与陈列主题相吻合,使参观者置身于博物馆中,就有一种回到历史中的感受。“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由一个建筑群体组成,包括九一八事变残历碑、警示钟亭、展览主馆、胜利纪念碑等。这些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为一个展览主题服务,使陈列展览由馆外延伸到馆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展览风格。
造型独特、寓意深刻的残历碑
走进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高18米,面阔30米,进深11米的残历碑。碑体全部为花岗岩贴面,因碑体造型酷似一本巨大而残缺的台历而得名。碑面的右侧是1931年9月18日的日历,醒目地刻着“1931、9月小、18、星期五、农历辛未年、七、十三秋分”等文字。其中的“七”字本应该为“初七”,而“初”字被设计为一圆形的弹坑。碑面上还有许多类似的大小不等的弹坑,这是累累弹痕的象征,向人们暗示着战争的爆发,同时也寓意了残历碑的残缺。累累的弹痕又组成一副副骷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日本法西斯的暴行。碑面的左侧,刻有一段由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书法鉴赏家杨仁恺先生题写的碑文,向人们讲述着在那一天发生的、令所有中国人永远也无法忘记的历史事件:“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残历碑内部为三层楼的建筑格局,这也是博物馆最早的展厅。从残历碑正面中间的拱形门进入一楼,迎面黑色大理石贴面的墙上刻着“勿忘国耻”四个颜体大字,在字的上方刻有一残缺的时钟,钟的指针永远地指向10时20分。这与残历碑前立面的日历相呼应,告诫人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国难降临的那一天、那一刻。
残历碑广场西南角有一钟亭,悬挂着一口高2.38米,直径1.6米,总重量4.2吨的铜质“警示钟”,钟的正面铸着“勿忘国耻”四个大字;背面则记述着九一八事变的经过;钟裙上是呐喊的人体浮雕群像,寓意抗争和奋斗。如果说残历碑是将人们带回到九一八事变那国破家亡的过去,那么警示钟则在人们的头脑中随时敲响,警示人们不要忘记那个国耻日及随之而来的欺凌与苦难。
每年的9月18日,残历碑广场上都要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活动。届时,由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撞响警示钟14响,寓意东北人民浴血抗战的14年。钟声过后,整个沈阳城响起3分钟的防空警报,所有在市区主要街路(计9路18街)行驶的机动车辆同时停车鸣笛。这一切,都在警示着人们勿忘九·一八。
主题鲜明、撼人心灵的博物馆
从残历碑广场向北望去,一组巨大的主题为“国难”的雕塑镶嵌在博物馆入口的墙体上。这组用46吨青铜制成的雕塑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形似一张被撕裂的地图。上半部分主要表现的是东北的大好河山,松花江、长白山、长白山天池、长城烽火台等景观依稀可见;下半部分则突出体现了东北沦陷后的劫难与抗争:成堆的尸体,累累的白骨,塌方的矿井,流浪的人群,在寒风中手拉小孩沿街乞讨的老妇人,被五花大绑即将被日军杀害的中国士兵……这一切,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无法抹去的国难之耻。
进入博物馆,首先来到的是设计简洁而又寓意深刻的序厅。序厅是不等边的方形,在近450平方米的空间内,四周的墙壁全部装饰花岗岩石板,并镶嵌有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白色山脉浮雕。在灯光的映衬下,白色山脉倒映在黑色大理石地面上,墙面、地面浑然一体,营造出“白山黑水”的壮美景象,寓意为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好河山。地面的中央有一座金字塔形的铜铸卧碑,碑顶是一块红色的宝石,在寓意14年抗战的14盏灯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象征着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民族英烈浩气永存。在碑的四面,分别用中、英、俄、日四国文字铭刻着这样一段碑文:“这是一个永远凝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日子,这一天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此后14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种种战争罪行。几千万中国生灵涂炭,无数物质财富被疯狂掠夺,中华民族的尊严被肆意践踏。从这一天起,14个春夏秋冬,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烈火燃遍华夏大地。无数中国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抗日之歌。1931年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却……”
序厅的一侧有楼梯通向地下展厅。拾级而下,屋顶的采光窗由大变小,光线也渐渐由明变暗,这是国难即将降临的一种暗示。楼梯旁的地坪上铺满了石砾,石砾中又分布着14盏紫灯,象征14年的苦难与抗争。正对着楼梯,是博物馆展览的总标题:九一八历史陈列。
展览的第一部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通过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及早期侵华、日本扩大侵华与东方会议、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局势、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周密准备四个单元,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阴谋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日本一步步加深掠夺中国东北权益、进行武装侵略准备的经过。
为了增强陈列效果,使观众在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中生动准确地把握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展览使用高科技、场景复原、超现实主义等手段制造了23个大小场景,展览内容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转折点通过这些“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展览的第二部分:九一八事变爆发与东北沦陷。通过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四省一区的沦陷两个单元,反映了日军阴谋策划及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的经过。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许,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领部下数名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的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侵占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对中国东北武装入侵。从此,东北大好河山和3000万人民惨遭日本侵略者的蹂躏和奴役长达14年之久。
展览的第三部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血腥统治。通过拼凑傀儡政权、法西斯军事恐怖统治、摧残民族意识、疯狂的经济掠夺、掠夺和压榨劳动力五个单元,反映了日军拼凑以溥仪为代表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经过及对中国东北进行血腥殖民统治的残暴罪行。
为营造更贴近历史的参观环境,“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展厅地势变化也被纳入陈列设计之中。展览内容的第一、二、三部分,反映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及日本侵略者的血腥统治,参观后会产生一种沉痛、压抑的心理感受,这时展厅地势由入口的地面自然地向下延伸,越走越低;从第四部分开始,反映东北军民奋起抗日,全国抗战爆发,最终取得胜利,展厅的地面也随着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逐步走向上坡路,观众亢奋激昂的情绪与逐步上升的地势一起,达到最高点。畅通的、无障碍的建筑格局,充分顺应展览内容的需要。这样的设计方式和风格在全国博物馆建设中尚属首例。
展览的第四部分: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东北军爱国官兵与东北义勇军的抗战、东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三个单元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及各阶层民众,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用鲜血谱写了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的篇章。
展览的第五部分:日本扩大侵华与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涨。通过全国抗战、东北光复、日本侵略者的最终下场三个单元,展现了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面抗战,最终驱逐日本侵略者,取得民族解放的壮丽画面。
展览的第六部分:全国抗战爆发与日本侵略者的最终下场。通过中日友好往来、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两个单元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博大的胸怀,致力于中日友好、合作的历史,同时通过对战后日本右翼势力进行的一系列反华、排华活动的集中反映,阐释了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历史责任。
在博物馆出口的墙体上,镶刻着江泽民的题词“勿忘九·一八”,警示人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走出博物馆向北走300米,有一组主题为“奋起”的雕塑镶嵌在博物馆的墙体上。这组雕塑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表现的是:东北义勇军奋起抗争,英勇杀敌;爱国学生走出书斋,点燃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燎原之火;亿万军民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奋起”雕塑再向北,是一座高28米、呈“V”形的抗战胜利纪念碑。“奋起”雕塑与博物馆入口处的“国难”雕塑,抗战胜利纪念碑与残历碑,遥相呼应,让人有了一种从国难降临到抗战胜利的心灵体验,突出了博物馆“悲”“壮”的主题。
重温九一八这段难以忘却的历史,警示我们的是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