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半生磨砺
弘治十六年六月十四日(1503年7月7日),在晋江濠格头村(今福建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一个下级军官的家里,一个男孩儿呱呱落地。他就是日后成为民族英雄、一代名将的俞大猷。
俞大猷的始祖名叫俞敏,本为南直隶霍邱(今属安徽)人。朱元璋率众起义推翻元朝,夺取天下时,俞敏参加了朱元璋的队伍,跟随他南征北战40年,后被封为世袭百户,隶属于泉州卫。泉州卫建立于洪武元年(1368),驻守泉州,下辖5个千户所,俞大猷家的世袭官位是前千户所下一个百户所的百户。
明朝的军队制度一般称作卫所制,从京师到郡县都设立卫所。卫是基本的编制单位,1卫管5千户所,1千户所管10百户所,1百户所管2总旗,1总旗管5小旗。卫的军事长官称指挥使(正三品),大约管5600人,他的副手称卫指挥同知(从三品)和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千户所的军事长官称作千户(正五品),管1120多人,他的副手称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所的军事长官称百户(正六品),管112人。总旗的头头(不是军官)称总旗,管55人。小旗的头头称小旗,管10人。可见俞大猷家世袭的官职是明代军队中最低一级的军事长官,正六品,年俸120石。
俞大猷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未曾任军职。父亲原瓒是始祖俞敏的曾孙(五世孙),但不是嫡系长房。根据明朝世官的继承制度,他不应袭百户之职。只是由于嫡系长房袭替无人,原瓒感念祖宗的世勋不应就此放弃,遂竭尽财力,含辛茹苦,四进京师,几经周折,才办理了袭职手续。
生长在这样下级军官家庭的俞大猷,从小就过着不算宽裕的生活,家中对他不会娇生惯养,他也深知要靠不懈的努力来改变人生。
俞大猷其貌不扬,言辞蹇滞,但聪颖过人,从小就有志向,以豪杰自命。据俞大猷《饮马长城窟》中的“臣十有五着青襟,十年稽古志何深”两句诗意来推断,大猷当为5岁在河市入私塾读书,15岁中秀才。当时家境十分贫寒,有时无米下锅,而他攻读不辍。俞大猷中秀才后,在泉州的清源山求学于名师王宣、林福、赵本学。王、林、赵三人都是学者蔡清的学生。蔡清很长时间内都从事教书授徒,他平生饬躬砥行,贫而乐施,以《易》学闻名于时,“初主静,后主虚,故以虚名斋”。大猷不但学到了三位师长就《易》学所阐明的理论,而且能融会贯通,有所阐发。他任官职后,无论是指挥军队作战,还是处理日常事务,都依据理与时而决定,并不迷信其他。这在古代将领当中是十分罕见的。由于他精于兵法,所以曾言,兵法之数起五,犹一人之身有五体,虽将百万之兵,可使合为一人。大猷除攻读举子业的书籍外,还博览群书,攻古文词,对古今兵法无所不究,学识渊博。在清源山读书时,他不仅向赵本学学《韬钤内外篇》,也向他学习太祖拳,文武兼修。
在二十多年的攻读生涯中,俞大猷刻苦磨炼自己,虽然没有考中举人和进士,但具备了很高的文人素质和武人韬略以及高超的武艺,对他的一生影响颇深。
嘉靖十年(1531),29岁的俞大猷,在父亲病逝后,因家境困难被迫放弃举子业,投笔从戎,承袭了祖职百户。俞大猷既成武流中人,便开始潜心学习骑射之术,不仅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射箭的要领,拉满弓能命中,而且还有独到的体会和阐发。他说:“法曰‘镞不上指,必无中理;指不知镞,同于无目’。此‘指’字乃是左手中指末。‘知镞’者,指末自知镞到,不假于目也。必指末知镞,然后为满。必箭箭皆知镞,方可言射。”他本人就已经达到了“指能知镞,辄命中”的水平。他又向武术名家李良钦习击荆楚长剑法。李良钦,同安人,少任侠结客,得异僧授齐眉棍法,其棍法神明变化,纵横莫当,成为棍法一代宗师。其人相貌魁梧,生性秉忠,操行端严,文韬武略,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由于大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兵学理论,所以能将武术的具体招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很快掌握其真谛。他学成之后,李良钦故意出招比试,大猷还手相迎。比试过后,李良钦放下长剑,由衷地夸赞他道:“公异日剑术,天下无敌者。”确实,俞大猷的剑术和射术都大有所成。正因如此,后来他才敢只身或带很少的随从深入敌境;正因如此,他才写下了前所未有的武术专著《剑经》,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俞大猷在33岁之前基本是在读书和习武中度过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勤学苦练,他能文能武,品格高尚,就这样走向了社会,并在社会中继续磨炼自己。
第二节 戍守金门
嘉靖十三年(1534)十月,俞大猷参加武科的乡试,中了武举。按照明朝武科的考试制度于第二年四月进行会考。会考共三场,日期为初九、十二、十五。初场试马上箭,以35步为则,二场试步下箭,以80步为则,三场试策一道。俞大猷箭术高超,顺利通过考试。
试策其中一道题目是“安国全军之道”并二问:一问正气血气,二问有无良法。俞大猷在“安国全军之道”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君子要能成就天下的事情,只有靠一个“忍”字。忍,是道德的基础,干事立功的根本。小不忍乱大谋。俞大猷强调“忍”,就是“持重以观变,秘幽以御物”,持重办事,考虑周全,藏机不露,以安国全军。他后来用兵持重,事出万全的思想,在此文中已初露端倪。
这次武举会试,俞大猷获得第五名,中了进士。明廷提升他为本所的署正千户,并派他守御金门,成了金门千户所的主管官。金门千户所与他所在的前所不同,是个独立的守御千户所,隶属于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样他就独立担负起守御一地的任务。
俞大猷到金门后,以酒食款待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聘请知名的老师到私塾任教,用儒家的忠孝揖让来引导民众,申明儒家的诗书礼义。老百姓之间如有争端,他虚心听取,不需缴纳费用,给予公正处理,使双方信服。每到初一、十五,百姓聚在乡约所开会,讲述半月来发生的各种事情。俞大猷与众人一起评论这些事情,某人做了好事要给予表扬,某人做了错事要进行规劝。做错事的人,经过规劝,深感愧疚悔恨。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在他任职的五年时间里,金门人没有到府司去告状的。身为军官的俞大猷治理金门,实行的是王守仁的乡约法,胜于一般文官。
嘉靖十五年(1536),福建发生灾荒,饥民遍野,饿殍相望。有司发粮赈灾。俞大猷当时负责同安县的赈灾事宜。通常的做法是公家设棚煮粥,让饥民聚集到这些地方吃粥。百姓为吃上救济粥,只好等在那里,不得离去。俞大猷没有这样做,他首先向百姓发出告示,让他们安心待在各自的乡里。他则走遍各乡,每到一乡便集合百姓,席地而坐,他逐人查看,凡是饥饿者,都给一票,然后凭票到官府去领粮。老百姓得到救济粮,可以去种地或做买卖,进行自救。这样救活了万余人。而那些死守着救济粥的人,没法干其他事,有些反而死于救济。由此可见,俞大猷对老百姓的事考虑得如此周到,并不墨守成规。
在戍守金门期间,俞大猷向佥都御史陈伍山写了两封书信,同样显示出他的军政才干。一封信是“上佥宪伍山陈公条陈用兵二弊二便书”,另一封是“又呈画处官澳三策”,对于当时明朝军队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用兵官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映了他对当时形势的担忧和用兵思想,却也给他带来了不应有的打击。
俞大猷在第一封信中说,当今不能成功地剿捕海寇,是因为两大弊端:“上不能用将,将不能用兵是也。”“上不能用将”有二:择之不慎,责之不专。所谓择之不慎,就是当有海盗肆虐之时,朝廷不是移文委派府州县一般守职的官员,就是委派那些有财势有虚名的军官。而这些人往往是“兵法不知,应对不备,才能不伟,志气不充”,带兵打仗绝无胜算。所谓责之不专,就是用将不专择一人,结果是政出多门,人心不齐,当然无法克敌制胜。“将不能用兵”主要是无智无勇。当时的将领用兵,军队没有纪律,一盘散沙,怎能打胜仗?命其剿捕海盗,有的将领则“高坐湾澳,远伺成败。得贼则贪为己功,不得则自以为此岂切吾家事!”俞大猷还提出用兵的“二便”:“其一曰委任当极其至也”;
“其一曰赏费当有所取足也”。所谓“委任当极其至”,是说任命将领要十分隆重,要给他以予夺之权。所谓“赏费当有所取足”,是说要施以重赏,“重赏已施,重罚可行。罚生于赏,罚人而人不怨,虽驱之以赴水火,其谁敢后哉!”而当时以用费过多为难,甚至一个士兵战死,只给二三两银子丧葬费。俞大猷最后指出:这些问题“失今不治,养成闽、广之患,积数十年,国家东南之祸不知所终矣”。历史证明,他的这些担忧不是多余的,十几年后东南沿海的倭寇之所以那样猖獗,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明军的腐败无能,军备废弛。
在第二封信中,俞大猷对如何处理自己辖区官澳之“贼”提出三种办法:第一,征船数十、征兵数百加以剿除;第二,由他自己带精兵五十、劲兵二百进行突袭;第三,“不动一兵,不用一船,卑职挺身偕妻子质镇其地,为之辨善恶,立保甲,行乡约,朝夕查点以稽其所往,宣布当道威德以劝谕之”,也就是采用德治的办法。实行第一种办法,十日之间可以奏效,但要伤及无辜。实行第二种办法,作乱之人未必尽除,将来又难保其不再有。而实行第三种办法,将“使此港之贼,卖刀买牛,卖剑买犊,归化向顺,安生治业”,成为良民。因此俞大猷主张采取第三种办法,“三月之间,可冀其效,诚一方生灵之福也”。
俞大猷指出的军队中存在的问题,是切中时弊的。他主张将领应该有智有勇,朝廷对待将领应该择之要慎,用之要专,礼之要隆,这乃是选将、任将、用将的根本。朱元璋就曾说过:“为将之道,勇智贵兼全。”在使用将领上,王守仁说:“隆其委任,重其威权,略其小过,假以岁月,而要其成功。”又说,“天下之事成于责任之专一,而败于职守之分挠。”足见俞大猷的军事素养不亚于那些知名的军事统帅。俞大猷对处理官澳之“贼”的办法又不亚于著名的政治家。保甲法和乡约法是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提出的,俞大猷要亲自偕妻子实行这种办法,并确信定能成功。作为一个下级军官,这是何等的胆量和政治头脑。当时的佥都御史本应对俞大猷提出的问题采取欢迎的态度,并应想方设法扭转当时军队的弊端,放手让其处理官澳之“贼”,且对这样的人才加以重用。但无知无能的陈伍山竟勃然大怒,指责俞大猷“若武人何以书为?”反倒给了他杖击和夺去官职的处分。当然,这是明朝重文轻武的制度使然。
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实行以文制武,武职人员地位越来越低下。军队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文官手中,武官只有带兵打仗的职权,但凡有一点失利就要受到惩处。总兵官本是地方武官中的最高职务,往往以都督及公侯伯充任,为正一品高官,但“自总督建后,总兵禀奉约束,即世爵俱不免庭趋。其后渐以流官充总镇,秩位益卑。当督抚到任之初,兜鍪执仗,叩首而出,继易冠带肃谒,乃加礼貌焉”。总兵官在文官面前都如此低下,一个千户在佥都御史眼中,当然更无足轻重了。
面对这样荒唐的处分,俞大猷淡然一笑道:“这岂是吾显露才能的地方!”
他离开了金门,金门百姓含泪送行,还为他建了生祠。一些随俞大猷读《易》的人,跟着他到了泉州;一些向他学剑法的人,也来到他的家里,不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