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08800000002

第2章 壮志在我胸

今天,到山东半岛威海湾旅游的中国人,几乎都要到刘公岛看一看。这固然是由于刘公岛地理位置独特、风光优美、景色宜人,但更是由于这座小岛承载着中华民族近代的一段历史记忆——这里曾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主战场。

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就不能不提到活跃在晚清历史舞台、吸引过全世界目光的北洋海军。提到北洋海军,则不能不提到丁汝昌。包括丁汝昌在内的北洋海军广大将士曾经驻扎在刘公岛,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向侵华日军发起猛烈而悲壮的回击。如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纪念馆赫然坐落在岛上。历史以凝重的笔触在这里写下了充满叹息、挣扎和思索的一页,爱国将领丁汝昌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激励着人们为了国家繁荣而拼搏进取,启发着人们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

丁汝昌,名先达,字禹廷、雨亭,号次章。

道光十六年(1836)11月18日,安徽省庐江县北乡石嘴头村(今丁家坎村)村民丁灿勋家中有了喜事,人们看到他平日因生活困苦而缺少光彩的脸上绽出了笑容:他的儿子出生了。大家见了面都道一句“恭喜恭喜”,还有不少亲友前来看望。虽然生计艰辛,但对传宗接代观念浓厚的中国人来说,家中添丁进口总是件大事、好事。在贫苦的家庭中,家里多了一张嘴,意味着吃穿用度又多了一份支出,但更意味着一个带着力量的新生命来到家中,这个新生命承载着无穷的希望,不但有传续香火的意义,而且可能凭借努力在长大后改变家庭的贫苦面貌。老话说,过日子过的是人,有了人,日子就红火。

丁灿勋满含爱意地凝望着这个幼小的生命,好像怎么看也看不够似的。他左思右想,给孩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先达。这名字显然是有寓意的,寄托着父亲的美好希望,希望孩子有一天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光宗耀祖。

丁汝昌满周岁那天,不少亲戚带着礼物前来祝贺,也都想看看这孩子抓周时抓什么。

丁灿勋夫妇跟前来道贺的亲友一一寒暄后,摆好了文房四宝、钱币、算盘、账册、零食、玩具刀剑等。他们还特意摆了卖豆腐用的铲刀、织土布用的纱穗,甚至有意把这两样东西摆得显眼一些。虽说抓周时应该排除干扰,由着孩子自己,但家境贫寒的丁灿勋夫妇还是希望孩子能早一些挣钱养家糊口,而对一个农家子弟来说,学一门手艺就能保证吃饱饭,干好了还能让日子过得比别人强。如果抓了卖豆腐的铲刀,就说明将来能学会做豆腐的手艺,可以开个豆腐坊,这在农村已经是很令人羡慕的事了。农民一年到头难得吃几回肉,对穷人家来说,吃顿豆腐就算改善生活,日子稍微宽裕点儿的更是经常买豆腐吃。所以学会做豆腐就不愁安身立命。如果抓了纱穗,就预示着将来能当个“机匠”,成为织土布的匠人;衣服也是人人要穿的,布料有各种各样的用途,所以学会这个也能养活自己。村里会这些手艺的人家,日子过得都比别人家好一些。如果抓了文房四宝,那就是将来念书的意思。虽然人人都知道念书是好事,“学而优则仕”,

“一举成名天下知”,即便在村里人们也对识文断字的人格外尊敬,但穷人家孩子念书又谈何容易,那既要让家里少去一个劳动力,又需要一笔额外开销。抓了刀剑自然更不妥,那意味着参军,而兵荒马乱的年月参军是凶多吉少。不管穷人家富人家,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去打仗受苦,宁肯让学个手艺吃苦耐劳本本分分在家过日子。

丁汝昌被抱过来,端坐在这些小物件前面,亲友们含着笑,都睁大眼睛看他抓些什么。

丁氏夫妇望着孩子,也微笑着,其实他俩的心里有点儿紧张。虽然说到底抓周只是个玩乐,但他们还是在这件事上寄托了几分希望。只见小汝昌看了看身边这些物件,就立刻爬向摆得离自己稍远些的玩具“大刀佩剑”那里,一把抓在手里。这很出乎大家意料,一瞬间谁都不说话了。但很快就有人打破了沉默,说看这孩子虽然小,却有股闯荡劲儿,长大了肯定是个大将军,能当上大官!大家连声称是,丁氏夫妇也跟着笑了。

父母在丁汝昌七岁那年把他送到私塾读书。全家节衣缩食,也只让他勉强读了三年。因生活困窘,丁汝昌不得不在十岁那年离开私塾,开始做工维持生计。他干过很多辛苦的活儿,是家境殷实些的同龄人从来没干过的。一转眼,丁汝昌就十几岁了,眼看着孩子渐渐长大,父亲觉得老是打零工也不是办法,就打算让他学个手艺,以后也好能挣口饭吃。思来想去,把他送到了同族伯父的豆腐坊。

豆腐坊收留丁汝昌,还是看在同族的份上。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伯父是不愿意把手艺外传的。靠做豆腐,伯父家日子过得还算好。生活不易,手艺传给几个人,就等于找了几个跟自己抢饭吃的竞争对手。

伯父没有后悔留下丁汝昌,这孩子吃苦耐劳,特别能干。丁汝昌在豆腐坊学习,不是伯父做豆腐他在一旁看着,而是一边帮工一边学。以学徒的身份学手艺大多是这样,要跟师傅一起干活儿,“师傅领进门”,时间长了也就明白了活儿得怎么干;渐渐熟练,得心应手,也就“出徒”了。

学徒期间,丁汝昌起早贪晚,任劳任怨,没少帮伯父干活儿。他本来就特别勤快,不但帮着做豆腐,还帮着卖豆腐。刚来豆腐坊时就讲好了,在这儿学徒只供饭吃,不管干多少活儿都不给工钱。丁汝昌从来没伸手向伯父要过一个钱,每次卖豆腐的钱也总是分文不少地交给伯父。

但是,日子久了,丁汝昌做豆腐的技艺渐渐熟练,他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如果家里有钱,自己就能开一个豆腐坊,他完全能撑起来,甚至会比伯父经营得更好。他全心全意经管着生意,几乎可以说支撑着整个豆腐坊,但伯父从来没有流露出赞赏之意,更没有一点儿给他工钱的打算。想起这些,丁汝昌心里还是有几分不悦的。

尤其想到自己家境困窘,父母过着艰苦不堪的生活,而伯父家境较好,却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工”招来,从来不给他些帮助,他心里更不是滋味了。“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对父母尽一份孝心呢?”晚上睡不着时,丁汝昌常常怀着这样的心事。丁汝昌知道伯父的性格,他不敢把心里话跟伯父说出来。怕说了也白说,弄不好还要惹恼了伯父,那可怎么向对自己千叮咛万嘱咐的父母交代呢?活泼、聪慧的丁汝昌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暗暗拿定了主意。

再出去卖豆腐,他变得灵活一些了。钱挣回来后,他从中拿出自己应得的一份儿,再拿回家孝敬母亲——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总是份孝心。伯父是个心细的人,一来二去,他就发觉钱数不对,自然怀疑丁汝昌偷了钱——尽管这孩子平时的表现跟“小偷”实在沾不上边。伯父想了个办法:把卖豆腐得来的铜钱装在一个竹筒里,加上锁,钥匙自己拿着。

看出伯父对他怀有戒心了,丁汝昌更加不满。他拿出几个钱给家里,原是为了提醒伯父考虑考虑他的处境,适当给他些帮助,没想到伯父不但不顾他的感受,还把他当贼来防了。不能不说这个少年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天下当学徒的没有当一辈子的,”丁汝昌心想,“我已经‘出徒’了,自己也能挑起大梁来。有朝一日我自立门户,谁还稀罕你那几个钱!”既然伯父把他当贼防着,他就赌气真要做个“贼”给伯父看看。但是,钱装在竹筒里,又锁得严严实实的,怎么拿得出来呢?趁伯父不在家,丁汝昌几次拿着竹筒晃动,把筒口朝下用力甩,但一枚铜钱也掉不出来。丁汝昌发现竹筒有一个小小的缝隙,于是心生一计。他找来一根扁扁的篾片,一头涂上黏稠的饴糖液,从竹筒缝隙伸进去。铜钱粘在篾片上,他再轻轻地、一枚一枚地取出来,就这样取了好几次。伯父觉得铜钱装在竹筒里万无一失,反倒从来没有注意过。丁汝昌倒觉得没意思了。

虽然伯父对他的任劳任怨比较满意,但如果他犯了错,也是免不了受打骂的。丁汝昌凭着聪慧躲过了一些打骂。有一回他起早出去卖豆腐,路不太好走,深一脚浅一脚,猛地摔了一跤,竟把一担新做好的豆腐摔了个稀烂。他心里吃了一吓,暗暗叫道“不好”,知道这回准逃不掉责罚了。战战兢兢回来,丁汝昌实在不敢说自己把豆腐摔碎了,但不说又没法向伯母交钱。挨了一会儿,只好实话实说。伯母果然大怒,气得脸色发青,全然不顾念丁汝昌平时的功劳、苦劳了,连声骂他是没用的东西,拿起笤帚就追着他打。

丁汝昌哪敢辩驳,转身撒腿就跑。伯母追到房里,一眨眼却不见了丁汝昌的踪影,低头一看,只见一只白虎趴在地上。伯母心中一惊,顿感脑袋一震,眼冒金星、天旋地转。她连忙转身跑出去,边跑边在村里喊着:“了不得,了不得!这孩子成神了……”村民都围过来问长问短,伯母气喘吁吁地比画着:“了不得……丁家这孩子……白虎星下凡……了不得呀!”趁着伯母大呼小叫,村里乱作一团,丁汝昌连忙起身躲开了。村里人有好奇的,有惊慌的,跟着伯母来到家里,却什么也没看见。但看伯母惶恐的样子又不是装出来的。伯母解释说:“哎呀……刚才就是在这儿,这屋里……白虎星上天了!”

其实哪里是“白虎星下凡”,只是丁汝昌被伯母追赶到房中,无路可走,急中生智。他趁伯母还没进屋,一刹那做出决定:装一回怪物试试!丁汝昌有一件白里子的长衫,听到伯母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他迅速脱下长衫,里朝外披在身上,往地上一卧,把身体、头脸蒙个严严实实。伯母跨进门来那一瞬间,丁汝昌屏住呼吸一动不动。他想:即便躲不过打,有衣服蒙着,打在身上也不会那么疼。听到伯母跑出房去大喊大叫,丁汝昌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

丁汝昌不但躲过了这次责罚,而且以后也不再受到伯母的打骂了。以后伯母再跟村里人拉家常,只要丁汝昌也在跟前,她就总是说:“这孩子是白虎星下凡,将来有大出息啊!”这时丁汝昌总是笑笑,不说话。

丁汝昌在磨砺中成长着。这些年来,其实谁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农民依赖土地维持生存,其实就是靠天吃饭。年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是农民最大的愿望,就连过年时春联的横批都常常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是,大自然的运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遇到荒年,人们只能咬牙忍耐。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南京条约》带来的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国库更加空虚,水利失修,加上天公不作美,那几年自然灾害多次发生。

从道光二十一年(1841)起,黄河连连决口。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的村庄和田地被洪水淹没,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

道光二十六年至三十年(1846—1850),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省连续遭到严重的水灾或旱灾。

道光二十九年(1849),江苏、安徽等省份发生百年不遇的水灾,人们的生活陷入比以前更糟的窘境。安徽庐江是这次水灾的重灾区,此处正是丁汝昌的家乡。

这次水灾破坏力极大,给当地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庐江县志》有专文记载当时情形:“夏淫雨,江水上溢,圩田尽没,舟行城堞,经冬不落。”夏季雨水不断,致使江水水位上涨,溢出堤坝,把平常用土堤包围以防外水侵入的农田全部淹没;船原是在水中行走的,现在却能在城墙上方划船,大水一冬都不见减少。这是何其触目惊心的惨状!

“民以食为天”原是最简单的道理,因为人要维持生存就需要食物补给。粮食既然已经绝收,为了维持生命,人们只有吃草根树皮。这种情况下,腐败的清政府和各级官员不顾受灾人民的死活,继续为了维持朝廷机构运转、个人享福享乐而搜刮民脂民膏。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水灾刚过,旱灾又来。咸丰元年(1851),安徽庐江一带接连数月没下透雨,眼看庄稼又要绝收,就连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草长得都不那么旺盛。大地好像要开裂了,人们天天盼雨,但雨就是不来,旱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此时,丁汝昌的父母双双卧病在床。丁汝昌经常跑回家去,含着眼泪看着日渐消瘦和衰弱的双亲。这个家,吃饭穿衣尚且成问题,又哪来治病的钱呢?丁汝昌忧心如焚。不久,父母在饥饿和疾病中撒手人寰。亲友的日子同样不宽裕,连帮丁家买口棺材的钱都凑不齐,只能把丁家仅有的木柜当作棺材,埋葬了丁汝昌的父母。

这一年,丁汝昌只有十四岁。他一下子感到了难以言说的悲哀与孤独。是的,他只有十四岁,却已经饱尝生活的艰辛。虽然家境清贫,丁汝昌却异常聪慧、勇敢,从小就表现出卓尔不群的气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私塾读书时,丁汝昌深知求学机会难得,学习特别勤奋刻苦。他对师长彬彬有礼、敬重有加,对同窗团结友爱、宽厚礼让,受到大家的喜爱。私塾学习经历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圣贤书上为人处世的道理却被丁汝昌铭记在心,他读书、写字都一丝不苟,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军旅生涯尤其是在北洋海师做官时妥善处理日常事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也许不无道理。一个人小时候的志趣如果能得到保持和发展,常常会决定后来的人生选择。这种志趣即使不能决定人生选择,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

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丁汝昌七八岁时常跟村中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孩子们非常顽皮,都有无穷的想象和使不完的力气,游戏的花样也层出不穷。丁汝昌最喜欢玩“打仗”游戏,尤其是“炮战”。

村中孩子的游戏通常在月光明亮的晚上进行。虽然他们还小,但已经俨然是家中的一个小“劳动力”,白天要帮父母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有的放鸭鹅、放牛,有的挖野菜、割草。有时为生计所迫,甚至不得不随着大人干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重体力活。这种生活是艰苦的,但也锻炼他们养成了坚毅、乐观的性格。

霞光满天的傍晚,或月色如水的夜里,在渐渐安静下来的村庄,结束了一天劳作的孩子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在院墙外,在村头的大树下,他们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巨大的、神奇的,在他们心中,这个世界比白天的世界更真实,他们的游戏比什么都精彩。每天吃完晚饭,孩子们就像商量好了似的,陆陆续续从家中走出来凑到一起。这时候,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不再管束他们,由着他们无拘无束地游戏。

“炮战”游戏需要分出“敌方”和“我方”。丁汝昌把大家分成两派,各派称自己这方为“我国”,称对方为“敌国”。分好派就可以“开战”了,武器简易而淳朴,就地取材,是乡间随处都有的泥土,孩子们称之为“弹灰”。至于“战法”,就是在遇到敌方时抓起弹灰向他们身上打,谁的身体被打中就算失败。用弹灰互相攻击时,不免尘土漫天,孩子们视之为炮火烟雾,越战越勇。敌我双方交战几个回合后,各自清点“士兵”,哪一方被打败的人少,哪一方就获胜。丁汝昌这一方获胜的时候总是很多,因为他经常动脑筋研究武器。

他们采用的“炮弹”只是从地上随机抓取的泥土,打出去时往往飞洒得四处都是,不但射程有限,而且有效打中对方的概率不高。有一回,丁汝昌看到向日葵的秆受到启发,他想把它改造成“枪”。向日葵的秆又粗又壮,能容纳更多“弹灰”。丁汝昌将村民收割后丢弃的向日葵秆捡来,把它一头堵住,另一头通开并削尖,“弹灰”装得满满的。“作战”时,借助向日葵秆较长的优势,离敌方较远时就可以发动攻击;由于“弹灰”储备得足,不需要临时蹲伏在地上抓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只要用力抖动、甩开,“弹灰”就能集中地打到对方身上,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一开始,采用这种新武器的丁汝昌一方连连获胜,但很快对方也采用了这个办法,双方难分胜负。丁汝昌又开始研究新战术。他把自己这方的伙伴们召集起来,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家拍掌说妙。双方“交战”时,正打得难分高下,自己这方并未处于明显劣势时,丁汝昌让大家故意露些破绽,使“敌方”得逞,然后借机做出慌乱的样子,装作败退逃跑,引诱“敌方”乘胜追击。而正当“敌方”气势汹汹追来时,待到距离缩短,他命令自己这方做好准备,迅速掉头攻击;短兵相接,打得对方猝不及防。丁汝昌得意地说这是“小罗成的回马枪”。有时他也领着大家快速“逃走”,跑到房子、草堆的隐蔽处或墙垣拐角处,趁对方还没赶来立即一动不动地藏好,等“敌方”追赶着从他们埋伏的地方跑过去以后,立刻冲出来,从“敌方”背后发起袭击,打得对手措手不及。丁汝昌说这是“秦琼的杀手锏”。很快,这些计策也被“敌方”学会并屡加利用,丁汝昌又讲起“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法,鼓励自己这方沉着“应战”。

丁汝昌的聪慧、勇敢赢得孩子们的钦佩和信任,大家都听他的,甚至比他大一些的孩子在游戏时也听他的。分组时,大家都想跟他在一起,觉得有他在就有主心骨,有他在就有获胜的保障。但丁汝昌从不“居功自傲”,也从不拉帮结伙。分“敌方”“我方”时,他总是根据每个小伙伴的特点合理分配,让双方实力相当,绝不偏袒自己这一方。这也是大家愿意让他说了算的原因。在伙伴儿们的心里,他就是那个游戏世界的国王。不但孩子们钦佩丁汝昌,村里的大人也见识过丁汝昌的沉着、果敢。

丁汝昌十六岁那年,由于安徽庐江一带遭受旱灾,村里的水井渐渐打不出水来。人须臾不能离开水,全村十几户人家、百十口人的饮水却成了问题。有时打上来一些水,却因井下长期淤积泥土杂物,提上来散发出腥臭气味,让人难以下咽。这给为干旱焦心的人们带来更多苦恼。村民们聚在一起商量为水井清淤。

淤泥都在井底,清淤当然要到井里去清,这是件危险的事。井在地下,井里的潮湿阴暗只要想一想就让人觉得不舒服了。在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观念里,井里是危险的、不安全的地方。平常人们形容彼此之间没什么深仇大恨,经常说“我又没把你孩子扔到井里”这句话。在丁汝昌的家乡,形容一个人善良、热诚也有句话:“这人心眼儿最好,让他下井进茅坑他都愿意。”如果一个人想表达对另一个人的信任和忠诚,也会说:“只要你开口,让我下井进茅坑我也愿意!”进茅坑当然很脏,谁能受得了呢?而之所以拿“下井”赌咒发誓,则是因为下井是十分危险的事,是谁都不乐意干的事。虽说下井时有绳子缚在身上,由别人在井外放绳子一点一点往井底送,但稍有闪失就会酿成危险,尽管万分小心谨慎,但毕竟谁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一天,村民们聚集在村头商议让谁下井,迟迟拿不定主意。正好丁汝昌路过,得知此事,连忙上前说:“让我来吧!”但是人人摇头。怎么能让一个孩子下井呢?一个老人说:“你还是个孩子,这种危险的事千万不能干。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对不起你,也对不起你死去的父母啊。”丁汝昌上前一步拍拍胸脯,让大家看他健壮的身体。

确实,丁汝昌比同龄孩子显得结实、有力量。他出生在贫苦之家,从小没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娇生惯养。富人家的孩子往往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没干过什么体力活儿,但丁汝昌为了家里的生计从小就干过很多活儿,后来还到伯父的豆腐坊做工。吃东西他从不挑挑拣拣,干活也从来不拈轻怕重,这些历练给了他一副好身板。由于经历得多,更懂得生活的艰辛,他比一般孩子更成熟、懂事。

丁汝昌毫不犹豫地说:“我已经十六岁了,也不小了。俗话说‘男到十六当家汉’。你们看,我个头不矮,身材也不比你们小,这个活儿我完全能干,就放心地交给我吧。父母的在天之灵知道我为全村人做好事,也会高兴的。”丁汝昌人虽小,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却着实感动了每个村民。唯其年龄小,说出这番话才更加令人赞叹。然而,赞叹归赞叹,下井清淤的事是决不能让一个孩子来干的。大家还是不同意,又去商议了。丁汝昌要下井并非一时冲动、心血来潮,他对自己的行动有把握。正因如此,既然做了这决定,他就不想轻易改变。他不再和父老乡亲争论,转身离开,自己去做准备了。

第二天,眼看着喝水的问题越来越严峻了,人们商议的事情还是没有结果,却有人发现丁汝昌带着绳子、水桶、铁锹、筐来到井边。他带着村里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一道不声不响地干起活儿来了。村民闻讯急忙赶来,一看丁汝昌这劲头,也只好依他了。大人也一起动手,不断提醒丁汝昌小心些。就这样连续干了几天,功夫不负苦心人,工程渐渐完成一半了。

这一天,丁汝昌在身上绑好绳索,带上工具,让人拿着绳子放他到井底继续清淤。下井前他特地检查了绳索在身上绑得紧不紧,还叮嘱了拿绳子的人。没料到的是,丁汝昌刚下到一半,只听咔嚓一声,他的身体猛地往下一坠。“糟了!绳索断了!”

放绳子的人大喊一声,同时身体由于惯性猛地往后一仰,险些摔个四脚朝天。大家吓出一身冷汗,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连声叫“大事不好”,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

如果绳子从丁汝昌身上松动,他可以自己解决,在下井的过程中把它系得紧一些。如果绳子在放绳人的手中松动,他可以适时调整速度,争取与下井人达成最默契的合作。

但谁都没有料到,绳子会从中间断开。大家有的一边念叨丁汝昌的名字一边掉眼泪,有的围到井边往里探视,井里却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就在这时,井里忽然传来丁汝昌的喊声:“快放绳索下来,提我上井!”这一声呼救让众人转悲为喜,急忙找来一根新绳子,一端由几个人牢牢抓住,另一端投到井中。不一会儿,丁汝昌上来了。谁也不知道在那种情况下他是怎么转危为安的。

原来,听到咔嚓一声的瞬间,反应灵敏的丁汝昌就意识到绳子出了问题。就在绳子即将完全断开、他的身体即将失去控制跌入井底的刹那,他急中生智,身体后仰,脚向上抬,浑身用力一挺,就整个人卡在了井中。他双手用力向外撑,双脚牢牢蹬着井壁,保持着身体不跌落。得知原委,大家都说丁汝昌了不起,更加钦佩他的坚强和果敢。险情解除,再下井清淤必然要换一条新绳子了。此时检查这条绳子从中间断了的原因,才发现是昨夜被老鼠咬坏了。

此后,再清淤时人们对绳子的检查格外仔细。尽管如此,经历了一次危险,村民们还是不同意丁汝昌再下井,怕他再有意外。可是,丁汝昌坚决不肯,他笑笑说,经历一次危险反倒更有经验了,必须把清淤的活儿干完。大家只好又依了他。就这样又干了好几天,丁汝昌把井底常年堆积的淤泥全都清理出来。这样一来,人们喝到的再不是散发着腥臭的脏水,而是清澈的甘泉了。苦干多日,丁汝昌的手磨出了血泡,脚也被水泡肿了。但是,看到父老乡亲喝到清澈的水,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村民们提到丁汝昌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下井清淤的事也在家乡传为佳话。

人穷志不短。丁汝昌不但坚毅果敢,而且少年时代就表现出高远的志向。

念了三年私塾就早早辍学谋生的丁汝昌,目睹了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对家乡社会生活的破坏、对人们的盘剥和戕害,他幼小的心中已经孕育了反侵略的种子。作为一个小孩子,他没法上阵杀敌、抵抗外侮,但他的志向常常以游戏的方式反映出来。

比如,他喜欢跟伙伴们玩儿“打仗”游戏,在组织大家“作战”时颇有运筹帷幄的气度。去伯父的豆腐坊当学徒之前,他干过帮人家放鸭子的活儿。傍晚赶着鸭子进棚子时,他常常拍着小手高兴地喊:“洋人被我赶到牢笼里了!洋人被我赶到牢笼里了,这下我们快活了!”

在豆腐坊做工时,丁汝昌每天都要干很多活儿。有一天推磨,他疲惫不堪,越推越没力气。看着巨大的磨盘,他不禁停了一下,自言自语地说:“推磨没力气不行,治国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国家处于危急中,大丈夫应该有力气扭转乾坤,为推动国家这盘大磨出力,这样才能拯救受苦的人啊。”想到这里,他又鼓足力气,把磨盘推得飞快。

人生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一个人的人生选择总是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不得不说,不自觉地潜藏在心中的这份用世之志,对丁汝昌后来踏上军旅生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 名人传记丛书:莱特兄弟

    名人传记丛书:莱特兄弟

    名人传记丛书——莱特兄弟——人类的飞行梦想在这里从神话变为现实:“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杜威:教育即生活

    杜威:教育即生活

    1919年,应胡适等人的邀请,杜威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中国行,这不但在当时中国的知识界和教育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杜威思潮”,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1922年的学制改革的先锋。杜威的讲演对胡适、陶行知、张伯苓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次访华,也对杜威自己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古老中国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也给他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启示。从1919年6月8日开始,杜威先后在教育部礼堂、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地作了16次社会与政治哲学讲演,16次教育哲学讲演。此书精选收录了杜威在华期间的16次教育哲学演讲和16次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演讲,体现了大师的视野和风范。
热门推荐
  • 第七个夜

    第七个夜

    《第7个夜》是一个故事集,收录了一百多个非常精短的离奇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有特色,在形式上,用尽量少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内容上,构思精巧匪夷所思。故事里面涉及我们普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么短,这么精,这么离奇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以前很少见的,是区别于以前所有出版过的悬疑小说的独有特色。
  • 宝行王正论

    宝行王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废柴小姐逆袭妃

    废柴小姐逆袭妃

    穿越异世,却是不能修炼的废柴之人。家族三小姐,只是因为不能修炼,被处处欺侮。意外得到神龙的认同,签订契约。有高深师父带路,开启逆天修炼之路,废柴逆袭,谁说只有男人可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常乐园

    异常乐园

    异常名称:【乐园】危险等级:未知归属势力:无能量层级:无法量化生命等阶:无法量化额外说明:根据多方研究表明,“乐园”拥有潜在意志,请所有员工谨慎对待,时刻怀有敬畏之心。……时间与时间的交汇纠葛,空间与空间的侵蚀融合。当日月星辰于乐园陨落,余火之烬沐风重燃。 书友群号:1095722630,欢迎加入
  • 云顶之王

    云顶之王

    什么是神,无神论者所坚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和这本书的主题无关。
  • 随缘的人生自在多

    随缘的人生自在多

    本书分八章讲述了怎样恪守随缘的态度,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忧愁,如果面对得失,如何面对贫富,如何面对荣辱,如何面对顺逆,如何面对恩怨,如何面对成败,如何面对爱恨等。
  •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慧觉醒的故事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慧觉醒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成功有捷径

    成功有捷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启示成功是一种习惯,经过严格的训练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它。本书列出了57种简单易的方法,令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转型为“成功模式”。你会发现,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只要留意,你就会发现:成功的潜力其实一直就在你身上。其目的是帮助你认清理想,坚定你的信念,锤炼你的意志,平衡你的心态。只要你读完这本书并完成了书上的要求,你必将从人群里脱颖而出!
  • 意象心智

    意象心智

    人类长期的熟视无睹令潜藏的天赋属性一直无法发挥。在面对即将来临的太空物种的压力下,心智的能力终于进化……
  •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从财富、欲望、名利、处世、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等几个方面,通俗地将一些不计较的智慧贯穿其中,不失为当下人们让心平静恬淡的上乘之选。 愿此智慧能引导你走出浮躁、摆脱困顿、避开炎凉,活出真实圆融的自己,并收获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