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横向整合产业链成为PC机时代的蓝色巨人,苹果通过纵向整合成为21世纪的创新先锋。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团购、众包、众筹……都是整合思维下的“蛋”。
1.iPod整合:重塑音乐界
很多时候,人们沉浸于双方的利益不肯退让而束手无措,整合思维通常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局限于争执,以一个独特的角度绕开了争议点。
整合思维关注他人所忽略的关注点,想他人之所不想,有严密的思维体系将事情的内在要素以逻辑形式联系起来,从而找出问题的关键。
所以,整合思维首先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内涵,抓住关键要素。由于把握了事情内在要素的逻辑,因此在面对冲突时整合思维选择了正确舍弃与坚持,退让而不回避,绕路超越而不走回头路,看到了优于矛盾点的解决方式。
如何把握事情的本质?即要正确理解事情的根本目标,深入理解人们的行动方向和目的,从而不拘泥在传统思维模式里。其次,要从整体把握事件,不割裂,不断层,从而促成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如何以独特的视角看待矛盾解决矛盾?正确把握时间的本质后从全局视角看待时间,跳脱出思维僵局,找出矛盾背后的逻辑,即使是矛盾也一定有其本质共同点,找到它就是解决它的第一步。
任正非说:“世界有两次整合是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第一个案例就是IBM, IBM在PC机上就是抄了苹果的后路。
在PC机上,IBM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新技术产业扩张的时候,IBM已经应对不过来了,IBM就发明了一个兼容机,这个兼容机谁都可以去造,你给我点钱就行了,就是它横向把这个PC机整合完成了,这个是对人类的贡献,IBM的横向整合是很成功的。纵向整合我们现在讲的是苹果,它是纵向整合的成功案例。
纵向整合指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进行的整合,与之对应的是横向整合。横向合并亦称水平式合并。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经营相似业务、提供相同劳务的企业间的合并,如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与麦道飞机制造公司的合并,法国雷诺汽车制造公司与瑞典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的合并,均属横向合并。
史蒂夫·乔布斯的传奇故事显然是硅谷的创世神话:在众所周知的车库中开始创业,然后把企业打造成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他并不是很多东西的直接发明者,但是在整合创意、艺术和技术方面,他是一位大师,他用他的方式不断地创造着未来。
在领略到图形界面的魅力之后,他用施乐(Xerox)做不到的方式设计了Mac电脑;在享受了把一千首歌放进口袋的乐趣之后,他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了iPod音乐播放器,而拥有资产和传统的索尼却从未能实现这点。
2001年10月23日,iPod正式发布。
尽管用漂亮的外观和惊人的容量赢得了一片喝彩,第一款iPod的销售情况却比较一般。一个主要原因是,仅靠从正版CD翻录MP3,不花上大量时间,用户根本填不满iPod超过1000首歌的惊人容量。
乔布斯意识到,单靠硬件的革命,不足以让数字音乐产业天翻地覆。苹果必须在正版音乐分享的商务模式上来一次前无古人的革命。
天知道乔布斯为什么笃信苹果可以在音乐领域开创未来商业模式。他的设想听上去很简单——利用苹果的软硬件平台,由用户通过互联网下载正版歌曲,按照下载的单曲数量付钱给苹果。大多数歌曲的定价是0.99美元每首。然后,苹果再和唱片公司分账。
细想起来,这个模式有一个最大的难点:那些靠卖正版CD发家的唱片公司凭什么跟你苹果分账?唱片公司凭什么相信,你苹果就能改变网民此前下载免费MP3的习惯,从他们钱包里掏出钱来?能一张专辑一张专辑地去卖钱,唱片公司凭什么要按单曲下载来收费,每支单曲的价格还这么便宜?
乔布斯凭自己的一张嘴,就足以说动最大的唱片公司和苹果合作。
乔布斯决定,从最大的唱片公司华纳、环球和百代开始谈起。
那一个时期,唱片公司的高管经常飞赴库比蒂诺的苹果总部找乔布斯,仿佛乔布斯是一个炙手可热、各大公司纷纷争抢的新出道歌星。当然,乔布斯说服唱片公司的本领也的确很有一套。
比如,iTunes和iPod用户数量不多,乔布斯就说,这么小的用户规模利于尝试新鲜事物,而且,根本不可能搞垮传统唱片业。
再比如,唱片公司对这项合作的前景犹豫不决时,乔布斯就通过各种渠道放出谣言,说苹果正在考虑收购环球。这谣言让其他唱片公司惴惴不安,猜不透未来唱片业的走势究竟如何。
另一些时候,当唱片公司的老总们沉溺于CD唱片的辉煌时,乔布斯就会像个预言家一样告诉这些老总,技术换代迟早要来,没有准备好的公司必将被淘汰。
反正,在谈判桌上,乔布斯把唱片公司的老总们忽悠得团团转,既有怀柔,又有威吓,不出几个月,一张张多米诺骨牌相继倒下,连盛气凌人的索尼唱片也追进来。苹果顺利地得到了几乎所有主要唱片公司的支持。
2003年4月,苹果iTunes音乐商店正式上线。iTunes用户可以直接在网上商店购买歌曲。音乐商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带动了苹果自己的销售,也为唱片公司开辟了全新的销售渠道。
不到3年,iTunes音乐商店就有了两百多万首正版音乐。今天,欧美几乎所有主流唱片公司都已将iTunes音乐商店作为新专辑发布的第一选择,CD唱片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
iTunes音乐商店是苹果从商业模式上改变世界的一次成功尝试。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苹果的音乐商店,音乐载体从物理唱片到网络音乐的革命至少要推迟10年。
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这足以与电影由胶片向数字化的转变,或者图书由纸质向Kindle等电子书的转变相媲美。
iTunes音乐商店的上线甚至震动了乔布斯的老对手和老朋友比尔·盖茨。盖茨在一封题目为“又是苹果的乔布斯”的内部邮件中,不无嫉妒地对微软高管说:“乔布斯再次让我们尴尬。”
盖茨在邮件中感叹,乔布斯竟然能说服唱片公司授权苹果运营廉价的单曲下载服务,这简直就是奇迹,除了乔布斯,没有人能搞定类似的合作协议。
音乐商店带动了iPod的销售增长。2007年4月,苹果宣布了一个近乎让果粉们痴狂的数字:上市才5年半的iPod已经在全球卖出了1亿台。
2011年6月,一个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诞生了——iTunes音乐商店在过去的8年中,总共卖掉了150亿首歌曲!
iPod成为了全世界的音乐潮流,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明星大腕,都视iPod为音乐生活的一部分。电影《哈利·波特》中饰演狼人教授卢平的饰演者戴维·休利斯(David Thewlis)就说:“我现在对音乐的狂热和16岁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会花整整一下午去听iPod里的歌曲。听iPod的感觉太奇妙了。”
“这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2004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的双胞胎女儿送给父亲的礼物,也是一台iPod。
乔布斯对一个简单的整合手段的坚持造就了令人震撼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打上了拥有愉悦的用户体验的烙印。
“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正在变得更加彻底,昨天的软件就是今天的硬件。这两个东西正在融合。它们之间的界线正在变得越来越细。我们需要做的众多事情之一就是预测几年后的趋势;尝试不同科技领域的融合,做一些假设和明白客户对高端工具的需求的方式来找到两者的交叉点。”
这听起来更像是某位三星或者Google的高管刚刚发表一番宏论。但这确实出自30年前,那个还没有Macintosh、微软、图形界面或重要软件的时代。
但这是乔布斯1980年的讲话,在三十多年前,乔布斯就看到了软、硬件整合的大趋势。
创新者最重要的差别就“整合能力”,即将各个不同领域内看似无关的问题、困难或想法成功地联系在一起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互联网是这个变局的推动者,它从各个层次和各个角度提高资源的整合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众包:让用户制造产品
《连线》杂志记者杰夫·豪威(Jeff Howe)提出,他认为,众包就是“把内部员工或外部承包商所做的工作外包给一个大型的没有清晰界限的社会群体去完成”。
众包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更完美的解决方案,更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当参与者是潜在的消费者时,它的独特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消费者最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因此,创意无限、智慧无穷的他们往往能创造出超越世界顶尖公司的好产品。
更重要的是,众包还提供了一个平台,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设计师还是一个涂鸦者,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产品,每一个产品都有可能创造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
在崇尚个性的时代,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产品设计师,拥有自己的专属产品,遗憾的是大多数传统企业仍旧遵循着老套的商业模式,制造并销售自以为创意无限的产品,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他们未必清楚。
个性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令人惊喜的创意,才能满足个体的独特需求。
2000年,Jake Nickell在芝加哥在线社区Dreamless发起的T恤设计大赛中赢得大奖后,就萌发了建立一个T恤衫设计社区的念头。
当时,大多数企业都遵循传统的售卖方式: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模板成批生产T恤,但总有一些顾客不喜欢,以至于仓库里总会有整包整包没开封的“旧T恤”。
所以,他想,为什么不让顾客在购买之前给T恤设计打分,只生产那些分数最高、订单最多的T恤呢?这个听起来非常简单的商业想法,却让Threadless成为了互联网创业的成功典范之一。
Threadless给全球设计师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每周,它都提供不同款式、颜色但没有图案的成品T恤,然后邀请设计师创作、提交各种T恤图案,放到网站上供访客评分(通常从0到5打分)、挑选,评分最高的图案最终会被印制在T恤上卖出去。
得分最高的设计师除了能获得奖牌、2000美元奖金和500美元礼券外,设计师的名字将印在每件T恤上,留下独特的个人品牌烙印。
由于Threadless的个性化T恤相当便宜,价格仅为15~20美元,因此它一推向市场就受到百万年轻人的追捧,其营业额几乎是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2002年的销售收入为10万美元,但到了2008年就已经高达3000万美元。
如今,尝到甜头的Threadless推出了多个类似的项目,其中包括儿童服装网站、设计墙纸和领带的网站等。鉴于Threadless的成功,其他传统企业也纷纷效仿。
PC制造商戴尔联合Threadless推出了11款艺术笔记本外壳,消费者只需在原来的价格上加85美元设计费用,就能获得个性化的笔记本电脑;HP联合MTV举办了一个名为“Take Action.Make Art”的全球创意设计大赛,获得全球设计冠军的精彩作品将制作成HP全球限定版笔记本电脑。
众包为人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那就是让“用户制造产品”。这或许会对生产效率、库存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什么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有价值呢?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众包企业解决了“个性化”与“规模化”之间的冲突。
3.大家投自众筹——天使式众筹
2013年5月,黑天鹅图书得到了腾讯内部员工撰写的一部书稿——《社交红利》。拿到书稿的第一天,黑天鹅图书就意识到了书稿的价值。
一位新浪微博的高层,向黑天鹅图书推荐了众筹模式。众筹的核心是众人付费来支持一个项目,几个特质恰好符合社交网络传播的关键:一、众人因为对某一个项目和发起人的信任,而会给予支持:二、成为支持人后,为了推动项目更大成功,参与者会变成一个新的传播源头,推动项目更快速地前进。
在微博和微信中,最好的传播正是用户积极主动地参与一件事情,并发起身边的朋友们一起参与。
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黑天鹅图书的响应,并与众筹网一拍即合。对于众筹网来说,值得信赖的项目同样是它们需要的。
在这时,黑天鹅图书尚未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在业界所受到的关注,众筹也未意识到这次合作将带来的启发。
7月26日23:56分,众筹网正式挂出了页面,向网友推荐《社交红利》这本新书。此后的一个小时内,迅速有5名用户下单支持了7本新书,共募集了210元钱。
这个结果让众筹网和黑天鹅图书非常惊讶。在周末凌晨,这样两个互联网流量最为低潮的时间段内,一本新书能以这样的速度获得认可,显然有些不可思议。
为书做推荐的18位知名CEO显然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此后,书的预售募集在众筹网诸多项目中遥遥领先。
期间,众筹网还多次增加了回报的形式。此前,众筹网设定了十多次和作者一起喝下午茶畅谈交流的机会,没想到这些名额被迅速订完,许多参与者私信要求网站增加更多的名额。
为此众筹网甚至增加了最高为1万元的机会。同时,众筹网与磨铁都观察到一个现象:在《社交红利》开始募集之后。平均每位参与用户购买了6本新书,并且这个平均数还在缓慢上升,到最后达到了平均每人15本。
这也和众筹网的核心息息相关:一个好的项目,大家愿意分享出去,推荐更多的人来参与——尤其当项目获得信任的时候。
2013年8月9日,正当快要下班的时候,磨铁黑天鹅图书部门接到众筹网的通知,他们在众筹网上发起的一本名叫《社交红利》的书,已经完成了计划中募集工作,筹得预售金额10万元。此时,距离项目启动,正好用时两周。
对于《社交红利》这本书来说,黑天鹅图书借助众筹网这个平台,在出版过程中邀请读者参加,让读者获得了一种全新、独特、参与感强的阅读新体验。购书者亦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多样式体验,获得图书、作者签名、纪念品及参加作者读书会、签售会的机会。
继磨铁后,更多的书籍开始登陆众筹网尝试这种新的社会化营销。例如,乐嘉的新书《本色》通过众筹网,在一天时间内就获得了330位网友的支持,筹资超过15000元。
“众筹”这个词最早源自西方国家,意指以展示创意的行为获得大众的资金援助。在国外,说起创业启动资金紧缺,第一时间就是上众筹网;而在中国,不够钱,第一时间就是找老爸、找投资方、找银行。
相较之下,中国创业项目融资失败率高、起步时间长的必然性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现实,也反映出东西方创业观念的差异以及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包容性的高下。
一旦普通大众逐渐认同了这种的投资手段,众筹将流行起来,这对整个创业圈以及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必定是巨大的。
想象着某天,你想开个小公司,把创业计划书往网上一放,不用几天不仅你的资金凑齐了,顺便连你的合伙人、员工都招募到了。
李群林之前是做技术和产品的,2012年想创业,可钱不够,想找投资却不认识天使投资人。环顾一周,现时中国创业这么热,像他这样没有渠道推广自己的想法,苦于找投资人的创业者比比皆是。
同时,除了那些能几十万上百万投资的天使投资人之外,中国还有大把有点存款、闲钱的人。而且,目前中国的天使投资人还太少,远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
李群林想到做一个众筹网站,把创业者的商业想法展示出来,把投资人汇聚起来,让他们更有效率地选择。
那时,中国最早的众筹网站“点名时间”已经推出一年多,最开始李群林也想上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先帮自己筹到项目资金。
但他发现,“点名时间”采用的是预购的方式,就像当时的法律规定那样,众筹网站给支持者的回报不能涉及现金、股票等金融产品,也就是对支持者来说,参与众筹是一项购买行为。
李群林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有些不实际,自己做互联网项目,推出的大多是虚拟产品和服务,而且鉴于中国互联网的免费特征,很难事先跟支持者约定回报的方式。不仅对自己不适用,李群林也觉得这种认购方式的吸引力有限。
买东西的动力不足,仅为了帮别人实现理想就拿出钱财支持这也不太适合国人的务实精神,至少难以扩散开来。李群林判断,把众筹作为一种购买行为会限制它的成长速度和规模,他觉得作为投资行为更符合大家参与众筹的需求。于是,他决定做一个股权融资模式的众筹网站。
第一个实验对象就是他自己的项目“大家投”。李群林把“大家投”的项目说明放在了网站上。那时,他的想法特别简单,创业者把自己的项目展示在网站上,设定目标金额和期限,投资人看了觉得不错就来沟通,然后投资成为项目股东,投的人多了逐渐把钱凑齐。众筹完成,平台收取服务费。
不久,有人给他建议,这么搞是不行的。投资需要专业能力,投资人需要带动,最好是设立领投人+跟投人的机制,可以通过专业的投资人,把更多没有专业能力但有资金和投资意愿的人拉动起来,这样才能汇聚更多的投资力量。
同时,在投资过程中和投资后管理中,有一个总的执行人代表投资人进入项目公司董事会行使项目决策与监督权力。李群林采纳了这条建议,为“大家投”增加了这一条规则,投资人可以自行申请成为领投人,平台审核批准之后就可以获得这一资格。
“要想众筹得快,最好是创业者熟人+生人的结合”,聊起现在网站上还没筹资成功的项目,李群林反复强调这句话。众筹是个汇聚陌生人的平台,创业者最好能先发动自己的熟人支持自己,然后由这些熟人的行为带动平台上的陌生人。
这是李群林的经验之谈,“大家投”到今年3月份共3个月时间成功筹得100万人民币,在项目团队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情况下获得共计12个投资人的支持就是这样做到的。
大家投的12名投资人中,有投资经验的只有5个人。这有点像美国人所说的最早的种子资金应该来自于3F, Family(家庭),Friends(朋友)和Fool(傻瓜)。
在先被一些天使投资人拒绝之后,李群林把目光转向了微博与各类创投沙龙活动,在上面找认同他的人。
最后,他找到深圳创新谷的合伙人余波,余波觉得大家投的股权融资众筹模式是当时能填补初创企业融资渠道空白、构筑微天使投资平台的业务模式,所以决定做一做这种金融创新背后的推手。
于是,创新谷成为了“大家投”这个项目本身第一个投资者,也是唯——个机构投资者。有了创新谷的信用背书,“大家投”又成功吸引了后面11个跟投人。
这12位投资人分别来自全国8个城市,6人参加了股东大会,5人远程办完了手续,这里面甚至有4个人在完全没有接触项目的情况下决定投资。
大家投网站模式是:当创业项目在平台上发布项目后,吸引到足够数量的小额投资人(天使投资人),并凑满融资额度后,投资人就按照各自出资比例成立有限合伙企业(领投人任普通合伙人,跟投人任有限合伙人),再以该有限合伙企业法人身份入股被投项目公司,持有项目公司出让的股份。而融资成功后,作为中间平台的“大家投”则从中抽取2%的融资顾问费。
如同支付宝解决电子商务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任问题,大家投将推出一个中间产品叫“投付宝”。简单而言,就是投资款托管,对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把投资款先打到由兴业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在公司正式注册验资的时候再拨款进公司。投付宝的好处是可以分批拨款,比如投资100万,先拨付25万,根据企业的产品或运营进度决定是否持续拨款。
对于创业者来讲,有了投资款托管后,投资人在认投项目时就需要将投资款转入托管账户,认投方可有效,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以前投资人轻易反悔的情况,会大大提升创业者融资效率。
由于投资人存放在托管账户中的资金是分批次转入被投企业,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投资人的投资风险,投资人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会大幅度提高,这样也会大幅度提高创业者的融资效率。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普通人的个人感召力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递到除朋友外的陌生人,使得获得更多资源资金创业公司一切皆有可能。
4.从不完美到完美
传统企业做产品的路径是:不断完善产品,等到完美的时候再投向市场,再修改完善就要等到下一代产品了。而互联网思维则不然。互联网思维讲究的是快,尽快地将产品投向市场,然后通过用户的广泛参与,不断修改产品,实现快速迭代,日臻完美。
特斯拉是不断的迭代产品,不是一开始就是走这个模式,特斯拉生产第一款车时,没有自己的生产线,那款车的整体结构是从一个英国品牌买到的。
由于这个车整体是买一个已有车的结构,所以他没有办法做出一个革命性的电池安置,只好把大块电池塞在平顶空间中。第一款车非常难看,结构设计不合理,好像背部背了一个大炸弹。
而到现在已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没有服务中心,一旦有问题就派出一个大车,里面装一些工具,把车开过来解决问题,他最开始都没有服务中心,而现在这些中心可以和最好的汽车中心相媲美。
所以迭代是颠覆式创新的灵魂,在特斯拉整个发展过程中,迭代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于是,互联网产品在推出时,通常显示有测试版,也有封测、公测等概念。互联网会重视用户社区,重视粉丝建设,依靠用户的集体智慧,帮助完善产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里,产品是以用户为导向在随时演进的。因此,在推出一个产品之后要迅速收集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的迭代,在演进的过程中注入用户需求的基因,完成快速的升级换代裂变成长,才能让你的用户体验保持在最高水平。不要闭门造车以图一步到位,否则你的研发速度永远也赶不上需求的变化。
2000年,百度完成了第一版的搜索引擎,功能已经相当强大,超过市面上的其他搜索服务。但是单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第一版搜索程序或许还存在一些提升的空间。
开发人员秉承软件工程师一贯的严谨作风,对把这版搜索引擎推向市场有些犹豫,总是想做得再完善一些,然后再推出产品。
当时,对是否立刻将这款并不完美的产品推向市场,百度的几位创始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意见很不统一。
最后,李彦宏来下结论了:“你怎么知道如何把这个产品设计成最好的呢?只有让用户尽快去使用它。既然大家对这版产品有信心,在基本的产品功能上我们有竞争优势,就应该抓住时机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真正完善它的人将是用户。他们会告诉你喜欢哪里不喜欢哪里,知道了他们的想法,我们就迅速改,改了一百次之后,肯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了。”
李彦宏说:“这个过程中不怕走弯路,但重要的是快速迭代,早一天面对用户就意味着离正确的结果更近一步。”
上线后,百度的新产品果然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当然,从后台观察上百万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应用方式,也让大家更清楚了用户需求,从而明确了改进的方向,技术部集中力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关改进,一周之内,功能上已经进行了上百次更新,而这种优化从此便延续下来,直至今日。
如果秉承完美之后再推出的心态,百度可能永远也不会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因为用户的需求日新月异,永远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今天,百度产品的更新迭代更快了,大家不知道,其实每天都会有上百次更新升级上线,网页搜索的结果页每一天都有几十个等待测试上线的升级项目,失败了不要紧,改过再上。
百度的工程师已经习惯了一个叫“AB test”的开发模式,即如果我们不确定A、B两种结果哪一个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就让用户来为我们test,得到结论后迅速调整。
正是这种越来越快的迭代演化,使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的生态圈里永远保持在进化链的最高端。
在一次总监会上,李彦宏详尽地阐述了他的“快速迭代理论”,“这个产品究竟是该这么做还是那么做?用二分法来看,经过100次试错之后,你就能从101个选择中,找出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
在他看来,用户是最好的指南针,任何产品推出时肯定不会是完美的,因为完美本身就是动态的,所以要迅速让产品去感应用户需求,从而一刻不停地升级进化,推陈出新。这,才是保持领先的捷径。
5.现在要小步快跑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联网创业,速度一定要跟上去。”
“要死也要死得快,早死早超生!”
这是雷军做投资那几年常说的话。
在雷军看来,“快”就是互联网创业的利器。一旦速度跟不上,就会面临一系列解决不完的问题。
当时,朱建武的公司刚成立不久,是一个只有五六个人组成的小团队。身兼数职的几人无力应对资金周转的困局。2005年,国内一家非常著名的投资机构原本计划投资乐讯,但是因为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各种其他因素,最终没有投资成功。
于是,朱建武便通过朋友找到了雷军,两人约定在珠海的一家酒店见面。当时,雷军因为有事,时间安排得很紧。听朱建武讲了一下乐讯的情况之后,雷军就说:“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你们做得不错,我可以考虑投资,但是不会一次性投很多钱。”
接着,他又跟朱建武解释说:“我先投你200万元人民币,如果这个方向做不下去了,我是说如果,我继续投资你200万元。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可能一直看着你半死不活,创业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第一次试,方向不合适,没有关系,早死早超生,我们接着来。我一次性给你2000万元人民币,想死也死不掉,但是200万元要死要活6个月就能见分晓,分晓见了从头再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死也要死得快!”
雷军发现,互联网行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所有的人都是24小时的,要在最快的时间里解决好问题。于是,在MIUI的开发过程中,小米团队一直紧盯着论坛看有没有新的建议或者问题反馈。这个过程一般要花掉两天的时间,接待一百多位用户,接着,再花两天时间开发,两天时间测试,争取在周末将新的成果发布出来。这样一来,MIUI一直都能坚持每周迭代。
随着小米手机的渐渐走红,一系列配套产品也相继推出。最有意思的要数“米兔”——一款戴着雷锋帽、系着红领巾的很可爱的玩具。这款产品在小米网站属于最畅销的产品之一,每天限购2000个,不穿衣服的卖49元,穿衣服的卖99元。
这个产品其实也是雷军“快”字理念的一个体现。雷军开玩笑地说:“它叫雷锋兔。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吗?那是因为它是雷军做的手机品牌。那为什么叫兔子呢?因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们强调快,兔子是跑得最快的。”
互联网产品的爆发一般是在3~7天,决胜期是1个月之内,如果想成功还必须要持续创新。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制胜的关键。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里,产品是以用户为导向在随时演进的。因此,在推出一个产品之后要迅速收集用户需求并且及时进行产品的迭代——在演进的过程中注入用户需求的基因,完成快速的升级换代裂变成长,才能让你的用户体验保持在最高水平。不要闭门造车以图一步到位,否则你的研发速度永远也赶不上需求的变化。
互联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每天都有新的事物产生,用户需求变化得非常快,竞争也很激烈,一旦速度跟不上,就会被淘汰。
“快速迭代”是对产品的基本要求,能否做得足够快已成为衡量一款产品研发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