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8900000009

第9章

十三爷暗通府衙出传帖 刘香真故弄玄虚道古今

张知县卖官鬻爵剥地皮 拜金鼎浑水摸鱼袍加身

圪村办事历来都讲究气派。无论婚丧嫁娶还是过节唱戏,不闹得四邻八村怒目相视,好像他们办的这件事情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村上大张旗鼓修堡建阁两件事情的同时操办,居然惊动了当地州县。不但衙门派人送贺词颂匾,周遭那些文人骚客亦不吝墨宝,闹得白天席棚栉比,夜里锣鼓喧天。

新建堡阁的地址勘划使村里那些个能人总算有了显能的机遇。居然大言不惭地放话说,要请就请个能扶住这件关乎人老几辈(人老几辈:方言,泛指好多代人,时间久远)的大事情的高功真人,一般小道还是不请为好。村上专门派人去了趟华山,请来了居住在“大上方”石窟闭关辟谷三十年都不曾下山布道的刘香真道长。一来二去,花了不少工夫。

此事最后经十三爷安排,二公子贾怀辀为主请,并特邀苏村那个拜金鼎为陪席,坐着牛皮船渡河东去,一路南下,到了风陵渡再折回清军驻守的潼关换上轿车,又绕道河南卢氏县境的高山大川,以躲避那些竹竿会的人马,最终才原路返回村庄。

据说被请的这个刘道长的道功那真是高深莫测,行路根本不用轿子,便可日行八百里。村上来去带着顶轿子,反倒闹得有点儿铺排。这头,请人的一路辛苦刚刚回到圪村坡头,只见天上一羽人收翅徐徐下落在坡头老柿树枝头。待众人定睛细看,从树顶跳下一个大活人来,站在他们面前的正是那个坐在石窟里三十年都未曾尝过一口米面的高功真人刘香真道长!

华山下来这位道行高深的刘香真可谓超凡入圣,不拿罗盘不带斗灯,绕着圪村四周沟垴和山峁转了几圈,最后经精密勘划的堡阁选址,恰巧也在关帝庙院内那处空地上。只见此人在地面看似随意地插了一根钢针,堡阁地址就被“一针定音”。要说的是,此前村上曾邀请过行内大师两次精密勘算,每每都在地上留有砖块压着的一枚铜钱用来标注阁的中心的位置。等村老们慢慢扒开覆土,刘道长的那根钢针竟然端端地插在此前掩埋的两枚铜钱的正中方孔里!

龙门周边慕名拜见刘道长的同道奇士,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接着,村上大摆宴席、放戏,给这位刘道长挂足了面子。却说,在酒宴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道长吃得兴起,不但给陪坐的俗众讲解了一番“饮酒宜缓,酒品宜暖,饮忌空腹,饮后忌风”的道家饮酒观,还顺带着对村老们说了一席话,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此前,谁也没有对圪村的赋物象形仔细地做过此番勘察。经刘道长当场指点迷津,村老各自举着酒盅细致回味,还真是那么回事呢。

但见刘道长眉飞色舞一路开说,站在西坊塬的南塬崖头放眼望去,圪村就像一条装金载银的大船,东南为船头,西北为船艉。巷道屋宇俨然船篷,高低错落有致;庙宇松柏如伞,可谓船上小艇;村北小道堪若缆绳,蜿蜒盘绕。不过,这条大船却一直缺少一个拴缆的大碇。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却也得有一处养精蓄锐的安逸港湾。如若能在村北高崖头修建一座新堡子,正是拴结船缆使大船能安定将息的一个大碇。新堡子建成,圪村关帝庙院这座六层文星阁,高大雄伟,为圪村这条大船又增添一柱参天的桅杆,真可谓是浑然天成。

一群乡巴佬被这位世外高人的此番言论弄得面面相觑,只见刘道长趁着微醺,嘴里开始吟唱:“玄盖之天高崒嵂,自满天眼支一脉。嶙刚四面森翠壁,中有瑶柱倚天立。窈窈郁郁仙者宅,涵云蓄雾九锁隔。石扉谁遣玉口擘,通行岂虞虎豹搤……”。

送刘道长出村的路上,他还留下“断言”:村上这座文星阁将来建成后的高度肯定会超出塬畔崖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让“负阴抱阳”的村落和“通气聚财”的新堡子风脉相得益彰,其城堡堞墙必须高出环绕村庄的四周塬畔三丈六尺。新建的阁和堡子,同为护卫村庄的地物,应不分雌雄,且必须在同一天的同一个时辰奠基破土。按照勘划过的中心位置向四周辐射,新建堡子只能紧靠东、南、西三边自然的沟崖垒墙修造。唯一的城门必须背靠正北高崖下开,面向村南之泌河。既然阁已有名字,不妨为新堡子也一同起个名字。有道是,一炁充溢,分为二仪,故应称之“泌阳堡”。

新堡子南边垴头下正好是村庄,城墙尚可利用早先老辈人打窑修錾的崖头直接筑夯,外观亦能加以规整。其余三面除西墙之外,东北沿沟垴的城墙却只能建成弧线。因“城”为阳,“郭”为阴,整个城墙必须建成“卵”形,方可阴阳调和。且墙基只有阔达四丈,竖起三丈六尺堡墙之上的堞墙之间方可留足六尺的人行道。城头修造的四处箭楼,加上一个碉楼,老村正中将要补建的旺村楼以及即将开建的文星阁,这七个方位地物,必须和太白七星在破土当日的天象间距摆布一致。

同时,为了聚气生财,整座城池唯一的一道城门,得靠着城东北角挖掘隧道下进上出。城内石砌巷道走水,也须于城东北脚的城楼之上建造一座涝池囤积“酝酿”之后,方可排泄出城堡。其走水之路沿隧洞下沿加修石砌凹槽直至出城,最好九曲为上。为了缓冲“天水”未绕城墙直接出泄带来的运势衰减,城下沿坡再修一条外高内低的盘旋石径,蜿蜒三折方可入河。以城堡外线计算,此堡面积只能为三十六亩,堡内住家也只能是二十七家。否则,将来城中六畜不繁,子嗣不衍……

新建堡阁的地址已定,有关占用的土地商议便进入主题。话说到这里,在寸土寸金的党贾圪,平时为点儿院基置换的小事,几大祠堂门下都会有人出来说话。这次是为了村庄大事,一切还都好说好商量。不过,牵扯到和连畔种地的苏村的土地交换转让,却得费一些周折。

西坊塬上,圪村算是一个后建的小村子。其土地只有沿河滩那七八十亩相对连接的整块湿地,其余都是河川西北几架沟坡上那三百多亩疤疤瘌瘌的坡地。这些年来,随着村院不断扩建,最后那次规划建造靠河壁垒占去十多亩地之后,滩地也仅存不足七十亩。而西坡以上,中间隔着半条沟壑的那片相对平整的土地,却是比党贾圪在西坊塬落户还要早得多的苏村的土地。

苏村建在西坊塬的北塬上。因了地面宽广的好处,建村也舍得那点儿土地,整个城郭修得四方四正。只看外表,村容就比圪村气派得多。不过,其居住虽早,但人口却一直没有圪村多。全村除二十几户人家姓苏之外,九成的住家都是拜姓的户下。这些人并不像人多地少的圪村家家有人出门经商,而是大都窝在家里务农。除过四季的庄稼,地里还生长着卖钱的罂粟。这些罂粟收割后经简单熬制便可成为换银子的特殊商品,不但易于保存,且保值增值。西坊塬天气早晚凉爽,出产的生熟烟土在关中道以及蒙古草原都有着很好的口碑。对于人均地亩相当宽裕的苏村人来说,种地也可谋生。全村仅有不多的几个大户,在外经营了些商铺生意。

据说苏村的拜姓人家,不是地道的汉人,原本是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的孛儿只斤氏的后裔。据《龙门县志》记载,史思明踞东都那阵,号称“顺天”皇帝,公然和大唐分庭抗礼。居住在长安城内那些达官贵人整日醉生梦死,哪个还能上马出征!唐明皇只好去西域借兵。西域虎骑一到,那与反贼一起造反的安禄山便丢下城池北逃。唐军所向披靡,东都又成了大唐的一统天下。可是,借来的这些西域兵丁来到华夏富庶之地,却不愿再回他们那干渴的沙漠放骆驼去,遗下的战马和兵丁,一时无法安置,皇上只能下旨让他们在渭北一带开垦耕种、成家立业。马背上的客人,也就顺理成章做了朝廷的“马政官”。这些人定居西坊塬之后,便一天天耕熟了这里塬畔的大片土地。因其先祖崇尚武功,彪悍无比,马上功夫也是十分了得。据说,到了元朝,他们的马队曾和拜家军联手,一起出兵河东追击朱元璋,杀得朱元璋不能北上。后来,朱元璋的手下悍将徐达亲率一支轻骑抄了大都,闹得顺帝败走漠北,这支孛儿只斤氏带领的皇家主力铁甲骑兵,北去有家难投,南下四面楚歌,只好带着队伍西渡黄河,被苏家人收留在祖辈居住的西坊塬。在这块芳草萋萋的肥美之地,放马原野,铸剑为犁,就地变成了一户户大明旗下的顺民百姓,做起了庄稼农活。为了和当地人相融,取了氏族的“孛”为“拜”姓,渐渐自主归于“汉家”。可是,这拨草原来的牧民偏爱肉食奶酪、放牧羊群的生活习性历经几百年却少有转变。他们影响得当地人也跟着吃起了羊肉胡饽。久而久之,这一烹煮羊肉不放盐巴调料的原味吃法,居然成了龙门地方一味风味独特的美食。

也正是沿袭了这一放牧的习惯,苏村家家户户牛羊的数目太多,以至于到了沟坡无草可啃的隆冬,便把牛羊赶到周边村庄过冬的麦地里放牧。在苏村人看来,天寒地冻,不但牛羊不会伤到麦根,而且牲畜随意拉撒的粪尿还有来年旺麦的好处。可是,圪村南的那片滩地在暖冬的季节,地面上的麦子入冻晚而返青却早,赶牛羊进地不免就会让这些牲畜拔出些麦根来。为了此事,两村人还真是没少发生口角。早些年,因为圪村佃户杀了他们四只羊,苏村还将官司打到了县衙。凭着党贾两户在官府的人脉,其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圪村的穷讲究却极多。其中,就有不许祠堂户下的人丁参与学唱那些有辱斯文的秧歌和排演社戏的规矩。加之全村的壮丁百十年间一辈辈的都在外地做生意,每年正月里回家想闹点儿社火,还真是耍不起来。为了凑个年上热闹,他们就时常去苏村蹭人家的戏看。两村的小伙子为之经常寻衅闹仗,次次都是台上小打,台下大打。久而久之,还真的影响了两村的睦邻相处。

眼前,圪村要在塬头加修一座大堡子,凭着党家二门东崖头仅有的那一亩多点儿迎坡坟地,要修个大城门可真放不下。为了解决与苏村或换或买塬畔这块三十亩绵土地,还真是令圪村的人有点儿头痛。当村上指派中间说事人将这个话传给苏村主事的乡约苏大镛,那边倒是回过来一句硬话:“圪村银子多嘛,要占用多大地亩尽管开口,用银锞将地面摆满方可……”

事情这么紧,而对方的话又这么难说。然而,令这个苏大镛万万没有预料到的是,他说完这话不日后的一天早上,就收到一张同州府衙撤换其乡约的官文:

特授龙门知县正七品张文举知照

为公举事照得龙门县苏村乡约递年,兹据龙门西坊塬道光二十八年(1848)乡约苏大镛禀称任期已满,理应轮换。苏村拜金鼎充膺年力,堪任承充等情,据此合行给照为此帖。仰该乡约遵照,并在该管地方留心稽查匪类,随时禀报查拿究办,毋得苟隐于咎须帖。

右帖给拜金鼎乡约准此

咸丰三年(1853)六月(上印)初二日给

且说,大凡有村庄的地方,就少不了为了土地所起的争执。即便在同族祠堂门下,为了丁点儿土地,也都会闹出点儿小矛盾。碍于低头不见抬头见,有话不好明讲,只能暗地里使绊子,最终也没个你多我少,只能任其窝在各自的灶火旮旯那么沤着发酵,直到有一日撕破脸皮为之大打出手。

苏村的拜苏两门,祖上虽多有联姻,却也素有不和,这也是四邻八村人人皆知的事情。这个村上有个叫拜金鼎的人,为争乡约一职,曾以前任苏大镛教唆族下横行乡里、奸污民女、贪腐民膏等情,一纸状子将对方诉诸公堂,最后虽不了了之,却也闹得两户门下近年间纠葛不断。当听到圪村欲与本村换地,这个拜金鼎便趁此机会拿出自己户下集资来的银钱,第二天一大早就骑着家里那头老草驴掂了个捎马子去了龙门县城,准备晋见一下父母官,趁机把这个乡约给拜家祠堂争过来。

龙门知县正衙是一独处的廊院。经历任知县不断修缮,已经成了一处集审案、住家等功能齐备的“花园别墅”。这天一大早,被通知接见的拜金鼎等候在后院公房,大半晌时间过去,却没能见到知县半个人影。眼见已经到了晌午饭时,当他焦躁不安地从窗棂看到张知县终于处理完堂上公事起身回到了后院,赶紧堆起一脸谄笑走出房门,垂首迎候在门口一侧。

张知县进了寝房外间客厅,端着茶杯这头刚刚落座,拜金鼎趁着四周无人,便从怀中掏出一张二百两票面的银票,小心翼翼地平放在八仙桌上,这才慢慢回到刚才的侧座落下半拉屁股。

张知县连看也没看一眼那银票,亦没有推辞的意思,嘴里顺便找了点儿话题算是给自己的县民打了声招呼:“拜老弟进出龙门如履平地,你我也交情多年,今日这么客气定有啥隐情吧?”

只见拜金鼎收起一脸谄媚,认真地说:“父母官何以口出此言。金鼎能得到恩宠接见,再咋说也不能不拎点儿干果茶点。寒酸之至,承蒙不弃。不过,为弟这次冒昧登门,还真是有点儿小事相告……”

说完,便垂下眼皮,又露出刚才那副多有打扰的谦恭和羞惭。

张知县却大人大量地说:“哪里哪里,但说无妨,但说无妨。”

拜金鼎马上收起了刚才那副保持得相当好的谦恭样子,眉飞色舞地开口便说:“启禀县大老爷,西坊塬四大乡约已经干满五年尚有余,按照县制已经到了更换的年份。小弟一直以为,知县大人清正廉洁,可谓为官一任,造福八方。作为一介地方小绅,这么多年不能随大人鞍前马后,服务桑梓,实为此生之大不幸。为了此终生遗憾,您看这次换届候补的事儿……还望大人能援手提携……为盼。”

张知县一听是这么个事情,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稳住了对方的话题。

在这位当朝七品知县眼里看来,自己辖下的这些北方乡巴佬完全是一群轻易就可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呆子。他刚刚送出门去的那个党尊圣,请他作保和苏村换地的事情刚说完,这头自己刚想到让苏村这个拜金鼎顶这个屎罐子,这厮就及时找上门来了。

然而,作为一方父母官,即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还得故作为难地给对方放着长线,最终为自己留点儿回旋的余地。只见他似有苦衷地说:“嗯,事情倒不是个啥大事。不过,本届任期还有三月未满,贸然撤换,你们那个苏大镛恐怕会有话说!不过呢,这个人还真是有点儿不识时务呢,上次本官为匪捐之事,亲自到乡下体察民生,那个姓苏的就没给一点儿面子,且不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龙门谁不知道你们这个苏村拜家人口多,苏家银子多这点儿底细?下一步,本县加固城郭、置办军火、建立民团、招兵买马这些事情,都得让大户出钱,你能拿动这些事情么?”

拜金鼎一听张知县居然对自己的德能持有怀疑,马上自卖自夸地回过话来:“金鼎虽然家徒四壁,在乡野倒还是有点儿小人缘。不说别的,从龙门城走到西坊塬,到哪个村头歇下脚来,也能讨得一碗茶饭。”

张知县脸上终于露出点儿笑容,将桌上的茶杯向前推了推,看到面前这个拜金鼎受宠若惊地将茶杯接在手里,十分谦恭地啜了一口,这才试探地问:“听说圪村崖畔上有一小块土地,那是你们村哪家的田产,你肯定知道了。不过,这块地每年得缴多少赋贡你恐怕就不那么清楚了吧?”

拜金鼎眉头一动,马上心知肚明,便认真地回话说:“知县大人打问的肯定是路东靠崖头那片地吧?这个嘛,敝人还真是十分清楚。这片地最早是拜家一户下的坟陵,后来成了苏家的土地,号称‘三十亩绵土’。不过,塬上近年的车辐都有加宽,这块地靠着官道,一路碾轧占去几乎有一亩多面积,眼下剩下二十九亩都不到了。加上崖头还有党贾圪那一亩多的坟地,刨去那条进陵留出的小道,人走羊踩的沟边壑牙,这片地打足也就二十八亩半吧。按照年成三斗半麦子、二斗多荞麦的收成,缴过三钱三分银子的田赋,每亩种罂粟也就九钱多点儿收入。这片地租给本村拜家佃户耕种多年,议定每年租金三两一钱银子,谁会算那点儿豆腐账嘛。您也知道,这几年种地已经没有多少利惠,除过收点儿麦草,其他便所剩无几。加之动辄以田亩租金分摊官府行脚接待,那些佃户已经颇有微词。再说,苏家那些大户门下,多在外地和县城照看生意,也不指靠这些田庄吃饭。看起来家家在村上占着一顷多地,图的也只是个虚妄的名声。不过,知县大人这么熟知民情,专意问到这点儿小事,不知需要在下做点儿啥呢?如若需要鞍前马后照应伺候,小人理当效劳!”

张知县一听这个拜金鼎果然比那个苏大镛通晓事理,便也毫不相瞒地告诉他说:“眼下,南边闹‘长毛’,东边有捻军,上谕各州县民众护村自保。这事说小点儿,是地方官员应当躬亲而为的护民之事;说大点儿,这也是社稷安危的朝廷大事嘛。你们西坊塬,几个村庄原有城墙还好加固,只剩下圪村自个儿窝在那个沟壕子里,一直就那么敞着。天下龙门,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到时万一那些‘长毛’进犯,河津和这边可只有一河之隔哟!手心手背都是肉,到那时,我这个父母官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子民惨遭掠抢,生灵涂炭吧?”

拜金鼎马上插了一句:“大人,圪村和苏村连畔种地,他们村的事情小人还是知晓一些。最近呢,听说他们要修个新堡子。我倒是有点儿奇怪,也不知他们那个梭子形河湾,咋个又能垒城?是不是他们要迁村?”

张知县自己喝了一口茶水,这才满盘子满碗地把自己心里盘算过的事情端给对方说:“迁村那得动多大的工程呢。如果不动的话,只能靠坡修城。南边是河槽,北边是大坡,那个城墙修得再高又有啥用途?一个力气大点儿的小伙子,站在坡头都能把砖头扔进他们的院子中间,且莫说那些‘九子连环’大铜炮架在崖头上,闭着眼睛都能把炮弹丢进村院里去!不动村子,还得做好防护,就得在村外打主意建个大点儿的护村堡子。经过勘算,他们只能在北边那个崖头上想办法。”

拜金鼎当然明白张知县这番话的意思,却故作惊讶地说:“修堡建塔,那儿也不是三亩两亩的事情。再说,崖头那儿也不是他们的地嘛!”

张知县看似随意却又有些郑重其事地回了他一句:“他们也只能拿出河边那点儿地商量着调换,总不至于活人让尿给憋死吧!”

拜金鼎却替对方这个想法难为起来,附和着张知县的话意提醒地说:“知县大人有所不知,这个圪村和苏村连畔种地,经常为些鸡毛蒜皮之事闹得大动干戈。再说,苏大镛历来是个认死理的货色,贸然提出跟圪村换地这件事情,这个人恐怕不会就那么干脆地答应!”

张知县冷笑了一声,这才斩钉截铁地说:“圪村修堡子,说轻了是他们村庄的小事,言重点儿呢,这也是本县令在这次上谕‘自保’中的赫赫政绩。一个村庄举村之力要修堡子,衙门岂有不出手帮衬之理?再说,龙门这块少梁之地,本县令躲在这个山旮旯里多少年默默无闻,在这次修堡建塔中,也应当在京城那些王爷将军眼里露露脸喽。再说,二十多亩旱塬地,让党贾圪让出村边仅有的那点儿活命的水田,你说,让我这父母官怎么忍心替他们去做这个主?话又说回来,苏村人均六亩五分地还有点儿零头,在西坊塬算得上是占地最多的田庄。圪村一千二百多人口,每户就那么可怜巴巴的几分水地,一人还不到七厘。剩下远坡上那三日不肯落雨就发干、半晌小雨就倒苗的斜坡地块,也只有人均三分多点儿。可是呢,年年的田赋,他们也并不比你们苏村缴得少嘛。”

这阵子,拜金鼎还真的有点儿发蒙。他心里不禁暗暗思忖,难道说,这位张大人使了别人那点儿银子,就敢做主让一个村给另一个村白送几十亩地不成?在村庄上,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寻常为了一分半分的占路地彼此间都会拳脚相向的,这一下子划出去近三十亩地,那不是挑起事端吗?再说,你又以何种理由去给人家开这个口?这阵子,他还真是不知面前这位张知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只见张知县慢悠悠地喝了一杯茶水,似乎觉得太凉,噗的一声吐出嘴去。一直站立在门外的老幕宾刘振斗闻声捧来一把竹皮青花瓷壶,不言不语地紧着为他换了茶水,又一声不吭地退出门去。

且不要小瞧了这位倒茶的刘师爷。此人家住芜湖,也算是位饱学之士,然一直却久荐不仕,这才甘心做了为人做嫁衣的幕友营生。

只见张知县吸溜了一口换来的热茶,放下茶杯嚼咬着嘴里的茶渣,不无嘲弄地说:“官帽虽轻,它却能压死人哪!拜乡约,你觉得呢?”

拜金鼎一听从张知县嘴里说出“拜乡约”这三个字时,只怔怔地愣了一下,立即提袍甩袖跪倒在地,端端正正地向张知县施以叩拜,起身后嘴里仍不住地冒出一些感恩戴德的话语:“承蒙知县大人栽培,如有难事,还请当面吩咐,小人当万死不辞!”

张文举知道事态发展已恰到火候,让拜金鼎坐定后,才安顿地说:“这次匪捐,苏村作为西坊塬大户,应当出银两千七百两。修堡子‘自保’这项官府征收,按说一分银子也没有给你们追加,圪村却要主动代捐,我这里也不能却之不恭。这样吧,扣除你们地亩折价三百两好了。到时两家契约互换拿上大堂,本县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话,让圪村再替你们分担两千两‘城捐’。你算算,你们还剩多少?”

拜金鼎立即低头答应:“卑职明白。”

话说得这么敞亮,张知县这才显得十分难为情地告诉拜金鼎说:“千里做官,为的吃穿。你可能不会相信,本县广西老家吃饭的人丁老老少少二十三口,指靠着朝廷这点儿俸禄糊口,已经是吃了上顿接不住下顿了哇。在江南的米市上,眼下一升多少钱你知道么?”

拜金鼎不解地摇了摇头。

张知县一把伸出五根指头在他眼前晃了几晃,这才瞪着一对牛卵子大眼恶狠狠地说了一句:“五两银子!一钱银子还买不来一两米,你说这号数着米粒过的日子,百姓们怎么去活命?本县这个进士正途县宰,到了你们这个小县,每年才二十九两三钱九分一厘的俸禄,一家老小吃稀饭都端不起碗了!呔,这拨‘长毛’一日不除,就无宁日哪。不过,这次圪村出银四千七百两,你们总不能就出区区四百两就算完事吧?”

拜金鼎咬了咬牙,狠心地对父母官吐了个硬口说:“一千两,您看咋样?”

张知县拍了一下桌子,刘师爷应声进门。只见刘师爷放下托盘里的一叠公文,开始不声不响地往那块硕大的徽砚里注水研墨。

只见张知县操起一支中楷狼毫,饱蘸了一笔浓墨,唰唰地大草一气,不等墨迹干透,端起那方朝颁七品大印,迎着太阳习惯性地看了一下字文的端正,这才在朱笔签写的日子上恭恭敬敬地盖了下去。接着,随手撕下副本,交给垂首一旁的刘师爷,交代了一句话:“将此件快马亲送苏村,请苏大镛代送拜金鼎乡约即日赴任。”

刘师爷这头一出门,张知县才对拜金鼎诡秘地一笑:“我的意思,苏村两千七百两银子一分都不能少。这是官文上的数目,那几个大村到时也无话可说。除去圪村应付地款代缴你们三百两,你这个大乡约的跑腿耗羡留足四百两,其余两千两可得如期上缴哟。怎么样,拜乡约?”

拜金鼎一听,自己起了个大早,揣着银子给自己买来这么个大铁锅顶在头上,顿时觉得心里一沉,头上的冷汗就流了下来。他一边擦着额头不断渗出的汗珠,一边点头哈腰地连连告辞。当他走过县衙的那两扇红门时,心脏一直在异乎寻常地剧烈跳动。走了一段,想蹲在路边平息一下再走,谁知胸口堵着的那块肉居然更加跳得怦怦地不歇气儿,活像一张口都能蹦到自己的脚面上……

同类推荐
  • 明月化星

    明月化星

    人生追求五层境界:一为生存,二为安危;三为归宿;四为尊严;五为放飞自我。刘星在万历四十七年来到明末,为了自身和国家的存亡和尊严,从自强不息开始....通过韬光养晦,蓄养青年军,筹建水师抗满清,打朝鲜,坑日本,平中原,征蒙古。继而带领国人纵横四海八方,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干校札记

    干校札记

    三十多年前,杨绛先生写了《干校六记》。1969年,作者徐方也去了同一所干校——河南息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当时只有十五六岁的她,用少年的眼光写出了顾准、俞平伯、何其芳、吕叔湘、丁声树、陆志韦、巫宝三、骆耕漠、吴敬琏、陈瑞铭等知识分子的灰色往事,首度大量披露了其中鲜为人知的一手材料。
  • 大明春

    大明春

    三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大明朝万历年间意气风发的故事。
  •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掌故。诗文中也经常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懂得历史掌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加厚我们的文化底蕴。
  • 后汉

    后汉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1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热门推荐
  • 太子追妃记

    太子追妃记

    她,一朝穿越,成了丞相府最受宠的小姐,哥哥疼爱,父亲慈祥,居然还是未来的太子妃,可是她对太子不来电怎么办,退婚。开酒楼,夺花魁,混的风生水起,逼得太子无奈追妻。一朝暴露,她掐住太子的脖子“好啊,你敢骗老娘,居然还骗了我三次,看我不掐死你。”太子邪魅一笑“掐死我,谁照顾你下半辈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必然的路,谓之道;当然的话,谓之理。走中国道路,说中国理念,有了“道理”。道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发展必有道理,大国发展有大道理。何谓中国发展大道理?一以贯之,半步风流。
  • 天才驭兽师:错惹腹黑帝

    天才驭兽师:错惹腹黑帝

    “这是你欠我的!”她微微一笑,嗜血冷眸寒光乍现,从此,废物白痴锋芒尽显,纵横天下。他身为皇族,却废物一枚,被人不齿。当心机魔女遇到腹黑恶魔男,爱恨纠葛永不断绝。“你不稀罕我可以,我稀罕你就成了!”腹黑男微微一笑,无耻卖乖。江山乱,风云起,黑吃黑的时代,他坏坏一笑:“娘子,手下留情哦。”
  • 神罪大明

    神罪大明

    木偶临世,宿命难逆!大明的落幕,满清的崛起,各种匪夷所思的历史进程到底蕴含了何等惊天秘闻?木偶活,大明兴;木偶死,大明亡!诡秘的谶语到底是阴谋还是天命?局中局,计中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终带来的难道只有黑暗王朝的开端吗?一个意外的来客,他无视历史的洪流,他拒绝腐朽的奴役,即使神之降罪,他也只会用手中之刀斩出一个朗朗乾坤!
  • 人造神躯

    人造神躯

    当她再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她竟躺在血泊之中…放眼望去,她的四周全是她的那些好朋友的断肢残骸…手,脚,头,和身体全都分开了…她还未来得及大声惨叫出来,一个身穿黑色小西服的男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她的面前…她的那些好朋友都是他杀死的吗…穿西服的那个男人将一本黑色的魔法书扔到她面前的血泊中“想活命的话,就快点把这本魔法书背会,要不然,你的下场就和你的那些朋友一样!”她的那些好朋友果然都是他杀的…她不禁浑身一颤。穿西服的男人的冰冷话语,字字如刀刃般飞进她幼小的心灵里,飞进她的脑海里,相信足够她今生今世,来生来世都不会忘记这句话。杀小孩对他们来讲难道就跟杀小鸡一样吗?她的那些好朋友就那样随随便便被杀掉了…穿西服的男人把魔法书丢下之后,就甩身离去…对她是那么的不屑,好像根本就没指望她能把魔法书背会一样…她…她…她…她的脑袋能争气一点吗…能把这本厚厚的魔法书给背会吗…她面前的血泊里的魔法书本上写着“人体合成术”…
  • 凡女修真:腹黑小毒仙

    凡女修真:腹黑小毒仙

    【玄幻女强】【已完结】她,带着前世记忆重生在美男浴池里的丑小妹!谁说女子不如男?说女子靠朱颜?前世她美貌矜持却遭到亵渎,今生她九岁便要独树一帜,一人掌控着无数种招牌毒药。容貌只是一副皮囊,她可以随意切换。情药才是毒药,男人一招就降。她,时而懒惰如泥,时而嚣张成性,时而放荡难收,时而其貌不扬,时而又令天下男子为之痴狂!她,为了达成目的可以辣手摧美男。她,为了复仇更可舍身手刃了自己。她,仙界不收魔界不留的医仙妖女。她,曾经只是一个9岁无害的女孩……且看一个女子如何蜕变成蝶,纵横异世,佣兵天下,翻云覆雨,欺男霸女,仙乱红尘……
  • 快穿之拍死剧情君

    快穿之拍死剧情君

    【1V1,娇宠!墨衍每个世界都在惨兮兮的追夏烟】【宿主,你又双叒叕失忆了啊啊啊~~~】“蠢系统,滚开。”夏烟眉眼弯弯笑得柔和。【宿主你放下枪,有话好说,但欠债必须还,就算你打死我,也得还】系统抖着声音夏烟转头揪住男主的衣领,逼问道:“谁准你跟女主在一起的?”男主一脸懵……墨衍:∑(°△°|||)︴媳妇,放开那个男人,我才是你老公!
  • 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

    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阎连科长篇小说全集Ⅱ

    阎连科长篇小说全集Ⅱ

    阎连科,生于1958年,河南洛阳嵩县人,中国著名作家,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四书》《炸裂志》等。第三届老舍文学奖、2013年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影响21013年度文化任务、2014年卡夫卡文学奖、2015年布克奖提名、2016年布克奖提名、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受活》为第三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唯一获奖作品,2003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
  • 紫月烬西阁燃

    紫月烬西阁燃

    神光绕绕,其音回梁我叫留若浅,记忆中的名字叫木西君。从我出生,妄想恶意接近我的一切生灵,下场都很惨。在这个冷冰冰的北辰宫,只有我和哑婆婆两个人。我在此成长了数万年,却从未离开过宫门,也没有人踏进来。哑婆婆天天耳提面命,说我是千金之躯,万金之体,千万不要出去,万一有个好歹,如何对得起天下芸芸众生。我不厌其烦,若不是除了哑婆婆再没有一个会说话的,我定要让她永远闭上她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