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末秋初的时节,经过一个夏天的闷热,初秋的天高气爽、凉爽适宜给在燠热中煎熬了一季的人们带去久违的、令人欣喜的清凉。
“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这是明朝诗人刘玑笔下的王顺山风光。蓝田王顺山,古称玉山,素有陕西“小黄山”之美誉。因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王顺担土葬母于此而得名,是陕西有名的自然旅游景点。我之所以至今对此山的典故倒背如流、记忆犹新,是因为此山是我命运的一个分水岭。那年初秋时节,我爬完此山后,一切身体的反应告诉我:自己就是患病了。
其实这是件好事,让我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明白自己能独立行走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在伤心痛苦之余对今后的人生做出了重要选择,从此后更懂得了坚强。王顺山是我此生爬的最后一座山,从此后,不仅是别人看不出时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是病症开始显现无法再去旅游爬山,我都没有机会再亲身去游览任何一座大山了。所以,那座美丽富饶的大山还有它多彩别致的风景,永远印刻在我的脑中,那真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面积3645公顷,森林覆盖率89.5%,主峰玉皇顶海拔2239米,共分六大景区,150个景点,这里既有华山之险的阳刚之美,又有黄山之秀的妩媚之美,登上玉皇顶,可东眺西岳华山,北望渭水连天,南观群山蜿蜒,西瞰古都长安。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这是座很值得一观的大山。王顺山奇峰耸立、怪石嶙峋、沟谷幽深、清潭点点,是人们饱览大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我们去的时候正是秋色宜人、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的时节。我爱人(我都不知该称老公还是前夫,暂且称爱人吧)与单位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相约去游玩,刚巧我休假没事,就抱着才两岁半的儿子一起去。一路上,小家伙都异常兴奋,尤其进了山后,清新如碧的空气,如诗如画的风景,漫山遍野的鲜花,鸟儿啾鸣的合唱,更让整日待在钢筋水泥城市里的儿子兴奋得发狂。此情此景,这份天伦和温馨也让我感动莫名。
与众人一起往山上爬,起初,我状态良好,没有任何不适,不仅自己一马当先,还照顾着高兴得合不拢嘴的儿子。进入大山后小河潺潺不息,弯弯曲曲地穿流于山谷之间,形成了多处悬流瀑布,山上树木繁茂,葛藤飞挂;崖头青松秀立,枝叶扑展。才两岁半的儿子坚持要自己爬,虽然担心他累着,但毕竟是小男子汉需要历练,因此,我只是亦步亦趋地跟着他防备出意外,没有过多干涉他的独立探寻。
不过这样的穿梭、游玩难免会影响我们前进的速度,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中午,我们才游玩、攀爬了不到一半的山。其他人立志要爬到主峰玉皇顶,而我那勇敢的儿子已累得不行了,再让他接着爬到主峰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行程,我与爱人果断地决定与儿子下山,在山下等待其他同事们继续爬山,然后会合再一起回城。
这样决定了之后,目送其他同事继续爬山,我们两口子领着累得直犯困的儿子往山下走。儿子累了,不再像刚爬山时那样兴奋和顽皮,才走了一小段路,就哭闹着不肯再走了,非要我们抱。于是爱人只好抱着他往山下走,而我抱着衣物、背着背包跟着。就在这时,那种明显的不适又来了,而且这次感觉分外明显,真切地让我感觉到自己不是累,而是有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