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5300000003

第3章 初入宫廷

1903年8月5日,是太后首次召见我们的日子。那天一大早,我们便恭候在美国大使馆,以便及时出发,因为从北京城到颐和园路途遥远,坐车需要花上三个小时。和西方一样,严守时间也是东方的重要礼仪。因为画像的时间被定在十一点,这个时辰,是钦天监根据历法进行斟酌,并经过慎重的考虑、磋商,最终定下来的良辰吉日,丝毫不得耽搁,所以我在十点半便要赶到。

早晨七点钟,在使馆卫队的护卫下,我带着绘画用具,与康格尔夫人以及翻译,乘着一辆豪华马车离开大使馆。出了北京城,一路上但见良田肥沃,景色宜人。由于昨晚一直在下雨,空气清新,湿润的青石路面像一条蜿蜒的小河闪着光芒,向远方延展。种着玉米和小麦的农田郁郁葱葱,为阴郁的清晨增添一分生气,时而看到一棵松柏,从一座古刹中伸展出来。远远地可以看到,颐和园坐落在一座山峦之下,与淡蓝色的天空相互映衬,至为恬淡。

离开北京城后不久,便有外务部的卫队迎上前来,随后护行。马车又颠簸了一个半小时,匆匆驶过一处村庄,农人们早已在田间开始劳碌,又经过一座宏伟的喇嘛庙遗址和几座皇族贵胄的私家园林。

渐渐地,颐和园近了,只见殿阁巍峨,气象万千,红墙绿瓦,相映生辉,树木成林,百鸟啾鸣,清雅至极,仿若人间仙境,令人为之神往。

到了近前,我不禁皱起眉头,只见宫墙外坐着许多乞丐,或盲或跛,残状不一,见了我们,纷纷拥上前来,伸手讨要,却早被护卫尽数驱赶。如此景象,在东方专制国度屡见不鲜,也非颐和园前所独有。

每当太后、圣上移驾颐和园,外务部为方便起见,在颐和园大门左侧设立一个临时办公场所,已然沿袭成俗。当我们走下马车时,立刻便有一众官员,带着翻译上前恭迎。

我们在接待室稍待片刻后,一名太监便出来与我们会面,他引领我们坐进覆着红缎的豪华轿子,早有六名轿夫恭候在这里。他们抬着我们由左门进入(正门仅供太后、皇帝使用,以显示其威严),我们便进入了慈禧太后最为钟爱的颐和园里。

沿途景物,殊为罕见,一路上我目不暇接,尚未适应过来,便来到了一座宫殿之前,殿前许多奇花异草,争芳夺艳,美不胜收。落轿后,我们便由众多太监引领着,走进一座大殿,其间虽然人数众多,却是个个噤口不言,只觉鸦雀无声,尽显庄严肃穆。

正入眼帘的是一座朱漆屏障,上面嵌着一方大玻璃,上书朱红“寿”字。这里空间甚小,东西南北不过十余步,而穿过此殿,就是一座大殿。这便是慈禧太后召见我们的地方了。

早有一群格格和宫女恭迎过来,其中便有前裕庚爵爷[1]的夫人与两位女儿——德龄[2]与容龄两位公主。她们曾随爵爷出使法国,那时我在法国学画,偶然与之相识,相处甚睦,如今阔别多日,乍一相逢,不禁喜出望外。两位格格的英文水平炉火纯青,自然而然地充当我与中国人之间的翻译。

此时大概是十点一刻,我们便先在这座大殿中恭候太后圣驾。大家正在谈笑风生,忽然间,大殿中悄然无声,我环顾四周,只见一身材娇小,容貌清丽的女子,正满面春风地问候康格尔太太。

德龄对我小声说道:“这就是太后。”我不由吃了一惊,西方传闻,慈禧太后乃是凶残成性,歹毒刻薄的老妖婆子,怎会是眼前这样一个标致美丽的贵妇人呢?

然而,事实便是如此,眼前这位年轻、优雅、和蔼而又高贵的妇人,分明就是慈禧太后。

在她的身后,站着一个清矍少年,端庄俊雅,却未脱稚气,这便是大清朝的天子光绪皇帝。

在与康格尔夫人互致问候之后,慈禧太后向我看过来,我顿时感到她周身透露出庄严与肃穆。她信步走到我身前,伸出右手,并报以亲切的微笑。我立刻被她的雍容华贵征服,忘记了事前被告知的宫廷礼仪,情不自禁地握了握她那纤纤玉手,放在嘴边轻轻一吻。

事后想起来,这真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行为,一直到礼毕之后,我都在惊诧于她那难以名说的魅力。

只见太后优雅地转过身去,向那年轻人打着手势,轻声说道“皇上”,同时亲切地看着我。我随即向光绪皇帝行礼问安。他微微一躬,微笑着向我回礼,却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但我感觉到,在那一瞥之下,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丝机警,迅速地对我打量一番。

寒暄片刻之后,容龄告诉我,太后传下懿旨,让我开始绘像。此时,慈禧太后则暂退殿后更衣。

我环顾四周,尝试着在这座大厅中寻找适合作画的地方。这里高大宽敞,但四面窗户都糊花纸,导致光线很不理想。唯有玻璃屏风前,光线差强人意,但此处过于逼仄,如果在此处作画,势必要靠近太后,而这很不适合画大型画像。

早晨从外务部那里得知,慈禧太后对西洋画法一无所知,在她心中,最重要的是有一幅成稿。她不会明白我在一张小画布上所打的初稿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不立刻开始,她将不会给我太多的时间。而且我事前被告知,太后仅仅会出座一两次,若不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抓紧完事,便不会再有机会,如此一来,事情便会糟掉。

想到这里,我的心不由沉了下来。我不可能有绘制底稿的工夫,只能简略地绘制几张草图,仅仅用片刻工夫来设定姿势。事已如此,我只得见机行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不一会,太后更衣回来,只见她一袭满族盛装,乌黑的头发梳成“大拉翅”,这是慈禧太后发明的一种发型。“大拉翅”发髻实际是一个高约一尺有余、内以铁丝为骨架、外包青缎青绒布做成的两把头冠套。摘戴自如,又可美饰头发,用檀香木、金丝和小珠子镶成。头花是“大拉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发髻正中有大朵珠宝头花。头饰上簪插了许多珠翠首饰:翠簪、凤钗、金扁方、宝石头花、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苏,显得雍容富贵。

太后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字氅衣,上面缀着无数光灿灿的大明珠,外套如意云头领,上绘“寿”字花纹。对襟排穗下摆坎肩,前挂念珠,念珠乃是由十八颗翠珠,两颗碧玺珠穿成,与碧玺佛头相连,下穿钻石、红宝石、珍珠、结牌等装饰物。这念珠既可以挂在衣襟上,也可以戴在手腕上。手戴玉护指,绚丽夺目,光艳照人。身子两侧,佩戴着手巾、荷包等物,都是极显华贵。

太后来到殿中,问我应该坐在哪里。太监依着我的指点,将宝座安置妥当,太后遂移驾坐下。刚一坐定,顿显威严神态。慈禧太后身高不及五尺,此时她穿的鞋,却有六英寸厚。所以她登上宝座,身体也似乎高了许多,望去更加庄重,仪态举止,极为雅丽。

太后不时地叮嘱德龄,让她告诉我如果姿势不佳,大可以直言改正,我连连点头。此时已近午时十一点,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凡画家开始一幅作品,都需要仔仔细细地对人物加以揣摩,今日我面对的,正是中国至尊无上的慈禧太后。她庄严地坐在我眼前,任凭我以三寸之笔,画出全部的庄严圣容。此时此刻,我倍感责任重大,简直无以言表。我的手指微微颤抖,今天,我将全力以赴,画得好与不好,关系着我在宫廷里名誉的毁辱,这倒也还罢了,我所顾虑的,是到时康格尔夫人如何向太后交代。

此时,慈禧太后居高临下,用一双高深莫测的眼睛,一览无遗地望着我,让我感到惶恐不安,双手不听使唤,只好强作镇定,心中不断祈祷,万万不要慌张,也不能彰显张皇之色。

“当!”猛然间,八十五座自鸣钟一起齐鸣,真是蔚为奇观。时辰已到,容不得我再踌躇犹豫,我举起炭笔,在画布上落下第一笔,开始描绘这位举世闻名的中国太后,一个颇有争议的女人。格格、侍女和太监们伫立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看我作画,屏息凝气,不敢发出一丝响动。此时此刻,我看到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只有走针在滴答滴答地响着,更显大殿中的寂静。

随着炭笔在画布上来回游走,我渐入佳境,心无旁骛,天地之间只有我眼前的太后与手中的画笔。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很久,我眼前的画已经初具成像。

慈禧太后忽然开口言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我不禁一愕,只听她继续说道:“柯姑娘远道而来,车马劳顿。不如暂停画像,稍事歇息,明日再说。”说着,她从宝座上站起身来,走到我的画架前,凝神查看我的作品。此时我已经画出了轮廓,其面部也有所点缀,已看得出些许神态来。太后仔细地审视一番,面带喜悦之情,赞不绝口。可我本能地感觉到,这并非由衷之言,想来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我的紧张情绪。

看完之后,她又叫康格尔夫人和格格们一起前来观赏,发表意见。一时间议论纷纷,大伙全都是交口称赞,多为溢美之词。

太后又转向我说道:“柯姑娘的画像,极合哀家的心意。不知姑娘可否愿意在皇宫多逗留几日,为我画成此像?这样我也可以在闲暇之时,前来绘画,不必因拘泥时刻受苦。”听闻此言,我不由大为欣喜,之前,听到关于这位太后对外国人极度仇恨的传闻而形成的成见,立刻烟消云散。我想,我应该能够与这位风华绝代的太后融洽地相处,并完成一幅伟大的作品。当即欣然应道:“太后既然下令,我当然努力去做好。”

见我应允此事,太后也显得颇为高兴,她开口道:“柯姑娘既然同意,我也绝不会亏待于你,定会让你感到宾至如归。”然后,她告辞走出大殿,我们也暂往别处,饮用茶点。

太后独自用膳,早已成为惯例。大概这样方能显出其尊贵无比的身份地位。倘若有来宾,则由格格与贵妇们负责招待。宾客依照身份,依次坐在主席的左侧,即是裕庚爵爷的妻女、康格尔夫人和我。

只见桌面上置放着精美绝伦的餐具,上面布着鲜花与水果,中西式菜肴一应俱全。中国的菜肴真是色香味俱全,尽管我知道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特有的审美情趣,但我在瞬间就被精美的菜肴征服。桌上准备着西式酒水和中国的饮品,尽管刀叉就摆在我面前,但我还是尝试着拿起筷子,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种食物,样样都品尝了一下。

用过餐后,光绪皇帝引着他那年轻的皇后走了进来。和早晨一样,太后将皇后介绍给我,这位皇后举手投足之间,体现了无比的优雅,无愧于“皇后”这一尊称。随后,太后告诉康格尔夫人,她已经安排好一出戏剧,并邀请我们到时一起前去欣赏。

主人既然盛情邀请,我等岂有不从之理,当即欣然道谢。于是,慈禧太后与康格尔夫人走在前面,我、格格与皇后紧随其后,只见处处鲜花盛开,芬芳扑鼻。须臾,我们来到一座大厅之前,走了进去,只见这间戏院四四方方,大概有六十到八十英尺见方,周边乃是用汉白玉砌成的长廊,端的是无比华美。那戏台便在正中,三面临空,台后则有两门,乃供演员之出入。戏台前满布鲜花,又多以紫铜古器为饰。

再往前,一座亭阁跃入眼帘,慈禧太后的御座便置于其间。周围是用厚玻璃做成的窗格,闪烁生光,别有情趣。亭阁占据形胜之美,坐在其中,可一览无遗地看到舞台,视听效果非常好。亭阁后面则是散座的厢房,是给朝廷大员或是皇亲国戚预备的,其间却没有椅凳,观众须得像土耳其人那样席坐在地,乃因在太后面前,没有人可以与她平起平坐。

今天除了我们,并没有其他来宾,想来是慈禧太后专门为我们召集戏班。演员们先是上前叩拜请安,慈禧太后端坐在一张裹着黄缎的红木太师椅上,光绪皇帝则坐在她左侧的一张黄色条凳上,这体现着中国式的尊卑关系。康格尔夫人和我则坐在慈禧太后的右侧,皇后、格格、贵妇以及宫女们,则环立在周边。

观赏了两三出折子戏后,我依旧看得一头雾水,但能感到其中的些许趣味,而且好奇所在,并未感到困倦。当演出结束后,康格尔太太起身向太后等人辞行,我陪她走到外面,与之告别。

自此以后,我便独自一人留在皇宫之中,这是马可·波罗之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长期生活在宫廷中的外国人,并与这些宫廷女子朝夕相伴,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世界。

一阵孤寂袭上心头,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倘若有何变异,影响到我的画画,那真是非同小可。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德龄出来告诉我,太后已经回到寝宫,我也不必再前往戏院。太后反复叮嘱,要我先回卧室歇息,养精蓄锐,来日再画。她希望我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不要有任何拘束,倘有什么不便,只管开口便是。

听了这番宽慰的言辞,我深表感激。

颐和园里的建筑,和中国的宫殿、庙宇一样,四面围以连廊,建造在石头地基上,高于地面,整体上都是四方结构,尽显庄严。太后为我安排的寝宫,在太后的寝殿的左侧,二者离得很近。这样方便我每日前往绘画。我的住宅乃一座小楼,青玉为砖,白璧作柱。室内的屏风有许多精美雕刻,巧夺天工。四面墙壁上张挂着许多名人字画。

由于房间的隔板能够自由移动,因此完全可以根据主人的喜好,随时调整室内的布局。板壁之间裱衬着蓝光闪闪的缎子,室内一面挂着古人的书画,是孔雀开屏水彩图,另一面则挂着一面大镜子。窗帘用黄色的绸缎缝制而成,缕缕清风把庭外的花香吹进室内,沁人心脾。室内陈设着各色精美的古董,花瓶、陶罐等等。床上尽是绫罗绸缎,一方绸幔像窗帘一样挡在窗前,虽是好看,却使床内光线昏暗不明,不大符合我的要求。我有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但这里只适合睡觉,因为绸幔一拉就如同黑夜来临,闭上眼就能酣然入睡。

中国的床铺要比我在美国时硬得多,而且有十几个太监分拨到我身边为我效命,他们在门外窃窃私语。虽说有诸多不适,但我因为极度疲倦,还是很快便进入梦乡。

大约在五点左右,容龄小姐敲响我的房门,告诉我太后早已醒了,让我收拾停当,便去觐见。

我匆匆赶了过去,太后早已坐在大殿之中等候,她把我叫到身边,说道:“昨晚睡得可好?”

我回道:“有劳太后挂怀,一切安好。”她点点头,再次关切说道:“若有什么不妥,尽管说出来,不要客气。今儿个我精神头不是很好,咱们不画画了,明日再说。用过早膳,你且随她们一道逛逛吧。”

随后,太后便独自一人坐下,开始她的早膳。直到她离开餐桌后,皇后和格格这才招呼我,围坐于太后适才坐过的地方,开始用膳。太后坐过的位置此时作为虚席,皇后在那张宝座的左侧坐了下来,并邀我坐在她的右边,和容龄一起对我进行极为周到的款待。

我们用过早膳,便向太后辞行,离开正殿,去醇亲王的花园游览一下,这位醇亲王,乃是当今圣上的生父,他的宅子早已空了下来,正好留给我以作临时的住所。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一个用爱心感动世界的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陈云的故事

    陈云的故事

    《陈云的故事(修订版)》选取陈云一生中16个有代表性的主题,通过亲历者、见证者的回忆、评说,充分运用文物、档案、文献资料,以独特的视角和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陈云鲜为人知的故事,全面、真实地展现一代伟人崇高的精神风范、鲜明的革命风格、高尚的品德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热门推荐
  • 神道帝尊

    神道帝尊

    少年秦尘,星门被夺,修为被废,可却因此觉醒九生九世记忆,开启逆天的第十世征途。万界为书,我手执笔,谱写大千世界。百域为山,我心为海,走出通天神道。手擎天,脚踏地,这一世,我为帝尊,谁,敢不服?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与民间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血肉联系,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引用民间歌谣和传说,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朴素清新的格调,非常适合阅读与讲述。
  • 我家王爷又打翻醋坛了

    我家王爷又打翻醋坛了

    她,二十四世纪顶尖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到将军府废物二小姐身上,再次睁眼,目光冷冽,摄人心魂。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炼丹很难?炼毒很难?炼器很难?她手到擒来。?天材地宝、各种宝贝很罕见很难寻?她去到哪里都发现。?他,高冷霸道,手段狠辣,拒女人于千里之外,却唯独对她死缠烂打。“滚,你这个精虫上脑的混蛋立马滚出姑奶奶的视线。”某宝宝揉着酸痛的腰肢,满脸怒意地瞪着男子。“精虫上脑这病得治,而最好的解药就是娘子你。”某妖孽男脸上露出一抹撩人的笑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武战尊

    神武战尊

    天域阵法宗师江啸尘重生下界,觉醒混沌玄黄体,强势震撼逆袭,誓要弥补前世遗憾,君临天下,天道又如何?一阵破之。
  • 冷王狂妃御天下

    冷王狂妃御天下

    现代杀手女王误入陷阱,被心爱之人谋害,一朝穿越成为人人可欺的废材嫡小姐,异世重生,风云变幻即将掀开帷幕。斗莲花,虐渣男,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可是身边这只大尾巴狼是从哪里来的,我不需要你暖床,我要逍遥自在浪世界。某狼欲哭无泪啊……
  • 骑士在巫师世界崛起

    骑士在巫师世界崛起

    凯文带着骑士系统穿越到了巫师世界,他领悟了一个道理——人不狠,站不稳。
  • 宫倾

    宫倾

    温柔少年,朦胧月光。转瞬已成追忆,那日偶遇,谈笑相对。一刻便是一生,远赴疆场,生死交付。难断彼人心肠,与君携手看天下,百般柔情已成殇~
  • 总裁无心:不爱,请放手

    总裁无心:不爱,请放手

    这一世,叶青柠想着自己必须要和沈初上离婚。于是一纸离婚协议书甩在了他的面前。沈初上看了一眼离婚协议:“这婚结的时候我不乐意,现在要离,我也不乐意。”随手把离婚协议书扔在了垃圾桶内。“.…….”叶青柠很无语,他明明那么讨厌自己,怎么就不同意离婚!
  •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本书是小说家乔叶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深夜醒来”、“咬文嚼字”、“吟游四方”3辑共39篇文章。内容涉及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对旅行意义的哲思,语言通俗清丽、感人肺腑。
  • 时光的把戏

    时光的把戏

    看似西方才有的堕落少女成长经历——情窦初开时的初尝禁果,药物依赖,叛逆出逃——其实是谁都有过的年少轻狂,谁都有过的思乡之情,和年少时无法明白的,对父亲深深的爱。新西兰美女作家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回忆自己在新西兰和香港的特殊经历,同时探寻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痕迹,表达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