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5300000003

第3章 初入宫廷

1903年8月5日,是太后首次召见我们的日子。那天一大早,我们便恭候在美国大使馆,以便及时出发,因为从北京城到颐和园路途遥远,坐车需要花上三个小时。和西方一样,严守时间也是东方的重要礼仪。因为画像的时间被定在十一点,这个时辰,是钦天监根据历法进行斟酌,并经过慎重的考虑、磋商,最终定下来的良辰吉日,丝毫不得耽搁,所以我在十点半便要赶到。

早晨七点钟,在使馆卫队的护卫下,我带着绘画用具,与康格尔夫人以及翻译,乘着一辆豪华马车离开大使馆。出了北京城,一路上但见良田肥沃,景色宜人。由于昨晚一直在下雨,空气清新,湿润的青石路面像一条蜿蜒的小河闪着光芒,向远方延展。种着玉米和小麦的农田郁郁葱葱,为阴郁的清晨增添一分生气,时而看到一棵松柏,从一座古刹中伸展出来。远远地可以看到,颐和园坐落在一座山峦之下,与淡蓝色的天空相互映衬,至为恬淡。

离开北京城后不久,便有外务部的卫队迎上前来,随后护行。马车又颠簸了一个半小时,匆匆驶过一处村庄,农人们早已在田间开始劳碌,又经过一座宏伟的喇嘛庙遗址和几座皇族贵胄的私家园林。

渐渐地,颐和园近了,只见殿阁巍峨,气象万千,红墙绿瓦,相映生辉,树木成林,百鸟啾鸣,清雅至极,仿若人间仙境,令人为之神往。

到了近前,我不禁皱起眉头,只见宫墙外坐着许多乞丐,或盲或跛,残状不一,见了我们,纷纷拥上前来,伸手讨要,却早被护卫尽数驱赶。如此景象,在东方专制国度屡见不鲜,也非颐和园前所独有。

每当太后、圣上移驾颐和园,外务部为方便起见,在颐和园大门左侧设立一个临时办公场所,已然沿袭成俗。当我们走下马车时,立刻便有一众官员,带着翻译上前恭迎。

我们在接待室稍待片刻后,一名太监便出来与我们会面,他引领我们坐进覆着红缎的豪华轿子,早有六名轿夫恭候在这里。他们抬着我们由左门进入(正门仅供太后、皇帝使用,以显示其威严),我们便进入了慈禧太后最为钟爱的颐和园里。

沿途景物,殊为罕见,一路上我目不暇接,尚未适应过来,便来到了一座宫殿之前,殿前许多奇花异草,争芳夺艳,美不胜收。落轿后,我们便由众多太监引领着,走进一座大殿,其间虽然人数众多,却是个个噤口不言,只觉鸦雀无声,尽显庄严肃穆。

正入眼帘的是一座朱漆屏障,上面嵌着一方大玻璃,上书朱红“寿”字。这里空间甚小,东西南北不过十余步,而穿过此殿,就是一座大殿。这便是慈禧太后召见我们的地方了。

早有一群格格和宫女恭迎过来,其中便有前裕庚爵爷[1]的夫人与两位女儿——德龄[2]与容龄两位公主。她们曾随爵爷出使法国,那时我在法国学画,偶然与之相识,相处甚睦,如今阔别多日,乍一相逢,不禁喜出望外。两位格格的英文水平炉火纯青,自然而然地充当我与中国人之间的翻译。

此时大概是十点一刻,我们便先在这座大殿中恭候太后圣驾。大家正在谈笑风生,忽然间,大殿中悄然无声,我环顾四周,只见一身材娇小,容貌清丽的女子,正满面春风地问候康格尔太太。

德龄对我小声说道:“这就是太后。”我不由吃了一惊,西方传闻,慈禧太后乃是凶残成性,歹毒刻薄的老妖婆子,怎会是眼前这样一个标致美丽的贵妇人呢?

然而,事实便是如此,眼前这位年轻、优雅、和蔼而又高贵的妇人,分明就是慈禧太后。

在她的身后,站着一个清矍少年,端庄俊雅,却未脱稚气,这便是大清朝的天子光绪皇帝。

在与康格尔夫人互致问候之后,慈禧太后向我看过来,我顿时感到她周身透露出庄严与肃穆。她信步走到我身前,伸出右手,并报以亲切的微笑。我立刻被她的雍容华贵征服,忘记了事前被告知的宫廷礼仪,情不自禁地握了握她那纤纤玉手,放在嘴边轻轻一吻。

事后想起来,这真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行为,一直到礼毕之后,我都在惊诧于她那难以名说的魅力。

只见太后优雅地转过身去,向那年轻人打着手势,轻声说道“皇上”,同时亲切地看着我。我随即向光绪皇帝行礼问安。他微微一躬,微笑着向我回礼,却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但我感觉到,在那一瞥之下,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丝机警,迅速地对我打量一番。

寒暄片刻之后,容龄告诉我,太后传下懿旨,让我开始绘像。此时,慈禧太后则暂退殿后更衣。

我环顾四周,尝试着在这座大厅中寻找适合作画的地方。这里高大宽敞,但四面窗户都糊花纸,导致光线很不理想。唯有玻璃屏风前,光线差强人意,但此处过于逼仄,如果在此处作画,势必要靠近太后,而这很不适合画大型画像。

早晨从外务部那里得知,慈禧太后对西洋画法一无所知,在她心中,最重要的是有一幅成稿。她不会明白我在一张小画布上所打的初稿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不立刻开始,她将不会给我太多的时间。而且我事前被告知,太后仅仅会出座一两次,若不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抓紧完事,便不会再有机会,如此一来,事情便会糟掉。

想到这里,我的心不由沉了下来。我不可能有绘制底稿的工夫,只能简略地绘制几张草图,仅仅用片刻工夫来设定姿势。事已如此,我只得见机行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不一会,太后更衣回来,只见她一袭满族盛装,乌黑的头发梳成“大拉翅”,这是慈禧太后发明的一种发型。“大拉翅”发髻实际是一个高约一尺有余、内以铁丝为骨架、外包青缎青绒布做成的两把头冠套。摘戴自如,又可美饰头发,用檀香木、金丝和小珠子镶成。头花是“大拉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发髻正中有大朵珠宝头花。头饰上簪插了许多珠翠首饰:翠簪、凤钗、金扁方、宝石头花、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苏,显得雍容富贵。

太后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字氅衣,上面缀着无数光灿灿的大明珠,外套如意云头领,上绘“寿”字花纹。对襟排穗下摆坎肩,前挂念珠,念珠乃是由十八颗翠珠,两颗碧玺珠穿成,与碧玺佛头相连,下穿钻石、红宝石、珍珠、结牌等装饰物。这念珠既可以挂在衣襟上,也可以戴在手腕上。手戴玉护指,绚丽夺目,光艳照人。身子两侧,佩戴着手巾、荷包等物,都是极显华贵。

太后来到殿中,问我应该坐在哪里。太监依着我的指点,将宝座安置妥当,太后遂移驾坐下。刚一坐定,顿显威严神态。慈禧太后身高不及五尺,此时她穿的鞋,却有六英寸厚。所以她登上宝座,身体也似乎高了许多,望去更加庄重,仪态举止,极为雅丽。

太后不时地叮嘱德龄,让她告诉我如果姿势不佳,大可以直言改正,我连连点头。此时已近午时十一点,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凡画家开始一幅作品,都需要仔仔细细地对人物加以揣摩,今日我面对的,正是中国至尊无上的慈禧太后。她庄严地坐在我眼前,任凭我以三寸之笔,画出全部的庄严圣容。此时此刻,我倍感责任重大,简直无以言表。我的手指微微颤抖,今天,我将全力以赴,画得好与不好,关系着我在宫廷里名誉的毁辱,这倒也还罢了,我所顾虑的,是到时康格尔夫人如何向太后交代。

此时,慈禧太后居高临下,用一双高深莫测的眼睛,一览无遗地望着我,让我感到惶恐不安,双手不听使唤,只好强作镇定,心中不断祈祷,万万不要慌张,也不能彰显张皇之色。

“当!”猛然间,八十五座自鸣钟一起齐鸣,真是蔚为奇观。时辰已到,容不得我再踌躇犹豫,我举起炭笔,在画布上落下第一笔,开始描绘这位举世闻名的中国太后,一个颇有争议的女人。格格、侍女和太监们伫立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看我作画,屏息凝气,不敢发出一丝响动。此时此刻,我看到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只有走针在滴答滴答地响着,更显大殿中的寂静。

随着炭笔在画布上来回游走,我渐入佳境,心无旁骛,天地之间只有我眼前的太后与手中的画笔。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很久,我眼前的画已经初具成像。

慈禧太后忽然开口言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我不禁一愕,只听她继续说道:“柯姑娘远道而来,车马劳顿。不如暂停画像,稍事歇息,明日再说。”说着,她从宝座上站起身来,走到我的画架前,凝神查看我的作品。此时我已经画出了轮廓,其面部也有所点缀,已看得出些许神态来。太后仔细地审视一番,面带喜悦之情,赞不绝口。可我本能地感觉到,这并非由衷之言,想来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我的紧张情绪。

看完之后,她又叫康格尔夫人和格格们一起前来观赏,发表意见。一时间议论纷纷,大伙全都是交口称赞,多为溢美之词。

太后又转向我说道:“柯姑娘的画像,极合哀家的心意。不知姑娘可否愿意在皇宫多逗留几日,为我画成此像?这样我也可以在闲暇之时,前来绘画,不必因拘泥时刻受苦。”听闻此言,我不由大为欣喜,之前,听到关于这位太后对外国人极度仇恨的传闻而形成的成见,立刻烟消云散。我想,我应该能够与这位风华绝代的太后融洽地相处,并完成一幅伟大的作品。当即欣然应道:“太后既然下令,我当然努力去做好。”

见我应允此事,太后也显得颇为高兴,她开口道:“柯姑娘既然同意,我也绝不会亏待于你,定会让你感到宾至如归。”然后,她告辞走出大殿,我们也暂往别处,饮用茶点。

太后独自用膳,早已成为惯例。大概这样方能显出其尊贵无比的身份地位。倘若有来宾,则由格格与贵妇们负责招待。宾客依照身份,依次坐在主席的左侧,即是裕庚爵爷的妻女、康格尔夫人和我。

只见桌面上置放着精美绝伦的餐具,上面布着鲜花与水果,中西式菜肴一应俱全。中国的菜肴真是色香味俱全,尽管我知道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特有的审美情趣,但我在瞬间就被精美的菜肴征服。桌上准备着西式酒水和中国的饮品,尽管刀叉就摆在我面前,但我还是尝试着拿起筷子,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种食物,样样都品尝了一下。

用过餐后,光绪皇帝引着他那年轻的皇后走了进来。和早晨一样,太后将皇后介绍给我,这位皇后举手投足之间,体现了无比的优雅,无愧于“皇后”这一尊称。随后,太后告诉康格尔夫人,她已经安排好一出戏剧,并邀请我们到时一起前去欣赏。

主人既然盛情邀请,我等岂有不从之理,当即欣然道谢。于是,慈禧太后与康格尔夫人走在前面,我、格格与皇后紧随其后,只见处处鲜花盛开,芬芳扑鼻。须臾,我们来到一座大厅之前,走了进去,只见这间戏院四四方方,大概有六十到八十英尺见方,周边乃是用汉白玉砌成的长廊,端的是无比华美。那戏台便在正中,三面临空,台后则有两门,乃供演员之出入。戏台前满布鲜花,又多以紫铜古器为饰。

再往前,一座亭阁跃入眼帘,慈禧太后的御座便置于其间。周围是用厚玻璃做成的窗格,闪烁生光,别有情趣。亭阁占据形胜之美,坐在其中,可一览无遗地看到舞台,视听效果非常好。亭阁后面则是散座的厢房,是给朝廷大员或是皇亲国戚预备的,其间却没有椅凳,观众须得像土耳其人那样席坐在地,乃因在太后面前,没有人可以与她平起平坐。

今天除了我们,并没有其他来宾,想来是慈禧太后专门为我们召集戏班。演员们先是上前叩拜请安,慈禧太后端坐在一张裹着黄缎的红木太师椅上,光绪皇帝则坐在她左侧的一张黄色条凳上,这体现着中国式的尊卑关系。康格尔夫人和我则坐在慈禧太后的右侧,皇后、格格、贵妇以及宫女们,则环立在周边。

观赏了两三出折子戏后,我依旧看得一头雾水,但能感到其中的些许趣味,而且好奇所在,并未感到困倦。当演出结束后,康格尔太太起身向太后等人辞行,我陪她走到外面,与之告别。

自此以后,我便独自一人留在皇宫之中,这是马可·波罗之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长期生活在宫廷中的外国人,并与这些宫廷女子朝夕相伴,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世界。

一阵孤寂袭上心头,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倘若有何变异,影响到我的画画,那真是非同小可。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德龄出来告诉我,太后已经回到寝宫,我也不必再前往戏院。太后反复叮嘱,要我先回卧室歇息,养精蓄锐,来日再画。她希望我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不要有任何拘束,倘有什么不便,只管开口便是。

听了这番宽慰的言辞,我深表感激。

颐和园里的建筑,和中国的宫殿、庙宇一样,四面围以连廊,建造在石头地基上,高于地面,整体上都是四方结构,尽显庄严。太后为我安排的寝宫,在太后的寝殿的左侧,二者离得很近。这样方便我每日前往绘画。我的住宅乃一座小楼,青玉为砖,白璧作柱。室内的屏风有许多精美雕刻,巧夺天工。四面墙壁上张挂着许多名人字画。

由于房间的隔板能够自由移动,因此完全可以根据主人的喜好,随时调整室内的布局。板壁之间裱衬着蓝光闪闪的缎子,室内一面挂着古人的书画,是孔雀开屏水彩图,另一面则挂着一面大镜子。窗帘用黄色的绸缎缝制而成,缕缕清风把庭外的花香吹进室内,沁人心脾。室内陈设着各色精美的古董,花瓶、陶罐等等。床上尽是绫罗绸缎,一方绸幔像窗帘一样挡在窗前,虽是好看,却使床内光线昏暗不明,不大符合我的要求。我有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但这里只适合睡觉,因为绸幔一拉就如同黑夜来临,闭上眼就能酣然入睡。

中国的床铺要比我在美国时硬得多,而且有十几个太监分拨到我身边为我效命,他们在门外窃窃私语。虽说有诸多不适,但我因为极度疲倦,还是很快便进入梦乡。

大约在五点左右,容龄小姐敲响我的房门,告诉我太后早已醒了,让我收拾停当,便去觐见。

我匆匆赶了过去,太后早已坐在大殿之中等候,她把我叫到身边,说道:“昨晚睡得可好?”

我回道:“有劳太后挂怀,一切安好。”她点点头,再次关切说道:“若有什么不妥,尽管说出来,不要客气。今儿个我精神头不是很好,咱们不画画了,明日再说。用过早膳,你且随她们一道逛逛吧。”

随后,太后便独自一人坐下,开始她的早膳。直到她离开餐桌后,皇后和格格这才招呼我,围坐于太后适才坐过的地方,开始用膳。太后坐过的位置此时作为虚席,皇后在那张宝座的左侧坐了下来,并邀我坐在她的右边,和容龄一起对我进行极为周到的款待。

我们用过早膳,便向太后辞行,离开正殿,去醇亲王的花园游览一下,这位醇亲王,乃是当今圣上的生父,他的宅子早已空了下来,正好留给我以作临时的住所。

同类推荐
  • 诸葛亮传奇

    诸葛亮传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一介布衣刘备,自称是汉室血缘,中山靖王刘胜以后,流离失所,戎马终身,最后在诸葛亮的全力辅佐之下,才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的成长经历。王朝闻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学习,从一名雕塑家慢慢成长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他对艺术的追求、他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他勤俭节约的一生,处处显出大师风范。
  • 名人传记丛书:俾斯麦

    名人传记丛书:俾斯麦

    名人传记丛书——俾斯麦——不羁少年到铁血宰相的蜕变:“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热门推荐
  • 世纪星河

    世纪星河

    一对深邃的蓝瞳,一个来自未知领域的婴儿,一段传奇的经历,穿越时空演绎一场惊天动地的宇宙史诗。铸就一个奇才修炼神话。在不断成长中,找寻自己的身世之谜,一步步走向强者之巅。
  • 激励一生的名人名言(上)

    激励一生的名人名言(上)

    关于人生、理想、事业、家庭、教育、爱情、人际交往、道德修养、伦理、个性、命运、科学、艺术、健康等人类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经典名言、名句,“句句价值连城”。翻开《激励一生的名人名言》,你将与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对话,你的人生将因此而改变、升华、圆满和成功!
  • 农女升职记

    农女升职记

    2088年,15岁的花骨蕾刚考上全球最著名最有权有势的哈尔学院,就被同岁的嫉妒到发疯的姑姑花沉香推下了30层,摔死了!她穿越到了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古代人家......看她如何叱咤发风云,发家致富!
  • 鲁迅

    鲁迅

    “青年又何须找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开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向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速朽,希望人们忘记他。然而就其思想的影响力和艺术的穿透力而言,在20世纪的中国作家群中,是无人可与鲁迅比肩的。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在促使我们民族自省、自勉,昭示人们追求光明与进步方面,鲁迅的著作和思想依然是无可替代的,难以超越的。名人是世界的轴心,名传是人生的标尺,名人名传是我们不倦的家园。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一个伟大的启蒙者,永生的民族魂。他的小说是号角,能唤醒国民麻木的神经,促进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也能给人们愉快和休息。
  • 道德玄经原旨

    道德玄经原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踪

    血踪

    北平城内频发连环血案:循规蹈矩的国民党旧交警血染城楼、与世无争的贫穷更夫尸陈废墟中、功德圆满的外国建筑专家血溅卧室内……凶手作案手法一致,究竟有何图谋?当法医、修脚师一一被排除嫌疑,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逐渐浮出了水面!
  • 主公一你的谋士又挂了

    主公一你的谋士又挂了

    陈白起携带国战模式策略系统穿越了。千古风流名将谋臣云聚,一时多少豪杰谈笑间指点江山。这是一个烽火战乱,抢地盘,抢主公,抢名气的时代。群雄争霸,诸子百家,在这里有最妖娆的祸国妖姬,亦有最令人神往的霸主枭雄们。来了,想活下去?那就给我辅助出最贤明的主公,制霸战国!
  • 爱我你怕了吗

    爱我你怕了吗

    游戏中,身为奶妈的莫芝芝随手奶了大神一口,谁知这一奶之恩就被涌泉相报了!大神乃本服代练君,仇敌+爱慕者满大街,但唯独对她媚眼乱抛是几个意思?两人先是被大群红名猛追了半个地图,患难与共了吧?后来她又被某大帮会高调悬赏,有难她挡了吧?某次,下副本掉落,大神二话不说给了她一个蛋,非要作为定情信物……什么情况?不要啊大神,她真的只是路过!随手!江湖不见好不好!
  • 嗜血灵妃之帝者无耻唯宠一人

    嗜血灵妃之帝者无耻唯宠一人

    她是26世纪最强女王,完美,而她是双目奇异,身世如谜的孤儿。当她成为她,是穿越还是回归?万物皆有灵,是善灵还是恶灵?只在一念之间!……十二元殿,十二祭司,十三主……精灵之首,魔之友,万兽之王,世界之始,一念之差……因离而染殇,因寂念初颜……
  • 隐婚:高冷老公不要跑

    隐婚:高冷老公不要跑

    她本是叶家千金,因受继母算计,被迫流落在外。而他是景城的主宰者,权势滔天,杀伐果断。偏生,两人自小订了婚约,可他家人瞧不上她,逼迫她退婚。叶星辰潇洒挥手,“没问题,这婚约,我本来也没想要。”谁料,他霸气出场,壁咚她,“女人,这婚约由不得你不要,既然是我未婚妻,没我同意,你敢取消?”叶星辰表示,没什么不敢。谁知道,三言两语就被他拐去民政局领了证,盖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