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1600000006

第6章 墨家智慧(1)

崇尚科学一求故明法

“求故明法”,即求原因、明法则,是墨家科学技术的成因。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墨家最重视科学技术。墨家是由能工巧匠上升的科学技术家集团。《墨经》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经典。《经上》第96条说:“巧传则求其故。”“巧传”是世代相传的手工业技巧。“求”即求取、探究。《孟子·告子上》说:“求则得之。”《屈原·离骚》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泽东论“实事求是”的含义说:“‘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故”是原因、规律。“求其故”,是对世代相传的手工业技巧,询问“为什么”,揭示原因、本质和规律,从手工业技术上升到科学理论。技术是利用知识改造自然,积累操作方法、技能、工具、手段的总和,是知识、智慧和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改造自然的方法体系,是生产和科学的中间环节。“巧传则求其故”,道出《墨经》建构科学、形成理论的过程、方法和机制,是《墨经》科学精神的表现,说明墨家有高度自觉的理论意识。

《小取》说:“其然也,有所以然也;其然也同,其所以然不必同。…‘故言多方、殊类、异故,则不可偏观也。”《墨经》第1条即规定“故”的概念,区分“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的“小故”(必要条件、部分原因)和“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的“大故”(充分必要条件的原因)。《经下》、《经说下》共80余条,都是用“以说出故”的形式揭示现象的原因,或科学命题成立的根据。如“影之大小,说在斜、正、远、近”,“五行无常胜,说在多”等,都是以浓缩的论证形式,表达中国古代科学的内容和原理。

《墨经》把实践观念引入对哲学范畴“法”(法则、规律)和“然”(结果)的定义。《经上》第71条说:“法,所若而然也。”《经说上》第72条说:“然也者,民若法也。”即法则,是遵循它行动,而得到确定结果的东西,结果是遵循法则行动,而获得的成品。《经说上》第71条说:“意、规、圆三也,俱可以为法。”即按“圆,一中同长也”的定义,或“规写交”(用圆规画封闭曲线)的作图方法,或模仿标准圆形的方法,都是获取圆形的法则。《经上》第84条列举“合”(符合)的一种,是动机与效果一致,举例解释说:“矢至侯中,志功正(合)也。”即人按照射箭的法则行动,预期射中靶心,结果射中,是动机和效果的符合。主体按照法则的认识,见诸行动,作用和改造客体,使之适合人的利益和需要,实现主体的意图,达到预期目的,证明主体认识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主体把握和改造客体的手段,是检验主体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墨经》总结桔槔机利用的杠杆原理,《经下》第127条说“负而不翘,说在胜。”《经说下》解释说:“横木加重焉而不翘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翘,极不胜重也。”指出桔槔机负重后,另一端不翘起来的原因,是由于另一端的力量超过负端的力量,即力臂大于重臂。春秋战国期间,人们发现用桔槔提水浇田,可提高劳动效率百倍。《说苑·反质》说:“负缶井,灌韭终日一区”,用桔槔机则“终日溉百区不倦”。《墨子中屡见记载的桔槔机,因为利用杠杆原理,效率大大超过单纯利用人力。墨家提倡广为应用桔槔机等器械于生产、生活和工程,从中总结科学理论,代表中国古代科学的正确方向。《墨经》对“横木加重而不翘”的桔槔机、“绳制挈之”的滑轮,以及梯”等利用杠杆和斜面原理的简单机械,都是用知与言的认知形式,反映变“物”与“实”自在本体为自为本体的范例。这些简单机械的研究和利用,发挥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生产力。《墨经》科学技术的智慧,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改造“物”与“实”,使之变为符合人类利益和需要的物质本体。

墨家熟悉当时各种手工业技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墨子为木鸢(木鹰)”,弟子夸奖他:“先生至巧,至能使木鸢飞!”惠施说:“墨子大巧,巧为鞔(车辆的关键设备)。”墨子的木工技巧,与古代名匠公输般(鲁班)不相上下。墨子也熟悉其他手工技艺。《墨子》谈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车工)、(鞣革工)、陶冶(制陶冶金工)、梓匠(木工)”,以及“穴师”(洞穴坑道工)、“明习橐事者”(鼓风工)等,谈到各种军民用机械、器物的制造和应用。《墨经》总结哲学、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用来作为实例、实证材料的手工业工种,有“为衣”(缝纫)、“举针”(刺绣)、“桧屦”(制鞋)、“铄金”(冶金)、“为甲”(制铠甲)、“垒石”(建筑)、“车梯”(木工)等。《墨经》中的数、力、光学等科学知识,是当时各种手工业技术的升华。

儒家传统重视政治、人伦之道,轻视科学技艺。《礼记·王制》说:“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郑玄注说,鲁班是“作奇技、奇器”而应“杀”的典型。墨家“作奇技、奇器”,有“作奇技、奇器”的系统理论,为重儒的统治者所排斥。道家以反对“机事”、“机心”为名,反对发明和使用“机械”的技术革新。《庄子·天地》载,“抱瓮而出灌”,“用力甚多,而见功寡”,用桔槔机“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而受道家思想支配的一位老者,宁肯用“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的笨方法,“用力甚多,而见功寡”,而不肯用桔槔机,效率提高百倍,“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他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故“羞而不为”。《老子》第19、20、57章说:“绝圣弃智,”“绝巧弃利,”“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这种思想自然不利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墨经》的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重政治伦理实践,轻自然科学技术理论的主流意识,大相径庭,而与古希腊哲学家重视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酷似。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率先表达了贯穿于西方文明的科学精神,他说:“宁愿找到一个因果的说明,而不愿获得波斯的王位。”①他写过关于天体、大地、声音、植物、动物等原因的著作。亚里士多德说:“技术家较之经验家更聪明;前者知其原因,后者则不知。凭经验的,知事物之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技术家则兼知其所以然之故。”“大匠师应更受尊敬,他们比之一般工匠知道得更深切,也更聪明”,“我们说他们较聪明,并不是因为他们敏于动作而是因为他们具有理论,懂得原因。”“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能。”②美国科学哲学家罗伯特·瓦尔托夫斯基说:“从古到今的能工巧匠中,向来就存在着许多不可言传的知识,总结它们,提高它们,不应把它们拒之门外。”③墨家兼具亚氏所说“技术家”、“大匠师”的经验、技术,从中“求故明法”,总结提高,概括科学理论。二利人为巧

“利人为巧”,表明墨家以人民利益为目的科学价值观。《鲁问》载墨子说:“所谓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经上》第35条说:“功,利民也。”认为手工业技艺的功效价值,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这种科学技术的目的论,贯穿为人民谋利益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墨经》科学技术的特色和魅力,是对世界本体的认识与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墨家分“存、亡、易、荡、治、诸项,诠释主体本体的实践行为对客体本体改造的意义,解说:“甲台,存也。病,亡也。买鬻,易也。削尽,荡也。顺长,治也。蛙鹑,化也。”即制造铠甲、修筑高台,是自我图存的防御行为。治病疗伤,是祛病健身的行为。买进卖出,是商品交易的行为。削尽叛乱,是扫荡暴虐的行为。顺理循法,促进植物生长,是治理农事的行为。青蛙、鹌鹑的养殖,是促进动物变化的行为。这里涉及农、工、商、兵、医等各种实践活动,是主体改造客体自觉能动『生的表现,是主体在知识指引下,从事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有意识从事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墨家所说的农工业者从事的操作,是属于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实践活动。

《墨经》把人看作认识和改造世界客体的主体,行与为是人同认识和改造对象客体间发生作用、反作用的中介、桥梁。客体和主体间发生作用、反作用的公式是:客体(通过行与为)一主体(通过行与为)一客体。通过行与为,客体作用于主体,形成主体的知与言;拥有知与言的主体,通过行与为,反作用于客体,实现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使客体的结构和功能与主体的利益与需要,协调一致。

《墨经》的科学技术,从物与实的范畴开始,经由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性活动,形成知与言的认知范畴,再经由人有意识的自觉实践行为,改造物与实,使之成为符合人类利益和需要的物质本体。其范畴进展脉络的公式如下:物与实一知与言一行与为一物与实。《墨经》文本的结构和内容是这一公式的表现。

《墨经》的科学技术把物与实看作客观自在的本体,经过“巧传则求其故”的抽象概括,探求世代相传手工业技巧的原因、规律,用知与言的认知形式,形成反映物与实原因、规律的科学技术。墨家崇尚科学的智慧取向,“求故明法,利人为巧”的科技智慧,对中华民族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价值。求真务实

墨家求真务实的智慧目标是值得弘扬的文化精粹。《修身》载,墨子说:“慧者心辩。”《经说上》第100条说:“正无非。”《小取》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是非”即真理和谬误。墨家用“是、正、当、真”,表达认识符合事实的真理性,用“非、不正、不当、假”,表达认识违反事实的谬误性。

《经下》第109条说:“假必悖,说在不然。”《经说下》解释说:“假必非也,而后假。狗假鹤也,犹氏霍也。”虚假必然有悖于事实,因为事实不是如此。虚假必然是错误的,然后才能说是虚假。一只狗假装成鹤,并不就成为鹤,犹如一个人姓霍,并不等于鹤(霍、鹤古字通假)。非、假、悖、不然,都是指违反事实。

《公孟》载,墨子生病,学生跌鼻问:“您是圣人,怎么会生病?”墨子回答:“人之所得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从寒暑、劳苦等自然和人体的实际状况,探求病因,是求真务实。《贵义》载,墨子到齐国,路遇相面先生说:“今天上帝在北方杀黑龙,您长得黑,到北方去不吉利。”墨子反驳其迷信谬说不合事实,用鬼话骗人,是求真务实。

《小取》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决嫌疑”,“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认识活动的目的是辨明是非、假,识别真相、假象,反映万物本来面目,比较各种言论利弊得失。又说:“以名举实。”《经上》第3l条说:“举,拟实也。“实”即实体、实物、实质、实际情况。语词、概念要反映事的实际情况。求真务实,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墨经》崇尚科学,寻求实证,是求真务实的典范。《经上》和《经说上用一百个条目,解释各门科学的概念、范畴和简单命题,多据实立说。《经下》和《经说下》论证183个各门科学的复杂命用观察和实验的事实证明。

墨家把智慧看作是对事实和必然性的确切知识,与猜想、怀疑等不同。《经下》第158条说:“以楹为抟,于‘以为’无知也,说在意。”《经说下》解释说:“楹之抟也,见之,其于意也易,先知。意,相也,若楹轻于秋,其于意也洋然。”单纯想象楹柱是圆柱形的,不是知识,论证的理由在于这只一种臆测。亲眼看到“楹是圆柱形”的事实,这种“意”(意识、判断)不会改变,是已知。臆测是想象,想象“楹柱比秋蒿轻”,是茫然无据的臆测。《说文》:“楹,柱也。”抟是圆柱形。知”即知识。“意”即臆测、猜测、想象。《大取》说:“知与“意异。”亲见“楹是圆柱形”的“意”,指意识、判断,即《小取》“以辞抒意”的“意”。“相”同“象”。《韩非子·解老》说:“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秋”指一种蒿类植物。“洋然”指茫然无据。“以为”是主观想象,不是亲见的事实或必然性的推论。如《经上》第23条说:“梦,卧而以为然也。”睡梦中“以为”如何,不能认为是事实。

墨家提出发展的观念,认为古今有别,概念、判断、推论应如实反映今昔之别。《大取》说:“昔日之虑也,非今日之虑也。”今昔不同,古今有变,应该有创新的思考。楚国有一渡江人,佩剑从船上坠水,在船上刻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坠落的!”船到岸边,由刻记号处下水找剑。水流船走剑未随,刻舟求剑者不知变通,岂非愚蠢?

同类推荐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300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地球篇,动植物篇,历史篇,军事篇,人体篇,宇宙篇,恐龙篇,信息含量大,内容丰富。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历史智慧。
热门推荐
  • 我和墨少的养娃日常

    我和墨少的养娃日常

    三年前,她生下一对龙凤胎宝宝。三年后,两个宝宝的亲生父亲找上了门,“为了孩子,勉强结个婚。”“……”“小柚子想要弟弟,小龙眼想要妹妹,嗯,我可以再勉强一次。”“……”去你的大爷的!谁要你勉强!他,高高在上的墨家大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婚后却患上了宠妻癌,病入膏肓那种——
  • 冷少甜宠落跑娇妻

    冷少甜宠落跑娇妻

    安玥,被他在校门口看了那么一眼......他便倾心与她,可是她不知道。明明特别聪明的她唯独对他的爱一直不明白。大学毕业之后,他们再以同样情景相遇......不知道这次安玥是否能够明白他的爱呢?
  •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权臣凰后

    权臣凰后

    夏思瑾一直都觉得,她不可能在这个世界爱上任何人。巫墨轩的出现却打破了那个不可能,成了她人生最大的意外。世间人人都说神女无双,得神女者得天下,夏思瑾是最尊贵的存在,但她却扛着最沉重的担子。清乱党,肃朝堂,一统三国。家国难两全,使命不可违,情爱不可得。但巫墨轩却以家国为交换,以王后之位为承诺,许她共赴白首、今生不负。可她不信。“巫墨轩,我不需要你一腔赤诚的帝王之心,也不会和你上演一出空前绝后的叛国离家的爱情。”“帝王家本就没有真情可言,海誓山盟皆可成过往云烟,更何况这般戏言。”他从前一直觉得这个女人只是无情,可后来发现,这个女人根本就是无心,但他还是如同飞蛾扑火,义无反顾。后来,三国统一,家国安定。大盛元年那场婚礼,也成了千古绝唱,载入史册,成了所有闺阁女子的梦寐以求。但鲜少有人知道,婚礼之后不久,王后夏思瑾无故失踪,如同人间蒸发。而大盛君王巫墨轩,从未派人去寻,甚至连告示都不曾发过一张。夏思瑾这个名字,成了大盛宫中的禁忌。只是巫墨轩明白,他在等,等那个答案和那场大梦。因为她说过:“你我命运相连情义相通,终有一日当再次重聚。”
  • 豪门错爱小娇妻

    豪门错爱小娇妻

    一次绑架事故,秦真真怀孕了,但是她不确定这个孩子是李腾的还是林峰的,因为天生的母性她想要保住孩子,因此就选择离开。三年之后,秦真真从李腾的口里详细的了解到了当年的真相,秦真真带着两岁的儿子米修回到了中国,可惜林峰失去记忆不再记得秦真真……
  • 猎爱上瘾:豪门锁娇妻

    猎爱上瘾:豪门锁娇妻

    他潇洒而不风流,她貌美而不招摇。他家世显赫,她一贫如洗。他貌似玩世不恭,她酷似冷漠无情。可笑的是,送上门的美食他偏不要,偏要得不到的清汤面!而她,发誓永不嫁入豪门,却偏偏爱上了高富帅!纵然他再怎么居高临下,也不得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纵然再怎么倔强,也不得不低头认输。也许,人生就是一段讽刺!爱情、婚姻、香火、阴谋、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恩怨情仇,一言难尽……
  • 农业狂潮

    农业狂潮

    毕业就创业,创业就失业,借不到钱、贷款到期、员工走光。这是章南北苦逼人生的前半段。系统自己攒,科技自己槁,人才自己造,钱要自己赚。这是章南北苦逼人生的后半段。智能温室、育种实验室、植物工厂、园林办公区、万人水煮鱼大赛,做农业也能高大上。故事,就从一个电话开始。“喂,章先生你好,我们是外星人啊,准备要入侵地球了,想请您做我们的代理人,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呢!”“好的呀!”
  • 再见如初见

    再见如初见

    那一年的一个暖心微笑。那一年的一个温暖举动。那一年的一个无措决定。那一年的一个悲伤故事。那一年的一个重逢喜悦。那一年的一个春夏秋冬。
  • 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励志系列(套装共9册)

    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励志系列(套装共9册)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失败,而是甘于平淡、安于现状的心。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趁年轻,拼一拼;用最好的姿态,拥抱世界的精彩;向前走,不回头:去和这个功利的世界谈谈;人生不言败;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愿所有的坚持终不被辜负;让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梦想;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
  • 穿越霸小姐

    穿越霸小姐

    司马语嫣十分优秀,却一直没有遇到适合婚嫁的另一半,沦落成为了剩女。司马语嫣的母亲重婚,她悲痛不已。但是理智还是让她选择了回家。路上,一只突如其来的疯狗将司马语嫣吓晕,醒来,便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司马语嫣的性格身材都没有什么变化,唯独脸上的一个红斑让她显得略微有点丑陋,不过乐观的她并不在意。司马语嫣的父亲见司马语嫣年纪已到,便为她安排了相亲。前几个相亲的都在女主父亲的不断考验下败下阵来,最后只剩下司徒戚楠,他通过了重重考验,父亲对他都很满意。婚后,司马语嫣的模样变好看了,一切都平稳发展了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