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1600000008

第8章 侠义精神(1)

侠义特质

过去研究墨学的人都说墨学中断了,问题是墨学真的中断了吗?讲墨学中断当然有根据,研究墨学的很多人都说过。第一,墨家跟统治阶级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秦汉统一以后,对墨家影响下的侠客、侠义团体和个人,打压不遗余力。第二,墨子以后不像儒家那么幸运,孔子以后有孟子、荀子,有重要的大思想家继承,墨家没有。这两点就足以说明讲墨家中断有根据。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想,看能不能开辟新的视野,有助于墨学研究。我们从相反的假设出发,墨家没有中断,在历史上有坚强的生命力,一直活跃着。中国历史上的侠义传统是受墨子影响的,有各种变形。

墨家后来形成侠义传统,就整个文化范围讲,是一个极大的、异端的传统。一个文化传统里面,如果没有异端冲击,没有异端生命,就容易僵化,没有生命力。从这个观点看,墨家在浩瀚的历上有各种变形,仍然延续下来,对今天社会也还有影响力。

相对于儒家主流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一种特殊精神,种特殊精神,虽然有些部分跟儒家重叠,但有些部分跟儒家有矛盾。这种精神的来源是墨家,不是其他学派。这种侠义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了两干多年,没有中断。墨家侠义精神的特质是:1,急难相救

这就是“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孔、孟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有,但是目的不同,儒家是要以道救天下,墨子没有那么抽象,是用自己的行动救天下,“止楚攻宋”是人们熟知的例子。墨子的兼爱、非攻,不是纯粹理论,是要采取具体行动,墨家是中国哲学史上的行动派,有尚武精神。

儒家发展到宋明理学的时候,书生都非常文弱。因为文弱传统的形成,造成中国王朝的两次沦亡:宋亡于元,明亡于清。尚武精神在墨家影响的传统中保持着,在历史上表现为负面角色,作为反抗的民间团体,始终被官方打压,而打压这个传统,就打压了中国的尚武精神。

急难相救精神所影响的是后来中国历史上许多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团体和人物。从孙中山、毛泽东革命开始,都有大批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人。没有这些人,革命运动无法开展。在历史上成气候的反抗团体中,一定包括有侠义的精神、团体和人士。革命运动要成气候,一定要有这个成分。

有人说《礼运·大同》“天下为公”的观念来源于墨家。“天下为公”的观念真的可能是传承自墨家。墨家主张兼爱,兼爱伦理观跟儒家的差等伦理观不同。差等伦理观的社会基础是家族,兼爱伦理观是跳出家族。跳出家族很重要。“天下为公”的思想从儒家产生不出来,只有从墨家才能产生出来。

2.超越亲情

这种特殊精神跟儒家有明显区别,司马迁对此早有了解。《史记‘游侠列传》写大侠不顾父母之恩、妻子之爱,要跳出家族,才能当大侠,这在儒家是不允许的。《礼记》规定,父母在,不许有一死,父母第一,孝道第一。父母在,不能有生死之交、刎颈之交。侠义传统就是刎颈之交。两人交往凭义气,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郭解被朝廷追杀的时候,有一个义士根本不认识郭解,却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他。在侠义传统中能够产生这种人物和精神,但在儒家礼教中这却是不允许的。3。一诺千金重信诺,儒家也有,但墨家重信诺,在侠义精神中走上极端。有一句现成的话,可以把墨家和儒家区别开来。儒家讲:“言必信,行必果,铿铿然,小人哉!”“言必信,行必果”不是儒家的信条。墨家侠义传统的信条是“言必信,行必果”,即绝对信守诺言。

历史上有“任侠”一词,什么叫“任侠”?信任的“任”,“任”在文字学上是“相与信”,两人之间的信任。“任侠”绝对讲求“信”。一诺干金者,就是把“信”绝对化的人物。《经上》第19条:“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经说上》解释:“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任”(任侠)的定义是:义士做对自己有损害的事情,而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所服务的对象得到利益。做会给自身带来恶果的事情,以便使自己所服务的对象成就急务,排除困难,脱离困境。

4.不畏权势

侠义精神这一点跟儒家有明显的区隔。侠义精神和力量,只有从墨家发展出来,在其他学派发展不出来,其他学派在不同程度上都认同专制统治,只有侠义传统敢与专制权势为敌。董仲舒思想就是讲怎样使儒家跟皇权结合,他讲“黜民而升君”,就是压低人民,抬高国君。墨子影响下的侠义传统则完全相反,是黜君而升民,完全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墨子是平民阶级的代言入。这个精神以后就延续下来..形成中国历史上一直在民间、在被打压的情况下活跃的团体和个人,这些人在正史中长期被忽略。现在应该发掘这个新天地,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5.劫富济贫

这是墨家跟儒家有明显区隔的精神。劫富济贫是中国传统社≯会特许的一种现象,在现代法治社会是不允许的。在法治社会,劫富济贫,法律要处罚。在传统的、没有法治的社会,往往就是这种侠义团体和侠客,在社会上主持正义。他们用不寻常的手般,追求公平正义。在中国传统社会就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是中非常的手段,追求公平正义。不仅传统社会容许劫富济贫在,像美、英、法国所谓“法治”国家,法律保障是有钱人的专利,一般贫民要法律保障自己的权利几乎不可能,因为贫民没有钱打官司,这种劫富济贫的精神和角色有存在的社会价值。 6.重视名节

用现代语言说,重视名节就是重名誉,把这话真正充分实践的是墨家。在墨家的侠义传统中,对名节的重视非常强烈。在历史上,东汉末年,有不少气节之士死于党锢之祸,其中很多人物有侠义背景。儒家也重名节,儒家重名节是为了尽忠孝,墨家重名节是为了反抗权势。

墨家侠义精神的特质可以用“扶弱抑强,抗官济民”八个字来概括,这代表墨家影响下的侠义传统的特殊精神,这是整个中国历史传统中侠义精神的宗旨。这八个字,来自20世纪初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名人宋教仁。宋教仁在1907年,为了说服东北的马贼(历史上都把他们叫做“贼”,其实他们就是江湖好汉)参加革命运动,在一封信中讲到这八个字。这八个字到孙中山革命的时候,仍然有生命。用这八个字可以概括整个中国历史上侠义传统的精神。侠义关系

儒家、墨家都重视“义”。《论语》多处讲到“义”。“义”是儒家的重要观念。但是整体看来,在哲学上最重要的观念是“仁”,不是“义”。在历史上实践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礼,是孝,不是“义”。《贵义》篇墨子讲到“万事莫贵于义”,没有一件事情比“义”更重要、更终极。墨子还讲“义人在上,天下一致”,这个“义人”相当于儒家的圣王,是最高的典范。墨家真正把“义”的观念普及到整个中国社会,影响普遍而深刻。儒家讲义利之辨,“义”跟“利”是矛盾对立的。墨家说:“义,利也。”儒、墨两家一个对利是消极性的思考,一个对利是积极性的思考,很不一样。“义”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广泛影响是墨子的传统,不是儒家的传统。

《水浒传》中有“聚义堂”,其所表现的“义”跟“孝”是矛盾的,把“义”跟“孝”严格区分开。小说是虚构,但小说有时能更真实地反映历史。《水浒传》里有个孝子王进,怎么劝说,他都不上梁山,孝子是不上梁山的。还有一个史进,为了上梁山,把他妈妈气死。你要上梁山,就不能顾到孝。这些义士是以“义”为终极理想和目标的。李逵受到儒家影响,他要上梁山,就把妈妈背着一起上,结果在路上,取水给妈妈喝,找东西给妈妈吃,结果妈妈被老虎吃掉。到梁山,把这件事情讲给宋江他们听,宋江哈哈大笑,这明显表现出“孝”跟“义”是矛盾的。过去以为“义”是儒家讲的,仔细想,“义”只有在墨家的侠义传统中才能产生。后来宋江被捕有两大罪名,一是不敬天地,一是不孝父母。要举义就不能顾孝。

在孙中山时代,要当革命烈士,就不能顾家,是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林觉民就是例子。林觉民写《与妻诀别书》感人,但要革命,做烈士,为义奋斗,为一个超越理想而奋斗的人,就不能顾家,向来如此。

宋以后中国哲学有所谓“三教合流”,里面还暗藏了一个墨家。墨家影响的侠义传统,也在这里合流了。宋以后产生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包括重要的儒生是侠跟儒的合流。

举几个重要人物,南宋时跟朱熹辩论的陈亮,三次被抓到监牢里,罪名就是说他是大侠,但陈亮在历史上是儒者,儒、侠在那个时代以后就慢慢合流了,有的是“儒皮侠骨”,有的是“侠皮儒骨”,骨就是思想本质,皮就是行事作风。陈亮的行事作

同类推荐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 新解黄帝阴符经

    新解黄帝阴符经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刘君祖先生依经解经,贯通经典,观照现实,分别对《黄帝阴符经》和《天机经》进行了解读。《阴符经》不过短短四百余字,《天机经》亦不过两千余字,却皆为道藏经典。两书合观,读者尽可于千余字间沉潜,掌握天地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体悟道家智慧和修养方法,“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览粲然义理,察古人心迹,登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人生境界。
  •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热门推荐
  • 医学从众录

    医学从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刍狗春秋

    刍狗春秋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已是春节后了,纷飞的大雪仍然厚厚地覆盖着这座东北边城。天寒地冻,路滑难行。这种天气,本该是待在家中,品品茶,看看电视,唠点趣闻轶事,要么一卷在手,神驰于古往今来……可我必须出行。这天是Billy(比利)走后的半年忌日。我想他,要去看他。在那个让我们情思牵系的处所,我朋友家后院,几株树木笼罩之下,有四个小小的坟丘,我家的Mary、Billy和朋友家的两只狗就静静地安息于此。
  • 别太有个性也别太没个性

    别太有个性也别太没个性

    从校园进入社会,就需要转变思维,以“社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会洞悉人情世故法则,通晓待人接物的技巧。别让自己满身棱角,也别让自己软弱可欺。个性有度,打磨好自己的个性,才能迅速融入社会。
  • 斩神绝之君临天下

    斩神绝之君临天下

    【玄幻精品,热血美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人一剑,败万族、镇乾坤!为红颜一怒他甘愿化魔,为血海深仇他横扫诸天!绝世妖孽从微末中崛起,剑指苍穹,君临天下!
  • 大帝尊

    大帝尊

    帝者如星空浩瀚无垠,尊者若恒星豪芒万丈。当时间腐朽了这一切,世界之中仅存永恒。
  • 我们的青春有相逢

    我们的青春有相逢

    这是一部关于他们青春时期的小爱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里有酸,有甜,有涩。接受意见改进。多谢支持。“还好,我们的青春有相逢。”梁瑗对着方凛言道。方凛言笑着对着她说道:“嗯,感谢老天爷让我遇见你。”……
  • 零下一度的荷尔蒙

    零下一度的荷尔蒙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通过不同年龄层的女性视角去阐述她们对爱情的理解。作者文字细腻温和,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真实且虚幻的场景。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德国地质学家黎登布洛克教授意外得到了一封密码信。他受前人萨克奴姗的启发,带领侄子阿克赛尔和向导汉恩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一路上历经艰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风雨和从未见过的海怪。
  • 至尊商女千千岁

    至尊商女千千岁

    重活一世,欠她的,算计她的,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刚重生,爹娘被害,整个京城的人都在觊觎着云家的万贯家财。这一世,她不会被歹人蒙蔽,是善是恶,定要分个清楚。
  • 悍女御天下:夫君,快过来

    悍女御天下:夫君,快过来

    这是一部女尊小说,讲述女主上官晴&风格迥异的绝色夫君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