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2500000002

第2章

我被手机铃声惊醒的时候,才想起手机昨晚忘关了。

诚子画室的西北角,铺了几个纸箱板子,扔了几床破褥子、被子,算是他的床。我就和他分两头挤在这张所谓的“床”上。空气里弥漫着积年灰尘的土腥味和宿酒让人恶心的臭味,还有松节油和油画颜料特有的刺激的味道。严诚酸臭的一只脚就在我脑袋边上支棱着。难怪我一夜都在做怪梦。在梦里我狂吐不已。

我摸索着把旁边椅子上的裤子拽下来,摸出手机。

“谁呀?”说话前我瞄了一眼屏幕,才八点多。

“是杜渐吗?”

“是我。你谁啊?”这声音我听着生。

“我是《上京晚报》的记者,文木。”

我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记者?干吗?你找错人了吧?”我不耐烦地说。

阳光透过脏乎乎的窗玻璃射进来,在地上留下几个菱形的光斑,光柱里有无数细小的粉尘在飞,感觉像是一杯浑水。

“没错,我就是找你,杜渐。”

“我不认识你。”我被生人搅了觉,没好气地说。

“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是这么回事。晚报要搞一个上京市‘城市英雄’评选,要先对近几年事迹比较突出的英雄人物做个回顾报道……”

“你是想采访我爸吧?他早不在了。”我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爸出事那会儿,我没少和记者打交道。

“是啊,是啊。我知道,所以我才想找你聊聊。采访一下英雄的后人也一样嘛。”

“我没什么好聊的。就这样吧。”说着我就要挂。

“哎哎,别挂别挂。你看,是这样的,我特别敬佩杜老师,我还是他的学生呢,我是六中毕业的。杜老师出事后我还去看过师母呢。当时咱们见过面啊,你不记得了?”

当时足有半个月,我们家进进出出各路人不断,我哪儿记得谁是谁啊。不过,人家这么一说,我倒不好再装了。

“啊,是吗?不过,我真没什么好说的了。”

“随便聊聊,一个小时,不,半个小时。”

上京的秋天来了。天空碧蓝碧蓝,纯净得像照片里的,感觉有点假。院子里齐膝深的狗尾巴草和野芦苇金黄一片,经霜之后,散发出一种无法形容的忧郁气息。看院子的大狼狗“锤子”在草棵子里追着一只受了伤的喜鹊,噼里扑噜地满院子乱窜。那只喜鹊只能飞半人多高,飞起来掉下去,飞起来又掉下去,一边挣扎一边喳喳地叫。

我轰开“锤子”,逮了那鸟,抬手往房顶扔上去。喜鹊借着这劲儿,歪着翅膀飞房上去了。

我拧开水龙头刷牙,凉水冰得我直吸气。

“谁呀,这么烦,这么大早就打电话?”诚子也被闹醒了。

“晚报的一记者。要采访我。”我一嘴白沫子,含含糊糊地说。

这回诚子醒了,在我脖子上使劲胡噜了一把:“采访你?你丫昨晚上的酒还没醒的吧?还说胡话呢?”

昨天晚上,我俩就着一袋花生米,对撅了一瓶二锅头。我知道我不能喝酒。但已经这样了,爱咋的咋的吧。

“嗨,小看我?你怎么知道我就不是个人物?”

“我知道,我知道你是个人物,人五人六的!”诚子逗着“锤子”撒欢。

“是我老爸的事儿,陈谷子烂芝麻的。我还真懒得去。”

“去吧去吧,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呆着也是呆着。你去了,我还省顿饭呢。”

我和晚报的那个姓文的记者约在新街口的肯德基见面。

我们没聊多大会儿。前后也就喝了杯咖啡、抽了两支烟,不到半小时的工夫。那哥们儿有一搭没一搭的,大概问了问我们家和我这几年的情况。这让我有点纳闷。这和他早晨死乞白赖地约采访的德行不大相称。后来想想,也没什么。这种应景的事儿,一般都是上面压下来的,不干不行,应付一下差事拉倒。正好我也没心情和他扯淡。我酒还没醒,脑袋有斗大,胡乱说了些什么自己都忘了。

隔了两天。傍晚,我在仓库外边街角的肉饼店里吃了四两肉饼,喝了瓶“上京”啤酒,又要了半斤肉饼打包给诚子带回去,顺手在门口的报摊上买了份晚报。

严诚的屋里亮着灯,却拉着窗帘。我推了推门,门是锁了的,里面有断断续续的哼唧声。我知道这孙子八成是和欧阳晨在“哈皮”。欧阳是个“野模”,做他的模特已经有几年了。那是个漂亮轻佻的女孩。诚子在性方面简直是头牲口,经常画着画着就来劲儿,扔了画笔就和欧阳滚在一起。

两个人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地混着。

也挺好。谁也不欠谁。

我不想打搅人家的好事。我在门口一把瘸了条腿的破藤椅上坐下,就着慢慢暗下去的天色,一目十行地翻着晚报。

我的匪夷所思的传奇经历就从这一刻拉开了序幕。

在报纸的公益版上,我看到了那篇署名“本报记者文木”的文章。

文章的标题是:《后人濒临死亡线英灵在天难安息》。

文章先追忆了我爸三年前的舍己救人的壮举。大概的情况是这样。一个初一的小女孩过马路,碰到个刚过完毒瘾的人开了辆卡车直撞过来。我爸正好看见,当时飞身冲过去,使劲把那孩子推了出去,自己却被撞了。在一番感慨欷歔、颂扬升华之后,记者笔锋一转,开始叙述我和我们家目前的困境。在他声情并茂的笔下,我成了一个自强不息的上进青年,一个才华横溢却家庭贫困的大才子,一个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孝子,一个命运多舛、穷困潦倒、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绝症患者,一个身陷绝境却从不拿父亲的牺牲给社会添麻烦的极端自尊的君子。文章的最后,记者颇为煽情地写道:“在很多人叹息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时候,在我们的城市,在上京这个自古多侠士的燕赵旧地,毕竟还有像杜幼于老师(我爸)这样的人,在间不容发的瞬间,在生命的天平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挽救了别人。他们是这个社会的道德标尺。斯人去矣,英灵已远,但英雄的后人,一个人生刚刚开始的有志青年,却因为没有钱做肾移植命在旦夕!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只是那个被救的小女孩,你、我、我们所有的活着的人,都是英雄义举的受益者。别再抱怨世态炎凉,别再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伸出你的手,让大家用爱心来挽救一个青年的生命,就像他的父亲曾经用生命挽救另一个年轻的生命一样。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抚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后面是公益版的捐款电话和账号。

我靠。我真无语了。

我算是知道报纸是怎么做出来的了,丫和我聊了二十几分钟,就能洋洋洒洒忽悠出半个版的文章,把我夸得像个栋梁似的。里面的那个“杜渐”把我自己都感动了。以前我怎么没发现我有这么优秀呢?

我正发呆,诚子端着盆水开门出来。我从黑影里站起来。

“你大爷的,你丫怎么悄没声儿地在这躲着呢?吓我这一跳!”

“怕惊着你,将来生不出儿子。”我说。

“我画画呢,你丫胡诌什么呢。”

“得了,装什么呀。你们那点事儿,我还不知道?”我说,抬腿进了屋,“是吧欧阳?你瞧人家欧阳,就不像你那么假。”

欧阳正背对我坐在床上补妆,穿着诚子的一件大衬衫,光着两条腿。

“切!你知道个屁。你姐——”欧阳夸张地拖着长声说,“我,是人体模特。艺术,你懂吗?”

我哈哈一乐,把打包的肉饼往桌子上一撂:“不知道欧阳来,我就买了半斤。”我对倒水回来的诚子说。

“出去吃吧?”

“我刚吃了。”

“走吧,走吧,再喝点。我们俩先走了啊?就拐角那儿涮肉,你穿好衣服来找我们。”诚子冲欧阳喊道。

饭桌上,我把晚报上那篇文章给他们俩看了。

“你狗日的碰见贵人了。”诚子笑得不行,“我怎么没发现我身边一直有你这么个圣人呢?丫真够能呲的!”

“你觉得这么着能蒙着钱吗?”我假装没当回事,其实心里已经抱了很大的希望,“我本来以为他们只是应个景儿,没想到还弄得跟真事儿似的。早知道我好好哭哭穷了!”

“不!这样刚刚好。咱就得拿着点劲儿,咱是谁?咱是爷啊,就是死也得要个爷的范儿!有钱人就认这个,你越孙子人越瞧不起你。”丫已经高了。

“你丫什么爷啊,有钱才是爷呢。”

“这事正经靠谱。”诚子敛了笑说,“晚报的公益版挺有号召力的。再说,你不是一般的治不起病的患者,你爸的事挺能打动人的。‘城市英雄’,这个点姓文的也抓得好。兄弟,你有救了,哥哥替你高兴!来,喝一个!”

我刚把酒杯端起来,欧阳一把给按下了:“你不能喝酒了。”

“对,从今天起,你一滴酒都不能喝了!”诚子自己喝了一杯,“哎,这个姓文的记者不是你花钱雇的枪手吧?”

“我哪有这脑子。抢银行我倒想过。”

同类推荐
  • 老水家的井

    老水家的井

    光斑爬上街沿的时候,冰铁皮子的反光刺花了吴承水的眼。这时候,吴承水敲打完最后一锤,将炉子一收,一天的工便算完了。可一天的日程却没有完。自从渔船滩电站开始蓄水后,他每天带着黑子,都会准时地来到中码头的河堤上,望吃水线,望酉水渐渐丰盈的样子,也望河里的机动船和水上的飞鸟。通常这样的时候,他会点上一支烟,蹲在那条石凳子上,黑子就会凑上前来,随他老实地蹲着,老实地望着。爱开玩笑的人都说,黑子跟水老倌夫妻相呢。吴承水听了也不生气,心想狗通人性,总比不通人性的老婆强嘛。其实细究起来,吴承水现在蹲的地方,原先不是河堤,是他家的老屋场。
  • 海岛探险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海岛探险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巴金选集1:家

    巴金选集1:家

    小说描写了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没落,其中以觉新、觉民、觉慧等几个年轻人为代表,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并通过他们的生存状态批判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中篇小说卷

    吴义勤主编的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中篇小说卷》共收中篇小说八篇,包括阎连科的《天宫图》、余华的《战栗》、王小波的《我的阴阳两界》、北村的《最后的艺术家》、刁斗的《作为一种艺术的谋杀》、周大新的《向上的台阶》、李佩甫的《红蚊子》等。每篇小说后都有精短点评。
  • 边塞英雄谱

    边塞英雄谱

    自从清兵入关,奄有华夏,到了康熙、雍正两朝,叛乱悉平,根深蒂固。当时的一班旧臣遗民渐渐感觉处境日危,存身不住,没奈何只得怀着耿耿孤忠、满腔热血,流亡转徙到西北、西南等一带边塞地方去隼路蓝缕,开辟草莱,明以佃渔畜牧为生,暗中却仍奉着前明的正朔,等到生聚有了成效,财富日充,才渐渐号召亲友,招集流亡,欲等机会一到便图匡复大计。
热门推荐
  • 华严经文义记

    华严经文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国中小学最佳课外读本:写给孩子的世界艺术史

    美国中小学最佳课外读本:写给孩子的世界艺术史

    本书讲述的主要是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建筑三个部分,不是简单的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而是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对作者生存时代历史环境、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的介绍,以及作品创作过程的讲述,介绍艺术的发展历程。独特的写法使得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
  • 觚剩及续编

    觚剩及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女神是戏精

    我的女神是戏精

    伊影有着自己小小的梦想——当影后,但她不想跪,不想躺,也不想被当成物品任人买卖……包珞第一次见到伊影,觉得这个女孩瘦瘦小小,眼神却异常坚定。是什么让她在这物质的娱乐圈独善其身?又是什么,让他日渐为她着迷?于茂修知道自己的身份会让人趋之若鹜,他对谁有了兴趣,只需要一个眼神,无论是谁,都没有拒绝的可能。唯独她,小小的身躯,面对强权,却是那样的不屈,那满脸的倔强,一身的骄傲,让他不解,让他想要去了解。
  • 是你自己不努力,说什么怀才不遇

    是你自己不努力,说什么怀才不遇

    这是一部人生寻梦之书,生活修炼手册。全书共计36篇文章,每篇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切身体验,每篇文章里或许也都有一个你,一个我,一个个我们。柴米油盐、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如何发现人生的玄妙,做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人,将每一天都过得熠熠生辉?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下,穿越在钢铁丛林中的你我,如何葆有一颗初心,怀抱纯粹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往下走?打开这本书,相信你就有了答案。如果你也曾迷茫无助,也曾在某一个瞬间发现自己患上了“爱无能”,也曾“懒癌晚期”四处寻医……那么,它就是你最好的枕边书,可以促膝长谈的灵魂伴侣。
  • 宋朝的江山风月

    宋朝的江山风月

    读宋词的过程,就是亲近一棵大树的过程,有树在,或者能在刹那中遇见古人,或者能在微尘中显现大千。作家选取15位成就最高的词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细腻优美而又富有穿透力的文字,为读者还原词人们生活的时代、生平、故事、心理,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特有的文化氛围、生活情致和审美韵味,既新颖而又富有感染力。
  • 冷帝宠上天:夫君独宠

    冷帝宠上天:夫君独宠

    本应该是二十一世纪的缉毒精英,却在一睁眼发现正被人按在冰桶里死虐,二话不说三下五除二就打趴众人,笑话,她可不是之前的被虐对象!被太子召见,狂撩,救太子而受伤,又机缘救下太子生母,瞬间成为皇上眼前的红人,众人都想着巴结讨好,她却只想为前主守护家人。勾心斗角,对她来说家常便饭,你狠,我比你更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坍缩

    坍缩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对坍缩的观测将在国家天文台最大的观测厅进行,这个观测厅接收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太空望远镜发回的图像,并把它投射到一面面积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型屏幕上。现在,屏幕上还是空白。到场的人并不多,但都是理论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权威,对即将到来的这一时刻,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少数真正能理解其含义的人。此时他们静静地坐着,等着那一时刻,就像刚刚用泥土做成的亚当夏娃等着上帝那一口生命之气一样。只有天文台的台长在焦躁地来回踱着步。巨型屏幕出了故障,而负责维修的工程师到现在还没来,如果她来不了的话,来自太空望远镜的图像只能在小屏幕上显示,那这一伟大时刻的气氛就差多了。
  • 沈家九姑娘

    沈家九姑娘

    穿越时空,娘是重生的,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沈丹遐觉得那是中了大乐透。重生娘对她千依百顺,千娇百宠,爱若珍宝,吃穿用住皆是最好,还容不得人欺负她、违逆她。重生娘霸气地宣称:谁敢让我的女儿不如意,我就让谁不如意。谁敢让我女儿难过,我就让谁难过一万倍。谁敢动我女儿一根毫毛,我就剥了谁的皮。这个谁,亦包括她这世的亲生父亲沈穆轲。重生娘掌握先机,算无遗策,却独独没有算到,有个狼崽子把她的宝贝女儿给叼走了。片断:阳光正好,荷花盛放,站在小舟上的俏丽少女,举着船桨,娇嗔地问岸上的男子,“你到底上不上来?”男子提起衣摆,唇边噙着浅笑,“不敢请耳,固所愿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下绝色的少女一手提壶,一手举杯,对着明月扬声道。伴着月光走过来的男子,道:“满月之日,在屋顶喝酒更好。”“你是要邀请我上屋顶喝酒吗?”少女眼睛清亮地看着男子问道。男子浅笑问道:“不知你可愿意?”少女俏皮地笑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是一只鹿的成长故事,从它刚出世不久一起讲到它成年。作者察尔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真实的森林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描述得相当准确,就像一部很有诗意的森林动物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