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1600000001

第1章 序一:从俗世中来,到灵魂中去(1)

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海明威,他是美国人,出生在芝加哥市郊区的一个小镇——奥克帕克。他的出生时间很好记,因为很特别,是19世纪的最后一年—1899年。这一年似乎是“作家年”,在这一年出生了一堆作家:博尔赫斯、纳博科夫、阿斯图里亚斯(危地马拉,1967年诺奖得主)、希区柯克、老舍、闻一多等,他们都是海明威的同龄人,而且都独树一帜,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作品。

海明威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身影、脚印一点也不比他的作品逊色。他当过记者,打过仗,打过拳击,做过间谍。他是一个非常爱冒险的人,喜欢旅行,喜欢狩猎——经常去非洲狩猎,喜欢去大海里钓鱼。

这就是海明威,一个非常有个性、生活非常丰富、经历也非常传奇的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死的方式也很特别——自杀,用他经常带去非洲狩猎的猎枪,吞着枪管,把自己崩掉,时年62岁。

海明威一生当中写过很多部作品,今天我将要解读的书是他的《老人与海》,这是一部严格的中篇小说。我印象中有几篇,堪称世界一流,比如说加缪的《局外人》、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卡夫卡的《地洞》、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有人译为《小径分岔的花园》)、鲁迅的《阿Q正传》等。总之,中篇小说有很多,但真正能够被大众广泛阅读、传播的作品,其实并不多,而《老人与海》必是不多的一流中篇小说之一。因为这部小说太宽大了,宽大到可以把一个世界浓缩地装下。

小说的人物关系和故事都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只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老人,另一个是小孩。然后是两种鱼:其一是一条硕大无比的马林鱼,其二是鲨鱼——一群鲨鱼。整个故事写的是,一个84天都没钓到一条鱼的运气很背的老人去大海里钓鱼,很意外,钓到了一条马林鱼,他的运气似乎来了。但是想不到,在捕鱼回来的途中,遇到了一群鲨鱼。鲨鱼闻到了血腥味,开始掠夺这条老人千辛万苦钓上来的大鱼。当老人回到那个海湾,回到他的村庄的时候,这条硕大无比的鱼只剩下一副鱼骨,鱼身上的肉被鲨鱼掠夺完了。

故事就这么简单,讲的是一个老人钓鱼的一次经历,这个老人叫圣地亚哥。

另外一个人物,是那个小孩,叫马诺林。他其实出现得并不多,只在开始和结尾出现了一下。他就像是老人的徒弟。在师父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徒弟是缺席的。

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海明威却写出了非常精深的内容、非常博大的内容、非常奇异的内容。

我已经记不起来第一次读的具体时间,我甚至都忘记了第一次阅读时的感受,因为我曾多次读过它。最后一次应该是三个月前,有一天,我闲来无事,偶然地看到了书架上《老人与海》这本书,像看到一张老照片,忍不住又捧起它。它并没有因为被我读过多次而减淡对我的冲击,并没有因为故事简单而让我感到单薄,恰恰是这种简单中呈现的那种丰富、博大,让我感到很震撼。大师就是大师,毫无疑问,《老人与海》是一部大师级的作品。

大师是写出来的,更是想出来的。《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写于1951年,是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的庄园里写的,于1952年完成。但故事中的老人很早就在海明威的心里酝酿了。

海明威在1936年曾写过一篇散文,叫《海湾深处》,文章里就谈到一个老人,去大海里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鱼,然后被鲨鱼掠夺完。在那篇散文里面,他已经把《老人与海》故事的雏形表达过了。也就是说,从1936年到1951年,长达15年的时间,这个故事和这个人物一直盘踞在作者心里。他一直在思考它,一直在和它相处,陪伴它,像亲人一样。一方面,作者是在培育感情;另一方面,我想象,作者也在寻找怎么样切入,怎么样把这篇散文变成一部小说。

毫无疑问,这篇散文比较轻薄,它只是对真人真事的回忆,现在他要把这篇散文变成一部小说,就要加入虚构,加入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散文、杂文很多时候着眼处比较小,求的是真;而小说的着眼处往往是大的,它虽然用的是一些虚构的东西,但表达出来的内容更真实、更博大精深。它有一点“从一到二、从二生三”的意味。要达到这种艺术效果,作者要能够从白天想到黑夜,能够从大海想到人世、人生,想到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

他把这个老人的故事变成了我们的故事,我们大家的故事,人类的故事。我们在阅读这个故事时,不仅仅是出于猎奇,不仅仅是在欣赏别人的人生,也是在体悟自己的人生。这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难度所在:小说里面要装进我们的人生,或者说读者的人生。这是对小说家巨大的考验。

海明威经受住了考验,他通过《老人与海》和我们紧紧地拥抱。小说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广泛赞誉,对海明威不怎么友好的福克纳都忍不住发声,不吝赞词,说:“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时间会显示这是他和我的同时代人所能写出的最优秀的单篇作品。”不久,即两年后的1954年,因为《老人与海》,海明威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前面讲到过,《老人与海》中人物关系非常简单,事件也非常简单。但是这部小说出版以后,大家对它的评价非常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有点像我们的《红楼梦》。评价、探讨、解释这本小说的一系列文章远远多于小说文本本身,不是多一倍,而是多上百甚至上千倍。虽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大家有一个一致的看法,那就是:这是一篇充满寓意、充满象征的寓言小说。

那么这个老人象征的是什么?这个小孩象征的是什么?那条马林鱼,硕大无比的马林鱼,象征着什么?还有,那群鲨鱼又象征着什么?这是小说出版以后,文学界、评论家、读者广泛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因为说法实在是太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至于海明威本人都烦了。有一次,海明威在接受一位记者的采访时有点生气地说:“没有什么象征,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小孩就是小孩。唯有鲨鱼是有象征的。象征着什么呢?就象征那些讨厌的评论家。”

这当然是带着一些情绪的说法,事实上,我们无法回避这部小说具有的象征意义,如果没有象征,没有寓意,这部小说就显得太苍白了。这部小说之所以被大家喜欢,被人们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小说里面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它把人类的困境、绝境、希望,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类和自己的关系,人类的命运,人类的孤独、奋斗、不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怜悯,都放进去了。

这就是大师的手笔,看似简单,其实无比丰盈充沛。

现在我想从比较专业的角度来谈谈我对这部小说整体的看法。首先我觉得它有一种美,它有一种奇异的、让人不可抗拒的美。这种美首先体现在语言上。熟悉海明威的读者知道,他的修辞非常简洁,语言简练明快,同时又结实有力。有人说,海明威是用一种电报式的语言在进行文学创作。本来文学是华丽的、色彩斑斓的,但他居然用一种非常简洁、明快,像电报一样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一个文学的世界。这就是海明威的博大之处,感觉他是捆了自己在跟人搏击,又赢了对方。

其实,《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完成于生命末端的作品,但他的写作风格从刚出道时就已经基本确立了,就是那种简洁有力、明快干净的风格。但这种简洁绝对不是简单,它的简洁里有非常丰饶的东西、非常博大的东西,像宽广的草原、辽阔的天空。他的写作充满着隐喻和象征,也因此直达根底,直指人心。

同类推荐
  • 入沪记(2007)

    入沪记(2007)

    不过对于我,我总还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吧?要懂礼貌,懂举止,懂进退,懂政策,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听领导老师的话,听党和国家的话,听政府和老婆的话。应该先找到老婆的工作,因为这个好像更是主要环节——这其实是更难的问题——上海的工作不能说难找,但是,找有正式人事权力的单位就难了,要让人家必须和你签三年的劳动合同就更难了,一个没有上海户口,而且正在生育年龄的女人找这样的工作就更更难了。于是,只能等待。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 病毒(蔡骏作品)

    病毒(蔡骏作品)

    冬至前夕,好友林树发来一封奇怪的邮件,“我”连夜赶往他家,在他家楼下目睹他坠楼身亡。平安夜,同事陆白公开即将结婚的消息,随后却跳江而死。元旦,地铁站台,一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无形的恐怖东西,向飞奔而来的列车纵身跳下……如有某种病毒肆虐,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经过查证,发现所有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点:经常登录一家叫“古墓幽魂”的个人网站。
  • 稿子

    稿子

    吴宏才端着一只超大的白瓷碗,别扭又怪异地蹲在磨嘴上。吴宏才把屁股对着堂屋门,脸对着天上的太阳,有点像蹲在茅坑里。其实他在喝稀饭。吴宏才喝稀饭的声音有些特别,一会儿哧啦哧啦的,像他家猪圈里小花猪的吃食声;一会儿又噗噗的,像鸭子在放屁,总之,有点心不在焉或草草了事。只有他自己知道,喝稀饭只是必须要喝,而他的耳朵一直在倾听。吴宏才家的门是柴门,简易木框勒着的芦柴上,还有一些陈年的芦花,在中午的微风中轻轻招摇。柴门上横着一根槐木棍,吊着一只小喇叭,正在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 博弈

    博弈

    朝晖投资公司总经理袁瑛为何千方百计把佟振浩挖到门下?原因在于佟振浩在证券市场多年来的拼杀经历以及他的业绩和名气,更由于他拥有的客户群。说起来,袁瑛在证券市场也摸爬滚打了好几年,但是业绩和上证指数一样熊长牛短,用他自己的话说见证过高山红日,也遭遇过雪崩地陷,历年统计下来,总算混了个小赚。然而他也沾沾自喜,毕竟中国股市上每十个人中只有一人赚,两个人平,而亏损的有七人。
热门推荐
  • 魔力公主

    魔力公主

    茫茫人海,相遇是缘,茫茫书海,相见亦是缘。希望此文的相见能博您一欢。【内容简介】一次危险的交易使失明的女孩苏子颖来到了神奇的魔法世界,在这里她化身成了人类族的魔法师,遇上了俊美的精灵族王子,妖艳惑众的恶魔贵族,展开了一段奇异的旅程.
  •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抢滩资本5: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转板指引

    抢滩资本5: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转板指引

    本书为您提供最新股转系统挂牌指引与治理实务,全面详解挂牌公司投融资与转板升级机制,包括: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条件;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程序和步骤等内容。
  • 赵树理戏剧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赵树理戏剧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赵树理是我国现当代作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的开创者。前人对他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其小说方面的成就。但他其实还是一名剧作家,本书为他的戏剧集。
  • 元娘

    元娘

    前世为母报仇,她拼尽全力,不惜手染鲜血,鱼死网破。当重生而回,她终才明白,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复仇。这一世,她是元娘,元为新生,元为初始,她要如海棠明艳绚丽,必当骄阳盛绽,活出精彩!PS:言情很甜,放心跳坑。**********新书《世娇》上传中,请大家多多支持!
  • 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酷的职场竞争压力,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工作是需要珍惜的,也感受到了企业提供给我们的机遇和生存空间的重要性。企业是平台,感恩是它前进的动力源泉;工作是礼物,珍惜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面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只有在珍惜里,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懂得感恩和珍惜不仅是做人的本分,也是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大智慧。
  • 两分铜币

    两分铜币

    名侦探柯南、毛利小五郎、怪盗基德、少年侦探团,全部来源于乱步作品。《两分铜币》,日本推理文学的起点,收录一九 二三年四月发表处女作至一九二五年七月之间所发表的本格或准本格推理短篇和极短篇共计十六篇。包括处女作〈两分铜币〉、〈一张收据〉、〈致命的错误〉、〈二废人〉、〈双生儿〉、〈红色房间〉、〈日记本〉、〈算盘传情的故事〉、〈盗难〉、〈白日梦〉、〈戒指〉、〈梦游者之死〉、〈百面演员〉、〈一人两角〉、〈疑惑〉以及出道之前的习作〈火绳枪〉。同时收录傅博先生撰写的导读和解题,日本评论大师权田万治先生撰写的评论以及乱步家族提供的照片若干。
  • 裂锦(新版)

    裂锦(新版)

    这是一个悲凉的传奇。傅圣歆为了避免家族企业的破产,不得不依附于曾有宿怨的商界巨子易志维。他们在彼此的试探与挣扎里,慢慢陷入与对方的情感纠葛中。只是现实严酷,容不得她奢望爱情或是幸福。悲情小天后匪我思存感动经典,再续三世纠葛情仇。这一刻的爱情情深似海,而人生,注定寂寞如雪。当文字也开始哭泣……再见记忆中那些明媚的忧伤,觅一个云淡风轻的闲暇午后,在匪我思存的文字里体验一次畅快淋漓的文字之旅!
  • 苦吟

    苦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