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00700000006

第6章 重点问题点击(5)

如何突围潜规则

——不惜做一个孤独的英雄

问题点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讲过这样两段话:“这些年,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并逐渐流行起来,有的人甚至以深谙其道为荣。”“这些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如果任其大行其道,我们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又谈何好转?”这两段话深刻揭示了潜规则的危害性,同时对潜规则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我们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上遇到一个很大的挑战,或者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敌人——潜规则。规则我们都懂,我们制定的法律、路线、政策等就是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也是规则,它是看得见的,是在阳光下通行,它是显现的,明摆在那里。那么政界里的潜规则是什么呢?它是一种消极的组织文化,是与正面规则相对的一套暗规则系统,这种规则,是把丑当作美、把不正常当作正常、把不道德当作道德去约束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潜规则最大的奥妙就是一个“潜”字。它是隐藏着的,是属于阴影之下的东西,上不了大的台面,它需要大家心照不宣,以默契去遵守。它的本质是如何让自己趋利避害,怎样做对自己更有利。这种潜规则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实际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在公开场合、正式场合,大家都讲执政为民、公道正派、民主集中制,讲得十分清楚,但在具体的环境里、具体的事务中,很多东西都变了味,很多事情透着微妙,深浅难测,让人无所适从,也无可奈何。特别是在干部升迁问题上,潜规则的魔力更大。我们有的单位干部向上流动的成本是很高的,它需要背景,需要人脉,需要圈子,需要票子,甚至需要降低点人格。许多时候干部最大的烦恼就是关于升迁的烦恼,许多人不知该怎么做,不知做到什么分上。潜规则干扰了我们党和我们社会正常运作规则,破坏了我们的道德基因,它是“太平之乱”!

那么政界潜规则为什么能够洪水漫延、攻城略地?它哪来的那么大的能量?我想到四点:其一,旧官场的遗存。中国旧官场的潜规则早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旧官场没了,但旧官场的劣质文化却能以极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力”向后世遗传,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的不良习气,都能在上千年、几百年、几十年前的旧官场里找到身影和出处。其二,利益推动了选择。潜规则最大的特点,它能够保证官员个人的利益,并使这种利益最大化。不久前,《人民日报》登了一篇《让潜规则失去生存的土壤》的文章,文章中有一段入木三分的话:“当‘红头不如笔头,笔头不如口头’成为常态,不少人自然会心照不宣地选择关系;当‘不给甜头不点头,给了甜头乱点头’成为现实,不少人自然会随波逐流地选择迎合;当‘找靠山胜过找组织’,走程序变成走过场,不少人自然会你行我效地选择投靠。”其三,制度的缺陷。干部工作建立了很多制度,但这些制度还很不完善,漏洞多,空隙大,特别是监督制度盲点多、盲区大,制度的有效执行难以保证。其四,潜规则有绑架的能力。“潜规则”有一个很大的能量,它能让事物变为“逆淘汰”或者叫“劣币驱逐良币”。强大的庸俗势力把一种精华给淘汰了,给扼杀了。一些领导干部心照不宣地遵守潜规则,就是因为潜规则比我们的一些明规则更有制约性,违反潜规则付出的代价远比违反制度纪律付出的代价要大。不想被逆淘汰的人遵守潜规则是自然的选项,它有着特殊的逻辑线路。

怎么破除潜规则?总书记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破除潜规则,根本之策是强化明规则,以正压邪,让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向潜规则宣战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想,领导干部应该勇于做出这种牺牲。只有这种牺牲才能换来“劣币”的退出,换来潜规则的熄火灭灶。

我在2011年写了一部关于建筑师的长篇小说,在《当代》发表的,题目叫《天地之骨》,我当时起这个名字要的就是这种定力和气势,成书时又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改为《城市守望者》。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曾思凡就是一个拒绝潜规则、不怕被逆淘汰的人。我在书的自序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这段话也是我的一种心态:年轻建筑师曾思凡曾以朝圣者的样子,对“仁智山水”做出了这样一番解释:“我认为,在当今红尘滚滚的世界里,作为人生的真正制高点,‘乐水’更表现为一种保持净而不浊的心灵活水,而‘乐山’更表现为对人生理想的至死不渝。”我知道,世界上这样的人不多,或者说很少很少。他们不善于选择“生存”,当汪洋一片的洪水奔泻下来时,他们不知道躲,不知道逃,更不会和成群的人挤着甚至越过船栏去上船,然后乘船顺流而下。他们“傻呆呆”、执拗拗地站在那里。水在涨,很快,首先被淹掉的便是他们。但当洪水过后,被打捞上来的或躺在河床边的肯定是一具真正的人类的化石!……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被时代甩下,但我相信,一个民族的脉管里如果没有干涸,还有血在淌,那么,它一定会浇灌出这样的灵魂,哪怕就一颗!有了这一颗,便有了“天地之骨”,便有了守望,便会矗立起一座“石头的史诗”!在这个世界上,金钱是没有史诗的,权力也是没有史诗的,它们只有浮华和喧闹,而石头却有!我想,这种净而不浊、率而不俗的品格我们都应心向往之。“离经叛道”很可能会带来一种孤独,但那是英雄的孤独,是净离开浊、清离开浑、雅离开俗的孤独,这种孤独是党之魂魄,国之瑰宝。

怎样获得一张“社会通行证”

——把握“诚信”这道命脉

问题点击:犬儒主义是一种带着厌倦情绪的负面态度,它对于他人行为的动机一律采取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弥漫着这样一种态度,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似乎都充斥着虚假、欺骗和讹诈,人们随时都有可能上当受骗,随时都要做好防止被带到沟里的准备。听惯了谎言会对真话产生抗体的,这种情况使人们对什么都不相信、都质疑,质疑几乎成了全民性的习惯。诚信为什么会缺失?社会诚信体系为什么会千疮百孔、七零八落?应该说一些领导干部的不诚信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曾叫我长久地震颤过:一个可爱的孩子死了,是溺水死的,他出门的时候要去同学家复习功课,谁知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将孩子打捞上来后,发现他紧紧抓住另一个一起溺死的同学的手,他的父亲用很大的劲也无法将他们分开。记者来了,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认为孩子是为救同学才死的,因为他拉着同学的手。第二天报纸刊出了这则新闻,全县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可敬可爱的小男孩的名字。不久,学校授予他“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许多人自发去男孩家中慰问。这对于男孩的父母是一种安慰,但是他们却一直在怀疑着,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去救人,因为他从小怕水,不会游泳。他们想知道孩子是如何死的。带着疑问,他们找到了一个目击妇女。妇女回忆说,那天,她看到两个孩子在采桑葚,河边有一株野桑上结满了果实,一个孩子把手伸向河中,另一个孩子用手拉着他。过了一会儿,两个孩子都不见了。孩子的父母什么都明白了:他的孩子并没有在水中救同学,而是和同学一起摔下去的。他们先到学校说明了真相,又到报社告诉他们报道失实。当然,这种做法遇到了各种阻力,包括他们的亲属。但是他们固执地一次又一次往学校和报社跑,请求公布孩子溺水的真相,他们不想让孩子九泉之下有愧,也不愿把一个假的“事实”呈现给外界。

多么希望这个故事能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美好的缩影,但可惜,现在还不行。我认为,造成我们社会诚信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经济的不完善造成了社会对诚信意识的严重背离。制度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监管的缺失缺位都为不诚信腾出了橱窗和货架,不过随着市场制度的完善,这种空间必然要遭到挤压。再一个就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诚信问题诱导了社会,败坏了社会风气,推动了社会生态向不良方向的发展,这是最重要最致命的。有些领导干部对上吹吹拍拍、曲意奉承、虚与委蛇、说假话、做假汇报、编假数字、造假政绩;有的喜欢表空态,搞忽悠,到处许愿而不兑现,群众找上门来一躲二推三搪塞;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面前一套、面后一套,会上一套、会下一套,大范围一套、小圈子又一套。再形象一点说,有的干部,一散会、一下主席台、一离开镜头,话语就自动转换到另一个系统去了。过去一提到政府,你是要肃然起敬的,那是很神圣的一个概念,很崇高和权威的一个地方,像图腾一样。然而现在竟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最不讲诚信的是政府。说这话的有的可能是一时的意气用事,有的可能是别有用心,但你不能不承认,这句话是有一定社会基础、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政界存在这样的生态,社会能不出问题吗?社会是最顶级的模仿秀、最优秀的复制者,你党内有什么、政府有什么,社会就一定会有什么,它还不仅是你的山寨,它甚至可以给你创造出一个升级版。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官员诚信缺失、公信力弱化正在转化为方方面面的代价。

对于领导干部,诚信确实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它已经不是个人的私事,它超越了个人诚信的范畴,更多具有了社会属性,在一定程度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可能正因为如此,总书记才把“讲诚信”放在三句话的首位,它真的是太重要了,它是人之本,党之本,国之本!它是我们的一道命脉!

我接触过一些领导,他们把诚信一直喊得很响,震耳欲聋。但是,我知道这仅仅是出示一种态度,并没有真正入心。他们有一种潜意识,认为解决矛盾、处理问题、开展工作更多的是要靠智慧、靠技巧、靠组织领导能力。他们瞧不起这个显得过于“朴素”的东西。其实他们错了,错在哪了?错在仅仅把诚信的功能定位在“道义”上,定位在个人道德自我完善这个唯一标度上。其实,我们应该把它的价值性和功利性统一起来加以对待,也就是说诚信不仅是人们应该具有的道德和信念,同时也是人们实现一种目的和目标的最基本的手段,它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一个企业不讲诚信,它迟早要倒闭。一个人不讲诚信,谎话连篇,不守承诺,那么,大多数人就不会尊重他、亲近他、信任他。这样的领导既干不成事业,也做不长领导。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对执政者的诚信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把它作为治理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准则。因为对于民主政治来讲,权力的赋予就是大众信任的产物,权力在运行的过程中,只有继续得到这种信任,权力才会更有效。信任是权力的生命线,诚信是社会的通行证。

同类推荐
  • 茶圣陆羽

    茶圣陆羽

    盛唐时期的某一年,竟陵(湖北天门)龙盖寺內,住持智积禅师正在给众僧讲禅。9岁的陆羽在为智积禅师沏茶。法善:“师父,天空中有一颗明珠,该如何取得?”陆羽:“去砍些竹子做成梯子,爬上天空去拿。”法善:“天空中怎能置梯子?”陆羽:“不然你想怎样拿?”智积禅师:“天上的明珠如同自身本性,若能开悟、明心见性就能取得明珠,若想假借外力成道,就像是费尽心思去搭梯子求取空中宝珠,终将白忙一场……”
  • 民国清流

    民国清流

    从2015年起便陆续迎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百年纪念热潮,一个世纪前,由一代文人学士引领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推动着中国迈入现代化进程。民国六年至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肩的思想活跃、文化灿烂的局面。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在风云激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共同擎起中国文化的苍穹。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伎乐诗魂

    伎乐诗魂

    本书以璀璨流丽的笔触,书写了妓与士创造的秾华繁采、簸风弄月、讽喻呐喊、热烈率真的唐诗、宋词、元曲、吴歌小调等风骚浪漫、生红话绿的迷人时代。进而叙写名妓在歌舞、音乐、服饰、化妆、交际、书画、环境等方面的卓绝创造和独具一格的美学修养。细细品读本书,领略传统文学艺术博大精深、雍容华贵的同时,辨析古代艺术的光点与胎记,赏悟名妓与士子的倜傥风姿、潇洒逸韵,无疑是不可多得的高雅享受。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热门推荐
  • 怎样做好优秀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

    怎样做好优秀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

    本书主要内容为中国工会工作常用的政策、法律、法规汇编等内容。
  • 仙骄

    仙骄

    既有正,当有邪;大道无力,我定邪度众生!众仙不仁,我必血伐诸仙!以杀戮功德,成就我……一世仙骄!
  • 悠然见南田

    悠然见南田

    一朝穿越,唐双儿成了员外庶女。正打算摩拳擦掌斗嫡姐,结果被一棒敲下,拐到大山里头。唐双儿愁呀,这大山深悠,没转多久,身后就跟了自己的痴傻相公,山里姐妹,然后又一拐,就到了京城皇宫,被太子跟了尾巴来……能怎着吗?唐双儿把自己那妙手一挥,将大山里的草药一味味都发挥作用来。山里这么多趣事,那就凑合过吧。 (ps:男主心智八岁,后期能治)
  • 悟空你好吗

    悟空你好吗

    毁不掉的是那心中的情,灭不掉的是那身体里的血,压不住的是那根深蒂固的魔。佛,要度尽一生,魔,则逍遥于世。挣脱枷锁,傲视长天。如我如意难如愿。唯有放下,才得自在。
  • 你的爱,来生再还

    你的爱,来生再还

    生前你最喜欢海边,今生于你回归大海,你说你想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儿,你只想拥有七秒钟的记忆,你说你只想开开心心的活着”这一生没能好好保护你,愿来生寄予你全部的爱。
  • 我和韩国欧巴的故事

    我和韩国欧巴的故事

    又名:盛宠娇妻帅气欧巴甩不掉深情欧巴恋上平凡高中女朝九晚五.友人达上.恋人未满.
  • 一世诺

    一世诺

    那一年,大火映红了洛阳城的半边天。她跌跌撞撞地走出城去。从此,亲不是亲,仇不是仇。归来时一身青衣满目冷,九载磨砺,早已不知霜寒风苦。她躲得过刀枪剑戟,躲得过人心如毒。却到底,没能躲过人群里那远远的一眼望。一逃再逃,她终是决意来到他身边。相视一笑,前路再多艰辛,身后再多阻碍,皆如浮云不遮眼。但使郎心不负,此身此心不移!这一诺,便是一世。
  • 极品杀戮系统

    极品杀戮系统

    证心道,争天路。幽幽呤天歌,吾道可坚。吾本无心争天路,奈何少年冲冠时。吾以杀证道,必杀尽红尘罪孽!吾呤一曲杀人曲,当脚下伏尺百万,必是吾证道之时。飘渺红尘,世俗情缘,却挡不住吾之道!斩断红尘,飞天证道!杀!杀!杀!吾乃杀神,何俱乎?
  • 废土女王

    废土女王

    新书《大佬自救手册》开始更新了,坑品保证,欢迎入坑! 温雅,华夏龙组特工,执行任务中,意外来到热核爆炸后的废土之地。一切的努力,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下去。丛林法则,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不管是男是女。(本文无cp,无男主!)
  • 红参

    红参

    晨光初现,从窗帘的缝隙望出去,天空像只青色的蟹壳。园子里果树上刚泛黄的果儿引来几只雀儿叽喳不休。老海一夜翻腾着没有睡好觉,眼睛发涩,心里不清静,因为三女儿海花张罗着让他相亲找老伴。老海的老伴秋娘,是三年前过世的,如今大儿子海星和二女儿海容都在外地工作成家了,只有三女儿落在当地,也嫁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丧偶的老海一个人守着一个空落落的园子。中午,三女儿海花顶着日头,气喘吁吁赶了过来。才刚过三十就有些发福,因为走得着急,粉色的脸盘上油汗淋淋,一件紧身的碎花衬衣,腋下湿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