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0200000002

第2章 殿试解围难忘知遇恩 总统厚待住进怡居院

火车终于到了北京车站。站台上军警林立,鼓乐声声,很是热闹。尹昌衡走下专列,忽见一位唇上蓄着小胡须,身着戎装十分威风的人物,被一群随从侍卫簇拥着径直向他走来——竟是陆军总长段祺瑞!

尹昌衡激动起来,快步迎了上去,唰地敬了个军礼:“段总长亲自来接,昌衡实在有愧了。”

段祺瑞一把拉住尹昌衡,叹道:“晃眼四年没见,硕权你就大大长进了啊!”

二人同乘一辆四轮豪华马车,在军警马队的护卫下沿着正阳大道缓缓向城里驶去。车轮滚滚,碾压着路面厚厚的积雪;辕马嘶叫,嘴里喷出团团雾花。

两旁行人远远地避让着,目送这支威风十足的队伍开过去。

车上,段祺瑞始终将尹昌衡的一只手紧紧握着,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

这让尹昌衡很是感动,不禁说道:“恩公如此厚待晚辈,昌衡真是担待不起啊!”

段祺瑞哈哈笑着,拍了拍尹昌衡的手道:“硕权呀,你就不要说这些客气话了。我是谁,你是谁,难道你我心里还不明白?就是袁大总统今天不派我来接你,我也要亲自赶来迎接你的。”

尹昌衡不无感慨:“恩公对晚辈的关爱,昌衡是一直铭记在心的。”他侧脸看了看段祺瑞,心如潮涌,一段难忘的往事浮上心头。

宣统元年(1909),尹昌衡结束日本六年的留学生涯回国,在北京接受例行的皇帝殿试。那天,他邀约阎锡山、唐继尧、刘存厚等同期同学,一早来到武英殿外候着。辰时钟响,摄政大臣载沣携着四岁的小皇帝溥仪登上龙座,时任陆军部尚书的铁良在主考席上坐定,殿试也就开始了。这皇帝殿试直接关系到留日学生的任用,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第六期留日士官毕业生一百四十多人,都得一个一个进殿接受考官们的会考和摄政王载沣的提问,场面肃穆而威严,是留日学子们从未经历过的。留学生们一个一个进去,又一个一个出来了。而时至午后未时,尹昌衡不免焦躁起来,心想在第六期留日学生花名册中自己的名字一直是靠前的,为何后面的阎锡山、唐继尧、赵恒惕、刘存厚等人都相继进殿过关,高高兴兴走了出来,却总不见点卯官点到自己的名字?

尹昌衡神情沮丧地坐在殿外石阶上,不一会儿,负责殿试点卯的考官、时任陆军部侍郎的段祺瑞从殿内走出,站在台阶上向候试的学生们扫了几眼,开口问道:“你们中有没有姓尹的?”

尹昌衡赶忙上前,躬身答道:“我就是,我叫尹昌仪。”

尹昌衡本名尹昌仪,字凤来。

段祺瑞一见眼前这位高大英俊的年轻人便生爱意。他查阅过留日学生的档案,知道此人在日期间学习勤勉,成绩斐然,对他不免多留了点心。尹昌衡正要将心里的狐疑说出,没料段祺瑞却低声说道:“你呀,碰上点麻烦了。”尹昌衡吃了一惊。

原来殿试进程中,摄政王载沣漫不经心地翻阅着花名册,眼神突然在尹昌仪的“仪”字上定住了。他抬眼盯着主考官铁良,铁良立即走了过来。载沣指着名册上“尹昌仪”三字不满地说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叫尹昌什么的你们还能让他进来殿试吗?”

铁良顿时领悟了问题的严重性,唯唯诺诺退到坐席上,即将段祺瑞唤了过来,如此这般地作了交代,段祺瑞只好将尹昌仪暂时压了下来。时过午后,段祺瑞总觉得不能就因一个“仪”字而废了年轻人的前途,于是走出殿来要见见这个因名字而惹出麻烦的学生。

尹昌衡听了,气愤地道:“段大人,晚辈身躯乃父母所生,名字也是父母所赐,不让我殿试,实在不公!”

段祺瑞道:“你的名字犯了皇上的讳,摄政王首先就不高兴。你想想,考官们谁敢让你进去殿试呀!”

尹昌衡气得脸上铁青,便犯起牛脾气来,道:“段大人,既是这样,我不殿试好了!”说罢扭头就欲离去。

“别走!”段祺瑞喝道,“你不能走!数年的留日学习,几多艰辛,你甘心就这样付之东流吗?”

尹昌衡懊丧地说道:“那又能怎样啊?段大人,给晚辈出个主意吧!”

段祺瑞想了想:“我看你就改一个字吧,其他事情我为你处理好了。”

尹昌衡就依了段祺瑞。他想起初唐杨炯《浑天赋》中的诗句“福成于井,德成于衡”,便把“仪”字换成“衡”字。事后,他又将自己的别号“凤来”

改成了“硕权”。同时,经段祺瑞的斡旋,尹昌衡终于通过了宣统皇帝的殿试。

这段故事,后来尹昌衡跟很多人都提起过,他对段祺瑞始终是抱有一颗感激之心的。

车队很快开进了前门大街。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两边商号众多,异常繁华。到了正阳门城楼,往右顺着城墙经崇文大街就可到朝阳门外朱雀胡同的四川会馆,谁知车队却向左拐,往宣武门方向去了。

尹昌衡忙对段祺瑞说道:“段总长,朱雀胡同四川会馆已将我的房间安排好了,好像该往朝阳门方向才对呀?”

段祺瑞笑道:“你呀,还住啥四川会馆?按照袁大总统的吩咐,我已经在宣武门外专门为你备下一处宅子了。”

尹昌衡心里很过意不去,说:“昌衡何德何能,让袁大总统和段总长如此厚爱?再说,我在北京也住不了多久,事情办完就得赶回川边去的。”

段祺瑞道:“先安心住下来吧。再说,可能袁大总统也不会让你匆匆忙忙就回去的。”

尹昌衡便不言语了。车马队行到宣武门,又往前行了一里多路,便拐进了一条叫做金龟子的胡同,在一座四合院门前停了下来。门前早已有人候着,将段祺瑞和尹昌衡迎进院子。其中一人说道:“段总长,照您的吩咐,宅子全都布置妥当,请尹将军过目。要是还有什么不周的地方,我们好改改。”

尹昌衡道:“不看了不看了,昌衡实在担当不起啊!”

这时,就见一位四十开外年纪、将官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在段尹二人面前一个立正,说道:“报告段总长,大总统命我为尹将军遴选了两个下人,我带来了,请总长过目。”此人叫陆建章,总统麾下京畿警卫军统领兼军政执法处处长。

段祺瑞皱了皱眉头,问:“都是干啥的呀?”

陆建章一抬手,两个壮实的汉子快步走了过来。陆建章道:“这个高个儿的叫陈二腿,会几下拳脚,来给尹将军当个门子,看家护院。这个矮点的叫姜八碗,是个厨子,很会做菜,川菜也会,专给尹将军办办伙食。”

尹昌衡忙道:“不行不行!我自己带了两个兄弟来,什么都能对付的,就不劳二位了。”

段祺瑞也道:“既然硕权说不要,那就免了吧。”

陆建章却道:“尹将军,这是袁大总统特意安排的,要是推辞了,我看不大妥当吧。”

听陆建章如此说,段祺瑞只好说道:“硕权,既然这样,就暂时让他二人留下,能用则用,要是不行,再叫他们滚蛋就是了。”

尹昌衡无话可说。段祺瑞又道:“硕权旅途劳顿,先休息休息,傍晚我派车来接你出去,为你接风洗尘。”

段祺瑞等人走后,宅院便显得安静下来。尹昌衡带着马忠、张得奎在院子里里外外转了转,熟悉熟悉环境。这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三间一启门的屋宇式临街大门,前院左右各有两间鹿顶小屋,走进隔墙中间的垂花门,穿过影壁两边的侧门便到了内院。内院正北有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三间,都装着雕饰精美的檀木门窗。院内一口青石鱼缸,其中假山嶙峋,鱼儿嬉戏。东北和西北角各栽着一棵石榴,院内就没其他草木了。从正房东侧的跨院走到后院去,就见后院里有一口水井,几间叫做罩房的屋子都空着,久不住人,显得特别冷清。回到内院,走进正房,就见堂屋里桌明几净,卧室内铺笼罩被应有尽有。后来听人说,这里原是大清哪个王爷私下购置的别院,专供金屋藏娇用的。大门门楣上悬着块匾额,上书“怡居”二字。大概这座院子已数易其主,但那块匾还一直挂着。

尹昌衡在正房大厅坐了下来。紧跟其后的陈二腿这时说道:“将军爷,有什么不周之处尽管吩咐,小的即刻办理。”

尹昌衡道:“很好了,忙你的去吧。”

陈二腿又道:“将军爷随来的二位大哥同我和姜八碗都住在前院的鹿顶和倒座房……”

不等陈二腿说完,尹昌衡道:“不行。你将他二人安排到内院来,就住东西厢房吧。”

陈二腿便碍难起来,说照北京的老规矩,主人住内院,下人都住外院的。

尹昌衡说二人都是他的兄弟,不是下人。陈二腿连连称是,跑到外院把马张二人床上的东西搬到厢房布置去了。马忠和张得奎便将尹昌衡的箱笼行李搬进正房卧室,小心清理,分类存放。

这时,姜八碗兴冲冲送来银耳羹,说都督晚上要出去喝酒,得先垫垫底。

“放那里好了。”尹昌衡又道,“你再煮碗炸酱面来,给他二人也来碗,我们都饿了。”

姜八碗下厨房去了,不多时,就用掌盘端着三碗炸酱面进了堂屋。三人吃着炸酱面,方进一口,尹昌衡就对站在一旁的姜八碗赞道:“嗯,不错,地道的川味。你不是四川人,咋个做出像模像样的四川味来了?”

姜八碗道:“回将军爷话,我是山西祁县人,本不会做川菜的,到北京后在天桥一家川菜馆跟了两年厨,多少也就会点了。”

姜八碗去后,马忠笑道:“嘿,袁大总统考虑得也太周到了,这倒省了我们好多事情。”

张得奎却道:“马兄,我却不这样看。糊里糊涂地给你安排两个生人来管事,都不是知根知底的,你我今后说话做事都不大方便了。”

尹昌衡笑道:“袁大总统一番盛情,我不敢不领啊!”

张得奎看了看门外,小声说道:“都督,在武汉时,我就觉得黎副总统和金长官是话中有音。照他们的意思,好像袁大总统并不是一个心术很正的人,都督你真的要多长些心眼哟!”

尹昌衡拍了拍张得奎壮实的肩头,说:“得奎,往后在北京,你和马忠大哥在人前人后说话,只往好的地方说就行了,其他事情,我会小心应付的。”

陈二腿与姜八碗站在院里瞧着尹昌衡三人边吃面边说说笑笑,便奇了。陈二腿道:“尹都督对下人还真好啊!”

姜八碗却问:“陆统领不是说了让尹将军的随从住外院的吗?你怎么……”

陈二腿道:“尹都督硬要他们住内院,我挡得了?”

姜八碗问:“陈兄,你是操武的,估计尹都督这俩随从功夫如何?”

陈二腿看了看大厅里的马忠和张得奎,摇晃着脑袋:“水深水浅,还摸不透哟。不过,我看都不是等闲之辈。”

同类推荐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达紫香花开

    达紫香花开

    残雪挂在石崖子下老松树枝梢头,冷风一吹,簌簌地,像鸟掉着羽毛。凌云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崖上是暖的,阳光照着。凤子又出来走到小河边去打水去了,她蓝底碎花小棉袄的身影隐现在山坡底下那片杂树林子中。凤子是山下成衣匠李宝库的女儿,她是和她父亲李宝库去年秋天上山来的。一只白脑门的山雀从林中无声地飞过来,落在青绿的松针上。老林子里静静的,坐在石砬子上能看到崖下那座木刻楞草屋,有四间房子那么大,大山开门,南面是三个窗洞。春冻骨头秋冻肉,时令虽早已过了立春,可在外面待得久了,这深山密林野谷里的风,还带着一股刮人骨的寒意。
  • 阴阳师:最好看的妖怪小说

    阴阳师:最好看的妖怪小说

    日本平安时代,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杂相共处。阴阳师安倍晴明,白衣飘飘,儒雅不羁;武士源博雅腰悬长刀,淳朴耿直。平安京异事频发,妖魅为祸,迷雾重重。看安倍晴明与源博雅,如何洞悉人心之咒,解决一桩桩动人心弦的诡奇事件!
  •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是一部由艾克曼辑录和整理的,有关德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涉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创作实践以及日常生活和处世态度,是一座“集聚歌德思想和智慧的宝库”;它曾被挑剔的尼采誉为用德文写出的最重要的散文,是一部体味智者之言、走近世界著名文学大师歌德的世界文学经典。总之,艾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确乎是一座宝库,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歌德,也发现另一个歌德。
  • 李红旗的期冀

    李红旗的期冀

    黄君君怔怔地看着李红旗,好像怀疑那话是从他嘴里说出的,因为现在的李红旗不像是一个刚康复的精神病患者,而是一个哲人。她忽儿被感动了,她坚决地说,李红旗,你放心好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一定会回家的,回到你那套95平米的房子里。黄君君的眼前,好像真的浮现出了李红旗曾经的家,因为他不止一次地向她描述过,房子的地上全都铺木地板,赤脚走一直可以走到阳台上,因为阳台上也铺着木地板,他喜欢让阳光照在木地板上,也照在坐在地板上看书的他身上……
热门推荐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元三千年

    公元三千年

    一场外派任务,他们发现了一个阴谋一次团体调查,他们不知不觉陷入泥潭一次精英选拔,其中是谁初心变质……公元三千年后,世界暗潮汹涌,表面的平静下,又藏着怎样的丑恶。而我不畏生死,不惧险阻,我心中只想守护我的家园。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热血啊,我要毫不吝啬的挥洒在我爱的土地上!
  • 美妙的新世界(纯爱·双语馆)

    美妙的新世界(纯爱·双语馆)

    本书是赫胥黎所著,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本书描写了在工业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里,取消胎生实行人工生殖,把人类分成十多个种姓,分等级分层次,低等为高等服务。对人们实行潜意识教育,满足人类的一切欲望,同时割断过去,封杀所有过去的产物--书籍建筑等等。人们按照自己的种姓过着“幸福”的生活,而这种没有亲情、爱情的精神世界既空虚,又迷乱。
  • 混罗至尊

    混罗至尊

    “尉迟小子,这里是我的天地,你在我的天地下生存,还妄想打败我。”他高高在上指着下方一个瘦小的身影,他是这片天地的神,统治世间万物,他的地位无法撼动。然而,这一切却因为尉迟青山的降临而改变……
  • 丘隅意见

    丘隅意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师来自三不管

    大师来自三不管

    宇文寿杰其人清代光绪年间,尤其在中国北方,评书极为盛行,除了皇城北京,就当属天津了。其次才是济南、奉天和营口……天津评书最火爆的地方,是“三不管儿”。其实,这地方跟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一样,都是穷人扎堆儿、江湖艺人蚁聚之地。来“三不管儿”听评书的人,不光是穷苦人,也有阔人。当时天津最具代表性的阔人家有“八大世家”之说。说是阔人家,有的也是书香门第。除了“八大家”之外,还有一户大家,人称“西门里宇家”。宇家,复姓宇文,因祖上是从山西逃难来的天津,后在天津做生意发家,遂在天津西门里老城购置房产,从此扎根天津。
  • 太乙秘书

    太乙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本书甄选24 位知名的民国才女,用细腻的心思和唯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段段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中。她们有的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尊贵、高雅;有的是书香才女,出语惊人、绚烂如花;有的是风月场里的明星,烫着时髦的头发,穿着香艳的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流淌着忧伤……她们姿态万千,在那段岁月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传奇。那些泛黄的老故事,经尽岁月沉淀,泛着独特的风韵与芬芳。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这不仅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品爱之旅。
  • 红朝胭脂之云鹤传
  • 总裁请深爱

    总裁请深爱

    饭桌上,韩翊将宝贝最爱吃的鸡腿抢走,眉角挑着,眼神威胁。韩翊眼睛微眯:今晚要自己睡!宝贝睁大相似的眼睛:不行,我要和妈咪睡!韩翊嘴角勾着:长大的孩子应该自己睡!宝贝皱着鼻子:我还没长大,我要和妈咪睡!韩翊眉毛挑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