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8900000025

第25章 王欲兴兵伐国(二)

『PS:上章有书友觉得书中“大人”这个尊称不严谨,其实“大人”用来称呼王公贵族、以及有德长辈都是可以的,不单单只限于称呼自己家中的长辈,就连孟子也用大人称呼过别人。这种例子太多了,有兴趣的书友不妨自己去查查吧。』

————以下正文————

“阿仲!阿仲!”

次日巳时前后,当庄子正在教授蒙仲与诸子学业时,就听到院内传来了蒙虎的喊声,且喊声十分焦急与心迫。

此时蒙仲正代替庄子向“师弟们”授业,听到声音后愣了一下,便转头对庄子说道:“夫子,那是学生的族伴蒙虎,请容学生先去问问究竟,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搅乱了这清静之地。”

庄子平静地点了点头。

见此,蒙仲便站起身走向屋门,然而此时,蒙虎见院内无人,竟然顺着声音闯到了庄子居住的正屋,瞧见庄子与诸弟子正坐在屋内好似在授业,蒙虎愣了一下,在那一双双眼睛的注视下,亦显得颇为尴尬与窘迫。

见此,蒙仲摇了摇头,将蒙虎拉到一旁,没好气地问道:“你不知晓这是什么地方么,在此地大呼小叫?……发生了什么事?”

蒙虎讪笑地挠了挠头,旋即,他想起了此番前来的目的,压低声音说道:“阿仲,出大事了,大王要派兵攻打滕国,商丘那边命我蒙氏派族人跟随王师征战……长老命我立刻前来将这件事告知于你。”

他口中的长老,多半即指蒙荐。

毕竟与他们几个小家伙关系亲近的族内长老,就只有蒙荐与蒙羑这两位,而后者乃是蒙虎的祖父,蒙虎断然不会用“长老”来称呼。

听到这个消息,蒙仲心中一颤,面色亦变得不太好看。

在思忖了片刻后,他询问蒙虎道:“阿虎,你是怎么来的?”

“坐我祖父的马车来的。”蒙虎解释道:“我跟祖父说了这事,祖父允许我坐马车前来。”

听闻此言,蒙仲点点头说道:“你在外面等我片刻,载我一同回乡邑,我想了解一下情况。”

“嗯,那我在外面等你。”

蒙虎点点头便离开了。

目视着蒙虎走远,蒙仲这才返回屋内,回到自己的座位。

见他面色凝重,非但庄子报以疑惑之色,就连在座的诸子亦面露好奇,毕竟摆着庄子在场,诸子虽然心中好奇,但也不敢擅离自己的座位,去偷听蒙仲与蒙虎的对话。

见此,蒙仲朝着庄子拱手行了一礼,沉声说道:“夫子,方才得到我族中同伴蒙虎送来的消息,得知我国君主欲兴兵攻伐滕国,命我蒙氏一族出十乘之兵……”

听说宋王偃欲兴兵攻伐滕国,庄子顿时皱起了眉头,毕竟他一向抵制战争。

在屋内的诸子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亦不禁纷纷议论起来。

毕竟「宋王偃伐滕国」这种大事,所牵扯到的家族肯定不止蒙氏,像向缭的向氏一族,乐进、乐续兄弟的乐氏一族,武婴的武氏一族,华虎的华氏一族等等,想来都会被这场战争所波及。

看了一眼乱糟糟的诸子,蒙仲向庄子恳请道:“学生担忧此事或涉及到我的兄长,故恳请夫子允许学生先回一趟乡邑。倘若夫子允许的话,蒙虎就在外面的马车旁等候,学生这就回乡邑一趟。”

庄子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平静地点了点头。

见此,蒙仲在跟蒙遂互换了一个眼神后,便离开了屋内。

本来蒙遂也想回去看看,但他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回不回去差别不大,毕竟似他们这种尚未成年的年轻人,在这种宗族大事中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包括正准备回乡邑的蒙仲。

在得到庄子的允许后,蒙仲立刻与蒙虎一同乘坐马车返回乡邑。

回到乡邑后,他直奔自己家中。

此时已接近正午,蒙仲刚进院门,就看到兄长蒙伯正在院内挥舞着一柄青铜剑——那是他们父亲蒙瞿生前留下的兵器。

“阿兄。”蒙仲喊了一声。

“诶?”正在试剑的兄长蒙伯闻言转过身,发现竟然是自己的弟弟蒙仲,便惊讶地问道:“阿弟,你不是在庄夫子身边么,怎么今日会回来?”

蒙仲亦不隐瞒,目视着兄长手中的兵器说道:“今早阿虎给我送了消息,说是君主欲征伐滕国,叫我蒙氏派出族人跟随作战……”

“是有这么回事。”蒙伯点点头,表情很是复杂,有些惋惜、有些惶恐,但总得来说还算镇定。

而就在这时,正屋方向传来了母亲葛氏的声音:“伯儿,你父的皮甲为娘找到了……咦?仲儿?”

听到声音,蒙仲转过头来,便瞧见葛氏捧着一套皮甲站在正屋门口,连忙走近过去,躬身行礼:“娘,孩儿回来了。”

“好。”葛氏慈爱地笑了笑,旋即忽然好似想到了什么,有些紧张地询问道:“仲儿,你不会是偷偷回来的吧?庄夫子那边……”

蒙仲当然明白母亲的担忧,连忙解释道:“娘,孩儿怎么会偷跑?孩儿是经过夫子允许才回来的。”

“哦哦。”葛氏这才放心,旋即就瞧见蒙虎亦站在院内,心中便隐隐已猜到了几分,笑着招呼道:“阿虎,怎得站在那里,进屋坐坐吧。”

“诶,婶婶。”蒙虎恭敬地应道。

片刻之后,蒙仲与蒙虎坐在屋内,看着葛氏帮助蒙伯将兄弟俩父亲蒙瞿生前的皮甲穿戴在身上,虽然蒙伯今年才十五岁,但由于他身强力壮,体魄魁梧,因此将父亲的皮甲船上之后,倒也显得颇有气势。

期间,蒙仲欲言又止地看着母亲与兄长,半响后仍忍不住说道:“娘,您……不担心阿兄么?”

此时葛氏正在帮长子蒙伯打理头发,在听到小儿子的询问后,双手一颤,眼眸中浮现几许复杂的神色。

不担心?

她怎么会不担心?!

她的公公蒙舒,就是死在战场上的;她的丈夫,兄弟俩的父亲蒙瞿,亦是死在战场上。

如今又轮到她的长子蒙伯为国出征,她怎么会不担心?

问题是她根本无法阻止这件事。

她所能做的,即是在长子出征前替他准备好一切,然后日夜祈祷后者能平安归来。

仅此而已。

在似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蒙仲后,葛氏目视着长子蒙伯,似强颜欢笑般安慰后者道:“你父首次为国征战,亦比你年轻不了几岁,当时为娘还不认得你父,只听说你父在战场上颇为勇武,建立了不小的功勋……”

“婶婶莫不是因此心动的吧?”蒙虎在旁打诨笑道,逗得葛氏的面颊略有些发红,没好气地瞪了蒙虎一眼。

随后,葛氏目视着长子蒙伯又说道:“为娘已拜托了你蒙擎叔,你蒙擎叔会照看着你的。……为娘没有别的期待,只希望你……”

她本想说「平安归来」,但仔细想想这话又不合适,遂改口道:“只希望你像你父那般,做一个无所畏惧的男儿!”

“孩儿谨记在心。”蒙伯恭谨地说道。

看到这一幕,蒙仲心中亦能体会到母亲的无助。

但凡为人母的,谁愿意让自己心爱的儿子踏上征途呢?

但遗憾的是,葛氏无法抗拒王命,蒙氏一族也无法抗拒,在宋王偃那道「伐滕」的王令下,宋国内无论家族还是个人,都必须遵行,为了王欲而豁出性命。

“娘,我跟阿虎出去走走。”

丢下一句话,蒙仲带着蒙虎离开了。

在他身后,传来了葛氏询问的声音:“晚上回来用饭么?”

“唔。”蒙仲停下脚步,转身朝着母亲与一身戎装的兄长露出了一个勉强的笑容。

告别母亲与兄长后,蒙仲与蒙虎来到了长老蒙荐的住处。

跟在自己家中的情况相似,长老蒙荐的住处,其家中的奴仆们,一个个也是在测试兵器的锋利。

事实上不止是蒙荐的家中,不夸张地说,整个蒙氏乡邑内,都已经不像是此前那般和平的氛围,而是充斥着肃杀、紧张的气氛。

在家仆的通报下,蒙仲与蒙虎见到了长老蒙荐。

对于蒙仲从庄子居返回乡邑,蒙荐并不意外,他带着蒙仲在乡邑的田地里散步。

期间,蒙荐问蒙仲道:“仲儿可回到家中看望过你母亲与兄长?”

蒙仲点点头说道:“一到乡邑,小子便回到家中,瞧见兄长正在试验兵器的锋利,而母亲,亦将家父生前的皮甲从箱子里找出来……”说到这里,他抬头询问蒙荐道:“长老,这件事当真就不能避免么?”

“难。”蒙荐摇了摇头。

见此,蒙仲脸上露出挣扎之色,良久迟疑地说道:“倘若小子恳请夫子……”

“不可!”

蒙荐打断了蒙仲的话,沉声说道:“据老夫所知,彭城要求各族在今年年底前集聚彭城,于明年开春对滕国用兵。眼下已近十月中旬,即将入冬,姑且不说庄夫子是否愿意出面,就算他看在你这个弟子的面子上,难道你要庄夫子冒着严寒千里迢迢前往彭城,去说服君主作罢攻滕之事么?”

蒙仲沉默不语,毕竟蒙荐所说句句在理。

见此,蒙荐缓和了一下语气,又说道:“更何况,君主也未必肯听从庄夫子的劝说。你不知,我宋国君主身边,有一位叫做「惠盎」的臣子,此人乃是庄夫子挚友惠子的同族子侄,非但与夫子关系亲近,于儒家当代的圣人孟子,亦有不浅的交情,可即便如此,惠盎亦被君主免去了相位,被一个叫做「仇赫」的人所取代。由此可见,君主伐滕国,这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一件事了。我们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征伐滕国的准备,尽可能减少族人的伤亡……”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蒙仲,宽慰并嘱咐道:“放心吧,你兄长在军中,自有「蒙擎」、「蒙挚」以及老夫之子「蒙献」等你的几位叔父照看,理当不会有什么危险。不过……短暂分别亦在所难免,既然你已得到夫子的允许,近几日不如便留在家中,陪伴你母亲与兄长。”

蒙仲无奈地点了点头。

正如蒙荐所说,就连惠盎那等人物都无法劝服宋王偃,年仅十岁的他,又能做出什么改变呢?

眼下的他,唯有暗暗祈祷,希望兄长吉人天相,能在这场仗中平安归来。

同类推荐
  • 超级武大闯水浒

    超级武大闯水浒

    附身武大郎,逆天改命,在这水浒乱世之中横冲直撞!“大郎!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勾引你的老婆,再也不会有人陷害你的弟弟,再也不会有人欺你辱你!”“我武大,要做这水浒传中堂堂正正的第一儿郎!”
  • 寒门大官人

    寒门大官人

    在这个濒临消亡的破败家庭中,只剩下一个盲眼的老娘和一个风姿绰约的未亡人嫂子,而他只是一个介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一个半大小子。出身寒门,身心坚韧。大是大非,大奸大恶,大忠大孝,大勇大智,何种才是他的真面目?
  • 关陇

    关陇

    太康元年,孙皓“泥头入洛”,魏蜀吴三国归一统。也是在此时,一个浑浑噩噩五年的灵魂在此刻苏醒。当大家以为百年乱世终结、盛世即将到来的时候,却不知短暂的太平不过是更汹涌乱世的前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当一层接着一层大浪不断打来,主角该如何自处?
  • 北唐风云

    北唐风云

    北唐天载十四年春,一场婚宴改变了一名年轻人的一生。满门抄斩之下,他带着一枚神秘的竹简以及仅有的尊严被发配边疆。回到长安之时,北唐早就已经变了模样。人生就是一个圈,圈子里面,是坑,而他,将用一把秦杀将坑斩平,抓取管府最后的荣光。长缨在手,苍龙在望,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历史非常档案

    历史非常档案

    《历史非常档》所辑录的文章中,有些是历史事件知情者、亲历者的回忆,把僵硬的历史还原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把被有意回避或语焉不详的历史,经过调查和探索,使其重见天日:有些是根据逐渐解密的档案或史料,把尘封多年因而被长期误读的历史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意义;有些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说法、评价甚至是“定论”,根据研究和发现,建构起迥异的命题和意蕴;有些则是把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其本真或重新颠倒过来……
热门推荐
  • 于密渗施食旨概

    于密渗施食旨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丹第一王妃

    不丹第一王妃

    徒步旅行,邂逅美景,却被美景带入另一个时空,成了另一个身份。她怯生生的望着他,他却在看她第一眼时,便再不能自拔。远走不丹,他带着她,无论众人如何非议。行走佛门,他恋着她,无论教条如何施压。众人说,她是妖女,他封她为佛门圣女。母咗说,她是灾星,他忍痛欲带她高飞。她非美色倾城,却风华入骨;她非国手丹医,却救人无数;她非蛇蝎毒妃,却毒计凌人。敌教要以她为质,他宁愿血刃千万人性命,也不要让她处这般险境。母咗欲安排婚事,他宁愿泪垂当场、割袖断袍,断了母子情分,也不让她受半点委屈。她一手救民于水火,一手毁人于旦夕,只为让他成为不丹第一王。可她不知,他开辟江山国土,浴血奋战,只为让她成为不丹第一王妃。敌派公子,为得美人垂恩,愿与天下为敌。只求夺了这天下,献给她。佛门弟子,为得佳人相随,愿与佛门相对。只求踏平这天下,祝福她。桃花朵朵,她却只信一句:一生一世一双人。此故事纯属虚构,不必认真!
  •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录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珍藏版大全集)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珍藏版大全集)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太多夸张杜撰,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戏剧化的奇谋更是子虚乌有,民间传说则给诸葛亮附上了一层出神入化的神秘色彩;千百年来,真实的诸葛亮就被掩埋在那些神奇的传说与故事当中。本书将为您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真情实感的诸葛亮。
  •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是健康商数的简称。它反映人的健康才智,是评估个人健康的全新方法。健商作为一种保持人身心健康的崭新理念,开启了一个激动人心、生机勃勃的全新领域,它将数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现代医学的恩赐和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满足了个人健康的需求。
  • 垃圾日记

    垃圾日记

    你好,我叫南旧人,这里是我的日记,我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兴趣了解吗?为我那垃圾又偶尔灿烂的生活提提建议吧,欢迎加入我的世界。
  •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印战神

    魔印战神

    天地苍茫,武道漫漫!魔印横空,我为战神!镇压万界,执掌众生!苏少铭:“无尽岁月后,不是这个世界容不下我,而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
  • 带着责任感工作(升级版)

    带着责任感工作(升级版)

    责任感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世上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即使他有再大的能力也是空谈;而当一个人有了责任感,他就有了激情、有了忠诚、有了奉献,有了执行……他的生命就会闪光,他就能在工作中激发自己*大的潜能。
  •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