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的特性则是天翻地覆的震动。吕蒙虽为东吴大将,鲁肃死后继任都督,但却一直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孙权与曹操暗中联合,商定从水旱两路夹攻荆州。吕蒙负责水路,探知关羽早在沿江上下数百里设置了烽火台,以防吴军偷袭,不禁大为惊讶,一筹莫展。于是称病不出,力荐由陆逊接任都督。当时陆逊尚为无名小将,关羽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在吕蒙的指挥下,仅一夜功夫,便控制了荆州沿岸一带的烽火台。随即占领荆州,并且以一连串的怀柔政策,很快地安抚了荆州的军心、民心。关羽听到探马报告:吕蒙托病辞职,皆是阴谋,心中非常懊恼、悔恨。他咬牙切齿地发誓:就算不能生杀此贼,死后化为厉鬼也不饶过他!关羽不久便兵败为吕蒙所杀。
不表现则已,一表现便震天动地。吕蒙这种雷一般的行动,使关羽无从防备,因而造成原本视为不可能的结果。
孙权大宴百官,当众宣布收复荆州的好消息,并且说这次胜利都归功于吕蒙。张昭却气急败坏地冲进来,手中还提着关羽的人头,说:“江东就要大祸临头了!”吕蒙大笑:“此人已死,还有何畏惧?”随手掀开包裹人头的红布,却见关羽脸庞仍然栩栩如生,双眼炯炯有神,直逼着吕蒙。于是吕蒙一阵惊吓,昏倒在地。雷声震动,有时击伤或打死人畜,但是一阵子过后,便又恢复平静。
以上这三种类型的英雄,都很容易察觉到,所以很快就被大家认定为英雄。只有山型的英雄,由于经常处于林木茂盛,云雾缭绕的环境中,很不容易被察觉,初见时似乎引不起众人的关注,因而不容易体会和认知其为英雄。
风、火、雷三型英雄,有一个共通的特性,就是为时不久,便不见踪影。吕布、周瑜和吕蒙,不能说不是大英雄,然而好比一阵风、一场火、一阵雷,来时令人十分震惊,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也让人觉得相当遗憾。
山型英雄的特性
山型英雄的代表人物是赵云。赵云原本是公孙赞阵营的,后投入刘备阵营。其勇猛善战,曾于长阪坡单骑救主,震慑曹军。又于孙权假借国太病危,要孙夫人带着阿斗返回东吴,以便当做人质,趁机要求刘备用荆州来换回阿斗时,截江夺斗,再次把阿斗从险恶中救出。后来,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为五虎大将。关羽闻讯,虽然不满与马超同列,却对赵云没二话。可见在关羽心目当中,赵云的确是一位英雄。其晚年仍追随诸葛亮,南征北讨,并且屡建战功。当风、火、雷消失了,山依然屹立不动。
山的特性是不动时静止,但动起来就有排山倒海的力量,而且山型英雄稳固、持久。赵云一路追随刘备,关羽、张飞、刘备相继去世后,仍然辅助刘禅,成为最持久的蜀国英雄。他和关羽、张飞共事,平常表现得不如两位,却能在紧急时刻有出色的表现,令人佩服。赵云如果始终像一座静止的山,没有特殊的战功,被封为五虎将时,关羽也不会那么轻松愉快地接纳他;他若是一直求表现,就会显得心目中没有关羽和张飞,恐怕这两位将军也不会与他友好相处。
一个人只是静止,并不能产生大的力量。要成大功立大业,必须能静也能动。做到不动便罢,一动就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被削去兵权的时候,心中大喜,写了一封出师表,呈给后主刘禅,叙述出山二十一年来,帮助刘备创立基业的艰难,并且表达了出师伐魏、统一汉室的决心。就在他准备点将发兵时,赵云闯了进来,大喝:“丞相!我虽然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位古人,均不服老。今北伐点将,丞相为何不用我?”孔明再三劝阻,赵云大怒:“丞相若不教我为先锋,不如撞死于墙下!”于是脱去盔帽,露出苍苍白发,双目如电,直盯着诸葛亮。
大军出征,魏军由驸马夏侯懋为大都督,命西凉大将韩德为先锋。双方初次交战,韩德看到蜀军先锋竟然是年近七旬的赵云,便派出一将,不出三个回台,死于赵云枪下。三将齐出,也先后败亡。赵云的英勇,一如往昔。可见“山”的力量,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降低。
一年四季中,春夏秋三季,都是动的。只有冬季看起来是静止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冬季,春季就不能种植,夏季就不能生长,而秋季也不能成熟了。可见冬季的功能,是以一季的静止,来支持其他三季的动。好比一个人,白天活动了十几个小时,晚上必须睡八个小时,才能够恢复体能,这是同样的道理。
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宁静,便不能够致远,证明宁静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致远。
老子说:“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静止的,莫能与之争,则是动的。有了静止的不争,才具备别人无法与之争的力量。
山型英雄,不但具有风、火、雷的动的力量,而且兼有静的功能。所以动静不失其所,显得动静皆宜,这是山型英雄之所以胜过风型、火型、雷型的优势所在。
最好做山型总裁
西方企业的总裁重视英雄性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西方历史重英雄性。从亚历山大到凯撒,一直到近代的拿破仑,都是由一位领袖领导一个集团,成就一番事业。
西方的企业也是如此。总裁的权力很大,表示他是公司的领袖。由总裁来领导一个集团,创造一家公司的业绩。虽然说现代企业总裁的权力并没有古代帝王那么大,但是一旦滥用权力,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很可能比古代专制帝王还要可怕。总裁位高权大,有时可以把一个员工的家庭弄得妻离子散,甚至逼迫员工走上穷途末路,自寻短见。因为权力使人腐化,通常只要掌权三年,就很容易变得愚蠢。就算总裁原先很有智慧,也可能愈来愈糊涂。因此,西方企业的总裁通常任期不会太久。很多企业更是由于重大决策失误,以致公司经营遭遇巨大挫折,甚至面临倒闭,不得不更换总裁。任期不长,使得西方总裁更容易急功近利,缺乏长期的设想。反正他离职以后,情况如何演变,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
英雄性不能持久,一则由于人愈宋愈老,气力愈来愈衰退。而且英雄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经不起后人的挑战。可惜西方人崇拜英雄仍然乐此不疲。多少总裁的事略,被写成传记文学,公诸于世。大家乐于阅读,又勤于学习,使得西方企业的总裁迄今仍以英雄性为重,很难有所改变。
西方人习惯于崇拜英雄, 西方历史强调个人性、英雄性,一旦被写成传记,大家也就争相阅读,引来不少的崇拜和赞扬,这符合西方的文化。
我们今天模仿西方人,也要写企业家传记。殊不知中国人看传记,心情和西方人大不相同。我们不太在乎写些什么,却十分介意怎么写。同样一个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会有不一样的写法。看了以后,常常由于立场不同,表示不相同的看法。以致赞叹者少,而不以为然的反而比较多。就算畅销一时,也不过在名利方面,稍有斩获,实际的效果实在不理想。何况人只要活着,就会改变。若是出书之日,书中的人物如日中天,当然被描述得如龙似虎,非常出色。不料环境改变,一下子转变不过来,著名企业照样宣布倒闭,成功的企业总裁也会被判刑,或者面临债主的追讨。这时候再回头看看自己的传记,恐怕也隗于回首吧!
当年司马迁写史记时,汉高祖本纪也不过把开国事件逐年提出一个简要的纲领,而不敢把汉朝的开国大事全部放在高祖身上。这种做法,才使得大家更加敬仰高祖。否则萧何、张良、韩信、曹参、陈平这些开国功臣,即便自己不方便说,子孙也会发出不平的声音,后代对高祖的崇敬反而会降低。
中国企业最重视集团性
钱穆认为中国的历史集团性更重于英雄性。以楚汉相争为例,项羽带有英雄性,而刘邦则看起来没有英雄性。结果刘邦得了天下,因为他能用萧何、韩信、张良,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集团。项羽是领袖,却连范增这一位干部都不能加以重用,所以争不过刘邦。
汉高祖出身卑微,由平民登上皇帝的宝座。这项事业的完成,刘邦的领导固然很重要,但是所形成的集团的作用似乎更加重要。所以钱穆用集团性大于英雄性来概括的历史。
三国时代,曹操称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两人。但是曹操的英雄性,显然比刘备多。后来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手下无不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形成十分坚强的集团。这三位领袖,都不曾太多的表现出个人的英雄性,他们都十分重视集团的运作,很少独断专行。
唐太宗乍看起来是一位英雄,然而仔细观察,他开始时有父兄相助,后来有幕府的支持。并不是唐太宗单独一人的力量便能成为开国明君的。
明太祖原本是僧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后来聚集了一批文武将才,有了一个大集团,才得了天下。明太祖虽然也有个人的表现,只不过是这个大集团中的一分子而已。
钱穆指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英雄不适宜担任领导人。英雄性人物,不容易成就大事业,项羽失败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我们相信,任何性质的集团必有一位领导人做为领导中心。但是我们和西方人比较起来,西方人英雄性大于集团性,我们则是集团性大于英雄性。所以每一集团中的领导人,不容易显现其英雄性。我们的领导人,常常心胸广阔,包容一切,把舞台让出来,使得核心干部能够充分发挥其英雄性。譬如汉高祖和韩信,高祖是集团的领导人,韩信只是高祖的一位得力干部,但是韩信的英雄性表现反而多于汉高祖。我们常说要巩固以某某为中心的领导,其实说的是干部的表现多于领导人。因为在中国历史上,领袖如果有太多的个人英雄表现,就不容易礼贤下士,构建庞大而坚强的集团,也就不容易把事业做大。
不知道您喜欢做一位英雄性大于集团性的总裁?还是宁愿干部的英雄性表现多于自己,成为一位集团性大于英雄性的总裁?我只能够建议,为求企业持久经营发展,总裁在自身英雄性和集团性的比例上,最好做出合理的调整。自己当然是领导中心,但是缺乏集团的力量,这中心很不稳固。若是不幸遇到强大的挑战,还得反败为胜,那就是很大的遗憾!
中国企业总裁最好扮演山型英雄
我们不能说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都不是英雄人物,我们只能说他们更重视发挥集团力量,所以干部的表现好像胜于领导者。如果用风、火、雷、山四型来区分,总裁最好扮演山型英雄,不应该像风、火、雷一般,一阵子就不见了,使得追随的员工不知如何逃命、保命。
风、火、雷三型,有一个共通的特性,便是英雄性大于集团性。结果是一时性的轰轰烈烈,并不能持久。山型的特性,则是集团性大于英雄性,每一个人都在集团中成就自己。总裁像一座大山,干部就能获得巨大的舞台,可以尽情地演出,显得英雄性十足。企业要求生生不息,员工要求安定发展,总裁自然非像山不可。总裁不动如山,企业才能够稳如泰山,不容易出问题。
要扮演山型英雄,成为山型总裁,首要的条件便是不能专制。当年汉高祖得到天下后立即下诏求贤,其后汉惠帝重用曹参,汉文帝礼待贾谊,可以说这几个皇帝没有一位是专制的。钱穆认为,如果一定要用西方的观念来看中国历史,只能说我们的皇朝不过是君主立宪,并不是君主专制。
总裁若是专制,一切要独自裁决,那就干脆改名叫独裁好了,何必以总裁之名行独裁之实呢?
集团中拥有各种人才,各有专长,而且能够放心地表现。总裁能够充分尊重这些人才,放手让大家好好表现,一如当年的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那才是山型总裁的典范。
说起汉高祖,我们一定会想起萧何、张良、韩信,因为这是一个集团。在这个集团中,萧何是后勤,张良是参谋,而韩信则是大统帅,可见我们早就有了分工合作的概念。大家都因共同的理想聚集在一起,以汉高祖为领导中心,然后各自发挥专长。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建立了大唐帝国的基业。他重用魏征和王硅担任谏议大夫,房玄龄和杜如晦策划典章制度,逐渐将创业体制转化为守成体制。可谓知人善任、适才适所,造就了一个强而有力的集团。
总裁必读的三本书
中国流传已久的三本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对总裁有很大的启示。当总裁的,一定要读一读。
《西游记》的无用与有用
《西游记》中最厉害的人物,首推孙悟空。不让孙悟空这么厉害的人来担任领袖,反而推出不具英雄性的唐三藏担任领队的职务,是不是有一些奇怪呢?唐三藏和孙悟空比较起来,好像很没有用,却能够发挥无用的大用,这才是中国人特有的一套观念。每当遇见某些极具英雄性的总裁,我便会开玩笑地说:“您这么厉害,好比是孙悟空。能不能回去看看您的干部,个个都是猪八戒。”对方听了,大多很不高兴,认为“怎么会呢?”但是过不了几天,几乎都会打电话来说:“若不是那一天提起,我不会觉得。提起之后,仔细看一看,才发觉这些干部真的都是猪八戒。”
只有猪八戒,才会跟孙悟空这样的老板。换句话说,像孙悟空这样的老板,一定会带出猪八戒这样的干部。
想想看,让孙悟空领队去印度取经,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孙悟空的武艺高强,性格又相当急躁,会不会一路杀到印度,然后由于语言不通,一时兴起,放一把火把藏经楼全部烧掉。若是这样, 就和原先的用意刚好完全相反了。
唐三藏还有一种特性,每当悟空向他报告:“师父,那是妖怪,要小心一点。”唐三藏都这么回答:“阿弥陀佛,悟空,不要乱讲”。然后很快就被妖怪抓去。现代总裁也是如此,经常不接受干部的劝说,然后吃亏上当,才受尽苦难。
唐三藏并无英雄性,却能够领导孙悟空这一班英雄人物,完成任务。唐三藏
的贡献,依中国人的观点,是透过无用的包容性,来发挥有用的英雄性。孙悟空的贡献,则是以有用的来保护这无用的。孙悟空保护唐三藏,唐三藏则促使孙悟空走上正途,共同完成取经的使命。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在唐三藏的领导之下,构成一个集团。唐三藏能够维护集团性,孙悟空等人才有可能展现各自的英雄性。若是唐三藏极具英雄性,说不定孙悟空半途逃走,而猪八戒和沙和尚也只能够表现奴才性了,这个集团大概就不可能完成预期的任务了。
西游记并不是历史,却能够掌握中国人的民族性。我们都清楚英雄再厉害,但还是独力难撑大厦,必须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才能够完成宏大的事业。
《水浒传》的领导智慧
《水浒传》中的领导智慧真的是奥妙无穷。最初出现的人物,是宋朝哲宗皇帝时期,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他无缘无故,花了一千贯钱买得一把好刀,却被人设计,带刀进入商议军机大事的白虎节堂,被高太尉喝叫左右拿下,脊杖二十,刺配军州。又暗中吩咐监押的公人半途把他杀掉。幸亏结拜兄弟鲁智深及时解救,才得保住性命。高太尉仍千方百计要害林冲,不得已林冲在雪夜里被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