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见卓嫣要送她走,玉竹忙跪在卓嫣身前,一把伸手抓住她的裙角,拼命地摇头:“不要,小姐,不要送奴婢走,那些话我发誓以后都不再提了,真的,我错了,我······不······奴婢错了,在这李府过了几日安稳日子就以为可以重新来过,是奴婢失言······”
其实卓嫣在很早之前就有些犹豫不决,那些仇那些恨都是她一个人的,把玉竹再次那进来究竟是对,还是错?玉竹善良又忠心,上一次遇到她才会有这般凄惨的遭遇,可是卓嫣已经死了,现在活着的是李嫣儿,那是不是玉竹也可以从曾经的深渊中走出去了呢?
其实玉竹走了也好,不会再次因为她受到伤害。
曾经邬童告诉她说,犹豫的时候心中便明了应该如何,只是不情愿罢了。
她转头看向玉竹,开口道:“玉竹,我并不是因为生气才要你走,其实你很好,对得起我们的主仆情谊,可早在那一场火燃起之时,我就不再是你的主子了,是我的错,不该让你再次过这样提心吊胆又算计个没完的生活。”
话音刚落,玉竹便摇头道:“不是的,奴婢愿意跟着小姐,永远跟着小姐!”
听到这句话,卓嫣笑起来,哪里有什么东西是永远的。伸手替玉竹拭去脸颊的泪水,道:“你能服侍我上辈子就足够了,今生不必再跟着我趟这趟浑水。况且你这个傻丫头,心肠又好,人又老实,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主子赏识,过上好日子的,也只有我那么蠢才看不到你的好,可见我不是个好主子。好了,不要哭,人都会分开的,只不过早晚而已。”
玉竹是个认死理的人,她是贾老夫人亲手挑选来照顾卓嫣的,那时她就发誓要永远服侍小姐,如今在陌生的李府她怎么能够扔下小姐,独自去安稳度日呢?她哭着哀求道:“小姐,奴婢哪里都不去,就在小姐身边服侍,自小发了誓,说过的话不能不算数的。是奴婢错了,真的错了,再也不会说那些话了。求求小姐被赶奴婢走······”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抽自己耳光。
卓嫣蹲下,抓住她的双手,哄道:“好了,别哭了,你就当去替我照顾奶娘,没准等我报了仇,我们还能再见面呢?!”
可惜玉竹根本不相信她的话,执拗地摇着头:“小姐一个人奴婢实在不放心,小姐,求求你,让奴婢留下来吧,奴婢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心软也不会再顶撞小姐。”
······
两人争执许久,终究还是卓嫣妥协了。却不知,这一决定,在许久后的某日令她追悔莫及。
上元节是虽说只有三日,可是长安城里早早就盛饰灯影,而且这三日没有宵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可谓是万国来朝,盛极繁华。
朱雀街由北向南,贯穿整个长安,东面是官宦世家,西面是豪富人家。这几日家家户户,灯灯争艳,火树银花,将个朱雀街照得恍如白昼,美如九天银河一般。
长安城中游玩的最佳之处就是曲江池,但凡有头有脸的世家都会包船去游玩,曲江上那叫一个热闹,真可谓是千舸竞流,万船赛艳,而船上的花灯都得制得别出心裁。船来船往,水面微波荡漾倒映着两岸的灯光,似真似幻,仿若九天银河落下,复而又荡,平添韵味。
可是船太多了,堵得寸步难行,过了一会儿,船舱里的卓嫣有些受不住,走到船头,借着凉风整个人舒畅了不少,可许多人不认识她,忽然看见一个娇俏女子,纷纷打量不停。
卓嫣喜欢热闹,喜欢欢笑,与其作为热闹的中心,更愿意做个小小的一抹颜色,安安静静地享受着世间的繁华和美好。被人不停打量议论的卓嫣实在没办法熟视无睹,转身后了船舱,总算乐得了清净,坐在窗前赏灯。卓嫤陪着老夫人一边赏灯,一边逗得老夫人开怀大笑,大抵是年纪大了,更喜欢喜庆热闹吧。
这时二伯父的妾室楼氏默默递给卓嫣一盏茶,适时又贴心,卓嫣接过喝了几口,不同以往的清冽茶香,胸中的烦闷果然去了大半,打量了楼氏一眼,这还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往日楼氏都是自称身份卑贱不便见客,安分守己地呆在院子里。如今一见,果然是个信心懂分寸的可心人,若是不特意去找甚至不会发现楼氏的身影,难怪二伯父自从妻子去世后便不再续弦,卓嫣对她笑了笑以示感谢,楼氏也回以微笑,然后默不作声地回到卓嫤身后服侍。
好不容易靠近岸边,卓嫣迫不及待地下了船,站在岸边的柳树下缓口气,李府包了三艘船,一艘是女眷,一艘是男眷,还有一艘小点的是婆子随从们的。
玉青几个小丫鬟一下船就四处张望,见到了卓嫣的身边忙小跑着过来,有的拿着披风,有的拿着手炉,全都战战兢兢地服侍着,想必是被之前的那顿板子吓破了胆。老夫人也在楼氏和卓嫤的搀扶下上了岸,拍了怕卓嫤的手,笑道:“你不必陪着我这个老婆子了,快去找舒哥儿,你们小两口去逛逛吧”
闻言,卓嫤羞红了脸,抬头看向岸上同样满脸通红却深情注视她的李舒,两人视线相接,甜蜜地味道溢出心房,随即在老夫人揶揄的目光下,走到李舒身前,两人行礼离开,李舒悄悄牵起卓嫤的手,却被她一把甩开,不一会儿,李舒又伸出手去,这次没有甩开,好一对璧人,丫鬟婆子们前呼后拥地向前走去。
看到这样温馨幸福的一幕,卓嫣由衷的开心,卓家的众多女儿中也只有卓嫤得偿所愿吧。她也和老夫人说了一声,就只带着玉竹和多伦去了朱雀街赏灯,其他人都被允许随意逛逛。
长安城繁华烂漫,民风开放,女子亦可不戴面纱出行,丝毫不用担心。卓嫣一边慢步一边赏灯,其实她从前很喜欢猜灯谜,然后赢了一大堆样式新奇的灯笼回去和卓许显摆,如今却找不到那个总是静静听她滔滔不绝地炫耀的少年。
于是整条街上,一味行走,不去猜灯谜也没有买花灯的便成了异类,热闹喧嚣的街道两侧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她穿着青绿色荷叶罗裙梳着飞仙髻,仿佛与周围人群格格不入,静静地站在街中央,稍微低下头,脸颊两侧的秀发垂下,遮住了容颜,而酒窝处的胭脂面靥格外的醒目,朦胧地月色洒落在其身上,犹如仙女降临,就在这一瞬间,整个画面就这样印在了那人心底。千姿百媚的女子,皆不及她低头浅笑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