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心理实验的结果虽然不能断定奖励的效果必定优于惩罚,但至少证明了奖惩对孩子的影响,比“不闻不问”来得大。至于是奖赏好?还是惩罚好?则必须视孩子的个别差异而做适度的调整。父母尤须注意的是,不论采用奖励还是惩罚的方式,都应特别小心,千万不可用成人的尺度去衡量或要求孩子,以免在无意间伤害孩子,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无法抹掉的阴影。
妙招11.鼓励孩子提问但别马上说出答案
不要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的心灵深处绝对不是一片空白,不同年龄的孩子常常会向父母提出一串串精彩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上小学时,在班上成绩很好,但是,上初中和高中后成绩下降,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反之,有的孩子小学成绩不太好,进中学后成绩斐然的亦到处可见。尤其是在男孩子中,更为常见。
这是为什么呢?一些孩子成绩下降了的父母更是为此事迷惑不解。“乖乖的一个孩子,怎么突然跟不上进度了?”这其中的奥妙,或者说,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学功课比较容易,只要顺从父母“好好用功”,孩子就能获得好成绩。初高中课程难度逐渐加大,需要个人思考的成分日益增多,这时是孩子本人的意志,而不是父母的意志,父母便无法再左右孩子成绩的好坏了。这是因为单纯的死记硬背已不能解决学习中的一切问题,学科的功课越来越多地要求孩子们独立思考。因而孩子对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不肯动脑筋,就会学不懂、学不精,更不要谈做作业了。反之,如果孩子对新鲜事物,新的学科能有强烈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就会去自寻答案。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每一个孩子都天生具有的,只是程度强弱和大小有所差异罢了。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都喜欢见了什么就问父母:“这是什么?”和“为什么?”
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是最喜欢发问的时候,也是孩子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到了小学低年级,孩子开始接触书本,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加,于是常问父母:“为什么?为什么应该变成这个样子?它是怎样变来的?”父母这时如果因一时答不出而斥责孩子,或因有事而嫌弃孩子厌烦!“我现在很忙,没有时间跟你讲。”或者干脆骂:“你怎么这么哆嗦,别再问了。”或“只有你的问题多,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父母这种粗暴的态度就会扑灭和冷却孩子开始萌生的求知欲和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如果这种情形反复出现,就会使孩子逐渐对一切不感兴趣。当然,在学校里对新的功课就不会产生什么强烈的兴趣了。尤其是当功课有了一些难度的时候,更是如此。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我问你们,你们还嫌麻烦,我不问就是了。
这当然是极端错误的做法,旺盛的求知欲是孩子聪明成才的先决条件。所以,父母应重视孩子的发问,并加以鼓励。有的父母看孩子对答案难以确定的样子,就想赶紧把答案告诉孩子。岂不知,这样会使孩子感到,我是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曾经有人比较过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的学习教育效果:在美国,课堂上非常热闹,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一个接一个地问个不停,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中国孩子在教室里非常安静,大多都是静静地听老师讲课,认真地记笔记,很少有人发问。
陈宇华,1990年以厦门文科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以当年中国唯一的本科生被录取到美国斯坦福大学。1995-1997年就职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香港分公司。2000年1月创办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陈宇华小时候也并不是特别爱好学习,陈宇华的父母后来回忆说。后来大家都夸宇华聪明,父母倒觉得,小时候,她和其他孩子的差别并不是很大,无论从智力上,还是对学习的兴趣上。关键是看你怎么培养她,引导她。
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在宇华一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给她买了很多的书,像什么《唐诗300首》、《幼儿数学》、《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一有空闲的时候,就给她灌输,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大的兴趣。
宇华倒是挺喜欢小汽车的,整天拿着个小汽车摆弄,可这有什么用?
“爸爸,汽车为什么4个轮子?”一天,宇华举着小汽车问。
“4个轮子才稳当嘛。”爸爸一边看报纸,一边随口说道。
“那,三轮车为什么是3个轮子?”
“……有3个轮子,也就稳当了……”爸爸有些不耐烦,因为他正在看一条重要新闻。
“那,自行车怎么只有两个轮子?”
爸爸放下了报纸,有些吃惊又有些尴尬地看着宇华,宇华正睁大眼睛看着他。父女对视了一分钟,爸爸才缓过神来。
从宇华乌黑但充满了疑问的大眼睛里,爸爸像是看到了什么!
“这不就是几何的几个基本原理吗?”
爸爸的脑子里像有个小火花跳跃了一下,当然,这只是实际生活中的几个小小的疑问而已--但正因为是实际的,不是比教学上的理论更鲜明、更活泼嘛!
爸爸知道该怎么做了,像是大梦初醒一般!
“好孩子,”爸爸一把把宇华扯到怀里,“来,爸爸给你讲!”
爸爸就用最浅显的话,认认真真地给宇华讲着。令爸爸感到特别高兴的是:这次宇华竟然一动不动,昂着脑袋,老老实实地听着爸爸的话,既不乱讲话,也不做小动作了。
从此,宇华父母也开始发现,宇华原来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她老是在不停地提问。
“爸爸,为什么天是蓝的?”
“妈妈,为什么海水也是蓝的?”
“为什么父母喝的水,洗脸的水,却没有颜色?”
以前,父母会觉得烦,总是要么胡乱说说,要么搪塞不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有的东西父母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大人的虚荣心在作祟呢?看来得好好看看《十万个为什么》了。
后来,父母就把一切地方,都当做了宇华的大教室。
饭桌上--“为什么不吃饭就会觉得饿?”“因为,人必须得吸收营养,就像小树必须得浇水一样……”
玩耍时--“为什么轱辘是圆的?”“圆的才能转啊,方的就不行……”
散步时--“为什么花是红的,叶子是绿的?”“因为叶子里有叶绿素……爸爸也说不清楚,咱们回去再看看书好吗?”
总之,就这样,父母认真地对待宇华的各种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一面让她自己考虑,一面自己恶补各种知识,然后再告诉她。宇华的“求知态度”得到了认真地回答,求知热情也就更加高涨起来,不断地提问,也在不断地获得知识。
当后来有人把这些归结为自主教育时,陈宇华说:“我是无法忘掉父母从小对我的培养的,但是他们教育的起点,都是我自己。我喜欢的,他们就愿意教我;不然的话,就看我的表现了,我不喜欢的,他们不会勉强我的。”
宇华的好学好问,很合爸爸的脾气,虽然在生活上给她立下了很多规矩,但是在知识探索上,非常开通,从小开始他就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随心所欲,到后来,宇华对书法、音乐、体育和文学都有涉猎。
特别是在知识探索上面,爸爸是个非常开放的人,首先他自己就是个知识分子,深知科学求真的目标,所以,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总是饶有兴趣地回答。
宇华在爸爸这种态度的鼓励下,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日益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专业方向。
爱提问题的孩子比被动接受知识的孩子,知识掌握得快而且觉得负担轻。孩子好奇,求知欲强,对特别想知道的事情自然记得快、记得牢。父母要培养孩子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孩子的智力有限,理解力有限,当然对于孩子们的询问,不一定要解答得很详尽。但绝不可随便编个理由敷衍,更不可违背科学乱讲。有些问题一时实在无法回答,也应该耐心地讲清楚:“你好好用功读书,将来你自己就会了解的。”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的兴趣自然发展,这应该是父母在教育子女中的一项首要任务。
妙招12.不要把孩子的问题视为简单和可笑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阶段,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令家长感到欣喜的,父母和其他成年人也能用鼓励和欣赏的态度看待孩子早期的发展和进步。一位在特殊教育方面非常成功的家长朋友曾经很有感触地谈到:如果每一个家长和教师像他们对待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婴幼儿的每一个细节那样对待稍大的孩子就好了,特别是对待上学读书的孩子!是的,当孩子牙牙学语时,把“妈妈”叫成“嫫嫫”,做父母的会欣喜地告诉别人:“我的孩子会叫妈妈了!”并会得意地为外人翻译:嫫嫫就是妈蚂的意思。没有一个家长担心孩子会永远把“妈妈”叫成“嫫嫫”,也没有一个做父母的要求孩子说第一个词或第一句话时不准犯语音或者语法方面的错误。
在孩子学步方面,父母也是充满鼓励和希望的。首先,家长不会看见别人家一样大的孩子会走路时就强迫自己的孩子走路,也不会悲哀地下结论道:“我的孩子不能走路。”;第二,父母看到学步儿童摇摇晃晃地走路时,或胆小,需要搀扶,或胆大,跌跌撞撞,父母都不会抱怨,如抱怨孩子胆怯和懒惰。特别是当孩子摔倒在地的时候,没有一个家长会把这看成是孩子的失败和无能。
但是,一旦孩子能够基本掌握各种能力时,家长和教师们的态度和眼光就变了,家长和教师变得有些不可理喻了,他们忘了对孩子的细节关心。
他们不再像孩子牙牙学语时能理解和宽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失败和挫折,一味把挫折和失败归于主观原因,不像孩子学步的时候,看到走路摔跤,不是去扶一把,就是加以鼓励,而是绝对不允许失败。
他们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假如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能像孩子学步和学语言时不断地给孩子机会和鼓励,假如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能尊重儿童学步和学语言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相信孩子是一定会说话和走路的,假如所有的家长和老师每天都能欣喜地发现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假如所有的父母和教师都能多一些耐心和信心,试想,只要孩子的求知欲不受到打击和伤害,每一个孩子都是会成功的!
一天,儿子肖强郑重而谨慎地跟妈妈说:“我有好多问题都不敢问,我怕人笑话我,可是我又真不明白。”“不懂就问呗,说不定我能回答你,说不定我也不明白,没关系。”妈妈说道。肖强问:“妈妈,每天新闻联播里都讲‘巨蜥’,可是,我怎么从来没有看到过!”“你说什么?”妈妈也有些懵了。“就是每次播音员一开始总说的’巨蜥‘!”妈妈这时恍然大悟,肖强这么长的时间以来,把“据悉”当成了“巨蜥”.妈妈把“据悉”写了下来,并告诉了肖强“据悉”是什么意思。
肖强告诉妈妈,过去一听“巨蜥”(据悉)就兴奋,甚至在其他房间也要跑过来,就是没有看见过一次,也不明白为什么,看见别人毫无激动的样子,怕别人嘲笑,所以一直把问题憋在心里。肖强还把许多问不出口的问题告诉了妈妈。
每个孩子,从孩提时代都有旺盛的求知欲,一方面每天都在发现问题,当孩子问出想到各种各样的“怪问题”,孩子可能就会被人斥责为“傻问题”、“连这个问题都不懂”、“这孩子怎么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呢”等等。随着年龄增长,按理说接触的新鲜事更多,要问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但是,现实中的孩子越来越喜欢沉默了,其原因主要有:
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多多关注孩子没有问出来的问题,他们的求知欲应该是非常旺盛的,而且是随处可见的,一是青少年的任何问题和答案都是有他们自己的逻辑和道理的。
成年人却常常要以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他们的问题和答案。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数不清的问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对“傻问题”否定性和嘲笑性的评价,使青少年许多问题问不出口,挫伤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是青少年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
通过问题本身,家长和教师可以了解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例如,孩子问“为什么月亮跟着我走”这类问题时,表明孩子关于自然的理解处于万物有灵论的水平,即儿童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的意义,这是儿童关于物质认识的必经阶段;另一方面,青少年探索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是最有价值的,而不在于问题和探索的答案本身是否科学。
让我们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让他们能在宽舒自由的环境中提出问题。家长能够尊重孩子对问题的探索性答案,这要比郑重其事灌给他一大堆科学道理强得多!
妙招13.积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
不管孩子现在有多么弱小,他终有一日会成为能够在世界中立足的强者。我们应该付出全部的爱去帮助他来尝试融入这个新世界,让他去学习他不懂的东西。
很多人认为只有在某一个年龄段,孩子才能做某一种事情。
美国父母从来不这样认为,他们更看重的是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建立起的自立自主之心,从小鼓励孩子做一些他想做的事。凯丽是这样培养他儿子汤姆的:
汤姆2岁时就知道主动地帮助我收拾桌子。每当家中的客人看到他手中拿起一个盘子的时候,他们总会说:“汤姆,小心,不要把它打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对好心的客人说:
“没什么,汤姆会把它们收拾好的。”
好心的客人不知道,如果我不允许儿子去碰那些盘子,或许我会永远保住那个盘子,但一声“不允许”会在他的心中留下一个阴影,可能会推迟他某种能力的发展。
当汤姆尝试自己穿衣服的时候,经常把衣服穿反,我和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嘲笑或责骂过他。我不能让他觉得自己无能,而是耐心地教他。
我还鼓励他自己收拾房间,即使他的“动作”很糟糕,我也会夸奖他一番。房间收拾得是否整洁并不重要,对于他来说,他已经做了,这已足够。
美国的父母不娇纵孩子,不主动替孩子做事,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增强他们独立做事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做事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并认为自己不能做什么,没有力量。所以美国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关心看上去是冷漠的,甚至有些“残酷”,但他们的目的是明确的。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是随时随地存在的,有些磕磕碰碰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对孩子来说,有些时候应该不逃避各种危险,而应该学会去面对、去忍受,因为长大之后的生活环境需要忍受的东西更多,因而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立能力是为了他日后更好地工作、生活。父母不必事事包办,许多事情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应该放心让他们自己去做,让孩子们认识到“我能行”,这才是最重要的。
曾经试用过“一人旅行教育”等独特教养方法的日本著名插图画家真锅博先生,若发现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事有的是小孩子从未接触过的,必然会叫成长中的孩子去做。譬如要打电报到国外,就对孩子说:“到邮局打个电报到美国!”然后告诉他最基本的指示,以及收报者和电报的内容,但并不告诉他手续是如何,只建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