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600000004

第4章 中国向何处去?(1)

●1900年钟声响了!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八国联军占领大沽炮台。西太后:“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

●奥匈帝国公使罗斯托恩:“我要是中国人,我也要当义和团!”

●德国公使克林德开枪,清军官还击,把他打死。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义和团奋起反抗,长矛大刀敌不过洋枪洋炮。

●徐建寅冒死试制“无烟火药”,誓为祖国争光。

●义和团失败了,前途茫茫,路在何方?

1900年。北京街头。

沉沉黑夜,响起西什库教堂的钟声。

此时,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

俄国男女喊着“乌拉!”在碰杯,而俄国兵正在黑龙江放火烧死中国人;

英国男女举杯祝贺:“新年快乐!”而英国宪兵正在香港鞭打中国人;

德国男女在跳舞,而德国兵正在山东杀死中国人,义和团举着大刀向德国兵砍去;

美国男女在唱歌,而美国兵正在天津调戏中国妇女,义和团一拥而上,喊杀声起……

东单牌楼屹立在夜幕中。

长安街上寂静无声,只见几个人影在闪动。

打铁声由远而近,一锤比一锤更重、更响、更快。

黑暗中,一点火星渐渐地变成一团火焰——炉火正烧得通红!

老铁匠龙大爷和他的三个儿子正在埋头打铁,一锤又一锤地打,打,打。大梅一连喊了两声:“龙大爷!龙大爷!”老铁匠还是没有听见,直到大梅抓住他的膀子:“龙大爷!”他才转过头来:“啊,大梅!”他用毛巾擦了一把汗:“快,屋里坐!”

大梅领着二梅和几个小伙子进了屋。屋里坐满了人,墙边竖着一杆杆长矛,放着一把把大刀。

龙大爷:“大梅,都是自己人,你说吧!”

大梅:“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众:“好!”“好呀!”“我们是保定府的!”“我们是天津卫的!”

龙大爷:“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全都拿起家伙!”

河北小伙胡天福:“什么家伙?”

龙大爷:“长矛、大刀……”

天津小伙张学勤:“这……能行吗?人家是洋枪、洋炮……”

长江边。汉阳钢药厂。堆放着一箱一箱的步枪。

英国军火商戈登拿着一杆步枪在瞄准,砰的一声枪响,天上飞鸟落地。他毫不掩饰地说:“对不起,徐先生,我可以断言,这样的步枪,你们中国五十年也造不出来!”

监工徐建寅笑道:“戈登先生,不瞒您说,这样的步枪,早在五年前我们就造出来了。”

戈登:“那,为什么还要从我们英国大批地买呢?”

徐建寅:“这还要我来解释么?你们军火过剩,向我们倾销!”

戈登:“不,贵国政府向我们紧急请求,说义和团暴动正在山东、河北、天津蔓延。”

几个英国工程师气呼呼地走来,乔德里吼着:“不,不,太危险了!我们不干了!”

戈登:“什么?你说什么?”

乔德里:“造无烟火药,无烟火药,你明白吗?就是十多年前诺贝尔发明的那种无烟火药,中国人居然也想自己造,可又没有条件,没有!这样恶劣的条件,能造无烟火药么!”

戈登:“无烟火药,我们英国有很多,你们需要多少,我们都可以满足,价格优惠。”

徐建寅:“不,我国政府不惜重金聘请你们来……”

“不,不!”乔德里把手一挥,几个英国工程师跟着他走了。

汉口。长江饭店。乔德里和戈登在密谈。

乔德里:“我们不能把无烟火药的技术教给中国人。”

戈登:“不能!绝对不能!”

乔德里:“可是,我担心,中国人自己会造出来,因为那位徐建寅先生很聪明,非常聪明!”

戈登:“我刚刚得到一份情报,说徐建寅的父亲叫徐寿,他们父子二人创办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军火工厂——安庆内军械所,然后又到中国最大的军事工厂——上海江南制造局,参与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的制造。”

乔德里:“你刚刚知道?我早就打听过,这位徐建寅先生在上海、四川、山东、河北、湖南、江苏、福建负责机器制造,当然首先是军火方面的事务,又到德国、英国、法国四年,考察了三十多家工厂,翻译和撰写了几十本军事理论和武器制造的书,简直是一个军事科学技术的天才!”

戈登:“一个可怕的天才!他的存在对我们已经形成了直接的威胁。怎么办?”

乔德里:“我们几个英国工程师马上辞职回国,不干了!”

戈登:“还有其他国家的人呢?”

乔德里:“当然,在不让中国自己制造无烟火药的问题上,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戈登:“他们也会辞职回国?”

乔德里:“当然!”

戈登:“但是,这还不够。我也和你一样担心,外国人走了,中国人,首先是这位徐先生,会不会……”

乔德里:“逼得他自己干?”

戈登:“很有可能!”

乔德里:“那……怎么办?”

戈登和他耳语……

朝阳映照着长江的流水。

戈登和清军军官陆兵边走边谈,走向汉阳钢药厂。

一群又一群清军军官领取从英国买来的步枪、子弹,分发给士兵。

徐建寅和工人们站在一旁冷眼相看。

戈登、乔德里等英国人扬扬得意。

突然一阵枪响,陆兵狂呼:“义和团来了!”

厂内大乱,人们奔走呼喊,士兵们胡乱开枪。混乱之中,戈登用手枪瞄准徐建寅,连放三枪未中,工人们上前抓住了他。

徐建寅走来:“戈登先生,你到中国来干什么?是为了卖军火,还是为了镇压义和团?”

戈登:“卖军火给你们镇压义和团!”

徐建寅:“啊,一箭双雕。你们这些洋鬼子,好厉害啊!”

北京。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在客厅背着手走来走去,焦急不安。

清军军官章海急急走来,仆地跪下:“许大人!”

许景澄愕然:“什么事?”

章海:“八国联军眼看就要来了,可皇上还下令剿灭义和团,是何道理?学生无知,请恩师指点!”

许景澄:“起来,起来!”

章海站起身:“为了剿灭义和团,我奉命立刻起程,到汉阳钢药厂运枪炮子弹进京。许大人,我的恩师,我……我实在不想去!”

许景澄:“去!去!义和团要镇压。枪炮子弹越多越好!”

章海:“是!学生告辞了!”

汉口。长江边。停着一艘艘船只。

章海指挥清兵和工人们,把一箱一箱的步枪、子弹运出厂,把一门一门的小炮、大炮运上船。

徐建寅仰天大笑:“哈哈,林则徐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章海:“此话怎讲?”

徐建寅:“鸦片战争失败了,林则徐大声疾呼:‘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你看,这些武器,正是三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制造出来,现在又用来对付西方列强。”

章海:“但愿如此!”

徐建寅:“难道不是么?”

章海:“徐先生,你还蒙在鼓里,这些武器不是用来对付洋人,是用来镇压义和团的!”

“什么?为了杀中国人?”徐建寅仰天长叹,“啊,天哪!天哪!”

章海:“徐先生,无烟火药怎么样了?”

徐建寅:“靠洋人,不行了。”

章海:“那就自己造!”

徐建寅:“是呀,自己造,只有自己造。可是,造出来了,又用它干什么呢?是用这些无烟火药对付西方列强的侵略,还是用来残害自己的同胞?”

章洋走来:“大哥,武器弹药全上船了!”

章海:“好,马上开船。徐先生,八国联军快到北京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无烟火药还是要赶快造出来!三弟,你要好好向徐老师学习。”

章洋:“大哥,你放心吧!我们造火药,你们打洋鬼子。”

飘扬着俄、德、英、法、美等国国旗的军舰,在大沽口海面示威,大炮炮口直指天津。

北京东单牌楼西裱褙胡同的于谦祠堂内,大梅、二梅等义和团民设立了第一个坛口,亮出了“扶清灭洋替天行道”的旗帜。

俄、英、日、法、美、意、德、奥八国联军先遣队三百五十六人开进北京,如入无人之境。从火车站到东交民巷,沿途百姓怒目而视。

位于东交民巷的德国公使馆院内,一队德国士兵列队站着。

德国公使克林德命令:“武器弹药,准备好!”

士兵们奔向地下室,把步枪、机关枪、小钢炮和弹药搬出来,架到院墙上。

此时,一群义和团民,打着“扶清灭洋”、“兴清灭洋”、“替天行道”等旗帜,头戴红巾、黄巾,拥向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前门,然后从三面包围了东交民巷。

宣武门外,铁匠铺。龙大爷把一间又一间黑屋子打开,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男女老少,把大刀、长矛从屋子里取出来,喊着:“哈哈,这简直就是兵工厂嘛!”

“龙大爷,你怎么造了这么多铁家伙呀?”

“龙大爷,你早就准备这一天了吧?”

龙大爷眉飞色舞,默默地望着人们拿着长矛、大刀离去,然后又和三个儿子抡起铁锤,继续打铁。

张东海领着大梅等走来:“舅舅,别打了!别打了!”

龙大爷放下铁锤,定定地望着他:“为什么?”

张东海:“打这个破烂玩意儿,有啥用?”

“破烂玩意儿?有啥用?”龙大爷吼着向他举起铁锤。

大梅等赶快拉着老铁匠,纷纷劝道:“龙大爷!您息怒!”

“别生气,别生气!”

龙大爷伤心地:“你从四川来,我辛辛苦苦,挣钱供你上京师大学堂读书,想不到读成这样!”

张东海:“舅舅,你听我说!”

龙大爷:“我不听!你赶快给我拿起家伙,参加义和团去!”

张东海:“这没有用!长矛、大刀,打得过人家洋枪洋炮吗?”

龙大爷:“打不过,也得打!咱中国人,受洋人欺侮这么多年!”

大梅帮着他:“再说,咱义和团刀枪不入,怕什么?”

龙大爷:“亏你,还是个男子汉!拿去!”

张东海接过大刀:“舅舅,你听我说!”

“我不听!快走!快走!”龙大爷把他推出家门,又抡起铁锤,“打!”他和三个儿子又埋头打铁了。

东交民巷。义和团数十人路过德国公使馆。

院内,克林德命令:“开枪!”

一阵枪声,二十多人被打死。

克林德狂呼:“打得好!打得好!”

八国联军向大沽炮台开火。

清军开炮还击。

岸上,八国联军分三路向炮台进攻。我守军英勇抗敌,打死敌人一百多。

八国联军占领了大沽炮台。

北京。西太后召开御前会议:“八国联军正向北京开来,不想打,也得打;打不过,也得打。”

大臣们有的惊恐万状,有的跪下哀求:“打不得!打不得呀!”

“为什么打不得?京津一线,我有十万大军,而八国联军不过两万。”

“可人家是洋枪洋炮,两万要顶二十万哪!”

“我们也有枪有炮,早就从汉阳钢药厂运来了!要兵有兵,要枪有枪,怕什么?”

主战派和主和派各不相让,纷纷嚷道:“不能打!只有求和!”“非打不可!”

西太后吼道:“住口!你们不要再争了。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总理衙门大臣……”

许景澄上前:“臣在!”

西太后:“马上照会各国驻华公使,二十四小时之内离开北京!”

许景澄:“这……恐怕不行吧?”

西太后:“你也说不行?不行也得行!”

许景澄:“臣遵旨!”

东交民巷。德国公使馆。克林德暴跳如雷:“什么?二十四小时内离开北京?不行!来不及,来不及!我们联名写信要求延期。……”

俄、法、英、美等国公使在联名信上签名。

奥匈帝国公使馆。公使夫人保拉迎上前:“怎么样,亲爱的?”

公使罗斯托恩高兴地:“好哇!西太后限我们24小时内离开北京。”

保拉:“你还高兴?”

公使:“当然!我要是中国人,我就当义和团!你说,保拉,义和团怎么会专门反对洋人呢?”

保拉一时答不上来,只好耸了耸肩。

公使愤慨地:“因为我们欧洲人有大炮,要像切肉一样瓜分中国。我要是中国人,我也不能容忍洋人如此横行霸道,我也要当义和团,你信不信?”

保拉点头:“我和你一起,和你一起!”

公使拥抱着夫人。

1900年6月20日。

德国公使馆。克林德气势汹汹地:“我们联名写信要求延期离开北京,限今天上午九点答复,可现在九点已过,怎么还没有动静?我要亲自去总理衙门抗议!抗议!”

罗斯托恩:“是不是再等一等,男爵先生?”

克林德:“不,不!我马上去总理衙门!”

克林德说着坐上轿子,翻译、士兵随行。

东单牌楼到了。在轿子里,克林德紧握手枪。

章海率队巡逻,大声喊:“站住!站住!”

克林德在轿子里举枪射击。

章海让到一边,躲过子弹。又一阵枪声,章海忍无可忍,被迫开枪还击。

克林德中弹,从轿中滚下。

大梅等义和团民们欢呼:“打中了!”

“活该!活该!”

“小伙子,打得好!”

“太好了!”

大梅奔上前,把一条红巾围在章海脖子上。

汉阳钢药厂。徐建寅拿着红巾,赞叹地:“章海呀,章海!你这一枪打得好!”

章洋:“是呀,我哥哥这一枪虽然为中国人出了口气,可我为他担心啊!他要我连夜赶回来,催问无烟火药何时才能造好?”

徐建寅:“外国人一走,试验停止,遥遥无期。我虽年过半百,体弱多病,但也只好把这个重担挑起来。”

徐夫人在一旁掩面而泣。

徐建寅走来安慰她:“我会格外小心!”

徐夫人:“再小心,也会有危险的。”

章洋:“是呀,徐先生,您是我哥哥章海的恩师。他要我务必转告您:火药,火药,一点就着。”

徐建寅:“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到欧洲,成了消灭敌人的武器。1887年诺贝尔发明了无烟火药,更安全而威力更大。我要拜诺贝尔为师,牢牢记住他的话:‘我并不是为了制造武器才去发明炸药的。我真正的心情是希望炸药能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发挥作用。’”

随着他的声音,人们眼前闪过一组画面——

诺贝尔在实验室里做试验。实验工厂发生大爆炸。诺贝尔的弟弟和工人们被炸死,诺贝尔被炸伤。诺贝尔仍在做试验……

章洋:“老师,你派我去北京上学,可我哥哥叫我回来。”

徐建寅:“为什么?”

章洋:“他说,造无烟火药比读书更重要!”

徐建寅:“不,只有懂得科学技术,才能造出无烟火药。”

章洋:“可是,八国联军到了北京,京师大学堂已经停办。”

徐建寅:“那好。不过,你要一边学,一边干,准备吃苦。”

章洋:“为了报效国家,再苦我也不怕!我唯一担心的,是我哥哥!”

北京。总理衙门。

许景澄高兴地:“章海!西太后传旨,给东交民巷送西瓜。”

章海睁大眼睛:“为什么?”

许景澄:“不要问为什么。去吧!”

章海:“不,我不去!”

许景澄吼了起来:“快去!”

义和团民们把东交民巷团团包围。

章海押着一车又一车西瓜、蔬菜走了过来,义和团民们给他让开一条路。

公使夫人保拉大声喊:“女士们,先生们!西太后给我们送西瓜来了!”

各国公使馆的男女欣喜万分:“哇!谢谢皇上开恩!”“面包快没有了,再被义和团围困下去,我们只好吃马肉了!”人们纷纷从院墙内走出来,把西瓜、蔬菜等搬走。

街上。大梅气愤地向章海瞪眼。

章海脸上毫无表情,只向她摇摇头。

院内。外交官男女边吃边笑:“先吃瓜瓤,后吃瓜皮,一点儿也不要客气,一点儿也不要浪费!”

“我看,还是早一天回家,上西天吧!”

在位于东交民巷的奥匈帝国公使馆前,三位美国传教士穿过清兵和义和团的包围圈、外国使馆区的街垒和防卫线,来到奥匈帝国公使馆门前。罗斯托恩和保拉夫妇喜出望外,连声说:“欢迎,欢迎,尊敬的美国朋友们!”

客厅。保拉用西瓜款待客人:“感谢皇帝开恩,给我们送来了西瓜。”

史密斯:“西太后为什么要送西瓜?”

瓦尔金:“显然,是要让你们冷静地思考一下。”

维耶尔:“思考什么?”

瓦尔金:“中国的命运,世界的命运。”

维耶尔耸肩:“我不明白,一点儿也不明白!”

瓦尔金:“是和平,还是战争?是把中国当做朋友,还是当做敌人?”

史密斯:“哈哈,西太后绝对不会像您这样聪明!”

维耶尔:“这不是西太后,而是您,京都大学堂教授,在思考如此重大而又严肃的问题,难道不是吗,瓦尔金先生?”

瓦尔金点头:“是的。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这些洋人,不能用普通人的语言和中国人说话,而非要用大炮不可呢?我在中国住了几十年,一直告诫欧洲人,要尊重人权原则,不抱成见地对待中国,可是,我的努力失败了!”

爱开玩笑的史密斯送上一盘西瓜:“您还是先吃一片西瓜,冷静一下头脑吧!”

同类推荐
  • 温情蜜意

    温情蜜意

    《温情蜜意》精选近百年来数十位中外名家分享人生感悟、诠释人生真谛之经典散文,展卷阅读,细心品味,每一篇文章都心醉神迷。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看名家谈人生,获知人生的意义,感悟生命之幸福,端正对生命的态度。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江南墨语

    江南墨语

    本书为近年活跃在网络文学网站的诗人张明友(墨语江南)的诗文合集。第一辑诗歌,收录作者精心挑选的160余首诗歌,以古体诗为主,现代诗为辅。第二辑散文,收录散文随笔34篇,部分采用文言文形式成文,同时辅助每篇的释文,为不可多得的现代文言散文。作者多篇诗文在世界青年华人青春美文大赛中获奖。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热门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还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 信天翁笨笨旅行记

    信天翁笨笨旅行记

    信天翁笨笨心中有个美丽的梦想——环球旅行,他要像爸爸妈妈那样,飞越海洋,环游地球,做一个勇敢的旅行家。可是,要实现梦想,就要经受住重重考验,他到底遇上了那些磨难呢?笨笨钻进大海寻找食物,却被空中海盗军舰鸟洗劫一空;趴在海面睡觉,竟遭遇了凶恶的大白鲨;与伙伴们进行飞翔比赛,恰巧撞上了可怕的龙卷风;眼睁睁看着好伙伴被人类的钓鱼钩吊死……这一系列的凶险磨难,像一柄柄大铁锤,把他锻造成一个机智果敢的旅行家。
  • 第一女相

    第一女相

    她,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顶级将才,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却为国捐躯,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女,受尽疼宠,一次偶遇,芳心暗许,原本以为会是托付终生的良人,可是.嫁为人妻,原本以为会是幸福一生,可是,谁又能想到,她竟然是一枚棋子,心伤,心痛,心哀直至心死,再睁眼,眼底尽显的光华无人能比。片断一:“羽相今儿个怎么如此沉默?”“百官嫌弃本相的话太多,因而,本相决定少数服从多数,从今日起,本相只要在这站着就好!”此言一出,身后的百官无不一颤,人人自危,谁人不知这羽相是皇帝心中的至宝,一个不小心,就是小命不保,果不其然,皇帝嘴角略挑,一片阴冷,“即是如此,那百官从今日起,也都站着就好,朕嫌你们话多!”“额……”百官干瞪眼!片断:某太子殷情诱惑:“羽相如此才能,理应居于更高之位,本太子许你太子妃一位,如何?”某羽不屑道:“本相不喜高位,这儿刚好,不高不低!”某宫宫主霸道道:“罗羽,本宫的宫主夫人只能是你,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某羽斜睨:“本相对霸道的男人,很是畏惧,为了娇弱的心肝,敬谢不敏!”某少年天子微笑对众男道:“朕已将羽相定下,尔等,有多远闪多远!”某羽嘴角微抽,满脸悔意,误上贼船、误上贼船啊!!!今生的罗羽殇,前世的落羽生!从此天下因她而乱!封闭心门的她,如何面对那些誓死追随的痴情男儿?最后,谁又能撬开并温暖她那已经冰冷坚硬的心房?
  • 阴兽

    阴兽

    《阴兽》为《江户川乱步作品集》第四卷,共收录江户川乱步的四部推理中篇,乱步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仅有四部中篇。《阴兽》是乱步停笔后的第一篇著作。故事的主人公为两名分属本格派和变格派的推理小说家,一个为故事的记述者“我”寒川,另一个叫大江春泥,最后一位主角是貌美的妇人,静子。有一天寒川在博物馆内认识静子。之后,两人有书信交往,几个月后,静子被春泥恐吓,向“我”求救,不久六郎被杀死亡。寒川如何推理的,到底谁是凶手,大江春泥又是谁?这是一部集色情、奇异、荒谬(大正期大众文化的特征)与推理为一体的本格推理小说的杰作。乱步代表作之一。
  • 爱情如约而至

    爱情如约而至

    高考那年,被闺蜜更改了志愿被迫来到Z市。她文丝诺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是这样凄凉,也从来没想过,大学到结婚爱了五年的男人竟然会出轨…孩子被小三的弟弟生生打掉,而那个男人却头也没回的选择了小三。为了报复,她答应做了同性恋者的妻子,可同样是得不到爱情的隐忍,是你…你会选择哪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之道骨
  • 那年青灯下荡秋千的女孩

    那年青灯下荡秋千的女孩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学霸班长高楠,美女班花诺澜,才女幽若,当然,还有叛逆少年杨子轩,以及,一无是处的,谭淼淼。谭淼淼和班长高楠之间的某种协议,原本是一片好心,却弄巧成拙。和诺澜的见面,让她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她们的友谊会发生什么波折,她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幽若莫名其妙的敌意,让她手足无措,可是淼淼和幽若之间从无恩怨情仇,幽若为何对她这么反感呢?当真相揭开,一切,都会大变样。与幽若相反,杨子轩的维护,让谭淼淼无所适从,她并不知道,她的某些选择,让杨子轩逐渐欣赏了这个坚韧的女孩……与此同时,谭淼淼的爸爸妈妈,却突然揭开了一段陈年往事,这段陈年往事,即将带给淼淼截然不同的命运。
  • 子平真诠评注

    子平真诠评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良赐婚

    不良赐婚

    穿越穿出恶夫一个,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咱还不能埋怨,为啥,这可是皇上赐的婚,闻以蓝郁闷,天下的皇帝都有一颗媒婆的心啊。父亲一心向恶,贪得无厌,扰乱朝纲,惹得世人恶骂,成为太师嫡女的她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处处惹人注目。大婚之日,没等来新郎,却等来了野汉子,光天化日之下让人抢自己的新娘,自己却在一旁领着众人看戏,笑得发抽。想离婚?问皇上答不答应。想出走?先给爷找了暖床的小妾再说。想寻死?行,反正你死了财产都归爷。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有一个不良老公,另附送极品亲戚一打。老四媳妇啊,家里花销不够,你能不能先给垫下。弟妹啊,听说你爹在买卖官位,能不能给嫂子我弟弟弄个空缺,什么?你爹不做这个,骗谁呢,不愿帮忙就直说,装什么清高。四少奶奶,你的耳环好漂亮,借我戴几天啊。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暴发!她本想低调为人,处处惹让,换一世安乐,然退让迁就换届不到任何该有的尊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暴治暴才是良策,看我如何在悄无声息中驯服恶夫,一手当家。这是一个忠臣与妄臣的联姻,这是一个有志女青年与一个纨绔子弟的结合,不良的组合,不良的婚姻,然,真是如此吗?精彩片断:晴天霹雳,他的媳妇竟跟别的,别的女人亲嘴了,李承浩混身僵硬,抖着手指向她:“。。。”,说不出话来。“让开。”“你你你.你不守妇道。”“没功夫跟你胡扯,人命关天,闪一边去。”闻以蓝道。一旁的公子哥们笑道:“嫂子好生厉害,亲两下就能救人,四少赶紧让让。”“再说,小爷撕了你们的嘴。”他一声怒吼,捏起袖角冲上前,朝她嘴上胡天海地的擦拭。第七十次爬床失败。“蓝儿,咱们都心意相通了,怎么还踢我下床。”“说,你今天天都干什么呢!”“.没,什么都没干。”“那个香香是怎么回事?”“冤枉啊,是她找上我的,我马上让人赶她走了。那现在可以,嘿嘿!”“不行。”“怎么又不行?”“取经还九九八十一难呢。”碰,李承浩倒地不起。简介无能,内容更精彩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