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600000004

第4章 中国向何处去?(1)

●1900年钟声响了!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八国联军占领大沽炮台。西太后:“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

●奥匈帝国公使罗斯托恩:“我要是中国人,我也要当义和团!”

●德国公使克林德开枪,清军官还击,把他打死。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义和团奋起反抗,长矛大刀敌不过洋枪洋炮。

●徐建寅冒死试制“无烟火药”,誓为祖国争光。

●义和团失败了,前途茫茫,路在何方?

1900年。北京街头。

沉沉黑夜,响起西什库教堂的钟声。

此时,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

俄国男女喊着“乌拉!”在碰杯,而俄国兵正在黑龙江放火烧死中国人;

英国男女举杯祝贺:“新年快乐!”而英国宪兵正在香港鞭打中国人;

德国男女在跳舞,而德国兵正在山东杀死中国人,义和团举着大刀向德国兵砍去;

美国男女在唱歌,而美国兵正在天津调戏中国妇女,义和团一拥而上,喊杀声起……

东单牌楼屹立在夜幕中。

长安街上寂静无声,只见几个人影在闪动。

打铁声由远而近,一锤比一锤更重、更响、更快。

黑暗中,一点火星渐渐地变成一团火焰——炉火正烧得通红!

老铁匠龙大爷和他的三个儿子正在埋头打铁,一锤又一锤地打,打,打。大梅一连喊了两声:“龙大爷!龙大爷!”老铁匠还是没有听见,直到大梅抓住他的膀子:“龙大爷!”他才转过头来:“啊,大梅!”他用毛巾擦了一把汗:“快,屋里坐!”

大梅领着二梅和几个小伙子进了屋。屋里坐满了人,墙边竖着一杆杆长矛,放着一把把大刀。

龙大爷:“大梅,都是自己人,你说吧!”

大梅:“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众:“好!”“好呀!”“我们是保定府的!”“我们是天津卫的!”

龙大爷:“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全都拿起家伙!”

河北小伙胡天福:“什么家伙?”

龙大爷:“长矛、大刀……”

天津小伙张学勤:“这……能行吗?人家是洋枪、洋炮……”

长江边。汉阳钢药厂。堆放着一箱一箱的步枪。

英国军火商戈登拿着一杆步枪在瞄准,砰的一声枪响,天上飞鸟落地。他毫不掩饰地说:“对不起,徐先生,我可以断言,这样的步枪,你们中国五十年也造不出来!”

监工徐建寅笑道:“戈登先生,不瞒您说,这样的步枪,早在五年前我们就造出来了。”

戈登:“那,为什么还要从我们英国大批地买呢?”

徐建寅:“这还要我来解释么?你们军火过剩,向我们倾销!”

戈登:“不,贵国政府向我们紧急请求,说义和团暴动正在山东、河北、天津蔓延。”

几个英国工程师气呼呼地走来,乔德里吼着:“不,不,太危险了!我们不干了!”

戈登:“什么?你说什么?”

乔德里:“造无烟火药,无烟火药,你明白吗?就是十多年前诺贝尔发明的那种无烟火药,中国人居然也想自己造,可又没有条件,没有!这样恶劣的条件,能造无烟火药么!”

戈登:“无烟火药,我们英国有很多,你们需要多少,我们都可以满足,价格优惠。”

徐建寅:“不,我国政府不惜重金聘请你们来……”

“不,不!”乔德里把手一挥,几个英国工程师跟着他走了。

汉口。长江饭店。乔德里和戈登在密谈。

乔德里:“我们不能把无烟火药的技术教给中国人。”

戈登:“不能!绝对不能!”

乔德里:“可是,我担心,中国人自己会造出来,因为那位徐建寅先生很聪明,非常聪明!”

戈登:“我刚刚得到一份情报,说徐建寅的父亲叫徐寿,他们父子二人创办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军火工厂——安庆内军械所,然后又到中国最大的军事工厂——上海江南制造局,参与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的制造。”

乔德里:“你刚刚知道?我早就打听过,这位徐建寅先生在上海、四川、山东、河北、湖南、江苏、福建负责机器制造,当然首先是军火方面的事务,又到德国、英国、法国四年,考察了三十多家工厂,翻译和撰写了几十本军事理论和武器制造的书,简直是一个军事科学技术的天才!”

戈登:“一个可怕的天才!他的存在对我们已经形成了直接的威胁。怎么办?”

乔德里:“我们几个英国工程师马上辞职回国,不干了!”

戈登:“还有其他国家的人呢?”

乔德里:“当然,在不让中国自己制造无烟火药的问题上,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戈登:“他们也会辞职回国?”

乔德里:“当然!”

戈登:“但是,这还不够。我也和你一样担心,外国人走了,中国人,首先是这位徐先生,会不会……”

乔德里:“逼得他自己干?”

戈登:“很有可能!”

乔德里:“那……怎么办?”

戈登和他耳语……

朝阳映照着长江的流水。

戈登和清军军官陆兵边走边谈,走向汉阳钢药厂。

一群又一群清军军官领取从英国买来的步枪、子弹,分发给士兵。

徐建寅和工人们站在一旁冷眼相看。

戈登、乔德里等英国人扬扬得意。

突然一阵枪响,陆兵狂呼:“义和团来了!”

厂内大乱,人们奔走呼喊,士兵们胡乱开枪。混乱之中,戈登用手枪瞄准徐建寅,连放三枪未中,工人们上前抓住了他。

徐建寅走来:“戈登先生,你到中国来干什么?是为了卖军火,还是为了镇压义和团?”

戈登:“卖军火给你们镇压义和团!”

徐建寅:“啊,一箭双雕。你们这些洋鬼子,好厉害啊!”

北京。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在客厅背着手走来走去,焦急不安。

清军军官章海急急走来,仆地跪下:“许大人!”

许景澄愕然:“什么事?”

章海:“八国联军眼看就要来了,可皇上还下令剿灭义和团,是何道理?学生无知,请恩师指点!”

许景澄:“起来,起来!”

章海站起身:“为了剿灭义和团,我奉命立刻起程,到汉阳钢药厂运枪炮子弹进京。许大人,我的恩师,我……我实在不想去!”

许景澄:“去!去!义和团要镇压。枪炮子弹越多越好!”

章海:“是!学生告辞了!”

汉口。长江边。停着一艘艘船只。

章海指挥清兵和工人们,把一箱一箱的步枪、子弹运出厂,把一门一门的小炮、大炮运上船。

徐建寅仰天大笑:“哈哈,林则徐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章海:“此话怎讲?”

徐建寅:“鸦片战争失败了,林则徐大声疾呼:‘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你看,这些武器,正是三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制造出来,现在又用来对付西方列强。”

章海:“但愿如此!”

徐建寅:“难道不是么?”

章海:“徐先生,你还蒙在鼓里,这些武器不是用来对付洋人,是用来镇压义和团的!”

“什么?为了杀中国人?”徐建寅仰天长叹,“啊,天哪!天哪!”

章海:“徐先生,无烟火药怎么样了?”

徐建寅:“靠洋人,不行了。”

章海:“那就自己造!”

徐建寅:“是呀,自己造,只有自己造。可是,造出来了,又用它干什么呢?是用这些无烟火药对付西方列强的侵略,还是用来残害自己的同胞?”

章洋走来:“大哥,武器弹药全上船了!”

章海:“好,马上开船。徐先生,八国联军快到北京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无烟火药还是要赶快造出来!三弟,你要好好向徐老师学习。”

章洋:“大哥,你放心吧!我们造火药,你们打洋鬼子。”

飘扬着俄、德、英、法、美等国国旗的军舰,在大沽口海面示威,大炮炮口直指天津。

北京东单牌楼西裱褙胡同的于谦祠堂内,大梅、二梅等义和团民设立了第一个坛口,亮出了“扶清灭洋替天行道”的旗帜。

俄、英、日、法、美、意、德、奥八国联军先遣队三百五十六人开进北京,如入无人之境。从火车站到东交民巷,沿途百姓怒目而视。

位于东交民巷的德国公使馆院内,一队德国士兵列队站着。

德国公使克林德命令:“武器弹药,准备好!”

士兵们奔向地下室,把步枪、机关枪、小钢炮和弹药搬出来,架到院墙上。

此时,一群义和团民,打着“扶清灭洋”、“兴清灭洋”、“替天行道”等旗帜,头戴红巾、黄巾,拥向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前门,然后从三面包围了东交民巷。

宣武门外,铁匠铺。龙大爷把一间又一间黑屋子打开,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男女老少,把大刀、长矛从屋子里取出来,喊着:“哈哈,这简直就是兵工厂嘛!”

“龙大爷,你怎么造了这么多铁家伙呀?”

“龙大爷,你早就准备这一天了吧?”

龙大爷眉飞色舞,默默地望着人们拿着长矛、大刀离去,然后又和三个儿子抡起铁锤,继续打铁。

张东海领着大梅等走来:“舅舅,别打了!别打了!”

龙大爷放下铁锤,定定地望着他:“为什么?”

张东海:“打这个破烂玩意儿,有啥用?”

“破烂玩意儿?有啥用?”龙大爷吼着向他举起铁锤。

大梅等赶快拉着老铁匠,纷纷劝道:“龙大爷!您息怒!”

“别生气,别生气!”

龙大爷伤心地:“你从四川来,我辛辛苦苦,挣钱供你上京师大学堂读书,想不到读成这样!”

张东海:“舅舅,你听我说!”

龙大爷:“我不听!你赶快给我拿起家伙,参加义和团去!”

张东海:“这没有用!长矛、大刀,打得过人家洋枪洋炮吗?”

龙大爷:“打不过,也得打!咱中国人,受洋人欺侮这么多年!”

大梅帮着他:“再说,咱义和团刀枪不入,怕什么?”

龙大爷:“亏你,还是个男子汉!拿去!”

张东海接过大刀:“舅舅,你听我说!”

“我不听!快走!快走!”龙大爷把他推出家门,又抡起铁锤,“打!”他和三个儿子又埋头打铁了。

东交民巷。义和团数十人路过德国公使馆。

院内,克林德命令:“开枪!”

一阵枪声,二十多人被打死。

克林德狂呼:“打得好!打得好!”

八国联军向大沽炮台开火。

清军开炮还击。

岸上,八国联军分三路向炮台进攻。我守军英勇抗敌,打死敌人一百多。

八国联军占领了大沽炮台。

北京。西太后召开御前会议:“八国联军正向北京开来,不想打,也得打;打不过,也得打。”

大臣们有的惊恐万状,有的跪下哀求:“打不得!打不得呀!”

“为什么打不得?京津一线,我有十万大军,而八国联军不过两万。”

“可人家是洋枪洋炮,两万要顶二十万哪!”

“我们也有枪有炮,早就从汉阳钢药厂运来了!要兵有兵,要枪有枪,怕什么?”

主战派和主和派各不相让,纷纷嚷道:“不能打!只有求和!”“非打不可!”

西太后吼道:“住口!你们不要再争了。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总理衙门大臣……”

许景澄上前:“臣在!”

西太后:“马上照会各国驻华公使,二十四小时之内离开北京!”

许景澄:“这……恐怕不行吧?”

西太后:“你也说不行?不行也得行!”

许景澄:“臣遵旨!”

东交民巷。德国公使馆。克林德暴跳如雷:“什么?二十四小时内离开北京?不行!来不及,来不及!我们联名写信要求延期。……”

俄、法、英、美等国公使在联名信上签名。

奥匈帝国公使馆。公使夫人保拉迎上前:“怎么样,亲爱的?”

公使罗斯托恩高兴地:“好哇!西太后限我们24小时内离开北京。”

保拉:“你还高兴?”

公使:“当然!我要是中国人,我就当义和团!你说,保拉,义和团怎么会专门反对洋人呢?”

保拉一时答不上来,只好耸了耸肩。

公使愤慨地:“因为我们欧洲人有大炮,要像切肉一样瓜分中国。我要是中国人,我也不能容忍洋人如此横行霸道,我也要当义和团,你信不信?”

保拉点头:“我和你一起,和你一起!”

公使拥抱着夫人。

1900年6月20日。

德国公使馆。克林德气势汹汹地:“我们联名写信要求延期离开北京,限今天上午九点答复,可现在九点已过,怎么还没有动静?我要亲自去总理衙门抗议!抗议!”

罗斯托恩:“是不是再等一等,男爵先生?”

克林德:“不,不!我马上去总理衙门!”

克林德说着坐上轿子,翻译、士兵随行。

东单牌楼到了。在轿子里,克林德紧握手枪。

章海率队巡逻,大声喊:“站住!站住!”

克林德在轿子里举枪射击。

章海让到一边,躲过子弹。又一阵枪声,章海忍无可忍,被迫开枪还击。

克林德中弹,从轿中滚下。

大梅等义和团民们欢呼:“打中了!”

“活该!活该!”

“小伙子,打得好!”

“太好了!”

大梅奔上前,把一条红巾围在章海脖子上。

汉阳钢药厂。徐建寅拿着红巾,赞叹地:“章海呀,章海!你这一枪打得好!”

章洋:“是呀,我哥哥这一枪虽然为中国人出了口气,可我为他担心啊!他要我连夜赶回来,催问无烟火药何时才能造好?”

徐建寅:“外国人一走,试验停止,遥遥无期。我虽年过半百,体弱多病,但也只好把这个重担挑起来。”

徐夫人在一旁掩面而泣。

徐建寅走来安慰她:“我会格外小心!”

徐夫人:“再小心,也会有危险的。”

章洋:“是呀,徐先生,您是我哥哥章海的恩师。他要我务必转告您:火药,火药,一点就着。”

徐建寅:“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到欧洲,成了消灭敌人的武器。1887年诺贝尔发明了无烟火药,更安全而威力更大。我要拜诺贝尔为师,牢牢记住他的话:‘我并不是为了制造武器才去发明炸药的。我真正的心情是希望炸药能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发挥作用。’”

随着他的声音,人们眼前闪过一组画面——

诺贝尔在实验室里做试验。实验工厂发生大爆炸。诺贝尔的弟弟和工人们被炸死,诺贝尔被炸伤。诺贝尔仍在做试验……

章洋:“老师,你派我去北京上学,可我哥哥叫我回来。”

徐建寅:“为什么?”

章洋:“他说,造无烟火药比读书更重要!”

徐建寅:“不,只有懂得科学技术,才能造出无烟火药。”

章洋:“可是,八国联军到了北京,京师大学堂已经停办。”

徐建寅:“那好。不过,你要一边学,一边干,准备吃苦。”

章洋:“为了报效国家,再苦我也不怕!我唯一担心的,是我哥哥!”

北京。总理衙门。

许景澄高兴地:“章海!西太后传旨,给东交民巷送西瓜。”

章海睁大眼睛:“为什么?”

许景澄:“不要问为什么。去吧!”

章海:“不,我不去!”

许景澄吼了起来:“快去!”

义和团民们把东交民巷团团包围。

章海押着一车又一车西瓜、蔬菜走了过来,义和团民们给他让开一条路。

公使夫人保拉大声喊:“女士们,先生们!西太后给我们送西瓜来了!”

各国公使馆的男女欣喜万分:“哇!谢谢皇上开恩!”“面包快没有了,再被义和团围困下去,我们只好吃马肉了!”人们纷纷从院墙内走出来,把西瓜、蔬菜等搬走。

街上。大梅气愤地向章海瞪眼。

章海脸上毫无表情,只向她摇摇头。

院内。外交官男女边吃边笑:“先吃瓜瓤,后吃瓜皮,一点儿也不要客气,一点儿也不要浪费!”

“我看,还是早一天回家,上西天吧!”

在位于东交民巷的奥匈帝国公使馆前,三位美国传教士穿过清兵和义和团的包围圈、外国使馆区的街垒和防卫线,来到奥匈帝国公使馆门前。罗斯托恩和保拉夫妇喜出望外,连声说:“欢迎,欢迎,尊敬的美国朋友们!”

客厅。保拉用西瓜款待客人:“感谢皇帝开恩,给我们送来了西瓜。”

史密斯:“西太后为什么要送西瓜?”

瓦尔金:“显然,是要让你们冷静地思考一下。”

维耶尔:“思考什么?”

瓦尔金:“中国的命运,世界的命运。”

维耶尔耸肩:“我不明白,一点儿也不明白!”

瓦尔金:“是和平,还是战争?是把中国当做朋友,还是当做敌人?”

史密斯:“哈哈,西太后绝对不会像您这样聪明!”

维耶尔:“这不是西太后,而是您,京都大学堂教授,在思考如此重大而又严肃的问题,难道不是吗,瓦尔金先生?”

瓦尔金点头:“是的。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这些洋人,不能用普通人的语言和中国人说话,而非要用大炮不可呢?我在中国住了几十年,一直告诫欧洲人,要尊重人权原则,不抱成见地对待中国,可是,我的努力失败了!”

爱开玩笑的史密斯送上一盘西瓜:“您还是先吃一片西瓜,冷静一下头脑吧!”

同类推荐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概述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成书于1953年,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
  •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散文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散文

    徐志摩以诗闻名,但梁实秋认为,徐志摩的散文成就更高。作为一个唯美主义作家,徐志摩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韵味。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来宣泄情感,营造意境,增强散文的艺术表现力。他注重散文语言的音乐性,使语言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诗意盎然;他还在白话中加入一些欧化文句,从而形成散文语言的一种奇特的景观,读之使人经久难忘。本书包括“云游心踪”“人生随感”“风雨故人”“日记书信”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田园喜事

    重生之田园喜事

    一朝重生为农女,死了爹,病了娘。孤儿寡母还落了个被扫地出门的下场。半袋粮,一破房,二只鸡,六张嘴,这就是她的全部家当。哼,分家不给田怕什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就让你们看看本姑娘如何脱贫致富,一步一步奔小康!*一不小心捡回只戒指,竟是神仙的储物袋!家畜野味猛兽珍木,仙丹法宝神兵利器,各种奇珍异宝砸了她个眼花缭乱。金山有了,银窝有了,这下子亲奶奶、大伯娘、小姑姑全都上了门。就连那个死得不能再死的老爹都死而复生,带着太太姨娘衣锦还乡来了…*
  • 雨夜人偶

    雨夜人偶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雨夜时分,幽暗的霓虹灯下总有些穿雨衣的孤独人儿,似人偶般站在街道路口。那鲜艳的“红雨衣,绿雨衣”下包裹的人,似乎在控诉着命运的不公、控诉着城市的灯红酒绿……一个可以为爱而死的人,最后却被爱人遗弃,以为整容可以让她脱胎换骨、功成名就,不想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确,整容可以让一个人的面貌发生改变,却丝毫改变不了内在的本质。也许,这只是个小人物的悲剧,但雨衣下的人们,其实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 末世玉骷髅

    末世玉骷髅

    写的有些渣,大家觉得能看就支持一下,边写也边发现问题,写书嘛就是这样。通过秘法十世转生终归故土,可是却变为玉骨之身。然后发现这个世界发生巨大变化,凌玺也迎来更多的机缘,神仙神识,主神空间,外域之敌人,以及外星来客。不过他九世传承引领着他向前,最后发现这个世界惊天秘密。
  • 七缪

    七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之恋

    异之恋

    一个是科研实验的牺牲品,一个是见证生命奇迹的青年,基因的变异,人心的可怖,在真爱面前,他们能否冲破伦理?能否走向幸福的终端?
  • 神术

    神术

    林天宝,一个炼丹道士穿越来到了紫恒大陆,这里是斗气与术法的世界。东方以斗气为尊,强大的武者可力敌神袛。西方以术法为尊,术师的强大可与诸神媲美。九大神术支配着整个紫恒大陆的平衡。人族,半兽人族,精灵族,矮人族仇恨交错。不甘只做他人棋子的林天宝利用从前世带来的炼丹之术以及强大武技,一步一步成为了受万人敬仰的武尊,为了救父不远万里前往西方大陆,以武尊的身份踏入术师之列。东方神秘的大明寺与大昭寺,西方极度偏执的光明教廷,他们到底在守护什么?武者,术师,谁强谁弱?一切静待神术为您展现。
  • 我做秋萤印君心

    我做秋萤印君心

    她是一缕穿越时空的灵魂,无牵无挂,特立独行,虽然为他驻足,却始终不接受他的册封;他是无名朝代的帝王,身为少年天子,号令天下,唯独无法左右她的言行;在他眼里,她是特别的,只有在她面前他才是最真实的人,而她也只会为他一人特别;她不做他的妃子,只想做他身边的一名侍婢,永远陪着他,守护他……然而事事难料,三千宠爱与一身的她却卷入了政斗与宫斗的两重漩涡中。她将何去何从呢?
  • 废妃很拽,休掉腹黑帝

    废妃很拽,休掉腹黑帝

    彼时,她是燕国左相第十九夫人,收敛锋芒,如履薄冰,只为完成父亲交代的秘密任务;却惹来九五至尊的青睐,要她为他守身如玉。后来,她一心报仇,踏入宫门,千娇百媚陪伴在君王侧;他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对她的心思了若指掌;他罔顾满朝文武的反对浪潮,视她为瑰宝,独宠她一人。妃嫔动她一根手指,他便斩下妃嫔纤纤十指;妃嫔让她落一根毫毛,他便砍下妃嫔的头颅。文武重臣齐齐跪在天子寝殿阶前,五日五夜,奏请将她逐出后宫;他视若无睹,仍然行册封皇贵妃的大典,下令:出言阻止者,削官斩首!后来,他的皇后归来,他毫不犹豫地将她推入绝境;她才知道,让他疯魔、痴狂的不是她,而是另有其人;他的心,从未容纳过她;他的爱,叫作万劫不复。曾经,他说:“朕活一日,你便活一日;你无伤无痛,朕便无所畏惧。”曾经,他说:“朕心甘情愿被你利用,朕的生杀大权,便是你的生杀大权!”后来,他嫌恶道:“朕让你利用,只是因为想宠你!朕不想宠你,你便猪狗不如!”再后来,他在宫中种满了萱草,在京师每一条街摆满了萱草,迎接她归来,只希望她听他一句话:“你说那是万箭穿心之痛,那么,今日你便赐我万箭穿心!”******她发誓要将仇人碎尸万段,却发现,恨错了人!她期待与深爱多年的他执手一生,独享恩宠,却被伤得体无完肤!爱与恨,原来只是一线之间,最爱的人就是最恨的人!**摇摇新文,喜欢请放入书架。咖啡是免费滴,请为摇摇冲一杯提神哈。
  • 中华五千年(上)

    中华五千年(上)

    本书按照时间先后划分为上下两册,基本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演变的脉络主线。语言浅显而生动,故事中不乏启迪,可加深小读者对历史发展的印象和理解。
  • 杜司空席上赋

    杜司空席上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