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900000005

第5章 绥山山馆革新

就在郭开贞随着沈先生在绥山山馆摇头晃脑地念诵古书,或是无忧无虑地在大渡河畔嬉耍的时候,古老的华夏大地正经受着剧烈的变动。

先是戊戌年(1897年),北京城里的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极力鼓动下,决定施行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衰颓的大清国国运。然而,慈禧太后所代表的保守势力太强大了,新政颁布不过百日便告失败。光绪皇帝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谭嗣同、刘光第等维新派人士被腰斩菜市口,康、梁二人则流亡海外。接着庚子年(1900年),兴起了义和团运动,山东、直隶和京畿一带闹得天翻地覆。借此机会,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早就轰开了中国海关的洋枪洋炮,这一次轰开了紫禁城的朱红大门,掌握着朝政的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史称“庚子之变”,大清帝国曾经华丽无比的大厦,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说法。但到底是地处偏远,数千里地之外紫禁城内外发生的这些变故,偏远之地的沙湾场上似乎无人知晓,至少是鲜有人会去关注皇上家的事情。那时在乡里人的意识里,天下是皇上家的,他们所要操心的不外是自己那个小家的衣食住行而已。茶楼酒肆里摆龙门阵的时候,或许有人会说起慈禧太后逃往西安的窘迫之态,那里该是距蜀中最近的地方了吧。

然而,这一切是沙湾场上尚不知晓,也并不关心的事件,毕竟不是发生在宫廷里的皇上家的事,而是时代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其实,在沙湾,人们早已与攻进北京城的洋枪洋炮的“洋”字发生了关系,像穿的洋缎、抽的洋烟、用的洋火、洋油……只不过人们没有把它们与紫禁城内外的变故联系在一起。

当疲惫不堪而又惶惶不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终于得返紫禁城后,他们至少是明白了,那些靠着作八股文章选拔出来的秀才、举人、进士们,许多只是些书蛀虫、书呆子,根本治理不了国家。他们所需要的大大小小的官吏,应该是能提出治国之策的人,于是颁下一道圣谕: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改作策论。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沙湾场上,作为书塾教席的沈焕章先生最先意识到,并且顺应了这一变化,也是因为职责所在。绥山山馆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变化。

以前,家塾里只读那些圣人先贤的古书,而且是死读书,圣贤之外是没有学问的,这时则开始注重学习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几岁的学童们也知道了“洋书”这个概念。虽然开贞他们还不能直接读到“洋书”,但是像《地球韵言》、《史鉴节要》这些具有启蒙性,又比较通俗易懂的书籍,让开贞于圣贤之道之外知道了许多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最让开贞感到开心的事是,在课堂上不必再受“诗刑”了。废八股改策论,当然就不用作试帖诗了,而且也不必去学习作八股文。本来按照书塾里的规矩,开贞他们接下来该学作八股文了,什么破题、起讲、搭题、承题等等,那是一套远比“诗刑”更加摧残人的严酷刑具。

庚子之变后两年,大清朝廷正式废除了千百年来各个封建王朝一直沿用的科举取士的办法,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省城成都陆续建起高等学堂、东文学堂、武备学堂。开贞的大哥和五哥分别进入东文、武备两所学堂就读。

沈先生在课堂上不再使用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了,家塾里使用了上海出版的各种发蒙教科书,像格致、地理、地质、东西洋史、修身、国文等等都有。沈焕章很有点锐意变法的意识。他自学了一本《笔算数学》,然后教给学生,从加减乘除一直教到乘方开方。他让学生们读的古书也比以前有条理了,一面读《左氏春秋》,一面就读宋人所著《东莱左氏博议》,让这两书互相对照,相互启发,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领悟文章的精义。郭开贞从这样的读书中开始悟出一些学问之道,形成了日后对于前人旧说好发议论、好作翻案文章的脾性。

大哥郭开文去成都入东文学堂后,不断采购了各种新学书籍、报刊寄回家塾,给开贞他们阅读。《启蒙画报》、《经国美谈》、《新小说》、《浙江潮》等等成了开贞课外的读物。他对《启蒙画报》最有兴趣。这是一本综合性读物,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有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民俗、逸闻、人物传记、小说连载等。文字浅白、易懂,每句后有一空格,不必再靠请教先生断句,每段记事还配有插画,图文并茂。书的封面装帧和开本也很漂亮。

开贞把书中的许多插画用笔描了下来,贴在床头的墙壁上。曾让他格外着迷的是拿破仑和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传记故事,他带着家中的大狗,在宅院进进出出的时候,就把自己想象成东方俾斯麦的样子。这些书籍、报刊不仅使开贞得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就像那幅挂在绥山山馆墙上,用红黄青绿彩色绘制的《东亚與地全图》一样。开贞觉得这才像是真正发了蒙。

郭开文比他的八弟要年长十几岁,已经参加过几次科考,但都未能及第。在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他进了成都东文学堂,而且马上成了启蒙运动的急先锋。他在源源不断地往家塾邮寄新学书籍、报刊的同时,也把在省城接触到的新思想传递到沙湾场。他在乡里首倡成立放足会,说服家里的女性放足。结果郭家的女性成为乡间解放得最早的,连50多岁的杜夫人也解放了一双小脚。女子,即使大户人家的女子过去也是不读书的,郭开文动员了妹妹、侄女进入书塾,跟着沈先生念书。又由他倡议,在沙湾镇成立了蒙学堂。学堂大门两侧的门联书写着:“储材兴学,富国强兵”。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时代思潮。

郭开文和沈焕章是沙湾场上率先感受到时代潮流的人,并且成为紧紧跟上这一潮流的先行者。这就使得沙湾场在远近乡里,甚至县府城中都还盘亘在旧日的生活秩序中时,吸纳了新鲜空气,开时代风气之先。这对于郭开贞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若干年后回忆到自己的童年生活时,念念不忘沈先生和大哥在他最初的人生行旅中所起到的引路者一般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大哥郭开文,他认为是除父母和沈先生外,影响他最深的一个人。

郭开文在东文学堂学习两年后,准备赴日本留学。在他出国前夕的那年元旦的早晨,他与开贞有过一段对话:

“八弟,”郭开文问道,“你是喜欢留在家里,还是喜欢出洋?”

“我当然想跟着你去。”

“那你去了想学些什么呢?”

开贞一时语塞,这是他还没有想过的问题。

“学实业吧,还是学实业的好。”大哥悉心地给开贞讲道:“实业学好了,可以富国强兵。”

尽管大哥讲了一通,到底什么是实业,开贞还是觉得很模糊,但他想起了蒙学堂门口的那副对联。“富国强兵”,这是多么响亮的口号,又是多么振奋人心啊!郭开贞记住了这一点,这一年他12岁。

大哥有意带开贞一起出国留学,但父母亲不同意,十二三岁的娃儿还太小,哪里舍得让他离家远行。正好这一年嘉定府城开办了高等小学,父亲亲自送开贞去应考。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走近世界文豪)

    莎士比亚(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安琪拉的灰烬

    安琪拉的灰烬

    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的自传体小说。作者生动再现了自己在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贫民窟中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记叙了迈考特一家人的艰难岁月——父亲是个酒鬼,没有正式工作,让全家只能靠救济金过活,并在弗兰克十岁时抛弃了他们;母亲竭尽所能地养育几个幼小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去乞讨;弟妹们一个个出生,在饥饿与死亡的阴影中挣扎,最后七个孩子中只有四个活了下来。在苦难面前,小弗兰克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他努力生活,最终攒够了去美国寻梦的路费,踏上了新的征程。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含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经中央任命担任并主持航空工业工作的部(副部)长、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和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共计44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领导干部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热门推荐
  • 重生你好小青梅

    重生你好小青梅

    在娱乐圈有这么一个深水炸弹,炸出来片片滔天巨浪。影帝韩殊在一次赶通告时候遇到了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不过这对于韩殊并不是什么坏事,他回到了表白自己小青梅的那一年。这一世,他可以大大方方的疼着自己的小青梅了,再也不会放开她了。
  • 霸爱独宠小娇妻

    霸爱独宠小娇妻

    一朝穿越,二十一世纪的一级特工变成了十二岁的小孩子。第一次遇见,他救了她。第二次遇见,她知道了,他的身份!当顶级特工遇到邪魅妖孽腹黑的他,会发生些什么……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月黑风高不都适合杀人越货么,可是谁能告诉她,现在出现在她房里的男人是怎么回事~某女:这么晚了不睡觉,你跑到我房里来干嘛?某男:本王睡不着,想着出来赏赏月,不知不觉间就到这了。某女:……
  • 破狱

    破狱

    1936年,日本青森刑务所,单人牢房,昼夜严密监视——成功越狱。因抢劫致死罪被判无期徒刑的佐久间清太郎(原型为日本“越狱王”白鸟由荣),因不满监狱的非人待遇,凭借自己天才的头脑、周密的计划、无畏的行动力、超常的体力,以及掌控人心的能力,先后四次成功越狱,创下日本犯罪史上前所未有的记录,被日本媒体称作“昭和越狱王”,还被日本人民看作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英雄”。但是,佐久间却先后两次在越狱后选择了自首。佐久间究竟是如何越狱的,又为何选择在成功越狱后放弃已经到手的“自由”?
  • 听见你的心声

    听见你的心声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http://m.wkkk.net/fengshang/**************************************************************************他是红得发紫的影视歌三栖大明星,万人眼里的国民弟弟……他每交一个女友,她都会有特殊的心灵感应。正因为如此,她是第一个拒绝和他交往的女孩……他们是多年的老友,他是她的男闺蜜,她是他的好哥们,彼此用不同的方式默默关心着对方……不是每个花花公子都花心,他的职业是演戏,但在她面前他还是想做最真实的他……他不解,一副气恼无语的样子:“于乐乐,我到底哪里不配你,为何一再二三地拒绝我?”她淡淡一笑:“方思杰,因为我不想失去我们多年的感情,让自己变成一只母老虎。”早知这样就不该让你来到身边,原以为梦见和感应到喜欢的人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却没想到因为特殊的心灵感应转变为浓浓的忧伤,为此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 有眼无敌

    有眼无敌

    秦胜的右眼因为触电变异了!变异主方向是看见过去,这让他透过时光,看到了数之不尽的大小秘密。毫无头绪,没人能破的离奇命案真相;挥手之间,让江河倒流的绝代武道高手;深埋地下,不知多少岁月的惊世远古宝藏;形态万千,跨越时空而来的狰狞恐怖怪物。甚至看到了消失的文明、沉没的陆地、飞天的神魔、破碎的星辰……所有的过去秘密,全都在他右眼视野内,清晰重现!……(本书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对照,新人新书,扣求推荐订阅!)
  • 绝世仙尊

    绝世仙尊

    太古仙界,仙之所道,如鱼跃龙门,成即尊,败则灭,生死自握!渺渺仙途难进,仙魔阻挡,举步维艰,唯有不屈意志,逆乱之心,方可成就绝世仙尊!
  • 与执事先生的恋爱笔记

    与执事先生的恋爱笔记

    他腹黑、神秘,这样的执事兼青梅竹马实在是令她无法自拔。這一場大野狼與小紅帽的戀愛,执事先生与贵族小姐越矩的爱情,會如何發展?与执事先生的恋爱笔记,该如何谱写?
  • 妻子的秘密:冷总裁的复仇娇妻

    妻子的秘密:冷总裁的复仇娇妻

    《谦谦君子温润如兽》乔天宇番外进行中。------他愤怒的把她抵在墙壁上,毫无表情的扑克脸涌起了前所未有的愤怒:“怎么个收费标准?”“依乔总的身家背景长相身材呢,这春风一度我原本应该免费奉送的,”女人抬起风情万种的脸,意乱情迷的神情下是毫不掩饰的讥诮:“不过,依乔总的技术,恐怕支票上真的要多画好几个零才行!”
  •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指出创业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创业,二是如何创业。前一个问题是人生定位和想不想创业、有没有决心的问题,后一个是具体如何操作的问题。我们如何给自己人生定位?我们是否愿意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是否愿意为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后人对曾、胡两人点评颇多,批判有之,褒扬有之。但作为相对的成功者,曾国藩从一介书生到位及人臣,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明暂保身、得以善终,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能力与做人处世的艺术可窥一斑:而胡雪岩俨然是中国版的洛克菲勒,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跃身成为闻名于世的红顶商人。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根本。善于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