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000000003

第3章 听祖母讲故事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上距鸦片战争40年,距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7年,中国社会正发生急遽的动荡和深刻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古老僵化的封建帝国开始解体,“闭关自守”的铁门被撬开了,变为“门户洞开”的市场;而农民革命遭镇压,也使清王朝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就在这样一个表面平静却深潜危机的历史氛围中,鲁迅诞生了,生于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东侧的新台门周宅。

新台门不是鲁迅一家居住的,而是由周家六个房族13家聚族而居。里有礼、义、信三房,称里三房;外有兴、立、诚三房,称外三房。鲁迅家属于兴房。

走进新台门的正门,穿过小天井,经一扇小门,就到了桂花明堂里。这里原有两株金桂,夏夜,幼年鲁迅躺在小板桌上乘凉,听祖母和长妈妈讲故事。

从桂花明堂入内,是一方块石板天井,北面一座狭小的楼房,就是鲁迅一家的楼房。楼下西边的一间,是鲁迅的祖母和保姆长妈妈合住的卧房;东边一间用木板隔开,前半间作餐室,后半间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的卧室。鲁迅就是在这半间房出生的。楼上靠东的一间小房,就是幼年鲁迅的卧室。

鲁迅出生以后,在吃母乳之前,按照绍兴的习俗,家人让他先尝了五样东西:醋(酸)、盐(咸)、黄连(苦)、钩藤(苦味,茎上有刺)、糖(甜)。让婴儿先遍尝这五种人生况味以后,才将妈妈的乳头放进他嘴里。

鲁迅家族曾有过“购地建屋,设肆营商,广置良田”的阔绰时期。鲁迅出生时,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

祖父周介孚,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做过十几年京官。他想把儿子和长孙(鲁迅)都栽培成像自己一样的翰林,因此在新台门悬挂了一块“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额,以遂他迂阔的心愿。

鲁迅是周家的长男,长辈们指望他将来振兴家业。当长孙诞生的喜讯传来时,周介孚正在北京做官,正好张之洞在他邸宅作客,于是祖父便给长孙取乳名为阿张,学名樟寿,字豫山。后因“豫山”同“雨伞”音相近,才改为豫才。鲁迅到南京求学时,又改名周树人。

直到1918年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始用笔名鲁迅,取母亲鲁瑞的姓。

父亲周伯宜,生于1861年,自幼体弱多病,20周岁时考取会稽县学生员,是个秀才。1893年他参加省城杭州乡试时,因祖父周介孚科场行贿事发,他不仅被取消考试资格,还被拘捕审查,秀才的名分也被革去,这对他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周伯宜对鲁迅思想、性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有一回,周伯宜给孩子们讲“墨猴”的故事:

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漆黑发亮。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就跳出来,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它便舔尽砚上余墨,然后跳进笔筒内。

幼年鲁迅听了,就常幻想着自己能有这样一只“墨猴”。

周伯宜主张“人如受欺,应强硬对付;但如无端欺侮别人,却是不应该的”。这对鲁迅后来同情弱者、反抗强者的精神品质,就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如他主张孩子们将来到西洋、东洋去做学问,走出国门,探求真理。这对鲁迅留学日本也是启迪。

鲁迅的母亲鲁瑞,1858年生,绍兴安桥头人。她生五个子女,长樟寿,即鲁迅;次櫆寿,即作人;次端姑,未满周岁即殇;次松寿,即建人;次椿寿,6岁时因肺炎殇。

她性格刚强而慈祥,思想开通。清末天足运动兴起,她就放了大脚。她靠自修达到能看书的程度。她还常乘船到乡下看社戏。她爱听“平湖调”,夏夜,由家族们发动,大家凑集一些肴馔和“绿豆汤”,请“平调”先生来演出。

鲁迅的思想性格深受母亲的影响。鲁瑞不迷信,不信鬼神,不唠叨,不爱说闲话。她主张,每逢生气,不但不能不吃饭,还要多吃。

“我从前和你们爷爷吵架,便要多吃两碗,这样才有力气说话呀!”

这些都在鲁迅后来的精神气质中有所体现。周伯宜死后,她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家境虽陷于困顿,仍一心栽培孩子读书。当鲁迅要求去南京读书时,她便变卖首饰给儿子作盘缠。临行前,她勉励儿子说:

“绍兴有句古话,叫做穷出山。好好读书吧!”鲁迅到东洋去留学,也受到她很大支持。

鲁迅的生日与“灶司菩萨”相同,又是闰年出生,胎包是“蓑衣包”(指婴儿胎包薄如蓑衣)。据说,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出息,但命弱,难养大。于是长辈们忙着为他举行种种仪式,除“满月”祭祀外,还向大桶盘庙的女神去“记名”,表示孩子已出家做小和尚了,以免鬼神妒忌把他抢夺去。父亲还抱他到城内的长庆寺,拜人称“龙师父”的和尚为师,这个和尚给鲁迅取了一个法名,叫“长庚”。

龙师父是敢于蔑视佛门规矩的和尚。他瘦长身材瘦长脸,高颧细眼,还留着两绺下垂的小胡子。他对人和气,从不教鲁迅念一句经,也不传授一点佛门规矩。他自己有时穿起袈裟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时,非常庄严,平时却不念经,只管理寺内的琐屑事。

按理和尚是不能有老婆的,龙师父却娶了老婆。据说,他年轻时是一个又漂亮又能干的和尚,交际甚广。有一天,乡下做社戏,他和戏子们相识,便上台替他们敲锣。精光的头皮,崭新的红罗大袖和尚衣,真是风头十足。但台下好事的观众,以为和尚只该念经拜忏,便骂了起来。和尚不甘示弱,也给予回骂。于是战争开始了,甘蔗梢头雨点般扔了上来。和尚寡不敌众,连忙逃跑,好事之徒在后面追赶。

和尚于慌乱中躲进一个年轻寡妇的家。这位寡妇后来成了和尚的老婆,也就是鲁迅的师母了。

1884年春,鲁迅3岁时,有一天,家里请来一位“医官”给鲁迅种牛痘(那时也称“洋痘”),仪式显得格外隆重。堂屋中央摆一方桌,系上红桌帏,还点香和蜡烛。父亲抱着鲁迅,坐在桌旁。不知道这位医官是哪省人,他的话,鲁迅竟一句也听不懂。他握着刀,在鲁迅的左臂上划了一刀,然后点了六粒痘浆。鲁迅不觉得痛,没有哭。

“好了。”医官笑着摸摸鲁迅的头顶说,“乖呀,乖呀!”

鲁迅听了,莫名其妙,抬头看了看父亲,问:“‘乖呀乖呀’,什么意思?”

父亲笑了:“这是医官夸你勇敢,不哭。”

种完牛痘,父亲特意送给鲁迅两样玩具。一是鼗鼓,也就是“拨浪鼓”。鲁迅玩过这玩意儿,不觉得太稀罕。另一是“万花筒”,鲁迅却不曾见过。一个小小的长圆筒,外糊花纸,两端嵌着小玻璃片,从孔子较小的一端向明处望去,里面竟有许多五颜六色、稀奇古怪的花朵,花朵的模样,整齐巧妙,为实际的花丛所看不到的。如果看厌了,只要将手一摇,那里又变了花样,随摇随变,不会重复。

鲁迅爱不释手。这万花筒是怎样做成的?里面果真有这么多的小花吗?鲁迅以通常孩子都有的好奇心,要来探究这小物件的奥秘。于是他悄悄到一个僻静处,慢慢剥掉外层包装的花纸板,再挖去两端的玻璃片,这时一些五颜六色的通草丝和小纸碎片落了下来,最后撕破圆筒,发现它原来是用三片镜玻璃条合成的空心的三角。花也没有,什么也没有。

鲁迅此时颇有受骗的感觉,但又觉得不如不拆开,继续受骗的好,很后悔自己鲁莽的探险。他找来花纸、纸板、糨糊、剪刀,很想把它复原,却未能成功,为此惋惜了好多年。

幼年鲁迅喜欢听祖母讲故事。

仲夏的夜晚,月牙儿悬挂在漆黑的苍穹中,几颗明星在闪烁。祖母坐在藤椅上,在桂花明堂的金桂树下纳凉。鲁迅依在祖母身旁,听祖母讲猫和老虎的故事:

猫是老虎的师父。从前,老虎是什么本事也没有的,后来它就拜猫为师,猫教它各种扑打和捉拿的方法,就像自己捉老鼠一样。老虎学会这套本领之后,心想:在这个世界上,除猫师父之外,数我的本领最大了。于是它打定主意,要把猫师父除掉。有一天,趁猫师父在大树下休息,它迅猛地扑了过去。猫师父对这位徒弟早有所防备。所以当它猛扑过来时,猫纵身一跳,爬上树。

老虎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心想:猫师父教给我扑和捉的方法,为什么不教我爬树的本领呢?

故事讲完了,鲁迅急着问:“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祖母笑了,说:“你慢慢想去。”

鲁迅渐渐明白,爬树是猫逃避老虎吃它的重要本领,猫没有传授而保全了自己,说明猫是很聪明的。

鲁迅后来还悟出一个道理:弱者对付强者,应时时处处有所防备,保持警惕,还要有对付强者的策略,就像猫对付老虎那样,否则弱者总是吃亏的。

又是一个仲夏的夜晚,鲁迅照旧依偎在祖母坐的藤椅边,听祖母讲“水漫金山”的故事:

从前,也就是1700年前,有一个讨饭的乞丐,在山路上遇见一条白蛇、一条青蛇。乞丐掏出一把刀,想把蛇砍成两段,取出蛇胆去卖。恰巧被一位名叫吕泰的樵夫看见,发了善心,拿出一百铜钱给乞丐,救了这两条蛇的性命。如今樵夫吕泰已转世在杭州,名叫许仙。那条白蛇为了报恩,化成女子,嫁给了许仙。青蛇化为丫环,跟随了许仙夫妻,和和美美过日子。

有一天,一个名叫法海的和尚,大概是在寺内念经念烦了,上街游逛,来到了许仙家。他一眼看出许仙脸上有妖气,说:

“你被女妖缠住了,恐怕性命难保!”许仙吓得浑身打颤,求法海和尚救他一命。于是法海设法把许仙藏在金山寺法座后面。

白蛇娘娘得知许仙被法海和尚骗走,便来到金山寺寻夫,无奈遭到法海的拒绝。他力大无边,掷一根拐杖打去,白蛇娘娘用一把白云剑挡住,慌忙逃命。

从此,白蛇娘娘与法海结下了冤仇。白蛇娘娘来到水晶宫,搬出所有的虾兵蟹将,直奔金山寺,酿成了“水漫金山”,但仍未能救出许仙。

后来,白蛇娘娘中了法海和尚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钵盒内,埋在地底下,上面还造了一座镇压的塔——雷峰塔。

幼年鲁迅每每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心里就感到很不舒服,深为白蛇娘娘抱不平。他以为,白蛇娘娘并不曾得罪法海和尚,这和尚何以要如此残酷地镇压她呢?鲁迅那时希望雷峰塔倒掉,救出被镇压的白蛇娘娘……1924年9月,杭州西湖净慈寺前的雷峰塔果然倒坍了。这年11月,鲁迅发表了《雷峰塔的倒掉》一文,说他长大后来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虽然此时他知道塔下并无白蛇娘娘——那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然而我心里仍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鲁迅怪法海和尚“太多事”,他说: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娘娘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法海和尚招是搬非,是要遭到报复的。果然,玉皇大帝责怪法海的多事,要拿办他。法海逃来逃去,躲进蟹壳里避难,不敢再出来,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我们秋天吃螃蟹,揭开背壳,里面有黄,有膏,吃完这些,就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用小刀沿锥底轻轻切下,取出,翻转,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坐着,有头脸,身子,浙东一带的孩子们都叫它“蟹和尚”。这就是躲在蟹壳里避难的法海和尚。

鲁迅说,现在雷峰塔倒坍了,塔底下并没有白蛇娘娘,而法海和尚却仍躲在蟹壳里,独自静坐,“非到螃蟹绝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活该!”

同类推荐
  •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驱逐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他:“为什么是犹太人”以及“世界怎么会放任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Manny讲述了集中营里供应人肉,他还被迫给女尸剃头发还得把她们的牙齿拔下来。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张深爱的妈妈的照片。他和哥哥、父亲在经历了波兰的恐怖和德国集中营之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写作这本自传完成了Manny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
  • 李明传

    李明传

    本书以平实的笔触,翔实的资料,记述了李明院士在新中国航空工业领域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讲述了李明如何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到全军最高学府的大学生,再到航空工业领域的院士的不懈追求与奋斗的一生。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 普京的男人法则

    普京的男人法则

    本书首次全面揭秘强人普京的22大男人法则,彰显普京刚柔并济的人格魅力、拼搏奋斗的人生历程、铁血柔情的王者风范,让每一位男人都能成为内外皆修、卓越非凡的完美男人。
  •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李正武,浙江省东阳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创始人,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并领导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80年代初期领导研制成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40-50年代期间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
热门推荐
  • 外星人之谜

    外星人之谜

    爱因斯坦曾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未知却是无限的。今天,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但不断走向微观领域,而且还更深入地走向了宏观领域——地面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宇观领域——宇宙的边界、起源和演化等等,沿着这条道路,人们不断从已知走向未知。本书集中了近年来,科学界对地外智能生命进行研究的资料和成果,数字准确,语言详实活泼,特别适合青少年朋友们阅读。从月球、火星、金星等宇宙天体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神秘莫测的飞碟与外星人事件,为你尽情展示地外生命的神奇与宇宙的奥妙,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无穷的回味和思索。
  • 市场与经营(小故事大道理)

    市场与经营(小故事大道理)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书,滋养无数的心灵。如是您在生意经营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那么本书一定会给您帮助: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而苦恼。同行业的排名里找不到你的名字。顾客对你的服务不满意。创业面临失败的危险。产品面临着滞销的问题……阅读本书,会让你得到一些启示,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让你受益非浅。
  •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从戏剧与影视的异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出发,分析、梳理阐述二者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式样所决定的不同表演掌控等,并详细介绍影视表演须熟悉掌握的镜头语言、景别、光与表演、画面运动及影视表演的案头准备等。以给学生一个较准确、系统且容易明白的表演方法。
  • 疠疡机要

    疠疡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roes of the Telegraph

    Heroes of the Telegrap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那个人

    那个人

    咪咪是个多好的孩子呀,我们从心底里爱他。而且,老鹰的罪孽,不应该由他的孙辈来承担。杀死他,就已足够,虽然他的死,远远不能,远远不能弥补我们家庭以及无数个向我们一样的家庭从天堂跌入地狱的苦痛,以及这三十年来的沧桑巨变——我的母亲因对我过度的思念,而身患严重的抑郁症,于我八岁那年跳楼自杀,抛下了孤零零的父亲……
  • 转折与新生:近代后编(1919—1949)

    转折与新生:近代后编(1919—1949)

    本书讲述了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随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并确立了正确的革命指导方针,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读史使人明智。因为,知己者明,知人者智,知世者通。中国历史人物的是非和成败虽然都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依然在谈论着他们,是他们人生的方法和经验,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