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做饭使用的佐料很少
基本上就是盐没了
对了你没有听错
有时候甚至连盐都不放
比如烤肉串啥也不放
考出来自己撒一把盐
注入灵魂
真要说调料
大部分是做好后让吃的人自己加的
比较传统的就是
柠檬汁茱萸粉姜黄粉果醋番茄酱
这些调料针对性都很强
一般都是用于相应的某些食物
而且是可放可不放
比如茱萸粉是用于吃烤肉配米饭
深红色的粉末酸爽的口味用于解腻
但是据我观察撒的人寥寥无几
柠檬汁一般用于加工肉类去腥
也可以直接撒上去效果跟茱萸粉
大同小异并没有什么特别
姜黄粉我讲了追要是吃水煮的羊肉用
但是很多肉汤店没有只有盐
果醋我们中国人一般是直接拿来喝的
据说可以降血脂包含血管
伊朗人干嘛用我真的不知道
也没有在餐厅里见过他们放置喝使用过
一开始我们以为是老陈醋拿来做中餐
结果悲剧了甜味特别突出没有陈厚的酱香味
炒出来的酸辣土豆丝没有精气神
后来就不怎么用了
番茄酱伊朗人主要用来炖肉
他们不用酱油炖鸡炖肉都喜欢放番茄酱
确实祛味开胃伊朗的番茄酱品质非常高
膏体浓稠没有杂味没有甜味一大桶两公斤只要十块
是我比较喜欢的伊朗特产之一
炒番茄炒蛋做捞面条打卤子
加上去一大勺立马增色不少
炖鸡肉也非常好吃
后来我回国像复原一下番茄酱炖肉的意面
结果买了国产的某品牌番茄酱
确切的说是番茄调味汁里面的番茄含量很低
大部分的内容物是一些名字很长的的食品添加剂
颜色粉红味道有一股浓浓的化学气息
最后我放弃了有的东西只适合在原产地吃
我有一个朋友以前大家都没钱的时候
经常一块吃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摊小馆子
那段时光短暂而快乐后来他慢慢有了钱
我还是一个穷光蛋他就乐忠于去吃用这些不正宗的调料
做出来的味道不怎么好价格极高的逼格很高的所谓西餐
关键是做得花里胡哨根本看不出来原菜的风貌了
后来我就不怎么想跟他去了虽然他想让我吃的心很好
但是喝一杯小的可怜的咖啡吃所谓价格不菲的融合菜还有用植物黄油做出来的西点
我觉得还不如在地摊上买个凉皮肉夹馍再来块切糕实实在在
因为他所谓那些高大上的好像是高品质生活标杆的东西
在国外的原产地其实就是地摊上大口朵颐的东西
比如必胜客吃个披萨还要文绉绉的用刀叉餐盘
这跟吃肉夹馍还用象牙筷子钧瓷盘子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文化里的质朴坚韧应该被发扬
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真的会让人
贻笑大方中国的调料里
也有很多不具备复制性的经典
比如花椒大料酱油老陈醋豆腐乳甜面酱香油
这些东西能撑起中餐的半边天
如果这些调料用完了
那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可以自豪的说
完犊子了天塌了
刚去伊朗的时候我们居住的城市相对闭塞
要找中国人调料简直难如登天
只能寄希望于哪个才来的大大
好心施舍一把花椒大料
当然碍于南北差距
你炒菜放花椒大料
会被南方的朋友鄙夷一番
暗忖这些个北方的土鳖破坏了食材的原味
不知道个中滋味唯有一鲜
幸好伊朗葱姜蒜辣子洋葱还是大大的有
而且品质不错
后来吃不吃花椒大料
也就真的可有可无了
然而其他的调料还是不容易获得
后来我们打听到德黑兰有个专卖
中国调料的二百五市场
为什么叫这么个彪呼呼的名字
我们也无从得知
于是抱着探险的心态去一探究竟
一瓶紫林醋四十块香油四十块
一小袋王致和甜面酱三十
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老板也不知道他买的是什么东西
比如甜面酱榨菜只要是装在袋子里的
价格一样
陈醋浙醋米醋白醋酱油
只要是装在瓶子里的不论种类不论多少
价格一样
还有几颗蔫了吧唧的中国大白菜白萝卜
竟然七八十一个
这里不仅有国内的调料还有日本的调料和大米
价格和保质期都非常感人
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这里叫二百五市场了
不是二百五有几个人会天天来这挨宰
不但买的人彪卖的人也是啥也不明白瞎整
但是最后走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人一瓶老陈醋
因为下泡面的时候打个荷包蛋点上陈醋香油
那就是家的味道二百五就二百五吧
这份乡愁千金不换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伊朗
大到超市小到小卖部竟然都能看到小瓶的酱油
有的甚至还能看到五香粉
做一顿中餐不再那么难
甚至中餐厅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机票也便宜多了
有时候你走在德黑兰街头
竟然时不时就会走过几个熟悉的东方面孔
世界在慢慢交融人们在慢慢试着理解对方
当调料不再是家乡的唯一的味道
也许它们会给更多人的生活带来
画龙点睛一般的美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