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34500000005

第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

“马车?不行不行,连四轮马车都不是的马车在雪原上拉货那不是开玩笑嘛?指望着人挑肩扛,更不行了,要是被回纥还有突厥人发现追上来,那就麻烦了!那该咋办啊?”李路陷入了沉思,当他看到正在没心没肺的趴在滑雪板上任由大人拖着走的时候,他心里有了一丝想法,“对,就是他,老子的童年就是在它上面度过的!!!”

李路上辈子是地道的东北人,他的童年都是在乡下度过的,尽管他流落到了这个时空,但是他儿时的记忆依然是那么的清晰,他心里念叨的那个东西名叫爬犁,他小时候的冬天可以说就是爬犁上度过的。

李路前世的老家在东北黑省的黑龙江江畔,比他现在呆的西陵城还要靠北一点,那里和这里差不多,都是从冬到春,那雪啊跟永远不化似的。入冬以后,从第一场小雪开始,下一层又一层,有的像绒毛式的雪花籁籁落下;有的像绒球式的雪花串串飞下;有的像鹅毛似的雪花滾滾倾下。真是银练飘舞,玉树琼花,别有洞天;真是无边的冰雪世界,群山峻岭,千里原野,白桦林间,小小村落,都盖着皑皑的白雪,到处都是雪乡、雪村、雪谷,那童年、童景、童趣一幕幕地荡漾着,在李路的记忆里,是那么的鲜活……

回忆起来自己上辈子的童年,李路忍不住哼起了那首入耳即醉的《我爱你,塞北的雪》,自己也忍不住想起了前世小时候卧雪爬犁的桩桩往事。他大小就喜欢坐雪爬犁,就爱玩雪爬犁。许多童年的一些趣事已经淡忘,唯独雪爬犁给他的印象是记忆犹新的,那是一段色彩炫丽令人神往激情无限的时光。

李路前世的家乡地处北大荒林海雪原腹地,与俄罗斯隔江接壤的边境线上。东北有一民谣:“十一月,大冷天,跑爬犁,雪炮烟“。这里冬季漫长,嘎嘎的冷,零下二三十度,降雪频繁,天无三日晴,深深的积雪,正是雪爬犁用武之地。在这里居住的各族人们都与爬犁有着特殊的情缘,素有“东北爬犁,冰雪之舟“的说法。

爬犁在翻山越岭,穿林子,跑江套,出行、狩猎、载物中都比牛马车方便,每天可行二百余里。有一句民谚不是说过:“乌苏里,两大怪,汽车没有爬犁快,装水用麻袋”,这就是指雪爬犁。民间称爬犁是陆地上的船,冰上的车,与那些现代交通工具相比,速度和载重也是不遑多让。

要是喜欢老电影的人一定对雪爬犁并不陌生,在老电影《暴风骤雨》中看到于洋扮演的农村土改工作队肖队长,带领工作队员坐在马爬犁上,驶进东北解放区元茂屯的桥段。或者是在另一部老电影《林海雪原》中,一开场就是***哼着小曲赶着马爬犁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之中,还有那抗联战士驾着马爬犁,疾骋在林海雪原上的战斗场景,就是史诗级鸿篇巨制的战争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里支前民工为支援天津前线使用爬犁运输弹药的镜头。

这些北国风光就是塞北边城冬天里的一首田园诗,一幅风俗画,写不够,画不够,看不够。一个小小的雪爬犁为东北百姓们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冬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爬犁的名称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称呼,又称扒犁、扒杆、拖拉、雪橇,满语称“法喇”,远处看似车,近处瞅似船。爬犁按牵引动力可分为人力爬犁,畜力爬犁和电力爬犁。按用途可分载人、载货与娱乐爬犁。载货的较大,也比较复杂,载人的小一些,也有一种轻盈巧小袖珍,供小孩玩的简易小爬犁,还有供接新娘用的婚礼彩爬犁,赫哲族叫爬犁轿,接新娘用的,给婚礼增添了喜庆吉祥的色彩。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方,还有一种爬犁脚上挂有铁瓦的俄式大爬犁。雪爬犁有马爬犁、牛爬犁、狗爬犁、羊爬犁、驴爬犁、驼鹿(四不象)爬犁、四不象力量大,有耐心,又灵活,不怕寒冷。当今在著名雪乡旅游景区有现代电动爬犁等划雪器材。现在南方也建有旅游冰雪大世界,人造冰雪,当然与北方自然雪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叫爬犁呢?因为这种工具很像田地里耕地用的犁杖,爬是指没有轮子,而能在冰雪上滑,看上去就像在地上爬行,说的既准确又形象。

爬犁是生活在北方冰雪世界中人们的主要运输工具。像东北还有西伯利亚这些苦寒之地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冰雪期,而户外山川沟野之间雪特大,往往填没了“道眼”,只有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便可在其上行走,靠的是动物的牵引。

做像样的马拉爬犁需要有名气的木匠大师傅,用两根柞木、桦木、或榆树木杆,树质较硬又有韧性的,老百姓所说的“艮”,木杆一丈长,一端用火烘烤,使其成弓形高高翘起,另一端平直,打上横杆,加上四个支柱,做成车厢,凿铆镶死,铆榫相接,放入水里泡浸上一宿,木头一涨,榫与铆接触严实,比铁钉钉的还结实,再铺上木板和杂草,还可以支上个睡棚,也叫暖棚或皮棚,棚内可放有火盆或脚炉,这样就可以坐人了。这样的爬犁需要一整天才能做成,要是做那种人拉的简易爬犁,一般木匠一天能做上好几个。

爬犁一般用牛拉马拖外,像东北那边的女真、肃慎、锡伯、鄂伦春、赫哲等民族,还常常使用狗、鹿、四不像等动物来拉。

这种既可以载人又可以运货的爬犁,是实在是在这塞北冰雪世界里居家旅行,行走江湖,杀人灭口,打劫抢掠的必备神器啊。

在这个时空铁太过珍贵,打造兵器还不够用呢,那有闲铁造爬犁?不过哥这里有无边无尽的大森林,优良木材是应有尽有,作为一个半游牧半渔猎的部族,黠戛斯人什么没有就是有牛有羊还有马匹,甚至连哈士奇和驯鹿这样的玩意在部族里也不少见,而木匠活几乎是个男人就会一点儿,那这么一来就好办了不是?

李路负责想和策划,他的手下还有部民负责干,很快几百具既能拉人也能载货的雪爬犁就被制造了出来,这解决了出行运输问题,是不是就可以发兵干掉都播那三个突厥附属部落了?

非也非也,李路别看前世是个军医,但军医也是军人,敌情都没有侦查明白发什么兵?还有别看自己手下的这些黠戛斯士兵一个个人高马大,不少人一副红头发白脸绿眼珠十分吓人的样子,作战也十分勇猛(不勇猛不行啊,黠戛斯的律法可是有一条战争中胆怯退缩者杀无赦的),但是离李路想要的军队还差得老远呢。

李路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原因的,这黠戛斯战士尽管足够勇猛,但是李路瞧过他们的作战训练,一点也不讲究作战纪律,经常是一股脑的冲上去刀劈斧砍了事,这其实也没啥,数千年来,北方游牧民族就是这样作战的。

但是对李路来说这样肯定不行啊,他很想从系统里召唤一名狄青岳飞戚继光那样擅长练兵的超级名将,但是但是,就他现在一个小小的乡长一样的小酋长,哪能请的动这样的超级大能?

骑兵指挥可是一门学问很深的指挥艺术,李路只是粗知皮毛,就他那半吊子知识储备,自然不敢在自小在马背上张大的黠戛斯人面前卖弄,要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骑兵队伍,也只能等自己发展壮大了再说了,不过这不代表李路对自己的士兵没有办法,他把中原那边的十七禁令五十四斩搬了过来,结合黠戛斯人的实际情况做了改动之后,推行了下去。

十七禁令五十四斩里那一大段充斥着“如是者斩之”的文字一个个“斩”字让一般人看感觉不寒而栗,这简直就是一言不合就砍脑袋,要是严格执行,真不知一军之中能有多少人存活下来。不过黠戛斯战士们表示,这不算啥,俺们原来就是动不动就砍头的,俺们的律法比上面的劳什子十七禁令五十四斩还要严酷,战争中胆怯、任使者不称职、非议国事的人都要斩首;若儿子为盗,就将儿子的头系在父亲的颈子上,一直到被折磨死。

对于新军法,大部分黠戛斯人认为这不过是他们的阿热具体化了刑罚而已,只要一心跟着无所不能的大阿热,不去触犯刑罚,那劳什子的斩字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李路之所以要推行这样严酷的军法,那就是本着治军从严的想法,这从严治军的必要性,出身军人的他自然是比一般人要更懂,老话说得好,“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谁要是培养出一堆骄兵悍将、目无军法的手下,那他的军队是迟早要完。在七世纪根本就木有爱国主义文化教育的年代,严厉的军法就是最好的治军手段。何况打仗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要让士兵不畏惧敌人的刀剑,就必须用军法让他们先明白违令即是一死,遵从军令殊死一战方能死里求生,甚至还有赏格。将领必须要让士兵畏惧自己甚于敌人甚至是死亡,一手挥大棒一手捧萝卜,此乃自古良将为将之道。

作为立志要成为将将之人的最高统帅的李路,更是深谙这一点,胡萝卜加大棒,他玩的溜溜的!!!

同类推荐
  • 耶路撒冷告白

    耶路撒冷告白

    这是一段在冲突中探求接纳,在绝望中发现希望的异乡生活告白。成长于孟加拉国的利皮卡.佩拉汉,随其英国籍犹太人丈夫里欧搬进耶路撒冷──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备受争议的神圣之地。面临新环境的冲击,两人婚姻一度岌岌可危。陷入矛盾难解“以巴冲突”中的佩拉汉,从个人经验出发,以婚姻生活为轴线,进而观看周遭,体认当地人们的对立与仇恨、矛盾与误解;记录下文化之冲突,生活之龃龉。失根的灵魂试图找到归属,在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交互激荡中,尽管模糊,仍试图在这座繁复的城市里勾勒出和解与希望之图像。
  • 原始之王

    原始之王

    夏穿越到了石器时代。作者:没有系统,没有超能力,你给我建个房子看看。夏眼眸微开:呵呵。作者:没有窑没有煤你烧个砖烧个陶看看。夏眼眸再开:呵呵。作者:没有粮食作物,你建个国家看看。夏眼眸再开:呵呵。作者:鉴于你的态度,你开局连狗都没有了,自己打去吧。夏眼眸大开:那就试试看。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雄霸三国

    雄霸三国

    如果告诉你王允与董卓是同谋,你会信么?如果告诉你董卓火烧雒阳得到朝廷支持,你会相信么?如果告诉你,吕布在决定嫁女儿前是大汉的忠臣,你信还是不信?作为吕布的小舅子、表弟,魏越正经历着这些,将见证三国是如何于纷乱中诞生的。
热门推荐
  • 伊修塔尔的祈祷

    伊修塔尔的祈祷

    公元前16世纪,赫梯帝国成为地中海霸主,异国神秘青年苏瓦特成为了赛里斯王子的贴身士卫,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黑暗的秘密在背地里即将浮出水面……这是一部以古代赫梯,埃及为背景的皇室浪漫传奇。神话似的赫梯皇帝乌尔苏·汉蒂里拥有强盛的军队,广袤的领土,还有星辰般耀眼的两个儿子。皇帝的长子赛里斯在众神祭典时亲自主持比武大赛,一位名叫苏瓦特的异国青年力克群雄,获得了太子贴身侍卫——这个已往只能由本国贵族担任的职位。苏瓦特俊美的外表和超凡的胆识很快让他成为风云人物,但那神秘的出身却让汉蒂里疑虑重重,可惜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看似恭顺的青年,除了和自己的宠妃,有着纠缠不清的宿命之羁,也是这个国家最致命的秘密……
  • 龙在飞

    龙在飞

    这是一个只有魔法的世界,这里没有所谓的剑士骑士,一切都是魔法,龙的踪迹还在,他们未曾灭绝,龙骑士不是拿着龙枪在战斗,而是拿着魔法杖的魔法师。这里即将迎来巨龙满天飞的时代……
  • 重生神医商女

    重生神医商女

    【正文已完结】(重生,一对一宠文)前世,亲戚冷眼,父亲惨死,男友劈腿,重生十四岁再世为人,她要逆天改命,专治势利眼亲戚,踩白莲花,甩渣男,斗渣女风水医术,空间异能,认祖归宗,缔造商界传奇。他冷情冷心,掌控神秘机关,传闻不近女色,却在她这里破功。从此,他宠她变成习惯,改不了了。
  • 下南洋

    下南洋

    昌丰号安然无恙的回来了,震惊的不仅是福清港的跑船客们,还有福清城里漆红大门的程家。程大当家的人虽然没回来,但是手信却是按时的递送到程子珣手中,信就像是刚出炉的山芋,烫的程子珣想放又舍不得放。眼瞅着就是年了,福州府还是没有撑过年,大批大批的人挤在福清港等待着昌丰号的出船,准备轰轰烈烈地下南洋……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
  • 林外野言

    林外野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心世界

    末心世界

    战争,战争,战争。无数的战争,和平的年代宛如一场美梦。[喂!你干嘛呢?]经常有人问着,问着一个身穿鳞甲的军人。[没,走吧!为了家园!]军人手上的黄沙,任由它流回大漠。“是世界改变了人,还是人改变了世界?”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二十四史故事

    二十四史故事

    内容丰富 编者精选中国史学巨著——《二十四史》中的经典篇章,并将其编译为优美流畅的白话文,力图用较小的篇幅全面展示历代王朝兴衰轨迹,深入开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
  • 水嫩如初:一万种补水方法

    水嫩如初:一万种补水方法

    适合不同肤质、不同习惯、不同环境的科学美容补水大全!皮肤博士权威验证,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翻开本书,发现最适合您的补水方法,让皮肤从此水嫩如初!每一种方法都经过医学验证,安全有效;每一种方法都选自天然食材,便宜好用;每一种方法都为你量身定制,温和舒适。是你日常生活、工作、出行的补水必备,可将本书放在梳妆台、床头、沙发、办公室,也可放在包包里,随身携带,提醒自己及时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