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34500000006

第6章 恩不如威(中)

“啊,我不服呀,这明明是胡乱勾画的,那里是什么波斯文!”带头的那汉子还想狡辩,李松益“哼”了一声,然后看向这汉子,他旁边的亲兵轻蔑的瞧了下那厮,“小子,我家将军精通七种语言,其中就有这波斯文,你在他面前卖弄,这不是班门弄斧是什么?”这亲兵到说的不错,作为李路的情报头子,李路在召唤他的时候,就给他设定好了身份“情报高手,语言天才,武艺超群,胆气绝伦。”您们说这样一个人能是普通人?

那汉子一听顿时噗通瘫在了地上,另几个人一看就想逃跑,结果被士兵给拦了下来,其中一个激烈反抗,结果被当场格杀,包括他们在你的奴隶们才知道,别看这些军爷们挺和气,但是他们的刀剑也是喝血的,于是这几个家伙就全部交代了,原来他们几个汉人不假,本来都是代北的地痞流氓,当他们被掠为奴隶之后,因为跪舔的好,这几个家伙竟然做起了弥勒之的管家和家奴,那个和李松益搭话的就是弥勒之的管家,这小子曾在弥勒之的仓库里见过这几件玩意,当黠戛斯人宰杀了弥勒之,这小子一瞧自己主家一个活的也没有,加上这些黠戛斯人都粗通汉语,对解救的奴隶都十分客气,这厮就认为占便宜的机会到了,就在黠戛斯士兵搬运弥勒之的财物的时候,这厮就带着他的几个狗腿试图蒙骗,哪知道看守的士兵很是固执,根本无法得手,这才争吵起来。

“将爷,这几个家伙可坏了,以前仗着有蛮子撑腰,坏事做尽,不信您问问那些个娘子(唐人称呼年轻女子就叫做娘子),除去要受蛮子的欺侮,哪个没被他们几个坏种占过便宜?”几个原来的汉奴见这几个货被抓了起来,往日冤仇涌上来,就给李松益举报这几个人的罪证。

“原来你们几个是汉奸二五仔啊,给我严加看管,等到了西陵,我再禀报大王,砍了尔等的狗头!!”作为系统人出身的李松益相当的讨厌汉奸二五仔,之前在出兵以前他就主张严惩这些叛徒的,他挥了挥手,把几个还在苦苦求饶的汉奸二五仔就拎起来扔到了重罪俘虏里.....

在往西陵的道路,虽然被解救的汉奴们慑于刀把的威力都不敢接近黠戛斯的战士们,也是也有胆大的,一个看起来好像是做过账房的老先生因为帮助郭图轻点战利品有功,再加上他年纪看起来已然不小,在回去的路上,郭图把老头儿请上了自己带暖棚的爬犁,老头儿看着金发碧眼人高马大的黠戛斯战士,忍不住问郭图,“郭大人,你说你们是汉人,可据老朽所知,塞北地区都是蛮子的天下,啥时候有了汉人的国度,你们是不是大唐的官军?说你们是官军也不对,官军哪有这么多操着汉话的夷人的?”

郭图看了下名叫马长青的老先生,“大唐?我们还真不是大唐官军,。不过也跟大唐有点儿联系,我们是坚昆部的人,坚昆听说过没有?”

“坚昆?”马长庆摇摇头,“没听说过,我是去年跟着东家来草原做买卖,被蛮子截杀做了奴隶的,以前没来过草原!”

“怪不得,呵呵呵,我们坚昆又叫做黠戛斯,是汉将李陵的后代!”郭图笑着说道,“我家主上和大唐皇帝乃是同宗,是妥妥的汉人,我们和突厥人乃是死敌,当他探知你们被掠为奴隶之后,才发兵相救的!至于你说的那些夷人,他们的祖上当然不是汉人,他们是李陵将军的义从的后代.......”

“郭大人,那如此说来,咱们是一家人了?”可不,远离中原的异国他乡能碰到一群操着乡音的老乡是多么难得一件事啊,都是炎黄族裔,可不就是一家人嘛,老先生激动了,见郭图点头,他就继续问道,“那,那敢问郭大人,我们要去的西陵城离大唐有多远?老朽离家一年有余,也不知道妻儿老小......”

“大唐?哎,说实话,我也没去过,老先生应该知道南边有突厥人,我们和突厥人是死敌,没有一定的手段和运气是过不去的!”郭图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西陵城离着这里有五百里,在谦河河畔,至于离大唐多远,我听几位将军说,怕是有六七千里之遥啊!”

“啊,这么远?看来老朽要死在塞外了......”马长庆闻言很是沮丧,郭图见老头伤心就安慰道,“在临出兵之前,我们阿热....”

“郭大人,您说的阿热是?”马长庆第一次听到阿热这个名称很是惊奇,“哦,阿热就是可汗,大王的意思,明白了吧?”郭图也没有因为自己说话被打断生气,他继续说道,“我们大王说了,据可靠情报,铁勒人准备反抗突厥人的统治了,如此一来草原必然大乱,大唐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的,他断言在两三年之内,突厥人必然被灭!老先生,我建议你先在西陵城安顿下来,等草原安稳了再回大唐也不迟!”

“哎,也只好如此了......”马长庆低叹一声,然后整个人都有些萧索,他有些想念长安的老妻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有没有去到媳妇,可是现在是有家回不得,哎。

..........

“果然是汉家王都......”在抵达西陵城的时候,马长庆看着规规矩矩四四方方的城池还有标准的城楼以及那大大的威远门三个大字,都让马长庆有一种回到了中原的感觉,当他们这些被解救的奴隶被安置到城西一片看样子新造的木屋,恰巧碰到了李路来视察,马长庆他们都大吃一惊,难道就是这个小孩儿把他们救出来的?

尤其是马长庆,他不顾上下尊卑,盯着李路看了好久,看到李路那一身的汉家样式的四爪黑龙袍,还有那黑发黑瞳的样貌,他这才相信真有汉人的后代在塞北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并且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国家,所以老爷子赶紧出列,深深地给李路行了一个大礼,感谢这位年纪小小的大王救他们出苦海,还好心的安置他们。

李路是知道这个马长庆的,郭图还有李松益在马长庆不知不觉间就把他的底细查了一清二楚,这位马老先生是长安人,受雇于太原王氏的商号做账房,能做账房的人在古代都是有几把刷子的,要不他也不能帮着郭图清点战利品不是?鉴于老夫子算是个人才,李路特的把他从近万奴隶中解救出来,暂时充当郭图的副手。

至于其他被解救的奴隶,李路只说了一句好好安置就完事了,说实话他有些失望,近万人男女老少都有,就挑出来了这么一个能识文断字的,看来在古代能识字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怪不得那些世家门阀能死死的卡住中原的命脉,文化人都出自这个阶层,掌握了教育岂不就是掌握了一切?

郭图和伊离等主管民政的官员在李路的指示下,把近万奴隶按照汉人胡人,男女老少,以及家庭情况等等具体情况进行了编组,把他们安置在西陵城西新建的营地,由于这个营地营建的匆忙,还有好多房子没盖完,所以郭图和伊离一商量就决定组织这些原来的奴隶去伐木建房,但是两个人却没想到,这些原来的奴隶被带领他们去工作的黠戛斯士卒带着去林场伐木,质朴的黠戛斯人没想到这些被解救的奴隶可不是你们好管理,麻麻蛋好话说尽,就是认为黠戛斯人还想继续奴役他们,伐木根本没有进展,没有木头你盖个屁的房子,领着他们的黠戛斯士卒们气急了就不断的大声喝骂,甚至连踢带打的,但那效果几乎为零。

最让这些黠戛斯士卒们难受的是,自己的阿热说了,这些汉奴都是自己的同胞是血亲,要要好对待,可咱们是好好对待了,这些人他们不领情啊,说急了这帮奴隶就会跪地磕头,哭得撕心裂肺。让也曾是受苦人的士卒们也生出了恻隐之心。毕竟他们黠戛斯人,也都曾经受过突厥蛮子的迫害,他们实在是下不去重手去处罚他们。

这些新解救的奴隶,在突厥蛮子的手里熬到今天还能活下来,都是不简单的货色。突厥蛮子可不像黠戛斯人那么好说话,黠戛斯人也拿着鞭子,但另一只手却拿着糖果啊。突厥蛮子手里只有一把钢刀,不一定哪天就会一刀斩下来。天天在这种环境下求活,要是看不出别人的眼色,那早就死了,所以这些奴隶被集中管理起来后,很短的时间就已经摸透了这些黠戛斯士卒的脾性。

知道了新主子的脾性,他们也开始学会糊弄了。个别人不但干活不出力,而且还手脚不干净了,他们之中的一部分被抽调去库房帮忙整理战利品,结果接连发生了好几起财物丢失的案子,要知道这是黠戛斯几乎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毕竟严酷的律法摆在那里,偷盗属于重罪,砍头都是轻的。

事情传到了李路那里,他顿时就怒了,给脸不要脸是不是,看来还真是恩不如威啊。

同类推荐
  • 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全12册)

    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全12册)

    享誉世界200多年,了解罗马帝国不可不读的至高经典。一部畅销200多年,囊括政治、经济、宗教、军事、文化的罗马史必读经典。哲学泰斗休谟、“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二战时期知名英国首相丘吉尔、科幻经典《银河帝国》的作者阿西莫夫等极力推崇的史学巨著。一部横跨1300年,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方面讲述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的恢弘史诗。政治家看到了权力的逻辑,军事家看到了战争的本质,企业家看到了制度的更迭,哲学家看到了思想的演变,文化学者看到了文明的兴衰……18世纪英国史学泰斗吉本20年心血之作。
  • 王者荣耀之逐鹿中原

    王者荣耀之逐鹿中原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亚瑟,一位古代的传奇帝王,在中原这片群雄逐鹿上千年的土地上,将会发生些什么呢?
  • 重生大唐之李治

    重生大唐之李治

    简介:这是一本纯yy小说跟历史接轨不严重!各位大大就当是一个架空的时代相似的朝代吧嘻嘻。孙乐婷怎么也想不到这逛个街都能赶大流的穿越了,穿越到哪儿不好还非要穿越到唐朝,对于一个不懂历史,不懂政务,不懂兵法,不懂女工,甚至可能连着理教都不懂的,一二三四五……不懂得小白怎么生存下去!啊!什么我老爹是李世民?什么?我是个小弱鸡!什么?我是李治?!老天啊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玩啊!老娘是女汉子!不是汉子啊!你给我、你把我送回去好吗?,某宫殿内一婴孩苦着脸哇哇大哭起来!(简介无能,捂脸……请见谅)
  • 三国之殖民海外

    三国之殖民海外

    新书《伐清与殖民》求新书投资人,看这本更新情况就知道包你赚。 新书求票票,求收藏,求评论,各种求。 谢谢,我需要你们的支持!谢谢!书友群132351271
  • 温故(十五)

    温故(十五)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热门推荐
  • 你离时尚有多远

    你离时尚有多远

    有一种追随自然而不可抗拒;有一种意念在扩展中深化,在深化中自我;有一种美丽在清晨时模糊,在夜晚时清晰……你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时尚。因为我们身临其中,乐在其中。该书内设“时尚解读”、“风格是必要的信仰”、“时尚,从仪容开始”、“性感是永远的时尚”、“中性时尚”、“星座与穿衣风格”等十五个专题内容。
  •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针对准爸爸的无所适从,本书在每一章都特别立了一个栏目——“准爸爸须知”,这样可以让准爸爸在准妈妈不适或难受时能给以最及时的关心和呵护,陪准妈妈度过人生中最难忘、也是最难熬的一段幸福时光。
  • 跛足骑士

    跛足骑士

    没错儿,陶沙子当然是穿着那件大地牌风衣,高一脚低一脚,一步一阶登上新华书店二楼的。这是晚秋时节里某个周二的午后,是陶沙子光顾书店的一个固定时间。早在八年以前,从汉梁师范学校毕业进入汉梁肉联厂工会的陶沙子就为自己这样规定,每个周二和周六的午后——别人睡午党的时候,我陶沙子均要到新华书店走一趟,至少要逗留半个小时以上。多年以来,肩挎一个发白的军用书包,吹着口哨,思考着问题,通过铁道闸口,穿越灰尘飞扬的煤场——到位于道南广场的汉梁新华书店去,每周两次,风雨无阻,这已经成为陶沙于的精神生活的一个象征,或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从形式上看,这与女人的爱逛商场有些相似,买不买的倒在其次,但逛是一定要逛的。在这个落木萧萧的午后,陶沙于一如既往地走进书店的时候,他显然没料到这里会有一个小兄弟正等待着他的救渡。事后他想,像这种事情我陶沙子不去问,还会有谁来问呢;没有人了。他说。
  • 嗨!你是我的大爱

    嗨!你是我的大爱

    一些片段的记忆……妈妈!她亲我!韩少习捂着左面的脸蛋,瞪着水旺旺的眼睛边向妈妈告状,边向旁边的多多示威,他十分不喜欢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孩,不明白爸爸妈妈怎么会把她带回家。小少哥哥,我喜欢你!多多一脸天真的表情无辜的看着韩少习,为什么小少哥哥会哭,被人亲是很幸福的事啊,多多就喜欢爸爸妈妈亲自己。我讨厌你!韩少习推开多多,跑了出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机器之道

    机器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罗伯特已经准备好产生第三十五个后代。这个后代和他的模样很像,只是眼睛的颜色稍有差别。他的眼睛是深红色,而三十五号的眼睛是浅浅的红色。红色的眼睛对人类来说不是好的样貌,那是某种遗传缺陷的象征,经由人类那善于联想的头脑发挥,早已成了邪恶的象征。人类喜欢蓝色或者褐色的眼睛,在人类看来,前者清澈,后者深邃——代表着人类喜欢的秉性。
  • 代嫁冷妃:傻王别心急!

    代嫁冷妃:傻王别心急!

    "她丞相府有名的废柴千金,却被嫡姐和嫡母算计,活活吓死。重生而来,她一改草包面貌,变为惊世天才,风华潋滟。亲姐狡诈阴险,嫡母陷害不停,父亲嫌弃厌恶,竟她代嫁给一个惊世骇俗的傻子。但是那傻子……?还懂入洞房?嫁入皇家,欧辰辰翻身复仇,爽歪歪的虐渣。至于她的傻王老公,既然给了休书,那我是不是可以再嫁?某男气的要死,咬牙切齿道:“欧辰辰你是嫌弃本王没有喂饱你?”……"
  •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是继《永康百工》后推出的第二本反映浙江金华永康市地方特色的系列图书之一,是对永康民俗文化横纵交织、古今汇总、图文并茂的全面反映。既有对各种民俗渊源的追溯,也有对当今变迁的描述;尤其是作者通过手中的相机,永久地记录下了反映永康民俗文化的场景,使其意义更加深远。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照片多。作者是永康本地人,又是著名民俗摄影专家。本书为永康人写永康事,永康人拍永康照,将永康民俗用最家乡的视角、最永康的语言进行了描绘。该书对于永康、金华市及至周边省市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 爱恨情仇之校园风云

    爱恨情仇之校园风云

    性格内向的范子川本来是初三即将毕业的学生,但在不知什么原因的情况下回到过去,本以为是在做梦,但是却无法从梦中清醒过来,于是决定大胆尝试走与之前人生不一样的生活,结识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事情,最后意外受伤,等到范子川醒来,一切恢复正常,但是此时在不远处有三个人在一直在密切的关注着他。
  • 腹黑世子妃日常

    腹黑世子妃日常

    一朝穿越,腹黑狡诈的她竟成身中寒毒的病弱千金,未婚夫唯利是图,将她贬为贱妾,她冷冷一笑,勇退婚,甩渣男,嫁世子,亮瞎了满朝文武的眼。不过,世子,说好的只是合作算计人,你怎么假戏真做了?喂喂,别说话不算话啊。
  • 中国赫哲族

    中国赫哲族

    本书围绕赫哲族文化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纵横式的叙述了赫哲族的历史、社会、人文、经济、政治等。具体、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史以来的文化生活,是一部反映赫哲族的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