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4200000002

第2章

他看见那老者昏暗的老眼倏然一亮,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片刻,用大烟管道敲敲火塘边的一块石头,示意他坐下。老妇人也停止了纺线,伸出鸡爪般枯瘦的手,去抓那煨在火塘里漆黑的陶壶,给他倒了一大陶碗浓酽的热茶。子浩为了掩饰自已的窘态,接过陶碗就喝,苦烫的茶汁灼着他咽喉,烫得他吡牙咧嘴,幽暗中传来晴儿的窃笑声。

“当心烫着,后生。”

葛爷和蔼地说了一句,子浩抬起脸来,见葛爷正慈爱地看着他。他刚才的一点局促不安和疑惧亦就消失殆尽。

“你的在山外作什么营生?”葛爷问。

“生物研究所。我上大学时学的是生物。”

他看见那张映着火光多皱的老脸茫然地晃动了一下,眼神涂满愚钝。子浩心里便有些好笑,这位葛爷连生物研究都不懂,算什么圣人?想着便有些得意起来。他突然觉得这黑黝黝的石屋霎时变得明亮起来,充满温馨的气息。甚至连老太婆令人厌烦单调的纺车声,刹那间也变得悦耳动听了。

葛爷默默地注视着他,子浩突然发现葛爷的目光老是盯着自已的脚,老脸上无数条皱纹又渐渐聚拢在一起,紧缩成一个僵硬的核桃。

“你怎么不穿钉鞋?”

子浩觉得这话问得奇怪。他正要说话,那一直在旁边沉默无语的晴儿悄悄拉了他一下,又暗中朝他使了个眼神。子浩领会这个暗示,搜肠刮肚地寻词觅句。突然,他发现葛爷背后有个神翕里面供着的竟是一双钉鞋,一柱香清烟袅袅。于是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言不由衷地嗫嚅道:

“钉鞋……挺不好弄……”

他的话音刚落,葛爷脸上那紧缩的皱纹又似松劲的发条疏散开去,依然是一副慈祥的笑脸,可子浩心里却想着早点离开这里,越快越好。这时,葛爷对晴儿耳畔声咕噜了几句什么,晴儿便显得很激动的样子,立即拉着子浩便走,子浩有些莫名其妙。

“先住下来吧,后生,把蓝色雾乡当成你自己的家。”

葛爷慈祥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子浩也没敢回头看他。子浩只觉得这石屋太幽暗,有一种沉闷的压仰感。等出了石屋,他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晴儿却挺兴奋:“葛爷挺喜欢你,他吩咐我爹即刻给你做钉鞋呢。”

“你爹是鞋匠?”

“没错。”

“我不穿那钉鞋。”

“那你在蓝色雾乡谁也瞧不起你。”

“我又不在这里待一辈子!”

“你还能走脱吗?”

“什么意思?”

晴儿阴阳怪气地笑了起来,不置可否地:“走吧,书呆子。葛爷吩咐,你住在我家。”

子浩显得有些困感。晴儿大声地说:“告诉你,我家祖辈也是山外客……”

惘然若梦。子浩想起陶渊明那个遥远的桃源故事,一群山外人遁世这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子浩的眼睛盯着晴儿爹那双血色朦胧的醉眼。他的面前,是狼藉的杯盘和打翻的暗色酒液。

“打先父跟葛爷一道进山,就再没有出过山,晴儿已经是第三代了。”

晴儿爹又往嘴里倒了一杯,暗色的酒液顺着他肥厚的下巴流了下来。

“葛爷去过山外?”

“嗯,葛爷是雾乡唯一见过世面的人。”

“晴儿的爷爷为什么跟他到山来呢?”

“说来话长。”那双醉眼有火苗扑闪了一下,“那时光,我爹在山外碰见打赤脚的葛爷,送了他一双钉鞋,两人便交了朋友,葛爷后来就把他带进山里来了。”

老鞋匠又端起一杯酒,只有一半倒进口里,一半顺着下巴流着,濡湿了一片胸襟。他已经醉意朦胧,可那只痉挛的手又去抓酒壶,晴儿娇嗔地一把夺进酒壶。

“爹,你少灌点黄汤好不好?”

“爹今儿高兴呢,阿浩,我说到哪儿啦?”鞋匠抬头看看女儿,仍继续他的话题:“后来我爹娶了个山里女子当老婆,那是我妈。我妈生了我,我长大娶了个山里女子当老婆,那就是晴儿她妈,可怜她临死之前还想让我带她去山外看看呢。”

“那您怎么不带她出去看看呢?”子浩说。

“出不去呀。”老鞋匠长叹一声:“大山对山里人有魔力呢!”

子浩的眼睛便浮起那深潭,星星树,神秘莫测的蓝雾和冉冉升起的峭崖,他突然想起了什么。

“晴儿爷爷什么时候进山的?”

老鞋匠扳着指头:“至少有八十年了。”

子浩哑然失笑:“那葛爷有多大年岁?”

“一百多岁了吧。”

“一百多岁?”

子浩听了老鞋匠的话,手中的酒杯差点惊落在地。

“像葛爷这样的人,是不会死的,他的寿数大着呢!”

子浩的头突然眩晕起来,仿佛走入梦幻。他悄悄掐了自已一把,感觉到实实在在的痛疼,方知并非做梦。但那已经消失了的恐惧又重新袭上心头,子浩于是推说醉酒走到门外。

夜色深沉。白鹇鸟仍像不倦的精灵,在蓝色树丛中窜来窜去,飘忽而轻盈,诱惑着他的思绪。远山黛色的剪影,锯齿般咬合着夜色,也噬咬着他那颗不安的心。

子浩伫立了许久,蓦然感到肩头一阵温热。他转过身去,晴儿的一只手搭在自已的肩头,眸子似天边闪烁的寒星。

他轻轻开推她的手,无言地走进屋里,发现老鞋匠已烂醉如泥瘫在地上。

“爹沾酒就醉。可他偏爱喝酒。”

“怕是借酒浇愁吧。”子浩苦笑。

“他有什么愁?”晴儿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的脸:“告诉你,在我们雾乡,除了葛爷,就数我爹最受人尊敬。”

“因为他会做钉鞋,是吧?”子浩不无揶揄地:“想必是生意兴隆。”

“钉鞋可不是随便做的,更不能卖,做多少双全听葛爷的吩咐。”晴儿挺认真的说:“这是葛爷从爷爷起便立下的规矩。”

“你爹和你爷爷都是葛爷的提线木偶。”

晴儿眨眨眼,显然不懂他的话。

“爹这几天正在赶做‘洗礼节’的二十双鞋,加上你的一双,真够他累的。爹说他做的鞋保准你满意。”

“我说过,我不穿那钉鞋。”

“这恐怕由不得你,山外客!”

子浩又一次看见那蓝色的雾气在山谷里神秘地翻卷,有几团涌进屋里,火塘里的火苗霎时变得绿幽幽的,晴儿那张俊俏的脸也被映得阴森森的。他有些恐惧,但仍壮着胆子吼道:

“明天我就出山去!”

“大山对你同样有魔力,你出不了的!”

“你骗人!如果出不了,当初你们的葛爷是怎么出山的?”

“这是秘密,你永远也不会知道!”

子浩的心一阵痉挛,他痛苦地扭过身子。他听到老鞋匠嘴里咕噜了一句什么,又睡去了,嘴角粘着一片涎水。晴儿忽然变得温柔起来,朝子浩身边凑了凑。

“安心住下吧,阿浩,你会喜欢我们蓝色雾乡的。”

子浩闻到她身上散发出的热哄哄的山野气息,不觉有些迷惑。氤氲的雾气不知何时消散,从门洞里可以看到更加湛蓝的夜空,月亮也是蓝莹莹的,一片神秘的恬静。

一支叶笛,突然在不远处呜咽起来,如泣如诉,袅袅绕绕,子浩看到晴儿的身子随着叶笛声微微颤抖,他不由警觉起来。果然,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叶笛声消失了,一阵粗野的山歌声又打屋后飘来,好似情歌。因为用当地土语唱的,子浩一句也没听懂,只觉得高一声低一声,很像猫头鹰的哀鸣。他看见晴儿脸色煞白,一头冲了出去。

“别嚎丧了。困你的大头觉去吧!”

歌声戛然而止,有唏嘘声传来。

“晴儿,你变心了?”

“莫缠我,我有相好的了!”

“是屋里那一位?”

“这你就管不着了!”

“一定是,我要宰了他!”

恨恨声不绝于耳,子浩在屋里听了愈发心神不安。他从门缝里看去。原来是白天挡路的小伙子,站在清冷的月光下,他的眼里充满杀机。一旁的晴儿突然纵声大笑起来,笑声在夜气中回荡,令人恐怖。

“野猫,你敢动他一指头,我就剁了你的猫爪子,你信不信?还不给我滚,滚!”

子浩看见那小伙子仇恨地朝这边瞥了一眼,转身而去。他按捺住狂跳的心,收回目光。不一会儿,晴儿走了近来,依然是先前的温柔模样,挨着子浩坐下,轻柔地一笑。

“你不用怕,没什么。一只野猫子,让我给撵走了。”

那蓝色的迷雾又被山风搅动起来。晴儿关上门,屋里一片幽暗,幽暗中子浩发现晴儿对他妩媚地一笑,不觉心里有些发怵。晴儿拨了拨火塘里的余烬,又加了几块松油柴。火光又升起来了,屋子里顿时显得温暖亮堂起来。

“我们该困觉了。”她站了起来,眼神有些迷乱地看着子浩,子浩的心一阵阵紧缩。

他开始设想他的脱身之计:——门外有人。小偷!——他听到脚步身然后一跃而起去开门。不行,也许她说是那只野猫莫理睬他。呀,起风了,天要下雨,他好象听到雷声。对了,老鞋匠晒在门前上了桐油的钉鞋还没收回来,这些鞋还没做好,不能淋雨……

晴儿款款地朝他走来,热哄哄的山野气息。子浩感到一阵窒息。

——轰隆隆,隐约像是雷声。

子浩朝后退了几步。晴儿眼睛半开,嘴唇微启,丰满的胸脯一起一伏。

——下雨啦,快去收鞋!

子浩正待一跃而起,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的手臂被一只手有力地攥住,隐隐作痛。

“你慌张什么?”晴儿很奇怪地说:“去困觉吧。你和爹困外间,我困里间。”

风停雨止。子浩暗中舒了一口气,额上成串的汗洙滚落下来,挂在他的眼睫。他感到一切都变得遥远模糊而又不可思议。火塘里的火光透过眼睫的汗水幻化成了一只巨大的光环,宛若雷雨后晴空架起的一弯彩虹。

子浩想起三天后那个可怕的洗礼节,他将要和村里二十个后生一起套上沉重的钉鞋,便不寒而栗。而蓝色雾乡却沉浸在一片喜乐融融之中,男男女女的衣裳都渐渐鲜亮起来,女人戴起祖传的首饰,到处钗影镯光闪烁别有一番风情。鞋匠家成了万众瞩目的所在,人们纷至沓来关心打听自已的儿孙有无穿圣鞋的资格,有欢天喜地感恩戴德去的,有垂头丧气抹着眼泪走的,也有不笑不哭捧着圣物若痴若迷的,子浩不动声色一旁冷眼旁观。

老鞋匠成了蓝色雾乡最忙碌的人。子浩亲眼见他已熬了几个通宵,肥胖的身子也销蚀了不少。现在他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给鞋底上钉,鞋钉用青铜制成,每根长约寸许像个尖头磨菇,闪着森森寒光。

子浩那一双精心制作的钉鞋早已做好,油汪汪地摆在里屋,老鞋匠特地多刷了一层桐油。

子浩对此无动于衷,他决定逃走。不知是他第六感觉的敏感,还是他性格的多疑。子浩总感觉晴儿那双眸子无时无刻不在盯着自已。他开始对她产生厌恶,尽管他知道晴儿是村上最美的女子,追求她的后生有一堆,但他还是厌恶她!他厌恶她招来每天夜里屋后响起的鬼哭狼嚎的歌声。他厌恶她每晚必定要出去常常天明回来,脸上多一些酡红身上沾几片草叶。晴儿还喜欢带子浩去村里闲逛,他又不得不去。子浩很厌恶晴儿这种荒唐的举动,常常使他陷入难堪的境地,每次出去都有年轻后生对他呲牙咧嘴吐口水甚至挥舞拳头。一天,他在屋后帮老鞋匠晒鞋,那个身材高大的野猫不知从何处窜来,恶狠狠对他屁股踢了一脚。

“你这个不穿钉鞋的山外狗!你懂得山里的规矩么?”

穿着钉鞋的脚如同石头一般沉重,子浩知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袭便全身。野猫恶毒的咒骂,还有他那张扭曲的脸令子浩感到恐惧。因为这满脸横肉彪悍结实的山里壯汉,是什么事情都会做出来的。

这时,晴儿不知从哪儿突然出现,她冲了过来,咬牙切齿恨恨有声地挥动手掌,噼里叭啦的耳光在野猫的脸上扇起一阵急雨,那个牛高马大的汉子铁青着脸,任她打也不还手,直到最后她打累了。野猫便朝子浩啐了一口扬长而去,晴儿冲着他远去的背影低声骂道:

“没有一个真正的男人!”

子浩脸上陡地燃起一阵野火。晴儿转过身来,意外地冲他妩媚地一笑。子浩禁不住心驰神摇。他强制自已,要彻底摆脱这野性的诱惑。

他想逃走。逃离这鬼气森森的蓝色雾乡。

子浩寻觅着机会,终于一个黄昏里晴儿不知去向。他看见老鞋匠失去女儿的管束,狂饮无度,终于烂醉如泥倒在地上,暗色的酒液从陶壶里流出,如一股泉流,汩汩地闪着幽光。

子浩在这一刹那间心灵似乎受到某种暗示,他没有任何迟疑便走出了门。朦胧的夜色已经降临,弯曲的小径如一条绸带,在蓝色的雾气中飘忽。这令人压仰的无边的蓝色笼罩一切又似乎能消融一切。子浩有些踟躇兀立在门口,他的手伸了出去手立即变成蓝色,再迈出一只脚脚也染上蓝色。蓝色的雾气又一次弥漫过来,他的脸部他的整个前面的身体全部被蓝色烛去,只剩下背部被屋里火塘的微弱的光亮照耀,呈现一线忧郁的略带淡绿的浅黄,犹如一片浓云被镶上了夕阳的金边。子浩整个消失了,只剩下背后那么一点闪亮的轮廓。

子浩鼓足勇气又往前迈了一步,他终于彻底地消融在蓝色的雾气中。他觉得自已飘浮起来,如一尾鱼儿轻盈地游弋于湛蓝的大海。他同时还产生一种腾飞的感觉,他从大木轮咿呀作响的水碓屋前飞过,从流水淙淙的阡陌上飞过,从飘着紫雾的荞麦田里飞过……居然没有任何人发现他的行踪。终于,他来到了那条有着溪水长满丝茅草的山谷,他又见着了那片蓝色的水杉林。

水杉林的锥形树冠已与夜色消融在一起,只看见一排排笔直闪着幽光的树干挺立在那里宛若一根根琴弦,林间墓地又传来钉鞋的合奏,间或还有夜鸟凄历的哀鸣。这水杉林仿佛成了一架魔鬼的竖琴,日夜演奏着死神的音乐。子浩胆颤心惊地走了进去,层层叠叠高大的墓碑如鬼影朣朣。他小心翼翼摸索着前进,忘忧草莹光闪烁的花儿或明忽暗地照亮脚下的道路。走出林子时他全身冷汗淋淋,他看见那边的溪滩上,牛羊惨白的骸骨爆出点点暗蓝色的磷火,宛若遥远天边闪烁的星星。

子浩在这一刹那间热血奔涌,一举手一投足又恢复了闯入迷津前的自信。于是他加快了脚步,终于听到远处潭水的吟唱,同时,他为自已感到庆幸。

同类推荐
  • 我这一辈子 正红旗下

    我这一辈子 正红旗下

    《我这一辈子》和《正红旗下》均为老舍小说代表作品,极具代表性,读者可以充分领略到作者对当时世界忧愤深广的讽刺与批判,温婉戏谑的幽默与自我解嘲,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
  •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本书以新疆地方史为经线,以众多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情节为纬线,勾勒新疆历史演变及现状。小说着眼于晚清以来的风云故事,侧重于鸦片战争以后,同治之乱以前,其中北疆以平准噶尔贵族叛乱为典型;南疆以平和卓、张格尔之乱为样板;咸丰年以中国矿工反抗沙俄霸占我金矿为平台,充分展现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英雄业绩的方方面面。本书通过对主人公延孝先、黄双杏的塑造,讴歌人世间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作为效仿的楷模。跳出常见的经反复折腾甚至打打杀杀最终才恩爱的塑造形象之旧窠。并让他们担当故事发展衔接的线索人物。
  • 嘈嘈切切错杂弹

    嘈嘈切切错杂弹

    顾小暖走进教务处时,王逸阳原本大张旗鼓的笑声就像被谁半路抢劫了一样,戛然而止。一屋子人仿佛在演默片,只有表情动作没有声音,其实全都屏息等着顾小暖开口。顾小暖面上波澜不惊,她一如既往地浅笑,一笑,嘴角的梨涡便一闪一闪,终于,她不负众望地开了口,嗨,这么巧,王老师也过来交考卷?是设问句,不需要回答的。教务处一大屋子的人还是失望了。哦,不应该这样的,顾小暖,这个看起来纤细柔弱的女子,怎能如此云淡风轻?由始至终,她脸上的笑像是生了根,并在王逸阳面前枝繁叶茂,只见她一丝不苟地清点了刚刚收上来的试卷,确认无误后不紧不慢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容不迫地转身出门。
  • 流年物语

    流年物语

    流年中的故事,小城里的故事,伴着瓯江水,日夜不息。你好像都看在了眼里,又好像什么也没看见。《流年物语》是关于贫穷和恐惧的,同时也是关于假像和真相,欲望和道义,坚持和妥协,追求和幻灭的。这部头绪纷多的小说里独独匮乏的是爱情——那种我们在十八岁时憧憬的纯净的爱情。书里相遇的每一对男女,都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心。
  • 风火墙

    风火墙

    这是民国年间的一段往事。福州小巷里的一户人家,自家的老房子就是主人最重要的财产,可是有段时间,突然来了许多买主,出高价要买这破败的老房子。交涉未果,就有大户人家的千金突然要下嫁这家的儿子。这其中到底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一吴子琛嫁过来时,对新房的位置提了一个要求:必须是第二进东厢房的第三间。李宗林当时对夹在吴家一长串吓人的彩礼清单间的这个要求并不在意,新房好歹是李家自己的,安在哪一间不是安呢?他的注意力都在这门突如其来的亲事上。
热门推荐
  • 福星萌妃

    福星萌妃

    一个不小心,墨小碗误打误撞招惹了八邪王,本以为小命休矣,却从此被睚眦必报的某王纠缠不休。“从今天开始,你是八王府的人,记住要霸道嚣张,别给本王丢脸。谁扯你一根汗毛,你拔掉她满头青丝;谁动你一个指甲盖,你剁她一双肉掌。”及笄那天,脏兮兮的小可怜茧破成蝶,出落得风华绝代,让满京城求婚的王孙公子踏破了门槛。“都给本王滚!”某王黑头黑脸,愤怒咆哮:“墨小碗不嫁,她是养熟了,本王…吃的…。”
  •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与肉

    灵与肉

    张贤亮说:"世界如果没有女人便不成其为世界,如果我在摇篮中发现这个世界没有女人,我一定在摇篮中自我窒息而死。"《灵与肉》是张贤亮的中短篇合集,包括《灵与肉》、《刑老汉和狗的故事》、《吉普赛人》、《四十三次快车》、《霜重色逾浓》五个短篇和中篇小说《土牢情话》。其中,中篇小说《土牢情话》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一个年轻的“摘帽右派”在文革中蹲土牢时遭遇的一段感情经历。姑娘姓乔,丰腴、妩媚而又端庄,是看押我的班长。因为爱我,不顾危险夜里送饼子给我,夏天利用职权把我安排在靠窗凉快的位置,冒死往外递条子,得知我将被迫害,大胆提出私奔。可我,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对信念虔诚的悔悟,全部向当局坦白,导致善良的乔姑娘被领导糟蹋。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
  • 魔仙神

    魔仙神

    火系魔法家族的遗孤为了躲避仇家追杀,糊里糊涂来到神州,不料因此失忆,引起了一堆笑话,误入逆云却有卷入一场比仇杀更大的是非之中,命运沉浮,岂是人力所能主宰,世事棸变哪能被你左右!沉睡的记忆被唤醒,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阴谋与报复,正与邪,爱与恨,尽在祝枫羽的《魔仙》之旅!
  • 千秋骚坛

    千秋骚坛

    骚坛有自己的原则,只发展屈原故里本土的诗人,而且是农民诗人。一个农民诗社在全国产生了影响,这是乐平里这个小山村值得骄傲的,也是屈原故里的农民引以为自豪的。骚坛还在不断发展,会员已达五十多人,也已有了正规印刷的会刊:《骚坛》。《骚坛》定时编印,荟萃诗人佳作。诗社风生墨客盛,骚坛花绽众人浇。骚坛只有扎根屈子故里这片诗的沃土,吮吸民间养料,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扶持,骚坛的花朵就会永开不败。
  • 克隆人之末日曙光

    克隆人之末日曙光

    无套路末世文,没有异能设定,人类已经全灭,丧尸完全进化,专注写实,专注残酷。没有扮猪吃老虎,没有傻逼剧情。女主?抱歉,女人都没有。这是来源不明的克隆人计划,只为留存地球文明。-----------------不知多少年后,克隆人一批又一批被机器唤醒,在这丧尸横行的地球上,他们见证着人类的痕迹,找寻自己本身的意义。违背质量守恒的魔法,从何而来。扑朔迷离的外星文明,谁导致了这场灾难。我们并非地球的原住民,我们是谁?这一切,将由克隆人们一一探明
  • 靖康传信录

    靖康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春华

    锦绣春华

    苏云洛被渣男害死了,最终落得一个死无全尸的下场。重生归来之后,苏云洛发誓要手刃仇敌,并且将渣男身边的队友,一个个全部策反了。某男看着被簇拥在人群中心的某女,气得将炖给女主的参汤自己喝了。这是一个女主重生归来之后,收小弟的文,男主存在感强,只是得和别人争宠,争不赢还会吃醋。男主:媳妇太受欢迎怎么办,急在线等。女主:对象太难哄怎么办,急在线等。恶搞的小剧场(不是真的)女主重生在了男主的身上,手刃仇人,登上皇位,坐拥天下。男主:???作者你给我滚出来。
  • 神术魔血

    神术魔血

    天启纪元来临,人类生存面临巨大考验。灾难,饥饿,战争,变异,死亡。一切来的毫无预兆。神赐之术,魔血之主。双重人格的少年,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自我?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