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1200000057

第57章

文化宫的绘画班教我们素描的是位五十来岁的市美院老师,第一节课他先让我们临摹一组几何体,测试一下学生们各自的程度。然后,他把这次报名的学生根据成绩分成了两个大组,我被分到了有绘画基础的一组。

这种美术培训班不像在学校班里,同学们一般只有一岁的差异,这个班里什么年龄段的都有,有上班的,也有初中的学生,老师依次和学生们交谈简单地了解一下情况。

他和蔼地问我:“你是不是打算明年考美院的学生?”

我有些自豪地回答:“不是,我是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

我和班里另外一个女孩子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完成一副绘画后,他会把画得好的作品用图钉按在四周的墙上,我已经有好几幅作品被老师钉在墙上“展示”了。

老师说,我和那个女孩子的画画风格完全不同,她属于粗狂型的,像出自男孩子的手笔,线条分明;而我属于细致入微型的,细节画的比较好,远看有黑白照片的效果。

那个女孩子在人群中显得挺与众不同的,她高高的个子,大长腿,留着很短的“二八分”的大分头,总是穿一件不系扣子的灰色西装和蓝色牛仔裤。

我内心其实非常认同,这个女孩子要比我画得好,我觉得她的画才像是创作,而我仅仅真的只是在临摹而已。再说老师说她是要考美院的,是“专业选手”,水平自然比我们这些“业余选手”的水平高,我虽然欣赏她,但她不可一世的表情让我讨厌。虽然我们彼此都注意到了对方,但谁都没有主动示好先说出第一句话。

班里还有一个画得不错的男孩儿,是一个貌似年龄比我们长几岁的“社会青年”,他高高的个子,留着“二八分”的大分头,也穿一件灰色的不系扣子的西装和蓝色牛仔裤,在后面看,和那个女孩子简直像是对孪生兄弟。他老是在我和那个女孩儿的画板前转来转去假装看画的样子,然后借故搭讪。

他去那个女孩子那里看她画画时,那个女孩子就很开心,眉飞色舞地和他聊天,故意搞的动静很大,好像在气我;如果那个“社会青年”站在我这里看我画画时,她就很不开心,有时也不叫名字,直接摆手喊他“过来”,我以为他们一定是认识的。

我心里不免觉得有点儿可笑,这些“小屁孩儿”根本入不了我的法眼,我才不稀罕搭理他们呢!再说,他们俩看起来着实比较般配。

一天放学时下雨了,我没有带伞,那个“社会青年”张着军绿色的雨披说:“咱俩一起跑回家吧?”

我看了他一眼,心想:“神经病,谁要和你一起跑!”

但嘴上不敢招惹他,说:“不用了,我等一会儿,雨停了再走。”

那个“社会青年”就穿着雨披,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地走了。我有些纳闷:那个女孩儿今天怎么没来?他们吵架了吗?

一会儿雨小了,空气中湿漉漉的、潮湿的像能拧出水来。无论别人怎么说下雨天有多不便利,也挡不住我对雨天的钟爱。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细雨蒙蒙、行人稀少的街上,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可以不想,这种感觉多好啊!

我正惬意地溜达,身后突然响起了一串自行车的铃声,虽然我走在人行道上,身体还是本能地躲闪。回头一看,原来是美术班的那个“社会青年”。

他一只脚踩在马路牙上,一只脚踩着自行车的脚蹬子,毫无征兆地说:“安雪,交个朋友呗!”

我看了他一眼问:“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他“切”了一句,说:“画上不都写着呢吗?!难道你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我摇摇头说:“我没注意。”

他说:“我叫俞晨”

我说:“我现在不交男朋友。”

他歪着头问:“为什么?”

我说:“我还是名学生呢,不考虑这个问题。”

他问:“你多大了?”

在我理解中,女孩儿过了二十三岁就已经老了,所以我想吓退他,虚报年龄道:“我二十四岁了。”

他兴奋地按了一下自行车铃,等“叮铃铃”声停止后说:“刚好啊,我二十五岁。”

天有些黑了,我有点害怕,虽然不至于像初中那会儿,被男孩子截住吓得几乎哭出来,现在表面上看起来不是很紧张,心里还是蛮很忐忑的,觉得这么和他聊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但也不敢惹急他,就和颜悦色说:“你不要再跟着我了。”说罢转身就走。

他继续在后面跟着我说:“你答应下来我马上就走。”

我站下来看着他说:“你真的不要再跟着我了,一会儿我哥会来给我送伞的,他看到你了不太好......”

他嬉皮笑脸地说:“没关系,你哥来了我再走也来得及。”

然后,这个叫俞晨的男孩儿在后面像影子般地跟着我,我走快他车子就蹬的快,我走慢他车子就蹬的慢,面对这样一个死缠烂打的人,我束手无策。别说我没有哥哥了,我就是真有个哥哥此时也飞不到我身边啊!

“安雪!”这时不远处有一个人面对面地朝我走过来,我眯缝起眼睛,也看不清楚那人是谁?

高三最后一年,我的眼睛终于近视了,觉得戴眼镜不好看,除了抄写黑板上的字时,平时我是不愿意戴的。但是不戴眼镜,远处的人和物看起来就比较模糊,尤其是阴雨天气,只能看个大概。

那人走近了,我不禁惊喜万分,原来他是穿着一身警察制服的罗叔叔!

我还没来得及叫他,他便“先发制人”,警惕地看了一眼一直尾随在我身后的俞晨,严厉地问:“你认识他?”

俞晨吓得脸都变色了,我赶紧说:“是的,他是我在文化宫一起学画画的同学。”

俞晨感激地看了我一眼,连忙点头说:“是的,是的,你们聊,你们聊,我先走了。”说完骑着车子像兔子般地逃离。

同类推荐
  • 乡土风情录

    乡土风情录

    回不去的小时候,和那些年的乡土风情,深埋在我的记忆中,借几许文字,把它记载
  • 惊魂人生路

    惊魂人生路

    辛亥革命前夕,武昌新军管带革命党人鲍德明全家被杀,鲍德明之子鲍玉岩因回徽州祭祖逃过一劫。紧随其后是海捕文书到达徽州府,迫使鲍玉岩上了逃亡之路。在清末民初动荡的社会中,鲍玉岩几次落入险境,命悬一线,他将如何生存?鲍一刀是徽州名厨,身怀绝技,招牌菜一品锅名扬四海,鲍玉岩几经周折投其门下学艺。鲍一刀非常严厉,他让鲍玉岩懂得了一个真正的徽州名厨是怎样炼成的?他不仅要有顶尖的绝技,更要有高尚的艺德。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鲍玉岩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与折磨,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苦学厨艺。患难中,鲍玉岩与小桃红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情能经受风雨吹打吗?
  • 云出终南岫

    云出终南岫

    这是一部近80岁的睿智豁达的老人的奋斗史,讲述了男主人公从终南山的大山中走出,从一名农家的孩子,父母相继去世,家境贫寒等艰难困苦,70余年人生的风风雨雨,终于成长历练为一名大学教授,善良而朴实的一生,故事朴实无华,感人至深。
  • 那些是梦

    那些是梦

    我字及我心,我心及我情,我情形于字,谁知我书情?
  • 再见如初见

    再见如初见

    那一年的一个暖心微笑。那一年的一个温暖举动。那一年的一个无措决定。那一年的一个悲伤故事。那一年的一个重逢喜悦。那一年的一个春夏秋冬。
热门推荐
  •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精选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精选

    从全球万余种报刊、杂志、书籍中精心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智慧的638个小故事,囊括了人生、情感、事业、智慧等各方面,是我们生活、处世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 临安初雪不负卿

    临安初雪不负卿

    一个是青楼花魁,却手握着神势力,背负着血海深仇和家族遗命;一个是闲散王爷,却身种绝迹奇毒,身世成迷。朝局动荡,京都风云骤起,他有如何手段?她又如何选择?谁入了谁的局?谁又在被利用?是真心还是虚与委蛇?是江山大业还是归隐山林?灭族之恨,灭门之仇,权谋算计,刻骨挚爱……
  • 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

    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巴菲特思考的基本方式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付出的买价决定投资报酬率;其二,必须先能够合理地推算企业的未来盈余。巴菲特说:“投资企业,是购买它的未来。”“你应当投资于一家甚至连傻子都可以经营的企业,因为有朝一日,可能真会有傻子这么做的。因此我喜欢那种根本不需要管理仍能赚大钱的行业,它们才是我喜欢从事的那种行业。”年轻的巴菲特想要开一家公司赚更多的钱。如果他要获取复利的好处,他知道越早开始越好。
  • 至尊医女:军医王妃不好惹

    至尊医女:军医王妃不好惹

    张楚晨觉得人生很悲剧,明明是来找男朋友的,从穿梭机里面掉下来就得面对一波又一波的不要命追杀,她觉得自己快死了,有个黑衣人从天而降。男子表示救你可以,必须要替他杀个人。张楚晨扶额,怎么又是杀人,狗腿的点点头,还是保命要紧,反正自己老本行就是特工,杀就杀吧,杀不杀得死那就是另一回事。可是对方好像比她还悲剧~似乎不用她出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极品废材妃

    极品废材妃

    【女扮男装,1V1,互宠】“师父在上,徒儿在下,这是亘古不变之道理。”坐在贵妃椅上的轻佻男人搂着某女的腰肢,强硬的让她坐在他的小腹,眼神如狼似虎。她是一代天之娇,因一时失误成为了人人瞧不起的废物小少爷。废物?人人可欺?很好!看她不把欺辱她之人揍得爹娘不认识!他重生归来,一心寻她,故地重逢,如何都掩饰不了内心深处的激荡与喜悦。日日夜夜所纠缠,只为守护于她,哪怕颠覆天堂地狱。
  • 人间沧海

    人间沧海

    懵懂少年,自幼丧父,寡母孤妹,生活艰困。这是一段平凡人的不平凡往事,一段独品却又为众品的人生,酸辛甘苦,一壶浊酒,浮沉几十载。人间沧桑,自有正道!故事从改革开放前的那个少年说起……
  •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经典的文学评论,伴随着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有阅读的必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作品,问世三十年来,关于它主题与艺术手法的研究评论文章不可胜数。一九七六年结集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其作者欧阳子作为与白先勇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共同赴美留学的同窗好友,有别人不易追赶的优势,由她来评论《台北人》,也是文坛的一道风景。欧阳子采用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至巨的“新批评”方法评论《台北人》,通过系统化的归纳,以“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等主题命意来讨论其含义和意象。三个主题互相关联,互相环抱,共同构成串联这十四个短篇小说的内层锁链。
  • 上巳日曲江有感

    上巳日曲江有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