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7000000001

第1章 宫

来源:《中华传奇》2006年第03期

栏目:民间传奇

抱琴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她六岁,由老仆宁妈妈带着,去江南拜师学艺。

那一天,江南下了特有的霏霏细雨。抱琴倚在乌篷船舱里,任蚕丝般柔嫩的雨屑轻盈无声地从她的双颊滑落。透过舱壁不规则的窗口,抱琴第一次看见了江南的景致:水泽中一洼又一洼细而连绵的涟漪;高傲地伫于屋甍瓦尖的短腿鸟雀;掩映于斑斓油纸伞下,隐隐行走的红袖……真如画师飘逸且又凝重的一笔,怎一个心醉了得?

过了浑圆的半月形石拱桥,一橹至岸。到了,到了。抱琴踩着湿腻腻的船板,仰头凝视牌匾上三个大字——游雪斋。

“真是好名字呀!”抱琴喃喃道。

宁妈妈说,游雪斋是江南最好的琴舍。这儿的头牌——婉筝姑娘精于古琴,一琴弹得万人醉。若抱琴荣至她的门下,将来不但湎醉听琴者,也会醉了自己。

宁妈妈牵着抱琴往婉筝所居的二楼游雪阁走。一楼高台上,十几个女子抚弄玉笛,且吹,且舞,且唱。台下看官,有的银篦击节闲和韵,有的一边赏乐一边静饮煮酒,有的三五成群放诞空谈……

比起歌舞升平的一楼,二楼安静了许多。宁妈妈一间间细细寻找。什么“念秋阁”、“采香阁”、“寻紫阁”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游雪阁”地处中心,不近,但也绝不会远。

游雪阁中,珠玉帘后,一位女子背枕桃心木椅,正吃着身旁圆桌上所置点心盒中的糕点。香熏笼中弥漫出的乳色烟雾笼罩着墙上所悬的各式扇面,也笼罩着桌上那张神秘的古琴。

抱琴一边俯身跪下,一边仰头观察这些新鲜的物事。宁妈妈道:“师父,我家丫头久仰您的大名,羡慕您的琴技,愿拜您为师,这——”她说着打开一个布包,是一些普通的玉镯、金钏、雪柳、黄金缕等等。“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普通的庸脂俗粉怎么可以轻易打动这位极负盛名的琴师?她缄口不语,甚至连瞟也没有瞟抱琴一眼。

沉默了半晌,抱琴听见快而急促的脚步声,扭头望去,一个中年女人站在门槛前,笑道:“筝儿,给客人们弹一曲去。”“我累了,不想弹。”婉筝冷冷道。中年女人立刻撂了脸,嗔道:“摆哪门子大架子?耍哪门子小姐脾气?你以为你现在有了点小名头就可以坐享其成,等人家来送银子吗?别忘了是哪个把你捧成名的!”婉筝扔下点心,抱起桌上那张琴,只手撩开玉帘,从抱琴身边走过。那张古琴——用略泛绛墨色的檀木制成,琴枕两端描有栩栩如生的飞天云纹,丝弦明如白玉。

“全城最好的制琴坊子也做不出这么好的琴吧?能弹这张琴,一定是一种享受!”

抱琴心中有说不完的惊异与羡慕。但她捕捉到了婉筝眼中的泪花点点,幽怨点点,她有什么伤心事呢?

抱琴侧耳倾听楼下的动静,希望能听到婉筝琴师伯牙再世,中散复生的旷古琴技,但演奏的曲目令抱琴失望——听不见古琴简白善变的音色,是一首凄凄惨惨的曼歌。只听得几句“瑞脑销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是教坊常用的——李易安的《醉花阴》。

婉筝又回到了游雪阁,她把古琴以发泄的态度扔在圆桌上。古琴颠簸了几下,险些掉下桌去。婉筝走进里屋,把门栓紧紧地扣死,这一天再也没有出来过。

抱琴的双膝已经跪得酸疼了,她用眼神询问宁妈妈自己能不能站起来,宁妈妈坚决地摇了摇头。

抱琴百无聊赖地听着楼下的箜篌之声,一会儿是琵琶,一会儿是箫,一会儿又是扬琴……悠扬热烈,仿佛永无休止。

夜阑人静,游雪斋的吹奏终于停止。宁静之中,抱琴看见束束月光被窗棂撕碎,犹如遗落于地的片片素色罗裳,被人们的双足碾碎。

“呵呵呵。”抱琴听见轻如银铃的笑声,转过头,看见一个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倚着玉扉掩面而笑。她着藕色小袄,白苎罗裙,黑鸦鸦的满头长发被梳成了两个很长很长的羊角辫,笑弯秋月的样子很天真。看见抱琴注视自己,她突然跑下楼去,笑容隐没在门扉之后。

女孩轻轻地上楼,见游雪阁只有宁、抱二人才缓缓踏入,打开手中的油纸包,是两个芝麻馅饼。她递与抱琴一个,又递与宁妈妈一个。

“这……”抱琴望着手中的饼,多少有些困惑不解。

“我见你们跪了很久,一定饿了,所以给你们饼吃。”女孩的神情显得有一丝骄傲。

抱琴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苏合,‘中有郁金苏合香’的苏合,是我师父给我起的。”

抱琴又问:“你师父是谁?”

“苏紫陌。”苏合傲岸地大声道,一字一顿说得很清楚。

抱琴失笑:“苏紫陌?我不认识。”

“紫陌师父你都不认识?整个游雪斋除了婉筝就是她了!她就住在旁边的寻紫阁,洞箫吹得妙绝人寰,堪称江南一绝呢!”

“哦……”抱琴一知半解,又问,“你也来这儿学琴?”

“嗯,来了十日了。原本我不想来,学琴多无聊啊,就算将来出名也不过赚几个臭铜板,真没劲。但爹不听我的,就把我强行带来喽。”她说着斜了一眼门畔,“哎呀,师父不会去找我了吧?我得走了。”她双手提着裙袂,轻灵如紫燕般从门槛上跃过。

抱琴不记得那一晚是怎样熬过的。地砖的冰冷刺着她的双膝,在南鸦凄戚的悲鸣中,她渐渐睡去,直到第二天清晨的冷风吹碎了南柯的梦。

婉筝也起床了,她拨开门栓,撩开玉帘,问:“你们还在这儿吗?”神情平静,仿佛已经未卜先知了。“是,师父,收下我家丫头吧!”宁妈妈不住地磕头。“好吧。”婉筝终于点点头。

抱琴这才敢起身,可刚一站起,双膝又机械式的弯曲,只觉得腿一酸,自己昏昏欲坠。“小心,”婉筝悬崖勒马似地轻轻挽住了她的手臂,“没关系吧?”抱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叫什么名字?”

“叫抱琴。”

“抱、琴。”婉筝细细吟味,“怎么像教坊姑娘的名字?”

宁妈妈答:“我家老爷嗜于古乐,希望小姐长大也可拨弹几曲,便定了此名。但老爷怕小姐太小学琴弹坏双手,小姐五岁时才传她琴技。学了不到一年,老爷便过世了。”

“哦?是这样?”婉筝喜道,“那给我弹一曲吧。”

那年,抱琴五岁。剪露时分,裁些花枝草屑加进暗黄的书页中,给那些冗长乏味的圣贤书添一抹鲜亮之色。

“琴儿,来。”

蓦然回首,看见父亲倚着门槛向她招手。

“爹,什么事?”她把一枝凤仙木送给父亲。

“爹今天教你弹琴。”坐在那架熟悉却又陌生的古琴前,她不知心中底味。时常看见父亲如痴如醉地放荡拨弹,自己却从未走近此琴一步。

“琴儿,来,”父亲手把手地教她弹了一个音,“这是宫,懂么?”

后来,父亲抱病而夭,他此生的唯一知己——那架古琴被作为殉葬品与他一起幻化入熊熊大火之中。此后,她再也没有弹过琴,也没有琴可弹了。

现在坐在这架古琴前,她既惊喜又紧张。弹什么呢?就弹一曲最动听的《寒鸦戏水》吧。每当父亲弹起此曲,她的眼前就浮现了百只寒鸦齐扑翅的动人情景,希望自己也可以让听者忘我。

“啵——”抱琴拨了一个音,双手快速地拨动起来,一串音尾随着一串音,速度略有些快。“咚——”食指拂错了弦,她回头惊慌地望着婉筝师父。

宁妈妈道:“小姐,你好好学琴,老婢走了。”她把钗钏呈给婉筝。

“我不要,”婉筝冷冷道,“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论发生任何事,都不要让抱琴的家人来找她。”她的眼中泛起一丝冷漠的寒气。宁妈妈无奈地点点头,蹒跚着离开了游雪阁。

宁妈妈走后,婉筝悠悠问:“抱琴,你为什么来这儿学琴?”

“是叔叔、伯伯们让我来的。”

“你不知道,在这儿弹琴的女子,命都很苦的。”婉筝说着,珠泪重临眼眶。

同类推荐
  • 黑雪、黑雪

    黑雪、黑雪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1982:“现代派”风波

    1982:“现代派”风波

    1980年第3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双月刊)发表叶永义的《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引发了一场“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在新时期的初始阶段,现代派思潮的兴起,主要是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出现于文坛的时间,则稍稍往后一点。《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这样的命题,其实是文坛上求变革,希望从传统意识和思维定势中突围出来的一个理论选择,哪知道,《外国文学研究》的这个讨论,并没有越出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圈子,在相对比较活跃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圈子里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因而也就没有发生较大的影响。
  • 人在天涯

    人在天涯

    1976年琼瑶创作的小说,在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已经预计到了改编电影的可能,是专为导演的设想而写,1977年在意大利实景拍摄。志翔(马永霖)怀着梦想飞往罗马去投奔学声乐的哥哥陈志远(秦祥林),本想已功成名就的志远,必定在各大著名的舞台上意兴风发地表演着歌剧,却不料,志远只是歌剧院内抬布景的杂工。真相一旦呈现,志翔顿时惭愧自己利用志远的钱,读着贵族般的学校,更深深感到人在天涯的悲恐……
  • 离婚

    离婚

    我们围在一张桌子上炸金花,当时一间屋子里有七八个人参与,有几个输光了钱,在旁边瞪着眼睛看。我的手上拿了三个K,心中暗喜,心想这回可得多赢点儿了。参与的人后来都放弃了,只剩下我和张黑子。当时桌子上已经有了一堆钱。我手气不错,那时已经赢了有两万多。我把钱都押上去了,有三万。我想张黑子肯定要看我的牌比大小,看牌得翻倍,他得出六万。我打认定了他会看,可没想到他不看。张黑子这个狗日的真会装。他犹豫着,捻了捻手中的牌,一副不自信的样子,问旁边的人跟不跟?旁边的人看热闹,就起哄说,跟呀,来场大点儿的,看哪个狗日的能把钱拿走。
  • 温柔陷阱

    温柔陷阱

    艳阳高照,江鹄天的心情也如这明媚的阳光。当他走出大同钱庄时,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终于可以择地隐居了。忽然,他感觉有些不对劲,忙扭头一看,只见身后不远处有个虬须满面的中年汉子似无意似有意地紧跟着自己。江鹄天的心一沉:这人是谁?难道已探出自己身怀巨额银票。但想自己好歹也懂得一些功夫,寻常江湖屑小也都还不是自己的对手,遂又浑不在意。江鹄天转身折向一片荒山,那虬须汉子也跟了过来。江鹄天抬头见前方三岔路口有一棵大榕树,于是一阵急跑;那人措手不及,呆了呆,也加快了步伐。
热门推荐
  • 大国之巨匠

    大国之巨匠

    沈欢重生了,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夏天,他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江南常兴造船集团!一个泱泱大国,无论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要靠强大的造船工业。作为一个重生者,沈欢更清楚未来海上的重要性,建设世界超一流造船基地——江南常兴造船基地,更是重中之重,且看沈欢如何与大国工匠们一道,用汗水和智慧,筑就大国海上长城,成为大国之巨匠。交流群六九零四九三九四九
  • 倾世聘

    倾世聘

    第001章、惨死虿盆南燕国,国都燕城。太子府后山。雪色茫茫,阳光透过树叶的……
  • 修真十书盘山语录

    修真十书盘山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重新振作起来?
  • 琼台

    琼台

    有臣子神情悲切,拱手作揖:“请王上赴死!”有人闻之难以自己,有人面露鄙夷。有人生性坦荡,胸怀沟壑。“君子无嗣,敢为天下谋。”武夫尚且持卷,文人却也不少豪情。这是一个读书人的时代,只要学有所精,必有用武之地。试想江上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运甓漫稿

    运甓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云中歌(套装全3册)

    云中歌(套装全3册)

    这世上,时光会改变太多事情,但总有一些人和一些事,只要你相信,就永远不会变。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身陷万里荒漠,走投无路之际,一个骑着天山雪驼的绿衫女孩云歌凭空降临,将其带出荒漠。冷漠的刘弗陵最终被精灵可爱的云歌打动,互赠礼物后相约十年后在长安相会。十年后,云歌带着儿时的诺言来到长安寻找刘弗陵,却发现此时的“陵哥哥”不仅不记得儿时的大漠诺言,身边还多了个贤惠美丽的女子许平君。云歌伤心之际,遇到了风雅出尘的贵公子孟珏,孟珏陪伴她左右,对她十分体贴照顾,长安城中这一场偶遇,却并非偶然。
  • 我将会一直走下去

    我将会一直走下去

    从一个富二代到阶下囚,被对手放逐于祖国之外,他一步一步崛起,当得知入狱真相之后,他会选择如何做?(本书没有装逼打脸,没有各种逆天,有的只是一个为了梦想努力奋斗拼搏的人。不喜勿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