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传奇》2005年第07期
栏目:神州奇人
药都城地处中原,乱危乃为群雄逐鹿之所,升平则为人物辐辏之地;百货辇来,千樯转流,五方之产不期而毕会,四海所需取给于立谈,为九州之通都大邑。
也正是这个地理上的优势和富足中原的美名,侵略中国的日军,1938年5月进犯此城。当时驻扎的国军,没放几枪就奔兔一样地弃城南逃。但这里的各色民众却以不同形式与敌周旋。余曾遍访民间,记录了一个个豪客侠女的动人的故事。
韵兰儿乃翠花巷一暗门妙女,与其母独处小院。究其身世,有说其母原为泉城娼妓,泉城被日本人攻占,才逃至药都。也有说韵兰儿是其母收的义女,也不可考证。韵兰儿初到翠花巷时只有十岁,日随其母弹琴作画,并不接客。
十五岁时,韵兰儿已肤若凝脂,面如莹玉。时常为客人弹琵琶吟小曲,其母以箫和之,珠喉乍啭,婉约之声若柳外莺语。城西赵家大少爷,每月来十多趟,挥金如土为之置妆,仍不能近其身,只能偶以酒狎之。一时间,翠花巷热闹起来,药都官商人家子弟多来送帖求见,意在争为韵兰儿破瓜之荣。
韵兰儿只有一人,而药都浮浪男子云集,有人半年都没能与韵兰儿同桌而坐,更不要说听其弹琴吟曲了。那赵家大少爷,倒是最得韵兰儿喜欢,曾得韵兰儿一幅《兰竹图》。赵家大少爷并不通画,也是为了人前显摆,竟把这图带到“多宝斋”请高手品评。多宝斋主邹先生一见,就怔在那里不动了。只见这图:兰为主,竹石为辅;冷竹峭石,衬出兰之生于深谷而不为恶境而改节的坚韧秀丽;其画法——工写兼用,以线条为主。略施淡色,更显得兰花空灵淡雅,超然绝尘。邹先生赞曰:真乃兰中上品。从此,韵兰儿的名声更大,人们都为能得其片墨为宝。
赵家大少爷得知韵兰儿画品也这般高格,来得更勤了。但此时更有一人看中了韵兰儿,他就是汪伪和平救国军张岚峰部师长汝大中。汝大中精于治军,喜好书画,通音律,更爱风月。他驻军药都不久,就听说了韵兰儿的芳名。这一日,他一身便装进了翠花巷。韵兰儿虽不乐意,也只得笑脸相迎。韵兰儿先为其吟唱了一曲《清平乐》,继而画兰一轴。汝大中雅兴大发,也为韵兰儿画了一幅《红梅闹春图》。汝大中熟于飞白画法,花枝交接处,笔断意续,运笔峭拔,挺劲潇洒,自根至梢一气呵成。其画,枝多花繁,繁而不乱,疏密有致;殷红的花朵虽有媚态,但与铁骨铮铮的枝干相映,愈显春意盎然。韵兰儿在一旁微笑颔首。汝大中当夜就与韵兰儿双宿双栖了。
汝大中拥兵药都,他看上了韵兰儿,其他人自然不敢再作他想。韵兰儿对汝大中也是殷勤伺候,两人几乎是日日同眠。有时夜间,汝大中也把韵兰儿接到自己的住处——姜家公馆。这日,韵兰儿又到姜家公馆。一夜缱绻,韵兰儿早早起来梳冼妆扮。待汝大中起床,韵兰儿郑重对他说:“师长,我有一事相求。”汝大中笑了:“你说吧,没有我办不成的事儿!”韵兰儿直视汝大中的双眼说:“我要你杀了日本宪兵队长山本一郎和警备队长小野腾木!”汝大中惊得站了起来:“你、你是什么人?”韵兰儿坐在了圆凳上,正色道:“我只是一名风尘弱女。第一次见你画梅,虽花有媚态,但老干横枝铁骨铮铮,知先生骨气还在,现在国难当头,理应以大义为重!”汝大中沉吟良久,呵呵大笑:“女子之见。我要不做呢?”韵兰儿从容起身,伸手从奁盒中拿出一柄雪亮短剑,汝大中愕然之间,韵兰儿已刎颈而死。
十天后,汝大中以做寿设宴为名,把日本宪兵队长山本一郎和警备队长小野腾木请到姜家公馆,席间将二人及卫兵杀死。当天,拉出和平救国军三个师、一个支队共计一万七千人,归顺国民政府。
《药都志》记载:是日,民国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对韵兰儿却无只言片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