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章回小说》2013年第04期
栏目:非常经历
铧子山脚下有个不大的小屯儿,名叫铧山屯儿。这里住着二十多户人家,多数是猎户。
1947年这里解放后,人们彻底告别了日寇蹂躏和匪患不断的苦难生活。他们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靠山吃山,冬天打猎,夏天采药挖参,日子过得宁静、祥和。谁知,这种日子刚刚过上两年,屯子里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几件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儿:山里的人参成精吃人了!刚刚过上平静生活的人们又处在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老刘头是屯中最为恐慌的一个,原因是被人参精吃掉的几个人里,就有他的一个亲外甥。这几天还没等消除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恐惧,家里就接到了—封来自沈阳美术学院的信,他知道这是儿子小刚寄来的。小刚说学校马上放暑假了,要和女朋友回来实习,到大山里搞写生。二外甥铁柱子刚念完信,老刘头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一哆嗦,旱烟袋差点儿掉到地上。
他是铧山屯儿有名的猎手,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耳不聋,眼不花,枪打得还是那么准。二十多米外的一只麻雀,他都不用细瞄,枪响落地。在树木稠密、漫荒拉草的山里,不管什么猎物,只要他搭上眼,几乎难以逃命,因此,人送外号刘炮儿。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按照这个理儿,老刘头的儿子一定也是个好炮手。可是这个理儿到这儿竟然不灵了。儿子小刚天生胆小,八九岁的时候都不敢放爆竹,更不用说打枪了。真是个孬种,没有一点儿像我的地方。我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枪都打得老准了!老刘头正在院里稀罕巴差地擦着那杆老洋炮,看小刚躲得挺老远,心里很是生气。
不像你更好,整天杀生害命的,我看没有啥好处。当妈的总是向着儿子,每当老头儿说小刚的时候,老伴儿就拿这话回敬他。老头儿有时想想老伴儿的话也不无道理。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父亲上山学打猎,练就了一手好枪法。由于枪打得太准,这一辈子死在他手上的动物不计其数。如今老了,也该积点儿德了,不能再让孩子步他的后尘,乱杀生灵。老两口一合计,决定让小刚去二姨家念书。
小刚二姨家在沈阳,二姨夫是买卖人,家里条件很不错。可惜二姨有病不能生育,五十多岁的人了身边也没个子女,两口子心里很是惆怅,听说外甥要来她家上学当然高兴,赶紧到姐姐家把小刚接走了。
小刚上沈阳那年才十岁,一晃十二年过去,他都大学三年级了。
也许是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和二姨过于宠爱的缘故,小刚贪玩不爱学习,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不算太好。不过他倒有个优点,喜欢画画,而且画啥像啥。二姨觉得小刚很有画画的天分,就因势利导,专门给他找了个美术老师进行辅导。高中毕业,小刚报考了美术学院,文化课成绩虽然差了一点,经过辅导老师疏通,还是被录取了。
再有一年,小刚就毕业了。前几天,他已给家里来过—封信,告诉爸爸妈妈,说是自己已经长大了,胆子也不像以前那么小了。他还告诉二老,说是处了一个对象,是他们一个系的,名叫小丹,长得还挺漂亮。小丹从小在市里长大,没有去过农村,也没有见过大山。她几次央求小刚领她去家里看看两位老人,顺便体验一下农村和山里生活,画点那方面的作品。
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赶这个时候回来,这节骨眼儿谁还敢上山?惊魂未定的老刘头脸上的肌肉不停地痉挛,带动着下巴上那撮花白胡子往上直撅撅。他想叫铁柱子给小刚回封信,叫他暂时别回来。可铁柱子说小刚信里写着他们这两天已经动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