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0800000002

第2章

历史这只巨轮,有着它自己前进的方向,但有时轨迹的改变,只因一个细节的作用。

那一天是1949年的5月。

对于北平这样一个中国北方城市来说,5月是它一年中最好的季节。1949年的这个5月又格外不同,因为,北平是1949年1月31日解放的。3月24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及党的领导机关从西柏坡迁入北平。所以,对于刚刚解放不久的北平人民来说,这个春季格外美丽,阳光明媚,花香鸟语,连空气都那么美好。北海的湖边,杨柳清风碧波涟渏里,年轻的情侣出双入对。

北平沉浸在和平安宁的幸福中。

5月4日这一天,全国青年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同志亲临会场作报告。代表们当然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给敬爱领袖的发言回报了阵阵青春热烈的掌声。

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一天,上午过后,一些黑影鬼鬼祟祟地在北平南苑机场上空出现,不一会儿,一阵巨大的爆炸声轰响起来,刹那间,火光冲天,硝烟遍地,弹片横飞,人们凄厉地呼叫奔跑着,四下逃难。负责北平军务的华北军区司令部很快查明,是国民党空军突然偷袭了北平城市,目标是我方的南苑机场。

事后查明,这一天国民党空军共出动6架B-24型轰炸机,短时间内投下重磅炸弹30颗。这次对南宛的轰炸共毁伤飞机4架,倒塌民房196间,死伤24人,造成重大损失。

由于当时北平的防空体系尚不完善,人民解放军没有足够数量和有效的雷达,国民党空军的飞机以超低空编队快速突防进入北平,在完成轰炸后又迅速逃离返航。

轰炸发生后,时任军委航空局局长的常乾坤迅速赶到现场,面对满目疮痍的机场,看着被炸毁的飞机和死难的群众,常乾坤愤怒得眼睛都要滴出血来。

这时候,指挥室里的红色电话响起来,常乾坤接过电话,他面色冷峻地立正回答:“是,是。明白。我马上到。”

半个多小时后,一辆吉普车在夜色里悄无声息地驶进中南海。下了车的常乾坤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走进周恩来副主席在中南海的办公室。

站在窗前的周恩来转过身来,神情严肃地说:“敌人太猖狂了。敌人的空袭,对刚解放的北平人民和我们党的领导机关造成了严重威胁。在目前大批空军部队尚未组建之前,必须迅速成立一支航空兵作战分队,以加强北平地区的防空力量。”周恩来指示说,“你们抓紧时间研究一下具体问题,把能作战的飞行员调来,迅速组织起来,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

周恩来在这不长的一段话里,用了“抓紧时间”“迅速”这两个词,常乾坤心里十分明白,他深深地了解,加快建立人民军队的空中力量,已经是迫在眉睫。

常乾坤原是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校校长。1946年3月1日,在通化正式成立的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所航空学校,后人称“东北老航校”。当时按航校成立的日期取了个代号为“三一部队”。开学典礼上,时任通化军区司令员的何长工代表中共中央、东北局讲话,宣布了航校领导干部的任职命令,通化军区后方司令员朱瑞兼任校长,常乾坤为副校长。不久后朱瑞在东北战场牺牲,由常乾坤任校长。

常乾坤和东北老航校的建设者们,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里把航校办起来了。3年多的时间共培养出各类技术干部560人。其中飞行班5期126人,机械班4期322人,领航班24人,场站等保障人员88人。这些同志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成为人民空军建设事业中的骨干力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194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刚刚到来的这一年里,共产党人已经看到了光明将至的未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完美结束,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蒋介石的残余政权退逃至孤岛台湾。为歼灭残敌,保卫新中国,建立完备的国防力量,中共中央作出了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战略决策。

建立一支人民自己的空军,保卫和掌控祖国的蓝天,这是共产党人多年来的梦想。

照亮春天的第一缕光辉来自一间窑洞。

1949年3月8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窑洞里的油灯亮到深夜,与灯光一样热烈的,还有涌动在人们心头的阵阵热情。这个晚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悉数到齐,由主持东北航校工作的校长常乾坤、政委王弼作情况汇报。

常乾坤向中央领导们详细介绍了在东北创办航校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在此前的1946年3月1日吉林省通化市正式成立了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

毛泽东兴致很浓,听得入神,即便暂时离开一下,也要常乾坤稍事休息,等他回来后再接着讲。当汇报到航校现有的飞机装备和数量时,毛泽东问:“你们现有的飞机,能不能赶上我去重庆谈判时坐的那种飞机?”

常乾坤回答说:“现在飞机缺少零配件,都是拆东补西,飞机的安全系数还不是很高。”

毛主席又说:“很好,过去在延安办不到的事,今天办到了。你们为今后正式建立空军做了准备工作,培养出一些种子。”

毛泽东点着了烟接着说:“等着以后我坐你们开的飞机。”

大家都笑起来,屋外还有寒意,但窑洞里春意盎然。

那个晚上毛泽东一直在抽烟,他睿智的目光在灯光下闪亮。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也神情专注,兴致勃勃,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思考和酝酿着不久的将来,创建人民空军的规划和蓝图。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召开的会议精神,决定建立一个全军性的航空机构。

3月17日,中央军委电告四野林彪、罗荣恒、刘亚楼:

军委决定成立航空局,人员由东北航校抽调。

19日,中央军委又电告东北军区、四野:

航空局长望由常乾坤、王弼两人中选一人担任,或由常、王二人分担局长、政委。

3月24日,毛泽东、朱德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途中,十分欣慰地给“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官兵嘉勉复电,提出:

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

3月25日,毛泽东到达北平,从黄土高坡走出来的共产党人迈进了这座充分显示中华民族历史、智慧和文明的古都。当天下午,毛泽东乘车去西郊机场,由叶剑英陪同检阅了部队,回来后,住进了香山的双清别墅。在这里,毛泽东开始忙碌两件大事:一是指挥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二是协商召开政协会议。

1949年3月30日,中央军委颁布命令:军委航空局在北平成立,任命常乾坤为军委航空局局长、王弼为政治委员。航空局暂编64人。

这是在空军未成立前,代行空军职能的过渡机构。

那一天的黄昏,常乾坤局长从周副主席办公处直接回到航空局,连夜组织人员起草建立防空作战分队的计划。

考虑人选的时候,邢海帆的名字进入航空局领导们的视野。

同类推荐
  • 快活得要飞了

    快活得要飞了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杰出的风俗、世态“画家”。他的作品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独具一格,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复制的语言”。《快活得要飞了》收录了老舍先生的多篇经典散文和长篇小说《离婚》。这些作品取材于日常生活,通过平凡的场景、平白的文字,反映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普遍的社会冲突,进而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和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生活的严峻和沉重。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春醪集

    春醪集

    本书是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中国的兰姆”昙花般的青春絮语。
  •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下)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下)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包括上下两册,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下册收录了尼西情舞的由来、佛教圣地的传说、天津城也叫算盘城、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春节的由来、中秋节的由来、泼水节的由来、“爱鸟周”的由来、贴“囍”字的由来、生日祝寿的由来、“压岁钱”的由来、献哈达的由来、比萨饼的由来。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热门推荐
  • 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

    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本书讲述了精明人做事的原则与技巧,分别介绍了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家庭生活中等各方面做事的技巧。通过细读此书,可以更加了解做事的技巧,有利于改善你的人际关系,以及巧妙的做事,花小的代价完成更大的事的目标,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走向成功。
  • 六因条辨

    六因条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宁波盐业史研究

    宁波盐业史研究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应该算是一本迟到的小书。记得20世纪80年代跨入高校大门不久,我就在瞢瞢懂懂中对盐业历史产生了某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兴趣,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搜集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截至毕业离校,不经意间手抄笔录外加剪贴的成果累加起来竟然已盈尺余。但说实在的,当初压根儿没想过会就其写出一本小书来。高校毕业后,厕身一所乡村中学数年,教学之余,虽不时将其翻出来看看,梳理一番相关的史实,但那时更多的还只能算是以其来消磨时光。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剑胆琴心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剑胆琴心

    《剑胆琴心》再现了侠义英雄的传奇故事,复活了《史记》里记载的“游侠列传”。这些“世外群龙”,诸如朱怀亮、张道人、于婆婆,在太平天国革命之后,隐身江湖,游走于草莽之间,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剑胆琴心》没有怪力乱神,没有奇幻仙侠,有的只是技艺。正是这种朴实自然的写法,达到了“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与金庸博大精深的武侠叙事交相辉映。
  • 黄雀

    黄雀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 群盲

    群盲

    “让它赶快死了算了,活受罪。”这时,一个年轻的、充满愤懑的声音说。这句话显然让围观者吃了一惊,人们朝发出那个声音的人看过去,这个人却使劲儿从人群里挤出来,朝广场另一边走去。他走得很快,因为他急于摆脱令他厌恶的嘴脸和对话。他快步离开,作为对他们的抗议,表现对那群市侩的厌弃。但人们并没有从他的背影里看出这层意思,人们以为他有急事要突然赶去什么地方,只匆匆地看到这个人穿着一件蓝灰色条纹的毛衣。这是一位写小说的年轻人,他此刻正大步走在广场上,因为那条狗的遭遇而气闷、愤愤不平。他看着脚下石青色水泥砖的缝隙、它们构成的方形线条和棋盘一样的图案。如果他把一大片地面尽收眼底,如果他再把眼睛眯起来一点儿,他就看到一面线条交错、叫人眼花的网。
  • 警察与赞美诗(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警察与赞美诗(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最真实的生活,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欧·亨利为美国的短篇小说开创出一个新时代。自1918年起,美国设立了“欧·亨利纪念奖”,以奖励每年度的最佳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