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章回小说》2005年第08期
栏目:历史传奇
公元前262年的一个燠夏,碧云低卷,火轮高吐,八百里秦川热浪灼人。一位相貌清癯的青年驾着双马轺车,奔驰在潼关通往函谷关的驿道上。他就是在秦都咸阳充当人质的楚太子熊完,因父王病重,由同来咸阳的楚太傅黄歇设计,趁秦楚缔结和约之际,假扮楚使者朱英的车夫,逃离秦国。金银打点,轺车轻易出了关口,向东疾驰。因过关心急又紧张,加之天气闷热,假扮车夫的太子熊完脸色苍白,额头汗珠直滚。朱英忙说:“太子,快下来,让微臣驾车吧!”话音刚落,身体孱弱的熊完一头栽落马下,晕了过去。朱英吓得魂不附体,飞身跃下车,抱起熊完急唤:“太子!太子!您快醒醒,快醒醒!这里危险啊!”熊完睁开双眼,朱英忙把他抱进车厢,自己坐在辕木上,叱马前行。
熊完坐在闷罐似的车内,热汗热泪肆意流淌,多少惨痛的往事,又浮上了心头。
公元前278年暮春,秦国名将白起率精兵十万进攻楚国,楚军在秦军的凌厉攻势下节节败退。秦军夺占了楚国的郢都(今湖北江陵县),焚毁了先王的坟墓夷陵。楚顷襄王只好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以避其锋。不久,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又陷敌手。为保宗庙,顷襄王忍痛派太傅黄歇陪护太子熊完赴咸阳为质求和,被秦昭王扣留不放。
从楚国王储沦为咸阳布衣,熊完无法适应如此巨大的落差,多次想自行了结。黄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屡屡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洗雪会稽之耻的史实来激励他,开导他。使熊完增添了生活的勇气,坚信将来一定能回到祖国。
熊完和黄歇在屈辱中煎熬了十六个寒暑后,朱英以楚国使者身份前来咸阳缔结和约。他是黄歇昔日的门客,告诉他俩顷襄王病重,其庶弟阳和君父子窥视帝位,蠢蠢欲动。黄歇不顾个人安危,当机立断让熊完假扮朱英的车夫随同返国,自己仍留在咸阳。熊完感激涕零,向黄歇再三拜谢,许诺将来登上王位后,与太傅同掌江山。只恐庶叔阳和君从中作梗,好梦难成……
熊完悲一阵,喜一阵,恨一阵,忧一阵,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入夜,朗月皎皎,疏星闪闪。位于渭水滨的章台灯烛焕彩,鼓吹喧阗。这章台是秦王行宫中的主建筑,飞檐五舒,高达五层,壮丽巍峨。当年赵国大夫蔺相如在此夺回了秦昭王假言用十五座城池相易的和氏璧,从此留下了“价值连城”、“完璧归赵”两句流传千古的成语。
此刻,章台行宫内,锦衣宫女倩影穿梭,捧卮斟酒。高踞上席的秦昭王倾杯豪饮,已有几分醉意,抬眸向宾客席中扫描,未见楚国的落魄太子熊完,讶然而问:“楚太子呢?怎么不见太子?”
楚太傅黄歇慌忙避席跪奏:“臣启大王,太子已由微臣遣之归国了。”
秦昭王怒目圆睁,斥责道:“小小的外臣,竟敢无视秦廷,私放人质,你发昏了!”
“微臣也是万不得已。寡君病重,一旦不讳,太子在秦而不得嗣位,阳和君之子将确立为继承人。因此微臣甘冒死罪,也要助太子登基。请大王见谅。”
秦昭王愤然一拍桌案:“好哇!屡闻楚人多诈,果然奸猾。寡人岂能为竖子所欺?来人,将黄歇推出斩了!”
执戟武士应声而至,拉了黄歇便走。
黄歇拼命挣扎:“大王容臣把话说完再杀不迟。”
秦昭王挥手喝退武士:“讲——”
黄歇道:“我太子在秦国久矣,与丞相及诸将无不交亲。倘若楚王崩而太子继位,事秦必谨。若仍留在咸阳不放,楚国一定会另立新君。太子在咸阳,不过一介布衣也。况且楚国人憎恨贵国扣留太子不返,决不肯再与贵国和好。留一个布衣,绝万乘之好,实在不明智啊。”
秦昭王“哼”了一声,仍虎着脸。
多次收受黄歇厚贿的丞相范雎离席奏曰:“大王息怒,黄歇所为固然可恨,却也情有可原。所谓桀犬吠尧,各为其主也。况楚太子已追之不及,杀了黄歇徒结怨恨。不若做个顺水人情,送楚太傅回国,亲善友邦。”
秦昭王觉得有理,叱退武士,许黄歇回国。
黄歇回到馆驿后,深恐秦昭王反复多变,连夜收拾细软,雇车直奔故国。
三个月后,楚顷襄王薨,太子继位为考烈王,进太傅黄歇为相国,赐淮北十二县为食邑,封春申君。
黄歇辞曰:“淮北地近齐国,请置为郡,以便镇守,臣请远封江东。”
考烈王立即准其所请。
黄歇——春申君踌躇满志,为报答楚王知遇之恩,凭借江东的富庶,宵衣旰食,朝勤夕惕,广揽贤才,使一蹶不振的楚国再度强盛。春申君扬威天下,走向人生辉煌的顶点,与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合称战国四公子,受到万民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