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1100000001

第1章

来源:《传奇故事(上旬)》2012年第12期

栏目:奇闻版

“日本人杀人啦!”

“日本人杀人啦!”

喊声从屋外破门而入的时候,我还睡在床上做美梦。近几天,老天一直闹脾气,阴雨哭哭啼啼,连绵不断,所以跑进来的喊声也是湿漉漉的。我没能听清他们喊的什么,但声音里的紧迫却一下子把我的睡意全部赶跑了。

翻身起床,就见父母和妹妹站在门口,朝村子呆呆地望着。

我大声问:“他们喊什么呀?”

妹妹转过身望了我一眼:“说日本人杀人啦。”妹妹叫段功惠,九岁。她的脸上全是平平坦坦的坦荡,似乎是在说一个遥远的故事。

轰隆一声,我心里就炸了。抬眼朝村子望去,发现各条路上,挤满了疯狂向山上逃窜的人们。人群中,我认出了幺爹,就大声喊:“幺爹,你们跑什么呀?”

“你们还不跑呀?日本鬼子在山下到处杀人。”

一听这话,我心里更是爆炸连连。转过身望了一眼父母,发现他们脸上全是厚厚的无助。

母亲说:“日本人不会杀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吧?”眼里泄出的恐惧瞬间就淹没了我。

父亲没有做声。妹妹还是站在坦荡里。

其实我懂母亲的意思,尽管她被恐惧包围了,但她并不想离开家。作为山里土生土长的人,我们几乎算是栽在山里的树,只要不掉脑袋,不愿意随便挪窝。

我们大岭头是一个真正藏在鄂西大山深处的村子,与外界几乎没有呼吸的通道。十七岁的我,走得最远的也就是十多里外的都镇湾集镇。山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脑子里全是一张白纸,没办法做任何描绘。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同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与太阳一起起床,与月亮一起睡觉,像树木一样生长,从来没想过外面的事情。当然,我们更不会相信战争会光临到我们头上来。那是比星河还要遥远的事情。关于日本的侵华战争,我们也听说很少。即使偶尔有人回来说起,那也是说书的,遥远、冷冰,毫无温度。对于小日本,脑子里形成的印象,连一团散沙都不是。我们既不知道他们长没长獠牙,也不知道他们的兽性吐没吐着烈焰。就在几天前,我们也听说日本人打进我们长阳来了。据说来的日军是两路,一路从东边打过来,已过长江,打到了红花套;另一路从北边的五峰打过来,已到了渔洋关。但我们依旧不相信日军会打到我们大头岭来,因为大头岭实在太没出息了。它边远、偏僻、荒凉,村子里除了旺盛生长的贫困之外,就是四周霸气而凶狠的群山。日军打到这里,除非是脑子里装错了零件。

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的方寸也瞬间大乱,意识停止运转,一时不知道怎么办。

就在这时,突然枪声大作起来。

顺着枪声望出去,发现日军从山下逼来了。一小股国军正在边撤退,边顽强抵抗。但国军显然不是日军的对手,他们手里的枪似乎是一些烧火棍,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而日军手里的快枪,却个个是磨得锋利无比的刀子,撤退的国军似乎被当成韭菜割了,一批批倒了下去。

如此惨烈的战斗,一下子就赶出了我内心庞大的恐惧,意识一时冻僵。

就在这时,一声惨烈的叫声掀醒了我的意识。我回过神来,才发现妹妹已经倒在了血泊中。

“惠娃儿,惠娃儿。”

父母几乎是同时扑向妹妹。扑向她的同时,泪水也在他们脸上咆哮起来。惊恐的叫声让天地都停止了呼吸。

我也赶紧扑向妹妹,但却发现妹妹已经不行了。子弹打穿了她的脑袋,鲜血汩汩涌出来,瞳孔正在一点点放大。她想说句什么话,但嘴只张了张,就停止了。“妹妹,妹妹。”咆哮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你还不快逃呀?”

就在我的悲痛越来越浓烈时,母亲却突然对我咆哮起来。

“你们也快跑呀。”

“快走。”父亲吼叫着。他目光中喷射的怒火,有着无可抗拒的力量。

我只好接受父母的命令,哭喊着向雨里冲去。

一进入雨中,我的双腿瞬间就注入了某种神秘的力量,飞一样就朝山顶上插去。

爬上山顶,再转过身朝山下望去,发现山下的战斗依旧在持续着。所有的房屋都吓得失去了炊烟,在细雨中暗自神伤。除了双方的部队外,也根本看不见一只活物。很显然,父母并没有跟着爬上山来,或许他们把妹妹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了吧。

抹了一把泪,我便转身朝前面的一个山坳里冲去。

一转过山坳,就发现刘德昌的家安静地等待在雨中。门前站着的几个人中,有一个人正在向我招手:“段勤功,段勤功,到这儿来。”

听声音,我发现喊我的是幺爹。他的声音一出现,我的悲痛再次睁开眼,泪水奔涌而下。

跑到幺爹身边,幺爹没有在意我的泪水:“你大人呢?”

“幺爹,我妹妹被日本鬼子打穿了脑袋。”

“先就叫你们跑,你们就是挨着不动。”幺爹狠狠地刮我一眼,“你爹妈呢?”

幺爹三十多岁,老成、稳重。

“爹妈没有跟来,可能把妹妹弄到安全的地方治病了。”

幺爹还想埋怨我几句,但大家便七嘴八舌地骂起日军来,就把他的话打断了。怒火在他们眼里熊熊燃烧。

我在大家的骂声里,抬起泪眼一一抚摸过所有人的脸,发现站在这里的,除了刘德昌一家之外,全是下面山下的人,有十个左右,都是青壮年。很显然,这些男人胆子大一些,并没随大多数人朝更远的山里逃去。

“鸡巴日的,还是命要紧。老子连早饭都没吃。德昌哥,把你的饭搞点吃点。”

同类推荐
  • 挽歌行

    挽歌行

    抱琴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她六岁,由老仆宁妈妈带着,去江南拜师学艺。那一天,江南下了特有的霏霏细雨。抱琴倚在乌篷船舱里,任蚕丝般柔嫩的雨屑轻盈无声地从她的双颊滑落。透过舱壁不规则的窗口,抱琴第一次看见了江南的景致:水泽中一洼又一洼细而连绵的涟漪;高傲地伫于屋甍瓦尖的短腿鸟雀;掩映于斑斓油纸伞下,隐隐行走的红袖……真如画师飘逸且又凝重的一笔,怎一个心醉了得?过了浑圆的半月形石拱桥,一橹至岸。到了,到了。抱琴踩着湿腻腻的船板,仰头凝视牌匾上三个大字——游雪斋。“真是好名字呀!”抱琴喃喃道。
  • 扶桑馆

    扶桑馆

    狸被我踹了一脚,扁脸抵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嘴里发出呜呜的声响,那块顶着红玫瑰花的蛋糕被压在身底下,成了模糊的一团。我们哈哈地笑,苏惠抓了一把土撒在狸身上,使狸的面目更加不清爽。苏惠是个安静平和的孩子,不似我,属于“淘得没边儿的”(我妈的评价),苏惠对狸这样做,已经超出了她的行为规范。狸是杂种,他妈是日本人,带着他妹妹住在横滨。横滨离北京有多远,我们不关注,我们关注的是狸的奇怪长相和傻乎乎的性情,以及他手里常常变换的美食。
  •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在二〇〇七年开始入秋的时候,我陷入了困境难以自拔。我在海南最大的网络公司上班,做的却是纸媒杂志。部门领导有打算让整个部门大换血,在工作转换的过渡期里,我开始到广告公司投简历,打算在被清洗之前先把公司炒掉。换工作和换感情是一个道理,先开口的受到的伤害都会少点。
  • 女校长之死

    女校长之死

    老古沟乡的乡镇企业家贾三株有个习惯。说出来有些不雅:喜欢在厕所里思考问题,很多有关企业发展的好主意都是在厕所里想出来的。经常是他在办公室喝了几杯茶,抽了半包烟,冥思苦想半天也想不通的问题。而上一趟厕所,忽然眼前一亮,答案就出来了!搞不清是不是大小便的排泄过程,或是那哗哗的流水声会对人的大脑产生反射作用,他只知道这几年在厕所里的收获颇丰。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厕所里面出灵感。”因此,他便十分重视他的厕所,修得比办公室还豪华,设备全是从意大利进口的,据说花了十几万元。有见过世面的人说,他那个卫生间,和省城大饭店的总统套房卫生间差不多。
  • 故人故事

    故人故事

    记得是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吧,上面提倡跟苏联小朋友交朋友,其实就是给苏联小朋友写信,信中还可附上照片呀,邮票呀,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绣的手帕呀什么的,通过我国的“中苏友好协会”,邮给苏联的“苏中友好协会”,再转给某个苏联小朋友。对方回信也是由两国的友好协会代转。这样就建立起了跨国互相通信的“国际朋友”关系了。这其中邮信的过程,那是许多年后才知道的。那时候尊苏联为“老大哥”,口口声声讲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口口声声讲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热门推荐
  • 依情

    依情

    杨依依是天絮宫的少宫主,天资聪颖,武艺超群,虽身为女子,却堪称风华二字,在她的生命中有三个重要的男子,一个是她的义父,另一个是她的劫数,还有一个是她的夫君“依依,你可愿做我义女?”…“柳清华,你为何要招惹我!我恨你!”…“月华,你知道吗,我多希望当初先遇到的人是你”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后汉门 马后

    后汉门 马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年应该用心去做的365件事

    一年应该用心去做的365件事

    本书围绕爱自己、微笑、选择与放弃、真诚、美德、付出、妤心态、求实与创新、放松心情、放开怀抱等生活主题,引导你每一天尝试去做一件新的事情,在轻松愉快、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自己的人生状态,变得乐观积极起来,对他人、对世界充满爱心,对生活充满热情,从而走向幸福和成功。
  • 总裁被我关门外

    总裁被我关门外

    她是别人送给他的一颗“棋子”,而她一再挑衅他的权威,老虎嘴上拔毛,每次相见都剑拔弩张的,令他头疼不已。他说:“女人,你打算闹到什么时候?”她笑道:“直到你放我自由为止!”原本,是一场假戏。他说:“想要从我身上得到,就必须遵守我们陆家的规则,尤其……是我的要求,倘若办不到,后果你应该知道吧!”她翻了翻白眼,不就是丢到海里喂鲨鱼么!她就不信他会跟她玩真的!于是,在人前,他们是一对完美的夫妇,在人后,却是鸡飞狗跳的和谐生活……
  • 唐朝小商

    唐朝小商

    隋末唐初,又逢战乱,一个靠放羊为生的孤儿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世事变幻,人生多艰,停息意味着灭亡,坚强是唯一的长路!
  •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学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生活的个个领域,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现代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科学技术产品会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更多的还只是初识而已!比如:数字化虚拟人、科学考察船、宇宙飞船、新概念武器、DNA重组技术、纳米技术等。本书对这些新兴领域的科技成果做了一一的展示,不仅拓展了读者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还丰富和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 爱喝水的侦探

    爱喝水的侦探

    学生时代发生意外的张梓睿,他从小就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性格和思维能力。二十多岁的他,看他如何破解发生在面前的各种案件,千奇百怪的犯罪手法,精妙绝伦的推理,绝对让您大呼过瘾!每个章节都有前记,其中有我自己对生活各种现象的感悟,希望能解决大家的迷惘,改变大家生活的态度。
  • 蚊帐

    蚊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农家妾

    农家妾

    她是田间雀,他是折翅雁,雁徙千里路,雀栖方寸间,雁落雀巢,其志犹存耶?雀随雁去,其翅何撑天?游鱼尚有化龙日,安知燕雀之翼难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