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1600000003

第3章 人与土地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冬天,天嘎嘎冷,风大雪厚。

这个山东汉子,抱着一个孩子,领着一个妹子,就出了山海关。

北方的土道,一片荒寒,冷落。

李连春记住父亲告诉他的话,去往蒙地的六喇嘛甸子老李家本家。

老叔家是雍正年间来的。

北风卷着暴雪日夜吹刮着,嚎叫着。天地间没有一点活气。唯一使人无法忘记的就是道上迁徙和奔波的穷人太多了。

那都是闯关东的人啊……

大家都往北走,往北逃。

一切都是无知。不可能有知。而大多数人都是像李连春一样投奔先期来到东北的乡邻、屯邻或亲朋好友。其实闯关东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投亲靠友”运动。

美国人拉铁摩尔在1929年来到过中国东北。他在他的笔记中写到,这里除了广袤无垠的黑土地,就是一股巨大的移民浪潮。那一年,有超过100万人自山海关以南蜂拥而至,其中至少有60万人定居在了北方。其实,这位长年研究中国边疆问题的学者当然知道,这只是移民潮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那时,这股移民潮早在拉铁摩尔到达东北时已经绵延持续了数个世纪之久。从17世纪中叶开始的三百年间,至少有三千多万移民通过各种途径到达东北。

最初闯关东的诱因,是入主中原的清王朝想为自己留条后路,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1644年,当清王朝入主中原,百万满人有九十多万“从龙入关”时,此时的东北“沃野千里,有土无人”。而中原地区由于战争,人口急剧减少,土地紧张的局面得到了缓解,气候寒冷的东北对关内农户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要守卫这块“龙兴之地”,就必须驻军,而驻军就需要有军粮。无奈之下,1653年,顺治皇帝开出了史无前例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关内人去东北。那时候,对于移民东北的农户,政府不但每人每月补助一斗粮食,还规定,每开垦出一垧土地,另奖励六升粮食,如果能够号召他人随行,还授予官职,招到“五十名以上,文授主簿,武授百总”,“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若是到了一百名,“文授知县,武授守备”。

如此优惠的政策激励,使“燕鲁穷氓闻风踵至”。短短十五年后,仅奉天、锦州两府人丁就增加到一万六千余,较顺治朝增加三倍多。

可惜,这段“官情民愿”的关东移民蜜月期很快戛然而止了。原来,经过十余年的垦殖,辽东地区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关外生产的粮食已经能够满足当地驻军的需要。为防止关外民人过多侵害满人利益,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宣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作废,禁止汉人移民关外。

自此,移民关外已属非法,“燕鲁穷氓”再去关东,就只能“闯”了。

早期出关民人在东北各地很受欢迎。各地驻防八旗士兵,绝大多数把土地租给民人。在出关汉民的努力耕耘下,关外大片土地被开垦出来。特别是盛京地区,因为距关内近,气候条件好,耕地超过了一千万亩,成为关外粮仓。

反观中原地区,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益发突出,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关外流民的生活状况通过商旅或书信传回关内,使更多的贫苦百姓对东北地区充满了向往。

在乾隆全面封禁52年后,1792年,华北大旱,大批灾民汇集山海关,直隶总督庆成奏请由山海关副都统德福“分别查验”,逐一放行。面对蜂拥而来的灾民,德福担心严厉查禁会激起民变,于是奏请朝廷,准许“无业平民出关觅食”,只需“询其籍贯,注记册档放行”。乾隆皇帝批准了德福的奏请,火速传谕,通令山海关对灾民一律放行。并斥责墨守成规的总督庆成:“贫民携眷出关者,自可籍资口食,即人数渐多,断不致滋生事端,又何必查验禁止耶。”

随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嘉庆二年(1797年)、嘉庆五年(1800年)连年大水,嘉庆六年(1801年)又遇河堤决口,迫使乾隆五十七年的弛禁令延续11年之久。

嘉庆执政的第八年(1803年),中原灾情稍有缓解,嘉庆皇帝便迫不及待地重申对东北的封禁令。为了防止汉人借经商务工之便滞留不归,嘉庆帝严格要求各处关防对“携眷出口之户概行禁止”。

然而,强大的人口压力一直是华北农民闯关东持久而旺盛的推动力。从1661年至1753年的92年间,山东人均耕地面积从十亩多下降至七亩,1766年至1887年,人均占有耕地始终在两三亩水平上徘徊。人多地少,丰收之年尚难解决温饱,遑论灾荒之年。

因此,虽然嘉庆时期对民人出关垦荒的禁令,一次比一次强硬,所采取的措施,也一次比一次严密,但事实上,到嘉庆一朝,闯关东依然是禁者自禁,流者自流。据统计,吉林一地,到嘉庆十六年(1811年)有民人33025户、307781口,较乾隆朝增加1.5倍。而黑龙江一地,嘉庆十三年(1808年)有民人26207户、136228口,是乾隆朝的3.7倍。嘉庆帝严苛的封禁,不但未能阻止闯关东的大潮,反倒使东北更加成为移民的目的地。

1740年,乾隆帝发布了全面封禁令。从此,山海关只允许商人往来贸易。山海关关防紧闭,迫于官府的封禁和辽东日趋密集的人口,流民由陆路出关绕行其他长城关口,开始经锦州、广宁、开原,冲破奉天省的边界,流入吉林省,形成流民北上的大趋势。另有大量流民不得不改走海路。相当一部分人从现在的旅顺、金州及大连海岸上岸,然后北上寻找肥沃的土地。

流民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早期到达大连、旅顺等地定居的村民,也开始继续往北迁移。山海关的闯关东旱陆终于又成了热关码头。那些从山东中部而来的流人闯者急于奔往一个叫科尔沁的地方。

往北,上蒙地,上那个叫六喇嘛甸子的地方。

同类推荐
  • 赌命

    赌命

    长篇小说《赌命》讲述的是一名都市报记者在灵与肉、金钱与罪恶中挣扎的故事。故事情节离奇、曲折,行文颇有快感,细致生动,反映出现代人在金钱面前迷失的可悲惨境。。作者是一名在都市工作十多年的记者,书稿中的大量情节源于作者所采写的新闻事件改编,人物均有原型。成书时,对某些事件、人物进行了艺术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 古龙经典:大地飞鹰(全集)

    古龙经典:大地飞鹰(全集)

    《大地飞鹰》中登场的经典人物:小方、卜鹰、班察巴那。小方已在茫茫沙漠里孤独行走了十几天,滴水未进。天上的秃鹰在盘旋,等着吃他的血肉。他手中仍然有剑,却虚弱得刺不出去。“要命的小方”一直处在不同的困境中——有生存困境,更有信任、猜疑和背叛的困境,但他却在可以逃离的时候,选择回到困境中去。这样的小方,要不要命?
  • 一恋再恋

    一恋再恋

    本小说讲述一位普通的深圳打工妹郭畅与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程瓒相遇、相知、相爱、相离、重逢的故事。表达主旨为:在“快餐爱情”盛行的现代风气中,依然有许许多多年青人像本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勇敢、执著、忠贞地追求美好的真爱。郭畅因拒绝男友孙羽要求婚前同居,导致男友移情别恋。用情至深的她在同事的细致关怀下渐渐走出阴影,孙羽却对她再度纠缠,巧遇的程瓒及时调解使她脱离了困扰,后来与她成为了知心朋友。当程瓒在深圳园山的“许愿树”前绑上姻缘结,对郭畅真心表白爱慕之情时,善良而自卑的郭畅非常迷惘。
  • 花叶死亡之日

    花叶死亡之日

    南洋富商席有仁远赴日本与恩人会面,却不料刚到日本,身边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命案——先是独居老人被绞杀,后是地方政客的侄子中毒身亡,紧接着他的恩人竟然也因煤气中毒而死!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件,凶手却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揭开真相的关键到底在哪里?但是真相总会大白。只是当拨开重重疑云之际,那份历经岁月蹉跎的情感,不知是否依然和从前一样隽永甘醇……
  • 哭泣的石头

    哭泣的石头

    早上,艾富再在工地上突然病了,脸色苍白,口吐血沫,脑袋上又摔了个窟窿。一早上,艾富再在工地上突然病了,脸色苍白,口吐血沫,脑袋上又摔了个窟窿。这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山上环境太恶劣,谁也撑不了多久。刘德胜除了感到浑身冰凉疲惫外,还有一些自责,人都是他领上来的。最初老板只讲是上山开采基建石,上来才知道那是为了掩人耳目,明里采石,暗中寻找一种坚硬的彩色结晶碳体,俗称宝石。倘若运气好,挖出彩钻也不算稀奇事,泰勒山产宝人尽皆知。不过,宝石作为稀有矿藏,明禁私采,然而利益之下,难免官商暧昧,各取所需,找个理由干你的就是了。
热门推荐
  • 万界建道门

    万界建道门

    自从平凡的陈凡有了一个系统后,他的一切都变了。什么?有人要和我比武?那个张三丰,你去教他做人。什么?有人要和我比兵器?那个谁,你去把我的诛仙剑拿来。什么?有人要和我比兵法?那个诸葛亮,你去和他比划两下。这是一个人有了系统后,不断召唤强者,穿梭万界建立道门的故事。
  • 初次相见如许久未见

    初次相见如许久未见

    从前避她不及,现在却天天堵她,若不是有什么事需要她,怕是他不会在出现在这里。
  • 宗门十规论

    宗门十规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作者长期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关果树病虫害方面的彩色照片和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各种果树常见重大病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田间症状及治理技术,使读者能够参照生动形象的病理图谱,对病虫害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避免错、乱、盲目用药,生产优质水果。
  •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萤火时代的闪电: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诗歌的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为切入口,具有说服力地辨析和反思了诗人与语言、技艺、现实以及时代的复杂共生关系。这是一个对诗人的精神难度和写作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精神闪电的照彻。作者通过对代表性诗人的精神征候分析和文本细读呈现了整体性意义上的诗歌场域的多层性构成。从碎片化、电子化、浮躁化、活动化的诗歌生态出发,作者对诗人心态以及诗歌的写作、阅读、传播和评价予以厘清和定位以及准确的评骘。与此同时诗人与空间尤其是精神远方的关系在本书中得到深入探讨,城市化时代的“乡愁”“记忆”和“地方性知识”已然成为诗人绕不开的写作路径。
  •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一个满是废材的没落门派,悄然崛起的故事;一群可怜之人,修仙路上可以互相依靠,相伴漫漫仙路的故事……有感动,有笑料,有腹黑,有呆萌,有冷酷,有真情;哪怕大道三千,最忌有情,但是若无一个情字,又怎渡那万丈红尘?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跳坑!
  • 力量代价

    力量代价

    未来世界,上天给人类开了玩笑,让人类突然有了一股神秘力量,这更像是更高的进化。虽然力量无罪,但这取决于在什么样的人使用!我们的主角卢瑟将会在他的成长之路上,会见识到人类得到力量后,将会呈现的样子!
  • 日知录之馀

    日知录之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丝井(上)

    青丝井(上)

    夜深人寂,朦胧的夜空中只挂着一弯瘦瘦的新月,清冷而微弱的光芒仿佛无法降临到地面上,大地一片黑暗,暗得根本看不清周遭的景物。这是一座荒废的庭院,想必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像这样的地方,就算白天也无人问津,更何况是这个时候。可此时,黑暗中居然出现了一点光华,好似一枚孤独的萤火虫,在荒凉的院子里缓缓移动。火光虽然微弱,却也照亮了方圆数尺内的空间。光源来自一支白色的蜡烛,持着蜡烛的手指却更要白上几分。他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身后还跟着一个年纪相仿的少女。从外貌上看,像是一对兄妹,二人肌肤皙白,近乎透明,甚至能清楚地看到皮下青紫色的血脉。
  • 萌妻不服叔

    萌妻不服叔

    运城黎家有三女一子。均是人中龙凤,只有小女黎欢生性浪荡,刁钻任性,声名狼藉。运城战家,战神世家,不可一世。战祁衍为人矜贵,将金钱玩转手心。某一天。战大叔找上门来:“嫁给我,我名下的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自己。”黎欢讪笑:“大叔给个理由?”“你……得对我负责。”黎欢:“……”好吧,黎欢嫁了。……黎家大姐轻哼道:“这贱人,一定是嫁给又老又丑的男人。”黎家二姐讥讽道:“这野种,怕是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闻言,黎欢昂着头,笑得迷人灿烂。“大叔老公……唔,得拉你出来遛遛咯,否则有人说你又老又丑,还说我翻不了身。”于是乎,婚后,小萌妻成天挽着大叔老公撒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