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我接到了同学聚会的正式邀请,是大刘发来的电子邮件。她一定很忙,都没舍得给我写上一个字,只是发了封没任何正文的邮件,邮件的题目叫邀请函,附件里粘贴了个固定格式的邀请函。我打开那附件,脑子里满是大刘及与大刘并肩战斗的,我的昔日同窗们在热火朝天地朝天南海北群发这封邮件时的情形。
邀请函很煽情,湖蓝色压暗紫色花朵背景的模板。前面有一行行花哨的文字在抒发对记忆的感怀和对相聚的期待,中间有具体报到酒店的名称、地点:预计费用的明细、金额、缴纳方式:两天聚会的详细日程安排及几次去车站、机场接送的时间段、车型、车号、现场联络人电话等等。然后,最后一行文字被特意换了字体,并加粗、波浪线:2009年的8月15日,那天是个周末,它将是二十年后的你和我,再度把酒对月,共享团圆的日子,让我们不见不散吧,老同学!
这句子恍若临门一脚,又重重地给了我一下。让我都快泪眼婆娑了。
没事儿搞搞同学会,拆散一对儿是一对儿……
老公油腔滑调的声音响起来,我这才注意到原来他一直在我身后晃荡呢。这家伙一定是看到了那邮件,也看到了我的愁眉苦脸,可是有得他幸灾乐祸了。
去,去,去,我说,哪儿凉快哪儿去,你们班不是去年刚聚过?难道也聚出了什么成果?怎么没听你说?
那,那,那不就是句网络俗语么?我溜溜嘴儿而已,你,你还真当真啊?老公紧张得都有些口吃了。可正是他一脸无辜,瞪着眼睛辩解的表情让我的伤感一扫而空。我的表情舒展开,思路也重新活跃起来,谁说岁月无敌呢,我老公便是高人,仅他肚子里装不住事儿这一条,就十几年如一日地在永葆着青春呢!
老公长我两岁,他们班去年也举办过毕业的二十年同学会。去年,夏天,也是八月,他走的时候,连我们上中学的儿子都知道他爸爸是去会他的初恋女友许小萌去了。
我和老公得以结了姻缘,通过的是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以来,最老土但也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相亲。记得好像见面第二次,他就和我讲他大学时有个同桌叫许小萌,二人彼此都有过朦胧的好感,可后来人家和自己老乡好上了,那老乡也是他们班的,一毕业,人家两个人就携手双双把家还了,据说没过多久就顺理成章,结了婚、生了子。
我们被介绍认识了两个来月,关系一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后来有一次,记得好像是他们单位有人给了他两张演出票,我们约好下班后,他来我单位找我一起去看。可我还没下班,他的电话就来了,说他老家有个亲戚,让他帮忙给留意下工作。发了份简历过来,让我帮他去邮箱收一下,打印出来,一会儿他来时好捎给他。那时候,能上网的地方还不多,我特意跑到学校的微机室去上网,上了网再打他的电话,让他告诉我电邮地址·他嘟噜出邮箱地址,又嘟噜出一串密码。不过,那段数字还没嘟噜完,他就停了下来,顿了顿,才低声和我解释说:你千万别多心啊,我说顺了嘴儿,这,这个号码是许小萌的生日。
我多心了,我的确是多心了!我现在都记得自己当年穿着个不跟脚的大拖鞋,目瞪口呆地站在学校三楼微机室窗前的情形。正是傍晚,初秋,阳光已偏斜,却还可以那么明亮、刺眼,站在那儿,我眼前正对着个十字路口,在那儿堵了一大群刚下班的人,一会儿信号灯变了,人群开始了移动,黑压压,密密麻麻,蚂蚁一般的人群,开始还从容,后来就渐渐狼狈地东蹿西跳起来,紧接着,横向的车又发动起来了,水一般铺天盖地地漫溢过来,步行的人被堵在了那儿……又过了一会儿,他出现了,那会儿的他比现在瘦多了,瘦,就格外显得高和黑。混杂在人群里,晃荡着,晃荡着,是众多蚂蚁中的一只……我渐渐看不清他了,是因为不觉间泪水已涌了上来,在泪流满面的那一刻,我终于知道自己的心原来还是那么热、那么软,知道自己是在心疼他,当然心疼的还不仅仅是他,也包括我自己,因为我们俩都是一样的,都平庸、渺小。在惯常的日子里按部就班,被琐碎的生活驱来赶去。可是,多好啊。平庸渺小如他,竟然还可以如此浪漫,如此情深义重!我承认自己不是个心胸宽广的女人,但那会儿,我的心涨得满满的,全是对他的敬重。我承认自己不是个理智的人,且常常要放任自己的情绪化,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年那个已年满三十,早成了远近闻名难嫁青年的我,之所以能在相亲不满三个月就勇敢地走向了婚姻,是和他,还有他的许小萌的故事有关的!
我们结婚了,许小萌这个名字偶尔还会被提起,作为我打趣他的由头儿。相比我而言,他更诚恳敦厚,我脾气急。但急脾气常常在他的慢性子面前烟消云散。他性子倔,但倔性子常常在我的软硬兼施面前土崩瓦解。我们有过刚结婚时磨合期的小摩擦:孩子出生后乡下公婆入住让小家庭陡然变大后的大摩擦:温吞水一般的七年之痒:乒乓球双打选手一般在现实生活中彼此配合着的左冲右突、分享和分担……婚姻对每个人都是一场修行、一场改造,记得当年介绍人曾如此分析我们:家庭么,都是外地的:工作么,都是教书的:学历么,都是大学的。条件差不多都一样,唯一差多些的就是外在。男的长得要稍差些。可现在呢,一起出去,我们时不时就能把别人给搞糊涂了,总有人问:你们俩是兄妹吗?怎么长得这么像啊?
这十多年,除了变老。我们双方的工作,生活境况和我们周围同龄同价层的人相比绝无二致,依然是一如既往地平常、普通。但较之从前,我已开始觉得自己渐渐在人群中有了些属于自己的底气,那是因为我们已越来越多地接受到来自外界的肯定,不是因为我们个人什么,而是作为夫妻,我们常常要被别人提起来,被分析、被赞美。因为我们认识不久就结了婚,就有人说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典型:因为我们相敬如宾,就有人以我们为例,对这种老派婚姻大加赞美:因为我们的儿子从小就聪明、懂事、一直比较省心,就有人感慨孩子是家庭的影子,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家庭气氛好,是我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才把孩子带得那么好。
而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理由则是:因为我们相似!是的,相似,不仅是外表越来越像,秉性喜好、生活习惯,其实我们都在越来越像,像得就跟一个人儿似的。
处理一些问题,我们彼此无需明说,就配合默契:两个人聊天,常常是他刚说上句,我便知道他下旬要说什么:和周围人群相处,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的亲戚就是他的亲戚,不管什么事儿一提起来,前因后果彼此都无需解释,因为差不多都是你知我知我们一家三口全知道。我们家只有一台电脑,一家三口的电子邮箱都放到桌面上,一起收发邮件,他在他们学校管点儿事儿,话费高些,我和儿子一打电话,就到处去翻他的手机,好多攒点电信积分。我们这个小家,和谐、轻松,没什么秘密,谁出差几天,大家都惦记、都不自在,我们已血肉相连、密不可分,我们互为彼此相濡以沫的亲人、自己人。
去年参加同学聚会回来,老公给我看他们拍的照片和录像,特意帮我找到了许小萌。从前我们家影集里有一张许的单人照:一个白衣白裙的女孩子撑一把花伞坐在绿草地上在摆出经典姿势和笑容。在我的印象里,许是个白静秀气的小姑娘。可现在她变得简直让我都认不出了,不仅仅是人老了、胖了,连眼神儿里的精神头儿都没了,整个人看上去木讷、恍惚,甚至还流露出一脸衰败的苦相。先生说,她过得不好,离了婚,现在一个人带着女儿过,很辛苦。我们头碰头地趴在许的照片上欷歔了半天。那一刻,我甚至觉得,自己的感伤和怜惜都不见得会比先生少。
现在我就要去参加我的同学聚会了,我知道自己也将和先生一样,要去专程直面岁月弄人的后果,面对许许多多青春逼人的许小萌们变成了许老萌,面对小蝌蚪们顺利长成大青蛙:咸鱼们苦尽甘来终于如愿翻身:黑乌鸦们红运当头不经意间变成彩凤凰等等人生的图解或悖论。但非常惭愧,这其中还有一点是不被我的亲人们所知的:在这场聚会上,我还很有可能会遭遇到贾方舟,并通过对他,以及和他相关人物昨日今朝的种种变化,重新审视自己那场一言难尽的初恋。
当然,初恋是我无法说出口的秘密,一直被收藏得很好,没人知道,除了,除了小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