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河》2012年第03期
栏目:小说世界
“五一”长假。
记者秋走下汽车,白花花的阳光扑面而来,一阵晕眩让他眯上眼睛,眼前飞起一篷篷黑的星星。秋想,这就是强烈吧,北方强烈的阳光。这种强烈不是南方的天地间所能感受到的,南方永远的绿色吸收了强烈,于是只剩了阳光,那阳光是温柔的和煦的。北方不同,北方干硬的黄土地是白的颜色,很少能吸热。秋想象,如果站在一个尖形的坑中,或许会被聚起的阳光烧焦呢。
北方的阳光白得强烈,热得也强烈。没走出十步远,秋的额上已渗出茸茸细汗。这才是阴历的三月底,他从小生长在北方,满以为北方还是微寒的暮春,谁知太阳烈得已仿佛盛夏了。秋擦擦额头上的汗,发愁地向高远处麻点一样的贲家沟走去。
一个人也没有遇到。
十几里路一个人也没有遇到。
渐近村边时,秋简直有些怀疑这村中是否还有人居住?这是一个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左面一道梁,右面一道梁,两道梁像两只手掌合拢一样将这小村庄拱于中间,村背上是一片稀稀疏疏的杨树林,村里这院一株桃,那院一株杏,都已花褪残红,绿绿地吐出些细碎的叶片来,却更增加了村庄的死寂。
地点是打问好了的,应该不会错。下车前秋问车上的人,贲家沟该怎么走?连问几个人都摆手摇头,好像听不懂他的话。秋急得鼻子上出了汗,大声说,贲(bi),家(jia),沟(gou),知道吗?秋这样一急,车上人都用怪怪的眼神看他,女人则红了脸别转头。一个三十多岁的乡村教师样的人,笑模笑样了给他纠正,你问的是贲家沟吧?“贲”(ben)不是逼(bi),你读错了。这个字两个音,古代有虎贲中郎将,贲家沟就是虎贲的贲。接下来那人问他叫啥名字,他说我叫秋(qiou),秋天的秋。那人说,你叫秋(qiou),秋天的秋,你找贲(bi),贲家沟的贲,是吧?
一会儿ben,一会儿bi,秋大声问,到底是ben,还是bi?
教师样的人也大声说,是ben,不是bi。
车上的人最初静默着,只有他俩在说话,等他俩说完后,车上静默了几秒钟,接着哄堂大笑。一车人都笑得打跌,爱害羞的女人们掩了嘴,吃吃地飞红了脸。秋并未受到感染,觉得他们这样认真了神情,小学生读拼音一样“其衣欧”秋的,“波衣”贲的对话也实在可笑,这使他想起一个山西同行讲的笑话,说他们那里土话入声字很多,比如小麦的麦读如“蜜”,北京的北读如“鳖”,小学老师教拼音时也不以为错:麦(mai),割小蜜的蜜,北(bei),鳖京的鳖,教得津津有味。
教师样的人很严肃地看着秋,看得秋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才探过身子来耳语般问他,你到贲家沟干什么?秋还没想出该如何回答,那人却用更低的声音说,你可千万不要对我说你是记者,去采访黎路顺。一句话说得秋嘴巴大张,眼睛像鱼珠似的快跳出来。他这次出来,已经是十分小心谨慎了,从装束到举止尽量普通,而且一下飞机就直奔长途汽车站,到了汽车站找到Y县的班车就上,一路上闭目养神,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说话。可是没想到,和他说话的第一个人就识破天机,知道了他此行的目的。那人见他不回答,就抽回身去不再理他,把头仰靠在座椅背上,也是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
山里的公路很不平坦,班车像患了癫痫似的,有时能把人颠一尺高,东倒西歪,又一次颠起的时候,那人从座上颠了出来,一把抓住了秋的手。手松开时,秋发觉自己手里多了一个纸团,是一片揉皱的香烟盒纸。车行驶平稳后,秋悄悄抚平了看,是一幅到贲家沟的草图,在公路哪个地方下车,下车后路过哪些村庄,有多少里路,都标得清清楚楚。秋感激地抬起头看那乡村教师样的人,却只看到一个头发稀疏,露出黄土豆色头皮的后脑勺,至下车,那人都一直靠在座椅背上打盹,秋连个感激的眼光都不能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