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唐风就被林欣儿清脆的声音给吵醒了。
林欣儿是唐风的学妹,矮他一届。唐风认识她,是在读大学时人文学院举办的一场演讲比赛上。那场比赛,林欣儿是主持人,唐风是选手。赛场上,林欣儿甜美的声音和姣好的面容给唐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风则以能言善辩的口才和激情飞扬的神采,让林欣儿刮目相看。
比赛后,他们的交集多了起来,经常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对社会的看法,有时也相约一起散步,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渐渐地,唐风对她产生了朦胧的感情。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没多久唐风毕业了,投奔了在南方开公司的学兄刘鹏,后来,他们虽然断断续续联系,但由于远隔千山万水,唐风始终没有捅破那层纸。
唐风这次回来竞选村主任,是受了林欣儿的鼓动。一个月前,林欣儿突然打电话唐风,说她考上了大学生村干部,分在他的家乡柳树湾村,任支书助理。她说柳树湾村经济状况不好,村民很穷,希望他回家乡竞选村主任,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改变命运。
唐风从小目睹了家乡的落后,一直就有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毕业那阵子,唐风心里很矛盾,他想到外面闯荡一回,又想回家乡干一番事业。当他正为去向纠结不已时,刘鹏一个电话打来把他的心绑到了南方。
刘鹏说,“兄弟,到我们公司来吧,相信我,不会亏待你的。”刘鹏对他还真是不错,一去就安排他做了高管,薪水从当初的每月四千元加到了现在的八千元,唐风在刘鹏的公司正干得顺风顺水,林欣儿这时动员他回家乡,唐风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沉默了一下说,“让我考虑一下吧,过几天答复你。”
林欣儿见他有些犹豫又说,“记得当年演讲那天,你慷慨激昂,说只要家乡需要,你会毫不犹豫地投向她的怀抱,现在正是家乡需要你的时候,回来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设一个新的柳树湾!”唐风开始并未在意林欣儿的话,听到“我们”两个字时,他的心突然怦地动了一下,心底流过了一条幸福的河流。
唐风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回家。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说服自己的,只感觉到,故乡确实像一根绳拴住了自己的心,故乡的水把他养大,他必须为故乡出力。还有林欣儿,这个名字就像一块磁铁,把他深深地吸住了。他一想起林欣儿,就仿佛看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在眼前展开:在柳树湾美丽的天空下,他和林欣儿手挽着手并肩走在那条长长的、窄窄的石板街上,许多人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
“儿子,林姑娘找你来啦!”李菊珍在院子里大声地喊。
“娘,我知道了,让她在外面等一下,我洗漱好就来。”
唐风从屋子里走出来时,李菊珍和林欣儿正亲热地聊着天,两人聊得很投机,不时爆出阵阵笑声。
“聊得好高兴呀,十里八乡都能听到你们的笑声了!”唐风笑着说。
“唐大村主任回来了,能不高兴吗?”林欣儿扮了个鬼脸笑起来。
“选举还没开始,不可乱说,别人听见不好。”唐风摆着手,故作严肃状。
“我这不是提前预祝你嘛!”林欣儿撅起小嘴。
李菊珍见两个年轻人斗嘴,说,“你们聊,我去弄点吃的。”
唐风搬过一把椅子,在林欣儿对面坐下来,可能因为在农村摸爬滚打的缘故,林欣儿比在学校时显得瘦了些黑了些,但看起来成熟了许多。
林欣儿说,“我当初真担心你不同意。”
唐风逗她说,“要不是你打电话,打死我都不会回来。”
林欣儿问,“那你怎么还是回了?”
唐风回答,“不知道,反正,鬼使神差地就回来了。”
林欣儿觉得唐风的回答有些意思,具体什么意思,她想了一阵也没想明白,也就懒得去想了。
林欣儿向唐风讲述了她过五关斩六将、考取大学生村官的经历。唐风则眉飞色舞地向林欣儿描述了南方精彩的世界。
林欣儿眼睛瞪得大大的,她羡慕地说,“何时方便把我带到南方开开眼界?”
唐风笑着说,“我当上了村主任,就实现你的愿望。”
林欣儿一脸开心,说,“看样子,我很快就可以去广东了。”
李菊珍下了两碗鸡蛋面,端给唐风一碗,将另一碗端给林欣儿。林欣儿连连摆手说,“婶,谢谢您,我吃过了,吃不下去了!”
“那就吃两个土鸡蛋,自己家养的鸡生的,营养好。”李菊珍见林欣儿不肯吃,拿出两个煮熟的鸡蛋一个劲地往林欣儿手里塞,林欣儿再三推辞不过,就接了一个。
吃完早饭,唐风急着要去村委会。林欣儿说,“不慌,村干部一般都是十点才上班,去早了,没人。”他就又和林欣儿天南地北神侃了一阵,十点整,唐风和林欣儿到了村委会,村委会还是没有一个人。林欣儿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村干部十点半来也正常。”唐风理解地一笑,“你不说,我也清楚,几年以前,村干部好像一整天不来也是常有的事。”
在农村,村干部兼着两重身份,平时,是一个纯粹的农民,上班点个卯后就盘自己的田地去了,乡镇有任务时,聚到一起就成了一个干部。当年考上大学,唐风迁户口,需要村委会出证明,找了两天才找到文书盖了章。
林欣儿说,“我去烧点茶,顺便把卫生打扫一下,你先坐下看看报纸。”唐风说,“没关系,你忙吧,我在村里随便转一下。”
村委会和唐风上大学前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房子是“普九”时柳树湾村小学合并到柳树湾镇小学,留给柳树湾村的,老师原来住的一排平房现在成了村干部的办公室,原来的几间教室把中间的隔墙拆掉后改成了一个大会议室,唯一的一点变化,是村委会的两块木牌不知何时换成了不锈钢的牌。
“年轻人,看什么这么认真?”有人轻轻地拍了一下唐风的肩。唐风回过头来,发现一个块头高大、满脸皱纹的老人站在身边,原来是村支书赵中保。
“赵支书,您来啦!”唐风反应过来立马喊了一声。
“唐风,是你呀!几时回的?”赵中保问。
“昨天晚上刚回,赵支书。”唐风恭敬地答道。
林欣儿闻声快步从房子里走了出来,她笑着与赵中保打招呼,“正找您说事呢!”
他们来到赵中保的办公室。办公室很简单,一张桌、一把椅,一个柜,两个沙发。赵中保指了指沙发,示意唐风坐下,然后点了一根烟。
“我不抽烟,所以没给您发烟。”唐风不好意思地说。
“年轻人不抽烟,好习惯,我抽了一辈子,现在想戒都戒不掉罗。”赵中保说。
林欣儿给唐风倒了一杯茶,又把赵中保的茶杯加满。
“你回来竞争村主任的事,小林都对我说了。”赵中保磕了一下烟灰说。
“如果选上了,以后还请您多教诲。”唐风谦虚地说。
“还不知道结果哩。”赵中保说,接着又问,“入党了吗?”
“入了,大三就入党了,因为这几年在广东,组织关系一直放在镇里。”
赵中保打量了一下唐风说,“年轻人想进步,是好事,老村主任不久前生病去世了,村两委马上要换届,正在酝酿人选的事,我会把这事放到支部会上研究的。”
唐风说,“那就先谢谢您了!”
唐风走出赵中保办公室时,碰到副村主任徐有三,热情地与他打了一个招呼。
“年轻人,回村里办事吗?”
“不办事,这次回村里不走了。”
“不走了,什么意思?”
徐有三一脸疑惑。跟在后面的林欣儿补充说,“唐风这次回来,是竞选村主任的。”
徐有三刚刚堆上脸的笑容一刹那间消散开来,他马上换了一副口气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只是这村主任怕不好当哟!”
林欣儿笑着说,“到时还要徐副村主任大力支持。”
“我一定全力支持村主任!”徐有三面带嘲讽的口气回答。
出了村委会,唐风扯了扯林欣儿的衣角小声地说,“我怎么感觉徐有三的语气不大友好?”
“我也听出是有那么一点。”林欣儿望着徐有三的背影若有所思。
唐风决定到几个湾子走一走,虽然生在柳树湾村,但由于长年在外面读书,他对村里的情况并不很了解。
柳树湾村位于柳树湾镇的东面,离县城不到三十公里,有十六个村民小组、三千多人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偏远地区的村民举家外出淘金,柳树湾的村民还当自己是半个农村半个城市人,有一种无形的优越感。几年后,别人扛着大包小裹坐着小汽车荣归故里,他们才发现,当自己陶醉在优越的环境中时已错过了发财的大好时机。尽管近年来,也有一些人坐上末班车陆续走出去,欲展开最后一搏,但这里已是相对落后了。
在塘角李,他们碰到了一个老婆婆在挑水。林欣儿热情地上前打招呼,自我介绍说是村干部,到湾里来了解情况。婆婆用衣袖揩了一下额头的汗说,湾里原来有三百多人,现在年轻人都外出了,剩下不到一百人,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婆婆又指着湾里摇摇头说,别看这么大的湾子,日子过得好的没几户人家。
顺着婆婆手指的方向,他们看到湾子的住房多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起来的平房,红砖灰瓦,破破烂烂的,有几幢新做的楼房夹杂在里面,很不起眼。
他们又来到六斗畈,走了几户人家,家家都闭门落锁。一排旧房的门口坐着一个老头,他们过去问了一阵,老头尖着耳朵听了半天没作声,估摸着老头耳朵有问题,他们就走开了。
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年轻媳妇。林欣儿赶上去一脸笑容与她打招呼,我们是村委会的,想向你了解下湾里的情况。
“哦,先歇会喝杯茶吧。”年轻媳妇热情地搬来两把椅。
“就你一个人在家吗,家里其他人呢?”唐风问。
“我家那口子在县城做生意,孩子在城里读书,我是昨天刚从县城回的,婆婆病了,回来照看几天就走。”年轻媳妇回答说。
“生意还好吧?”唐风随意地问。
“不好啊!做生意的人多了,各行各业都饱和了!”年轻媳妇感叹道。
“那你家田地谁在种呢?”林欣儿问。
“我公公在种,现在种子、农药、化肥都贵,粮食卖不起价,农村人要是靠种田,日子过不下去啊!”
与年轻媳妇聊了一阵,他们又转到了毛家坪。远远地,就看到一户人家门口围满了人。他们以为那户人家在行事,走近一看,原来是村民围在一起打牌,两桌麻将、一桌扑克、一桌纸牌,旁边还围了一大堆看热闹的人。
有认识林欣儿的村民笑着问,“林助理,要不要玩两圈?”林欣儿摆着手说,“我不会,我不会,你们玩。我来这里,就是转一下子。”有人看见林欣儿身边的唐风又问,“你男朋友?”林欣儿解释说,“哪里,他是咱们唐家畈的村民,叫唐风。”马上就有人哎呀呀地叫起来,“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我说这伢怎么就这样眼熟呢,原来是一个村的。”
趁着聊天的当儿,林欣儿把唐风回来竞选村主任的事向他们讲了一遍。有人拍着巴掌说,“好事,好事呀,几个老家伙在村里当家,把村里搞得一塌糊涂,应该进个年轻人,年轻人有闯劲。”
林欣儿笑着说,“大家也不能怪村干部没做事,柳树湾穷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个问题要客观对待,”接着她话锋一转说,“到时唐风竞选村主任,还请大家多支持!”
“只要他肯为大家办事,我们一定拥护他。”几个人拍着胸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