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000000008

第8章 医者的尊严(8)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则寓言: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每天早晚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他对猴子说:“从今天开始,按照朝三暮四供应栗子:早上给三颗,晚上给四颗。”猴子们听了很生气,强烈反对主人的做法。经过讨价还价,猴子们接受了朝四暮三的方案。

按理说,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结果都是一样,但猴子的态度为何迥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虽然总量不变,但分配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以猴子为例,“朝四暮三”是“大头”在先,而“朝三暮四”是“大头”在后。如果采用“朝三暮四”的方式,就等于把潜在的不确定因素留在后面,极有可能要付出更多代价才能获得本已属于自己的栗子。这就是“猴子的经济学”。

其实,医疗定价亦同此理。长期以来,我国的诊疗费、手术费严重偏低,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手术刀不如剃头刀”、“挂号费不如停车费”。这就意味着,哪怕是一台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如果医生只有高超的技术,而不使用药品和耗材,也难免会亏本。在这种畸形的价格体制下,医生必须通过多消耗来获得收益,从而导致过度医疗屡禁不止。而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医生的收入主要取决于疾病复杂程度和消耗的劳动时间,而与使用了多少药品、耗材无关。由于我国医生无法靠技术获得体面的收入,所以普遍缺乏职业尊严感,主动控制费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一个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必须能够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只有承认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才能调动医生合理诊疗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在医疗费用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如果再提高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看病岂不是更贵?其实,医疗费用之所以居高不下,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劳动技术价值太低,医生只好靠增加消耗来获得收益。很多公立医院为了补偿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往往默认甚至纵容医生拿“灰色收入”,这是一种不合法的“暗补”。因此,提升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就是要变“暗补”为“明补”,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从而削减过度医疗的“原动力”,最终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如果不迈出这一步,而是无休止地争论“先降还是先升”,公立医院改革就很难打破僵局。当然,在提升劳动技术价值之后,政府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一旦发现医生有腐败行为,坚决列入“黑名单”,甚至终生吊销执业资格。这样一来,即便医疗总费用保持不变,至少患者不会再受滥用药物的危害。付出的经济成本一样,换来的结果却是医患双赢。

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背后,往往存在违背经济学常识的问题。在调动医生积极性方面,何妨学一学猴子的“朝四暮三”?

医生尊严何处来

2011年5月底,江西发生一起暴力殴打医生事件。一名15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上海做完手术后,转入江西上饶市人民医院。当时,患者有持续高热症状,虽经抢救,仍于两小时后死亡。一周之后,患者之父纠集近百人,在医院里拉横幅、烧纸钱、摆花圈,围攻医务人员。其中,一位儿科副主任被殴致残。

类似的医闹事件近年屡屡发生,极大地伤害了医生的尊严。在网上,一位医生愤懑地说:“唯告学子:要有尊严,别学医!”这虽是一句气话,却真实地反映了医生群体的心态。

在历史上,医生和教师一样,都曾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变化,看病难、看病贵日益凸显,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医生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也在下降。为此,很多医生不让子女再学医。

那么,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神圣职业,为何会失去应有的尊严呢?这个问题发人深省。

从医疗体制来看,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疗价格扭曲等原因,公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公益性日渐让位于逐利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学变得嫌贫爱富,医生沦为“白衣商人”。很多医生这样描述其尴尬处境:“开大处方对不起病人,不开大处方对不起自己。”在创收的指挥棒下,过度医疗泛滥,医患之间出现严重的经济对立,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大幅降低。

从社会环境来看,由于法治不健全,医疗纠纷和暴力冲突日益增多,医生的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医生成为一个高危职业。尤其是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下,很多医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病人“过度防卫”。遇到高风险的手术,宁可放弃一线生机,也不愿有任何失误。而每当发生医患纠纷时,社会舆论总是“一边倒”地谴责医方、同情患方。在很多 “医闹”事件中,甚至连警方也声称“不介入医疗纠纷”,医生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当然,体制弊端丛生,外部环境恶劣,都是客观现实。但是,医生尊严的丧失,也有其自身原因,即道德的滑坡和精神的失守。例如,有的医生冷漠傲慢,病人坐在面前,连看也不看就开一堆检查单;有的医生见利忘义,不管病情是否需要,随手就开出一堆“回扣药”;有的医生把病人当成“摇钱树”,动辄索要“红包”,否则就给脸色看……尽管这只是少数医生的行为,但损害的却是整个医疗队伍的形象,属于典型的自毁尊严。

也许,有的医生认为,道德滑坡是全社会的问题,为什么要求医生独善其身?医生也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利,为什么非要成为“圣人”?的确,和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医生工作强度大、压力大、风险大,阳光收入较低,技术价值被严重低估。可是,作为一个以维护人类健康为使命的职业,这些都不应成为医生放弃职业操守的理由。自古以来,医生都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医乃仁术,这是医生的基本从业准则。无论外部环境清浊,医生都应保持内心纯净,坚守道德底线,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惟有自尊,才有尊严。尊严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赢得的;尊严也不是别人能够剥夺的,而是自己毁掉的。当前,医改正在艰难破冰,外部环境的改善尚需一个过程。因此,惟有医者先行,不等待、不抱怨、不放弃,传承仁心仁术,才能重塑职业尊严。

让医疗制度不再“冷血”

2011年8月,媒体报道了两起令人心寒的事件:

湖北武汉一位农民工两根手指肌腱断裂,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了手术。但因就医时带钱不够,医患双方就费用问题发生分歧。一名医生为其缝合伤口后,随即将线拆除。事后,这名医生被责令停止执业。

河北安国一名受伤的智障流浪女被送到市中医院,医生进行简单包扎后,一名副院长竟然指示:“从哪来的扔哪去!”随后,工作人员将其拉到荒郊野外,导致流浪女死亡。后来,副院长等5人被刑拘。

从表面看,这是一个医德滑坡问题。在第一起事件中,医生撕裂的不仅是伤口,也是本已脆弱的医患信任;在第二起事件中,医生抛弃的不仅是病人,也是白衣天使的道德良知。这些行为既违背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也突破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理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然而,从深层看,这又是一个医疗制度问题。当贫困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时,医院是免费救治,还是放弃治疗?如果免费治疗,无人承担欠费;如果放弃治疗,背离医学精神。因此,在谴责医生的道德“冷血”之余,我们似乎更应反思制度的“冷血”。

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公民,无论贫富贵贱,当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都应得到基本的医疗救治。孟德斯鸠说:“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句话的含义是,国家是为了保障每个具体个人的人权和尊严而存在的。所以,在一个国家的医疗制度设计中,越是贫困的弱势群体,越应享有较多的免费医疗资源,这样才能体现政府的“兜底”作用。然而,我国医疗制度的最大缺陷是公平性差。越是强者,占有的医疗资源越多;越是弱者,占有的医疗资源越少。这就使得少数弱势群体陷入了经济与健康的双重贫困。

同类推荐
  •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详尽介绍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肾脏系统、心脏、神经系统、外科、妇产科以及儿科等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如何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等内容。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介绍了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养生方面的知识。
  •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 为清代汪昂撰。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 医说孙子兵法

    医说孙子兵法

    本书从一个医生和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解读兵学名著,令人耳目一新,对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和医学教学科研有一定裨益。战略思想不仅受到军事战略家的重视,现已扩展到包括医学在内的其他领域。从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理念上来看,医学与兵学有许多共同之处。防病如防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之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思想与孙子“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的理念是一致的。
热门推荐
  •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是阐述加缪哲学理念和文学思想的简明读本,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永恒苦难命运蔑视和抗争的精神。西绪福斯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当加缪这样看这个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时,存在主义的哲学之眼就进入了古代的神话。
  •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收录了各个行业的成功典范,诉说了一个又一个从平凡走向成功的故事,目的就是要用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并不遥远,成功就在我们身边。实现成功梦想的人曾和我们一样平凡。我们正站在成功的起点,或许已经出发,正驶向成功的彼岸。
  • Aesop'  s Fables

    Aesop' s Fab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脚印儿

    大脚印儿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奥运的主题已让2008年足够厚重了,没想到这会是如此跌宕的、无与伦比的年份。这一年,更像是一个过分迷信戏剧冲突的编剧的剧本,而不像一段真实的生活。人们为八卦疯狂,为灾难哀伤,为危机焦虑,为道德缺失恐慌,为奥运紧绷神经然后极度释放……其中的每一例,都可以说是达到了几十年里相关体验的极致。作者推崇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认为一种真实的历史隐藏于细节中,隐藏于具体的人的故事中。出现在这本书中的,更多出现的是一些看上去无关宏旨的小人物和小故事。他们是这段大历史的切片。
  •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产物”,这是美国“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三十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销售人员,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了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也就吹晌了战斗的号角,进而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的影响力将会贯穿于销售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推销口才的好坏,也将会在每一个环节上,对推销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推销人员对口才的合理运用与发挥。
  • 蝶恋歌

    蝶恋歌

    她不过是异世飘来的一屡幽魂,再世为人,她已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丞相之女,她乖张泼辣,不畏世俗眼光,我行我素,只因她身边有疼爱她的,他,他,他……扑朔迷离的身份,不过是为了保护他心底“最爱”的那个“女子”。地宫里他将她随手甩在墙上,不顾奄奄一息的她,径直抱着自己的女人冷眼离去……
  • 巅峰对决:马云马化腾争霸风云录

    巅峰对决:马云马化腾争霸风云录

    这是一本关于马云马化腾两人的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从原来的PC电脑端到现在的手机支付端,我们的生活正因为互联网在渐渐发生变化,而马云马化腾作为互联网两大巨头,他们的一个决定或许就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马年开年之际,“二马”在发红包,打车软件领域如火如荼的开展争夺,随后在互联网区域各种“圈地,强强联合”,比如腾讯牵手京东,阿里牵手360等等一系列事件,因此我们相信马云马化腾他们一定是在“谋划”着做大事,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作为,我们才能深入的获悉身边的世界在如何改变。
  • 三国大特工

    三国大特工

    特工王磊回到三国,正逢群雄逐鹿之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磊从一个小人物开始,步步为营,收谋士武将,娶娇妻美妾,率铁骑驱逐匈奴,与诸侯争霸三国。普天之下,唯我独尊!
  •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一书从灵活运用攻关法则、善于使用媒介、好的公关策划、掌控必备的公关技巧、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合理选择公关活动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公关文化等方面对公关活动的技巧进行了探索。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