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刚从早晨五点钟起来呕吐了三次,第三次已是单纯的黄绿色胆汁。
王富刚心里十分害怕,胆与肝紧密相连,胆受到破坏,必然影响到肝。肝功能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失去解酒的功能。而这个社会不喝酒是万万不能的,酒量小了也是不行的。有些流行语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如“科长是喝出来的,处长是跑出来的”“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之类的。
王富刚开始为肝担心起来,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是最一般的发展规律,他是有所耳闻的。厂接待科科长老李就是因为饮酒过量被送上黄泉路的,虽然死后厂里追认为副处级干部和厂级劳动模范,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因为老李家里闹得凶,在赔偿大笔钱财后家属仍不满足的情况下,厂领导不得已而为之。
昨天晚上的事让王富刚的大脑一直处于抑制与兴奋交替出现的混乱状态。他不能不气愤的是,厂里为什么要在他官运亨通、春风得意的时候突然进行所谓的职能整合和机构改革,改革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把质量管理科和生产科合并为生产管理科,而且还是质量管理科挂靠生产管理科。在王富刚看来,稍有管理学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质量管理的内涵远远大于生产管理,如果厂领导本着公平公正的心进行改革,就应该把生产管理科归并到质量管理科。但更令他不能容忍的是,原生产科科长老刘退居二线后,却提拔了原质量管理科副科长李建春担任新组建的生产管理科科长。李建春26岁,大学毕业才两年。当初要不是任质量管理科科长王富春推荐,李建春是不可能提拔得这么快的,不仅不能提拔,恐怕也很难进入厂领导的视野。但王富刚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他不恨李建春,李建春能力强有魄力,干起工作来能够与他密切配合,业务时间也可以称兄道弟,推心置腹。但他恨厂领导,原质量管理科的人都有了合适的安排,唯独没有给他任何说法,王富刚心里不能不充满怨气。
昨天晚上的聚会是李建春组织安排的。参加的人都是在原质量管理科工作过的。王富刚起初本不打算去,可怕别人说他心眼小,有情绪,就硬着头皮去了。可在餐桌上,过去那些在他身边围着转的人,统统在李建春面前大献殷勤。
资料员傅丽丽长着一张漂亮的脸蛋,平时涂唇画眉,优雅大方,是全厂出了名的美人。平时在王富春面前王哥长王哥短,亲昵昵的,就差搂着脖子亲嘴了。可在昨晚,傅丽丽事先抢了个位子坐在李建春身边,主动斟酒递烟,有时还要自作多情地眉来眼去。王富刚曾经认为傅丽丽的美丽是质量管理科的骄傲。可就在昨晚,他对她顿感厌恶,甚至使他明白过去傅丽丽对他的亲近是一种最卑劣的伎俩。王富刚清楚知道,傅丽丽还要在李建春手下当资料员,而且还会李哥长李哥短地叫李建春。想起这些,他就感觉到酒是多么的恶心和讨厌。
检查员刘亮、安全员李新凯只是应付着和王富刚说了几句话,然后接二连三地和李建春干杯,说一些恭维李建春的话。刘亮甚至大言不惭地说了未来的厂长非李建春莫属。王富刚实在是听不下去,他简直想一走了之,但他还是忍住了,他不想失态。平时七八两下肚都没问题,可昨晚不到四两就醉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但他清楚地记得绝对没有一个人送他,而平时即使象征性地喝点酒也有人送回家,并且还要扶上楼送进家门,这种对比他始终是清楚的。
这种强烈的反差对王富刚来说是一次强烈的打击,导致他对自己过去的成绩也只能是大口吐槽了。自己曾连续六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三次被评为劳动模范,连续两届被评为“十佳青年”。他实在不明白,厂领导一向十分器重他,为什么这次……他翻天覆地躺不住,胃里好像住进了魔鬼。妻子给他熬了一碗大米粥,他用了三十多分钟才全部吃进胃里,五分钟后又全部吐了出来。妻子看他脸色苍白,大汗淋漓,一摸浑身发烫,才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叫来邻居帮着送进了医院。
王富刚因为一顿酒住院了。
王富刚在这白色纯洁的世界里,感觉到了一种解脱,他甚至产生了一直在医院里待下去的想法。他在医院里一住就是七天,他问过医生什么时候能出院,医生说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些词又在他脑子里跳荡,仿佛死神就睡在他身边。
王富刚真的得了肝炎,但他能想得开,他甚至认为这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的机会。
住院的第八天,厂长来看他,当时厂长说的话差点让他从床上跳起来。“富刚啊,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你病倒了,厂里极力推荐你担任新组建的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并在不设站长的情况下主持全面工作,这个站全面负责公司生产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是个正处级编制的单位,公司有个别领导认为你太年轻,没有工作经验,因此公司领导班子会议研究了三次才最终确定下来。没想到你住进了医院,可公司现在急需人啊。如果你的病不能马上痊愈,唉,别想太多了,治病要紧。”王富刚最终还是没有跳起来,一个500毫升的大输液瓶里的液体以每分钟60滴的速度平静地流进他的血管。
王富刚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他按辩证法的原理想了许多许多。早知道所谓机构改革就是撤并一个机构,再产生一个更大的机构,他就不会那么单纯。
早知道能由正科级提拔到副处级,他就不会参加那天晚上的聚会。即使去了,不要想太多,开怀畅饮也不会醉的。
如果他真的当了处长,他会自己掏腰包把质量管理科的人请一通。
王富刚失眠的次数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
王富刚连续住了三个月的院,病情却不见好转。医生说不知为什么,治疗肝炎的新药用在其他患者身上疗效十分明显,可对王富刚却一点效果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