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8700000002

第2章 婴儿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时,他都要归罪于外部世界

我看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小视频,一只小狗打了两次嗝,之后它就开始叫,而且叫的时候它似乎觉得外部世界有个敌人,它是在对着那个敌人进行吠叫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在小动物、婴儿,也包括部分还停留在婴儿期心理发展水平的成年人身上,你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小狗发现它控制不了打嗝这件事情,也就是说打嗝这件事失控了,失控发生之后,分裂和切割这样的心理机制就发生了。

对这个小狗来讲,先是发生了一次打嗝,接着它想控制这次打嗝,但是控制失败了,接着它就开始叫。

我们可以大致推理小狗的心理是这样的:打嗝这件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既然我不能控制,那就应该是另外一个力量在控制打嗝这件事情,而且因为打嗝是有点不舒服的,所以控制这件事情的另外一种力量是有些恶意的。所以小狗就会对着外面吠叫,因为它觉得打嗝这件事情应该是在它身体之外的一个敌意的力量在控制。

最后大家发现它转过身来,就好像要去咬自己的尾巴,这个时候它就开始怀疑,也许身体之内有一个力量在控制着它。比方说它的尾巴,虽然(尾巴)是它的身体上的东西,但是因为尾巴在它身体的末端,所以它会试着把这个尾巴切割到“我”的范畴之外,它怀疑尾巴是敌意的源头。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视频,但是它非常经典,对小狗、婴儿来讲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曾经做过一次思考,思考什么叫作善,什么叫作恶。我想,其实对一个生命来讲,善和恶会有这样一种逻辑:我能控制的范围就叫作善,我不能控制的范围就叫作恶。

这种心理,对成年人来讲非常复杂,但对婴儿、小动物来讲就非常简单。比如打嗝,假如我能控制住它,那么这个事情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好玩的、善良的事情。但是当我不能够控制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恶意的事情,而且接下来这个婴儿或者小动物就会使用分裂(或者叫切割)的心理机制,那就意味着“我不能控制打嗝这件事情”,应该是有另外一个力量在控制它,这个时候分裂就发生了。

最初这个小狗的分裂是“在我身体之外的一个敌意的力量在和我作对”,或者说分裂成“我和我不能控制的另外一部分”,而且“另外一部分”是恶意的。

当打嗝继续不能控制的时候,这个分裂就进一步变得严重,它就开始去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尾巴、自己的身体在导致这样的事情,其实这个时候就意味着它把自己的尾巴也要切割到“我”之外。

如果我们留意去看,婴儿的身上这种现象数不胜数,可以直接拿过来置换。如果打嗝发生,而他控制不住,你会发现他很快就会陷入烦躁之中。因为他觉得他被攻击了,他必须找到这个攻击他的力量,然后他要和它作战。

因为婴儿不能表达,也不能够怎么样,所以我们未必能够很清晰地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在一些大的孩子身上就比较清晰。

比如说有一个网友曾经在我的微博留言,她的孩子把牛奶打翻了,结果他过来攻击妈妈。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会觉得本来我应该能够控制住倒牛奶这件事情,但是我控制不住,而且在他的世界里主要的(力量)就是我和妈妈,既然我控制不住倒牛奶这件事情,那就应该是另外一个力量在控制着这件事情,当然这个另外的力量就应该是妈妈了。牛奶被打翻了,失控发生了,他就会认为妈妈变成坏的了,相当于坏妈妈打翻了牛奶,所以他要去攻击他的妈妈。

这个孩子应该是一两岁了,他能够表达,所以当他的妈妈问他的时候,他就说出来了,他觉得是妈妈打翻了牛奶。

小孩子把妈妈视为坏人,看起来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对一个小孩来讲,这样也不错,因为他归罪于妈妈要胜过归罪于有一个另外的力量在控制着他。

当孩子失控的时候,他都要归罪于外部世界,假如他说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攻击他而导致失控发生,那么这个时候他当然知道这个力量是他控制不了的,所以他会有一种彻底的失控感,并会将这个彻底失控的部分切割到“我”之外。

假如这个孩子觉得这是坏妈妈导致这件事情(的失控),那其实就意味着一种修复的可能性,即妈妈可以跟婴儿一起努力来克服这件事情。当这件事情克服之后,婴儿就会觉得“我是好的”“妈妈是好的”了。这个时候一个失控的事情就变成可以控制的了,而一个“坏妈妈”就变成一个好妈妈了,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世界就发生了重要的转化。

我相信讲到这儿,大家就会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讲,特别是对于一个婴儿来讲,妈妈或者一个成年养育者的陪伴非常非常重要。

虽然婴儿的世界很简单,就是吃喝拉撒睡玩,当然还包括其他一些隐秘的部分,但吃喝拉撒睡玩是主要的,如果一个妈妈很用心的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她的孩子去控制这些事情。

假如是一个成年人,父母是控制不了他的世界的,也满足不了他,因为那个时候涉及结婚、生孩子、找工作各种各样的事情,甚至学习这件事情,父母也已经没办法帮孩子去完成了。但是,对于一个婴儿来讲,吃喝拉撒睡玩,一个有感觉的妈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孩子完成。

假如婴儿活在他的世界里,他的世界主要就是吃喝拉撒睡玩这样的事情,并且他的事情处在一种基本可控的状态之内,对婴儿来讲,他就会觉得他活在一个善意满满的世界里。

当然,失控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所以对婴儿来讲必然有一个世界被他切割出去,并且这个切割出去的世界,是有一个无法控制的力量在导致这些失控发生。

我们为什么怕黑

我一个朋友在他的孩子1岁半之前连着搬家几次,结果他发现他的孩子开始害怕黑影。

一个孩子将自己与外界切断,通常意味着他觉得外界充满敌意。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因为连着几次搬家,这对一个小婴儿来讲刺激太大了,他会经常处在失控当中。这些失控发生之后,他也像视频当中那只小狗一样在寻找到底是什么样的敌人导致了这些失控发生。黑暗像是一个看不清、摸不着的力量,而且黑暗之中似乎藏着他看不见的力量在发挥着作用,所以这个婴儿就会觉得是有一个力量藏在黑暗当中导致了失控发生,因为他没办法理解是因为搬家导致了这一系列失控发生。

成年人怕黑实际上就是从这儿来的,甚至我们可以用怕黑的程度来衡量一个成年人在小时候面临的失控有多少。一个小婴儿,妈妈及时地满足他、照顾他、陪伴他,让他顺利地完成吃喝拉撒睡玩带来的种种挑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再次强调,一个婴儿如果有太多失控发生,那就意味着他会将太多的事情切割到“我”之外,最严重的事情是婴儿处在一种全然的封闭状态;他好像对整个世界没有兴趣,这个时候他其实是将整个世界都切割到“我”之外,这意味着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失控一样。

对于全然封闭的孩子来讲,有任何事情侵扰到他,他都可能会发狂。因为他会觉得任何事情都是他控制不了的,所以任何事情对他来讲都是一种入侵,都是一种充满敌意的力量。

换成另外一句话来说,妈妈或其他的养育者把孩子养育得多好,婴儿就在多大程度上把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纳入到“我”之内、“好”之内。一个健康的孩子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他会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因为之前他的吃喝拉撒睡玩被照顾得很好,所以他会觉得虽然有些事情会暂时处在失控之内,但是经过努力,这个事情就会重新恢复到控制之中。他会觉得虽然像是有一个外部世界,但这个外部世界似乎也是在“我”之内,经过一定的探索和努力可以纳入到“我”“好”的世界之内。

我们再做一个推理,对一个相对封闭的孩子来讲,他可能只会对很少的事情感兴趣,其实这会意味着只有很少的事情他才能控制,封闭的世界之外是他不能控制的事情。

对婴儿来讲,他越小,对他的照顾就越重要,因为他的吃喝拉撒睡玩的需求都有赖于一个成年养育者的陪伴。对他来讲,所谓的控制就是妈妈或者养育者把他照顾得非常好,及时地回应他。及时的回应非常重要,你回应得越快,就意味着他在越快的时间之内解决失控这件事情,让世界重新恢复控制。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另外一件事情就变得很重要,他要尝试着尽他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些事情,这个时候他逐渐觉得“我完成了这件事情”“我可以控制这件事情”,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个被照顾得很好的孩子,他会觉得他是活在善意满满的世界里;一个被照顾得很不好的孩子,他就会觉得他是活在一个恶意满满的不可控的恐惧世界里。我们要知道,在孩子越小越容易失控的时候,成年人对他的照顾和帮助越重要。

同类推荐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本书以哈佛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运用心理咨询术对调整人们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牧之所著《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自我疗愈心理学的原理,多角度探讨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剖析了自卑、愤怒、焦虑、忧郁、抱怨、悔恨、烦恼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在根源,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心理自愈方法,同时也阐明了职场、交际、爱情、婚姻、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应对之道,为每一个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指南。
  • 心理学与人生

    心理学与人生

    本书探讨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与心理学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生命中的每一个环节,将这些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却往往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进行思考和解答。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本书用轻松明快的语言来讲解心理学各种定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新的观察生活的视角,并通过这个全新的视角让读者更加明白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心理对策。本书涵盖了日常心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和反省,也包括对工作态度的心理策略,同时还讲解了在生活中关于人际交往及恋爱等方面的心理技巧。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工作以及交往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心理指导用书。
热门推荐
  • 妾要休夫:冷情王爷快放手

    妾要休夫:冷情王爷快放手

    她是黑道中大名鼎鼎的红狐,却莫名穿越成了景王府的六夫人。六夫人啊,说白了就是个妾啊!以她的骄傲怎能甘心为人做妾啊,绝对不行!那个什么景王,我们商量一下吧,让我做个王妃过过瘾呗。结果居然被满满的嫌弃了!哼,不做王妃,本姑娘照样能过得逍遥自在……他在世人眼中是个不理朝政的闲散王爷,但他却背负着深仇大恨,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复仇之路。可这个被当作眼线和棋子送进王府的女人,却三番四次的在他面前挑衅,还妄想成为他的王妃,她以为她是谁啊……
  • 开河记

    开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淑女

    淑女

    丹妮尔天生患有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体内女性生殖系统缺失,腹中却还留存着睾丸。她聪明优雅、美丽端庄,拥有极好的家境和同样优秀的未婚夫,唯一的问题是不能生育。幸运的是,医生从她的性腺活体组织中提取了精细胞,好友梅兰妮也同意为她代孕,这样她就能够拥有自己的孩子。然而丹妮尔还是陷入了两难境地:未婚夫伊桑十分钦慕作为女孩的丹妮尔;而梅兰妮也希望可以跟孩子的“生父”一同生活。丹妮尔该如何选择?该怎么面对这种微妙的双性情感?在这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她终究需要作出最终选择。
  • 宝云振祖集

    宝云振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偷王之王:神偷公主

    偷王之王:神偷公主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司空星儿。偷王之王、偷遍天下无敌手的偷神司空星的弟子。一个有点迷糊,有点坏水,有点犯傻,精灵古怪的小女神偷。偷遍奇宝,爆笑江湖。一个是飘逸如仙的王爷,一个是妖娆绝美的太子,二者,纠结不休,该如何选择?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一件旷世奇绝的天蚕缕衣,卷出惊天的身世迷案,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一个生死赌约,赢了天下,输的,却是她的心与人。大局当前,她又该如何割舍?她,竟然是偷龙转凤的皇宫公主………
  • 你的推销能力价值百万

    你的推销能力价值百万

    本书从四点坚守出发,选取了中外若干个推销场上的著名故事和经典案 例,并对里面的要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希望读者诸君能从中有所受益,使 自己的推销能力得到显著增长,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自己的百万之梦。
  • 王俊凯像极光一样

    王俊凯像极光一样

    【王俊凯×顾浅兮】你像极光一样,可遇,可爱,可耀眼,可内敛。【HE/勿上升】
  • 蜜宠来袭:男神,我是你的守护神

    蜜宠来袭:男神,我是你的守护神

    签订契约前:洛璃:“慕千夜,我是你的守护人!不管怎么样,这个契约你必须给我签了!”慕千夜:“哦,可是关我什么事?”洛璃:“因为我是你的的守护人,当然要签订契约了!”慕千夜低头打量了一下洛璃说到:“就你?痴人说梦吧!一米五八的小短腿,身上没有一丝异能,还想做守印人?你全身上下除了你这张脸和发育好的胸脯外,基本上没什么可看的了,想做我的守护人多了去了,凭什么就和你签订契约?”洛璃捏了捏手掌说到:“好,别后悔!”签订契约后:慕千夜:“宝贝儿,饿不饿,要不要喝点血?”洛璃:“你走开!”慕千夜:“宝贝儿,我想要亲亲!”洛璃:“滚你丫的!”(甜宠百分百,异能纯爱,欢迎入坑!)
  • 作弊

    作弊

    那一天,我不知道自己哪根神经出了毛病,我血脉f贲张,心情特别亢奋。预备铃声一响,我就闯进了教室,一步跨上讲台。我手里举着一张破纸板,胡乱地当作芭蕉扇,呼达呼达扇着自己的胸脯,歪着头,弓着腰,兴冲冲唱起济公大师爱唱的歌谣: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酒肉穿肠过——我唱着,陶醉着,在同学们哗然的大笑声中,兴奋得不知所以。突然,同学们噤口无声了。正当我感到纳闷时,背后有两根手指头伸过来,像铁钳子样夹住了我的耳朵。
  • 这样工作没压力

    这样工作没压力

    有人说:能不累吗?中小学生要应付学业,大学生愁于就业,工作的人谋求更高的工作岗位和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更别说复杂的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困扰。不能否认,我们身处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就拿学生的学习来说,课业负担异常繁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要承受巨大的学习负担。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家长也好,都已认识到这一弊端,大声呼吁并采取一定措施为孩子减负,但效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以极强烈的紧迫感,让你无法停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不居人后,人们拼命给自己增加压力。学习是这样,工作、婚姻、生活以及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