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请喜欢朋友多评论,多收藏,多推荐。码字辛苦,望给新人坚持下去的信心。谢谢。
因已日暮,赶不及下船进城,裴茳一行当夜便将船泊在金陵城外东水关。
东水关是秦淮河入金陵的入口,自东而入金陵,穿城而出,由西水关南下,汇入长江。
作为金陵最大的水运码头,夜泊于此的各类航船熙熙攘攘的挤在一起。有货船,官船,商船;扁舟、楼船、沙船、画舫,形式不一,各具风格。在水浪轻轻拍打船舷的声音之中,远处灯火通明的画舫上还依稀传来琴乐和婉转悠扬的歌喉,显然那是一艘妓舫,人影绰绰,翩翩起舞。
再望向岸上,火烛将这一片码头映照的宛若白日,隔着宽达十几丈的通行马路,便是一排排的秩序井然的各式楼房,有酒肆、客栈、妓馆和仓库。当然,最出名的自然是官营的驿栈和税关。
驿栈是给进出金陵的官员提供的歇脚地,而税关则是负责东水关收税的治所。据闻仅东西水关两处的税收,年入便达近百万贯,可见金陵作为唐国的都城,人流量之多,商业之繁盛。
南唐一国之精华,尽在三城:北东都,中金陵,南洪州。东都是原杨吴都城,杨行密起家的根本地,金陵是南唐都城,六朝古都,当世名城,而洪州则是唐国腹地,鱼米之乡,物产丰饶。
夜泊在此,裴茳不禁动了游兴,叫了陈琨、陈彷和鲁重楼三人,便登船上岸。
虽已入夜,码头上依旧车水马龙,有装船卸货的,有游逛夜市的,也有寻花问柳的。说来有趣,金陵城内有宵禁,到了夜间,反而是城外的东水关更加热闹,一些浪荡公子狐城鼠社之流更喜在这一带招摇。这东水关青楼酒肆、勾栏瓦舍样样不缺,江宁府也不过放了一班衙役对此地稍加管束,维护秩序而已,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面孔,不比金陵城内,有金吾卫,有坊使,达官贵人多如狗,一不小心便可能冒犯到得罪不起的人物。故而,这东水关反而成了这类人的天堂。
随意选了家看上去门面较为精致的酒肆进去。跑堂的看出几个少年衣饰虽不华贵,却仪态从容,都是读书人的模样,便不敢怠慢,引着他们去二楼的临窗的雅厅坐了。
四人坐下,跑堂的推荐了几款拿手当家菜式。不外乎羊肉、野兔之类的,因是仲春,新鲜菜蔬还未上市,不过是些野菜,而牛肉是禁物,这等酒肆更不可能有。猪肉倒是有,只是一来此为贱物,当世少有人食,二来以当下的烹饪手段,去除不了它腥膻的味道,一般只供给码头上卖苦力的食用。跑堂的见裴茳等人的气度,哪里会推荐猪肉?
裴茳等人并不在意酒菜的好坏,不过是在船上闷了,上岸散心,又叫了几碟干果,问跑堂的道:“可有好酒?天青玉酿有么?”
跑堂笑道:“客官也知道天青玉酿?如今这天青玉酿在金陵都卖疯了,我们东家没门路,进不得这种好酒。只有自产的玉春烧稠酒,可要来上几角?”
裴茳等人相视一笑,看来天青玉酿已成金陵的风潮,居然到了一酒难求的地步,酒坊兴旺可期。于是,他们便随意叫了一坛稠酒,当作润喉之物罢了。
在等待跑堂的上酒菜之机,裴茳顾目四望,却见这酒肆生意倒也兴旺,楼下大堂几乎半坐满了的走卒贩夫且不论,楼上的雅厅除了他们之外也有三桌客人。隔壁一桌坐了两个中年文士,三四碟小菜,旁边站着一个灰衣仆役执壶斟酒,二人边聊边饮,甚是投机;另一桌是个青衣大汉在自斟自饮,桌上酒菜琳琅满目,正在摇头晃脑大朵快颐;最后一桌却坐了一老一少两个道士,背上负着长剑,桌上的菜式却是简单,一碟水煮羊肉,一碟腌菜,二人慢条斯理地用着白饭,默默不言。
裴茳甚是好奇,这背剑的道士也能冠冕堂皇的在雅厅吃饭?瞧那简单的菜式,估计也用不了多少文钱,跑堂的居然不赶人?
陈琨注意到裴茳好奇的眼神,微微想了想,便探过头来低声说道:“听闻宋太傅好术士崇道教,门下奇人异士多达数百人,尤以九华山、龙虎山道士者众。”
裴茳恍然大悟。今年初,权倾朝野的青阳县公宋齐丘被拜为太傅、中书令,号国老,进位卫国公。权势更上一层楼,几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宋党”在朝中声势喧嚣,侍中周宗、枢密使徐玠、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建勋等被压制地鸦雀无声,朝中议事唯唯而已。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宋齐丘好术士,寻常百姓自然也是崇道,以致江南一带道士这个职业非常吃得开,一般人根本不敢得罪。
裴茳看了看道士身上背着的剑,悄悄问鲁重楼:“你看这两个道士会不会武功?”
鲁重楼瞟了一眼,摇了摇头:“瞧他们举动轻浮无力,便是有,也多半是些花拳绣腿。倒是那个独坐的大汉,身手很强,我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裴茳一惊,再去看那大汉时,却见那大汉也正笑眯眯地瞧着他,右手提着一只小酒坛,左手举着一块羊棒骨,吃口肉喝口酒,似笑非笑地朝这边望着。裴茳不明所以,微微抱拳拱手示意。那大汉咧嘴一笑,却并不过来,依旧在那痛快的喝酒吃肉。
恰在此时,隔壁桌上那两个文士突然争执起来。其中一位愤然发声道:“义府兄,如今朝堂上乌烟瘴气,陛下耳目闭塞,任那‘五鬼’紊乱朝纲,周侍中、李平章之流装聋作哑。我等岂能做那缩头乌龟,正该振聋发聩做仗马鸣。”
“唉……唉,噤声噤声。仁辅!这也是能混说的?”唤作“义府”的圆脸文士急得低声叫起来。他环顾四周,见道士和青衣大汉俱不是官宦人家,心内稍安。转头再见到裴茳这一桌,却个个身着儒衫且少年英武,望之便不是普通士族,心内又有些疑惧起来,连忙示意对面的文士不要再说了。
叫“仁辅”的文士也觉失言,也低下声去。不过他义愤填膺,心中仍有不平之气,依旧压低了声音道:“义府兄,你知不知道,就在半个月前,宋公向陛下进献了一位女冠,名为耿先生,生的是花容月貌,又身怀异术,可御飞剑。陛下甚爱之,据说要在宫内专门修一座道观供奉。”
那“义府兄”眉头微微皱起,道:“有耳闻,却不知真假。”
“仁辅”声音不觉又有些大起来,道:“我有个内兄在将作监做事,说是已选址在内苑北角,连名字都起好了,叫‘清心观’。怎么不真?”
“嘘……低声低声。禁中之事,乃陛下的家事。我们怎好议论?我们还是只谈风月,莫谈国事了。”
那“仁辅”冷笑道:“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我是北人,烽烟匝起仓皇南渡的儿时记忆犹在。正因前唐奸佞当道,朝纲大乱,好好的一个盛世帝国转眼间便分崩离析。去年耗资百万举国攻闽,得到的是什么结果?先帝积累下来的财富,能经得起几次这般消耗?殷鉴不远啊,眼看着当朝诸公又将重蹈覆辙,心中不胜痛惜,又哪来的心思去谈风月?”
偷偷听到这里,裴茳倒不禁对这位“仁辅”颇有敬意,能有如此清醒的头脑,殊难可贵。当下南唐看似繁荣,实则是危如累卵,历史上周世宗在十年后不费吹灰之力便一举而下南唐长江以北十三州便是明证。南唐中主李璟实实在在是个败家子,烈祖留下的基业,十年不到便被他一败而光。
实际上,南唐建国的基础是杨吴杨行密一脉和唐烈祖李昇都一直秉承着“息兵养民”的国策,与民休养三四十年,所以才形成了南唐仓禀丰实、府库充盈、商贸兴盛的繁盛景象。但这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北方中原一带始终处于乱世,使得南唐得以偏安一隅。几十年来,北方异族契丹国连年南侵,李克用、朱温、李存勖等英雄虽盛极一时,后代却没一个争气的,创建的政权不过十年便被别人取而代之。尤其是后晋石敬瑭,为了当皇帝,脸都不要了,不但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还拱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给中原大地带来极大的隐患。在失去了北方长城等天然屏障之后,北方异族纵马南下可直抵黄河,这一地理优势足足保持了长达几百年,一直到朱元璋反元建立明朝,才将北方异族驱赶到长城以外。
历史上,对赵匡胤建立的北宋评价是“国富兵弱”。虽不能说完全正确,但北宋确实也有无奈的地方。实在是北宋前期,契丹也是正值鼎盛时期,两强相遇,在失去北方屏障和河套养马地的北宋只能处于被动守势。而到了中后期,北宋防止军阀坐大一直采取的“以文御武”祖宗之法的后遗症渐渐显现,军队已失去作战力,百万禁军耗尽了国力,就更加无力北伐了。
所以说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千古罪人,足足祸害了中华民族几百年,此人真的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大的汉奸!